镇肝熄风汤,出自于《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是一首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代表方剂,正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镇肝熄风汤就是治疗这一类的疾病,阴虚火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症状都适合用这首方剂,其配伍都是滋润、咸寒、潜镇之类的药物为主。
镇肝熄风汤由怀牛膝、龟甲、龙骨、牡蛎、代赭石、白芍、玄参、天冬、麦芽、川楝子、茵陈、甘草组成。
其中怀牛膝引药下行,也有滋补肝肾之作用,能够引血热往下走,所以能够解除肝火上亢,肝阳上亢之类的病症;另外代赭石、龟甲、龙骨、牡蛎属于咸寒潜镇之品,配怀牛漆,加强引热下行,镇肝潜阳,平肝熄风的作用;龟甲、白芍、玄参、天冬,这几个药可以起到滋阴养血、柔肝平肝、生津润燥的作用;另外加入茵陈、川楝子,疏肝理气,兼有有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最后还有生麦芽,能够梳理肝气,顺应肝木之性,也有和胃消食的作用,防止其他药物潜镇寒凉碍脾胃,甘草调和诸药。
这个方子比较适合因为肝肾阴虚阳亢,病位在肝,导致的肝火亢盛、肝风内动之类的病症,临床的症状表现为口干舌燥、腰膝酸软、面红目赤、头晕头痛、手足颤动,或者肝阳上亢类型的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肢体抖动等中风病症;实际临床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是因为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肝火亢盛或肝阳上亢所导致的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耳鸣耳聋、更年期综合症、甲亢、高血压等病症,都适合这个方子。
我在临床使用怀牛膝普遍用相对比较大剂量,15-30克,龟甲、龙骨、牡蛎普遍可以用到30克到45克,其他药材以常规用量,10克到15克为宜。
更多中医养生知识,关注我头条号内,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暴盲的症状5暴盲的病因病机6暴盲的治疗 6.1辨证治疗 6.1.1眼络阻塞 6.1.1.1气血瘀阻 6.1.1.1.1症状6.1.1.1.2证候分析6.1.1.1.3治法6.1.1.1.4方药治疗 6.1.1.2痰热上壅 6.1.1.2.1症状6.1.1.2.2症候分析6.1.1.2.3治法6.1.1.2.4方药治疗 6.1.1.3肝风内动 6.1.1.3.1症状6.1.1.3.2证候分析6.1.1.3.3治法6.1.1.3.4方药治疗6.1.2目系猝病 6.1.2.1肝火亢盛/肝经实热 6.1.2.1.1症状6.1.2.1.2证候分析6.1.2.1.3治法6.1.2.1.4方药治疗 6.1.2.2气滞血郁/肝气郁结 6.1.2.2.1症状6.1.2.2.2证候分析6.1.2.2.3治法6.1.2.2.4方药治疗 6.1.2.3阴虚火旺 6.1.2.3.1症状6.1.2.3.2证候分析6.1.2.3.3治法6.1.2.3.4方药治疗6.1.3头眼部外伤引起的暴盲6.1.4脾肾阳虚 6.1.4.1症状6.1.4.2治法6.1.4.3方药治疗6.2针灸治疗 6.2.1体针 6.2.1.1方一6.2.1.2方二 6.2.2水针 6.3西药治疗 7参考资料附:1治疗暴盲的方剂2治疗暴盲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暴盲 1拼音 bào máng
2英文参考 sudden visual lo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udden blindnes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udden blindn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概述 暴盲(sudden blindness)为病证名[1][2]。见《证治准绳·七窍门》。是指以眼外观端好,而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至失明为主要表现的眼病[3][2]。患眼外观虽无明显异常,但瞳内病变却多种多样,病因病机则更为复杂[4]。由于发病急剧,应及早救治[4]。
西医学有多种眼底病可以引起暴盲的症状,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急性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3][4][1][2]。
4暴盲的症状 《证治准绳·杂病》:“平日素无他病,外不伤轮廓,内不损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
患者突然一眼或两眼视力下降甚或失明,而外观无异常[2]。
发病前眼无不适,突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抑或视力急降时伴有前额隐痛,眼珠压痛和转动时牵引样痛[4]。
外眼检查[4]:
一般无异常,完全失明者可有瞳神散大不收。
眼底检查[4]:
(1)视神经 *** :或颜色苍白;或充血、水肿、边界模糊,甚至可见红肿微突,生理凹陷消失。
(2)视网膜中央血管:或见动脉显著变细,甚至呈白色线条状;或见中央静脉怒张,甚至高度迂曲扩张,呈暗红色腊肠状。
(3)视网膜:或见水肿、渗出,甚至网膜后极部水肿混浊呈乳白色;或有出血,严重者以神经视 *** 为中心呈放射状、火焰状出血,融合成片,布满眼底。
5暴盲的病因病机 暴盲多因肝阳上亢,睛明失用;或瘀血阻滞,气血亏虚,睛明失养、元气亏损所致[1][2]。
1.暴怒惊恐,气机逆乱,血随气逆;或情志抑郁,肝失调达,气滞血瘀,以致脉络阻塞,引起暴盲[4]。
2.嗜好烟酒,恣食肥甘,痰热内生,上壅目窍,引起暴盲[4]。
3.外感热邪,内传脏腑,致邪热内炽,上攻于目,引起暴盲[4]。
4.肝肾阴亏,阳亢动风,风阳上旋;或阴虚火旺,上扰清窍,引起暴盲[4]。
5. 撞击伤目亦可引起暴盲[4]。
6暴盲的治疗
6.1.1.1.1症状 患者情志不舒,或暴怒之后突然发病。眼外观端好,眼视力骤丧,视神经 *** 苍白,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甚则呈线状,静脉亦变细,血柱呈节段状或念珠状,视网膜后极部灰白色混浊水肿,黄斑区呈一樱桃红点(见图1);或视力于数日内迅速下降,视神经 *** 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水肿,且有大量出血,以视神经 *** 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见图2)。全身症见头晕头痛,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头痛眼胀,舌有瘀点,脉弦或涩。[4][3]
图1 暴盲(视网膜中心动脉阻塞)
图2 暴盲(视网膜中心静脉阻塞)
6.1.1.1.2证候分析 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而血瘀,或暴怒伤肝,气血邀乱,上壅窍道,致目中脉络阻塞。若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致输注入眼的气血骤断,故暴盲。眼底缺血则见视神经 *** 苍白,血管极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部网膜因供血途径不同,独能保持一点血红。若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致眼内气血不得回流,瘀郁眼底,则见视神经 *** 充血、水肿,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瘀血阻络,津液不行,致视网膜水肿。血不循经,泛溢络外,故视网膜上大量出血。气滞血瘀,头部血流不畅,则头晕头痛,脉弦或涩皆肝郁气滞血瘀之故。[4]
6.1.1.1.3治法 活血通窍。
6.1.1.1.4方药治疗 因气滞血瘀所致者,宜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用生蒲黄汤加减[1]。
可用通窍活血汤[备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桃仁、红花、川芎、老葱、生姜、红枣、麝香。加减治疗:方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麝香活血,通络开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黄酒、老葱散达升腾,通利血脉,且使活血化瘀之药力上达。本病初起,即宜以此方活血通窍。肝郁气滞甚者,加郁金、青皮;视网膜水肿甚者,加琥珀、泽兰、益母草之类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眼底出血甚者,加蒲黄、茜草、三七之类化瘀止血。本方活血通窍之作用专一,久服易伤正气。如用药已达通络开窍的目的,或使用一段时间疗效不显,宜改用其他行气活血化瘀之剂。[4]
6.1.1.2痰热上壅 暴盲·痰瘀互结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pattern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stasis)是指痰瘀互结,以眼外观端好,视力急降,眼部检查可见视网膜静脉粗大迂曲,隐没于出血及水肿之中,视网膜火焰状出血及水肿,重者可见视盘充血、水肿,稍久则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棉絮状白斑,视网膜动脉可有反光增强等,或视网膜周边小血管出血及新生血管,静脉旁出现白鞘或机化膜等,或是病程稍长,眼底水肿渗出明显,或有黄斑囊样水肿,形体肥胖,兼见头重眩晕,胸闷脘胀,舌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或滑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1.2.1症状 眼外观端好,视力急降,眼部检查可见视网膜静脉粗大迂曲,隐没于出血及水肿之中,视网膜火焰状出血及水肿,重者可见视盘充血、水肿,稍久则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棉絮状白斑,视网膜动脉可有反光增强等,或视网膜周边小血管出血及新生血管,静脉旁出现白鞘或机化膜等,或是病程稍长,眼底水肿渗出明显,或有黄斑囊样水肿,形体肥胖,兼见头重眩晕,胸闷脘胀,舌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或滑[3]。
视力骤丧,视神经 *** 苍白,动脉显著变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区呈一樱桃红点(见图1);或视力于数日内迅速下降,视神经 *** 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水肿,且有大量出血,以视神经 *** 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见图2)。全身症有头眩而重,胸闷烦躁,食少恶心,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4]。
6.1.1.2.2症候分析 恣酒嗜燥,过食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生热,上壅清窍,脉络阻塞,清阳不升,故视力骤丧或急剧下降,头重而眩;痰热阻滞中焦,则胸闷烦躁,食少恶心;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皆痰热之象。[4]
6.1.1.2.3治法 涤痰开窍[4]。
6.1.1.2.4方药治疗 可用涤痰汤[备注]涤痰汤(《严氏济生方》):半夏、胆星、橘红、枳实、茯苓、人参、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治疗:本方以半夏、橘红、枳实、茯苓燥湿祛痰,理气降逆;胆星、竹茹清热化痰;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健脾,治痰之源;菖蒲化湿开窍。诸药合用,涤痰开窍。若加僵蚕、地龙、川芎、牛膝、麝香则更增涤痰通络开窍之力。若热邪较盛,可去方中人参、生姜、大枣,酌加黄连、黄芩。[4]
6.1.1.3肝风内动 暴盲·肝阳上亢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liver yang hyperactivity pattern)是指肝阳上亢,以视力骤降,眼前有蚊蝇、云雾飘动,多见于急性视神经炎、皮质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全身兼见头痛眩晕,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细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1.3.1症状 视力骤丧,视神经 *** 苍白,动脉显著变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区呈一樱桃红点(见图1);或视力于数日内迅速下降,视神经 *** 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水肿,且有大量出血,以视神经 *** 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见图2)。多见于急性视神经炎、皮质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全身症见头晕耳鸣,面时潮红,烦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有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绎脉细。[4][3]
6.1.1.3.2证候分析 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脉道闭阻,故视力骤降或失明。风阳上扰,清窍不利,则头晕耳鸣,面时潮红;扰动心神,则少寐多梦,烦躁不宁。口苦舌红,苔黄脉弦乃肝阳亢盛之象。若真阴大亏,脑髓、骨胳失养,且虚火扰动精室,则头晕耳鸣较甚,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绛脉细。[4]
6.1.1.3.3治法 平肝潜阳,滋阴熄风[4]。
6.1.1.3.4方药治疗 因肝气上逆所致者,宜疏肝、理气、解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1]。
天麻钩藤饮[备注]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生石决、框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或大定风珠[备注]大定风珠(《温病条辨》):干地黄、白芍、麦冬、五味子、甘草、麻仁、生龟板、生牡蛎、生鳖甲、阿胶、鸡蛋黄。加减。天麻钩藤饮以天麻、钩藤、石决明为主,平肝潜阳;黄芩、山栀清肝火;牛膝、益母草活血通络,引血下行;杜仲、桑寄生补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全方重在平肝潜阳熄风。大定风珠以阿胶、鸡子黄为主,滋阴熄风;芍药、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滋阴柔肝;地黄、麦冬、麻仁滋阴养血润燥;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全方重在滋阴潜阳熄风。因此,证偏阳亢动风者,宜用天麻钩藤饮;偏于阴虚动风者,宜用大定风珠。由于肝风内动,气血逆乱,脉道被阻,方致暴盲,故方中应选加丹参、红花、桃仁、川芎、地龙之类,活血通络。[4]
6.1.2目系猝病6.1.2.1肝火亢盛/肝经实热 暴盲·肝经实热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pattern of excessive heat in liver channel)是指肝经实热,以视力急降甚至失明,伴眼球胀痛或转动时作痛,眼底可见视盘充血肿胀,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颜色紫红,视盘周围水肿、渗出、出血,或眼底无异常,全身症见头胀耳鸣,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2.1.1症状 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急降,甚至失明。常伴眼珠压痛及转动时珠后作痛。眼底可见视神经 *** 充血、水肿,生理凹陷消失,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颜色紫红,视 *** 附近网膜有水肿、渗出、出血等(彩图3),或发病时眼底无明显改变。全身症见头痛耳鸣,胁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4][3]
图3 暴盲(视神经 *** 炎)
6.1.2.1.2证候分析 目系乃厥阴肝经所主,包括视神经及球后血管。肝火上攻目系,窍道蔽阻,遂致失明。因热盛血壅为红赤肿痛,热灼津液为渗出物,灼伤脉络为血溢,故眼珠疼痛,视神经 *** 充血、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并波及附近网膜亦水肿、渗出、出血等。头痛耳鸣,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皆肝胆火盛之全身症。[4]
6.1.2.1.3治法 清肝泻火[4]。
6.1.2.1.4方药治疗 可用龙胆泻肝汤[备注]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尾、栀子、黄芩、甘草。加减治疗:本方清肝泻火,用于视 *** 充血、水肿较重或附近视网膜渗出、出血较多者,酌加丹皮、赤芍、毛冬青凉血活血。[4]
6.1.2.2气滞血郁/肝气郁结 暴盲·肝气郁结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liver qi stagnation pattern)是指肝郁气滞,以视力骤降,多见于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癔病性黑蒙、眼底出血等,全身兼见头晕头痛,胸胁胀闷疼,性情急躁或抑郁不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脉弦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2.2.1症状 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骤降,甚至失明。多见于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癔病性黑蒙、眼底出血等。常伴眼珠压痛及转动时珠后作痛。眼底可见视神经 *** 充血、水肿,生理凹陷消失,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视 *** 附近网膜有水肿、渗出、出血等,或发病时眼底无明显改变。全身兼见头晕头痛,胸胁胀闷疼,性情急躁或抑郁不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白,脉弦。[3][4]
6.1.2.2.2证候分析 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滞血郁,壅遏通光窍隧,故视力骤降,头眼疼痛。气血不行,筋脉不利,则转动限珠时牵引作痛。眼底见症皆气滞血郁所致。厥阴肝经布于胸胁,肝郁气滞,血脉不和,故胸胁胀痛。肝气乘脾胃,则食少脘闷,苔白脉弦。[4]
6.1.2.2.3治法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4]。
6.1.2.2.4方药治疗 可用柴胡疏肝散[备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陈皮、白芍、枳壳、炙甘草、川芎、香附。加减治疗:方中以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行气解郁;川芎、芍药、甘草活血止痛。用于本证,酌加当归、郁金、丹参、山楂、神曲,可增行气活血,消滞健脾之功。若口苦咽干,苔黄脉数,为肝郁化热之象,酌加栀子、丹皮、黄芩,以清肝热。[4]
6.1.2.3阴虚火旺 暴盲·肝肾阴虚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肝肾阴虚,以眼外观端好,眼前黑烟突现,或团块飞舞,视力随即骤降,瞳神内可见神膏混浊,甚至瞳神内幽暗无光,全身症见耳鸣如蝉,健忘失眠,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2.3.1症状 眼外观端好,眼前黑烟突现,或团块飞舞,视力随即骤降,瞳神内可见神膏混浊,甚至瞳神内幽暗无光,全身症见耳鸣如蝉,健忘失眠,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3]。
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骤降,甚至失明。多见于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癔病性黑蒙、眼底出血等。常伴眼珠压痛及转动时珠后作痛。眼底可见视神经 *** 充血、水肿,生理凹陷消失,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视 *** 附近网膜有水肿、渗出、出血等,或发病时眼底无明显改变。全身常见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弦细数[4]。
6.1.2.3.2证候分析 热病伤阴,水不制火,火性上炎,热盛血壅,故眼珠疼痛,视神经 *** 红肿,视力骤降。 *** 亏虚,清窍失养,复受虚火扰动,故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弦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4]
6.1.2.3.3治法 滋阴降火[4]。
6.1.2.3.4方药治疗 可用知柏地黄丸[备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加减治疗:原方滋阴降火治其本,酌加丹参、郁金、琥珀、毛冬青活血消肿兼治标。若阴虚火邪尚盛,方中可再加玄参、旱莲草、女贞子、龟板之类,增强滋阴降火之力。[4]
6.1.3头眼部外伤引起的暴盲 由头眼部外伤引起的暴盲,参见眼外伤条。
6.1.4脾肾阳虚 暴盲·脾肾阳虚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spleen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视力骤降,眼前时见蚊蝇飞舞,视物易形,或神光自现,或仰视则明,动则昏花,继而目盲不见,或视网膜、黄斑水肿,全身可兼见形寒肢冷,神疲懒言,腰酸无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4.1症状 视力骤降,眼前时见蚊蝇飞舞,视物易形,或神光自现,或仰视则明,动则昏花,继而目盲不见,或视网膜、黄斑水肿,全身可兼见形寒肢冷,神疲懒言,腰酸无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3]。
6.1.4.2治法 大补元气[1]。
6.1.4.3方药治疗 用独参汤或生脉散加减治疗[1]。
6.2.1.2方二 取穴:睛明、攒竹、球后、承泣、瞳子髎、太阳、风池、翳明、合谷、外关等[4]。
刺法:每次局部取2穴,远端取2穴,中 *** ,不留针[4]。
6.2.2水针 可选球后、合谷;睛明、外关;光明、风池[2]。三组穴位交替使用[2]。用维生素B1或B12注射液加少许0.5%盐酸普鲁卡因作穴位注射,每穴0.5毫升,每日1组穴[2]。
(1)由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暴盲者,可配合应用血管扩张剂,如亚硝酸异戊酯吸入,或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等。
肝的阴血失调病机,均以亏损不足为其特点。阴虚则阳亢,故阳气升动无制所致的肝风内动,亦多与肝之阴血不足有关。因此,肝的阴血失调病机,主要表现在肝血虚亏、肝阳上亢,以及肝风内动等方面。
肝血虚亏
肝血虚亏,多因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阴血,或脾虚胃弱气血生化无源,以致血液虚亏,肝血不足所致。由于肝为藏血之脏,一般来说,血液虚损则影响及于肝,故其病理表现,多为肝血濡养功能减退或失常。如肝血虚,筋脉失于濡养,则可见肢体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血虚不能上荣头目,则眩晕、目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不清;血虚又易化燥生风,甚则可致虚风内动,则可见皮肤瘙痒、或筋挛、肉、瘈疭等症
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又称阴虚阳亢。其形成多由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所致。亦可由于精神考试,大网站收集情志失调,气火上亢导致阳亢,进而耗伤肝阴,发展成为阴虚阳亢。肝肾之阴相通,称为“乙癸同源”,故当肾阴不足之时,水不涵木,肝阴亦虚,亦常导致肝阳上亢。肝之阳气亢逆,临床多见眩晕,耳鸣,面红升火,目赤目糊,情绪易于激动,脉弦而数等上盛的病理表现;同时,由于肝肾之阴不足,故还可见到腰痠、两足软弱无力等下虚病理表现。
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即是肝阴、肝血失调,筋脉失养的病理反应。《素问·痿论》说:“肝主身之筋膜。”筋膜全赖肝血的滋养和阴津的濡养,一旦筋膜发生病变,则可见“大筋软短而发作瘫痪、痿躄等症”。肝风内动包括范围较广,如邪热炽盛,燔灼肝经,伤及阴津,热极而动风;肝阳升腾无制,则阳亢而化风;或肝之阴血耗损太过,筋脉失养,则虚风内动等。但以肝肾阴虚,不能制约阳气,肝阳升动太过亢逆化风者为多见。临床可见手足震颤,抽搐筋挛,或为筋惕肉,或为手足蠕动,甚则可见痉厥,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口眼?斜、半身不遂等病理表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何首乌的功效与副作用,以及何首乌的功效和副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何首乌有哪些功效和副作用?2、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3、何首乌是否有毒4、何首乌除了可以乌发,还有这么多功效,也别忽视这些副作用和禁忌5、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何首乌的副作用何首乌有哪些功效和副作用?何首乌生用,润肠通便作用强,其有效成分大黄酚可促进动物肠管运动。
部分高脂血症病人服用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和腹泻现象。
何首乌的另一性质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提高肾上腺功能,从而增加机体在焦虑时的抗病能力。
对人体是一优良的滋补剂,可增加能量,增强性功能和活力。
何首乌主要滋补肝脏、肾脏、胰脏和血液系统。
近来用治高脂血症有效。
何首乌的副作用,何首乌是可以配套药物食用的,虽然可以长期的食用,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生的赤首乌是有毒害的,虽然可以用做中药,但是不能长期的服用。
何首乌长期服用、用量过大可能会危害肝脏的健康,尤其是生何首乌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有哪些呢?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吧。
何首乌的功效
1、延缓衰老作用
实验证明,何首乌及其制剂能延长二倍体细胞的生长周期,使细胞发育旺盛,寿命延长。
首乌煎剂能显著降低老年大鼠血浆和肝脏过氧化脂质,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也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显示首乌有抗氧化、抗衰老功能。
首乌提取物能促进胸腺细胞增生,延缓年龄退化性萎缩,有明显的促进细胞免疫和调节体液免疫的作用,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2、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首乌煎剂能显著降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的含量,说明何首乌能降低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3、保护肝脏的作用
首乌中的四羟基乙烯-β-D-葡萄糖甙是保肝的有效成分,它能防止脂肪肝、肝功能损害和肝脏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此外,何首乌增加肝糖原的作用也有利于对肝脏的保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抗菌作用
首乌在体外能抑制人型结核菌、福氏痢疾杆菌的生长,其蒽醌类衍生物对金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细菌和流感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何首乌的作用
1、中枢神经的作用:用小鼠跳台法及避暗法试验,何首乌煎剂60g/kg灌胃,对东莨菪碱所至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有显著对抗作用。
2、血脂及抗动脉硬化:何首乌醇提物0.084、0.84、8.4g/kg灌胃,连续6周,可抑制高血指症鹌鹑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升高,延缓动脑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3、造血系统的作用:何首乌水煎醇沉液1g/ml、0.2g/ml只皮下注射,用体内扩散盒方法证明,对鼠骨髓粒系祖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
生首乌与制首乌(高压法制备)各以温浸液30g/kg灌胃,连续14天,对出血性血虚小鼠,制首乌可使血液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增高,而生首乌无明显影响。
4、免疫功能的影响:生首乌、黑豆汁拌蒸32小时首乌(制品1)、黑豆汁九蒸九晒首乌(制品2)的煎液,6g/kg灌胃,连续7天,实验结果表明制品Ⅰ有增强小鼠腹腔巨噬鸡红细胞能力,并对抗强的松龙对巨噬细的抑制作用,制品Ⅰ增加红细胞免疫,使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增多,降低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并对抗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作用。
生首乌和制品Ⅱ作用不显著。
5、代谢的影响:生首乌、制首乌醇冷浸液各以350mg/只灌胃,制首乌可使去肾上饥饿小鼠肝糖原含量增加6倍,生首乌无作用。
何首乌注射液0.16、0.03、0.01mg/ml体外培养法,对大鼠乳鼠肝细胞DNA复制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6、衰老:何首乌水溶性成分0.1、1.0g/ml,可降低大鼠和小鼠脑内B型单胺氧化酶(MAO-B)活性(老年人及老年动物脑内MAO-B活性均升高)。
何首乌煎剂1g/ml、0.5ml/只灌胃,连续7天,可使老龄小鼠肾上腺增重,并使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
7、血小聚集:首乌粉4g/kg于饲料中喂饲大鼠,连续8周,可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8、性:生首乌醇冷浸液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5.5g/kg。
制首乌醇冷浸液腹腔注射300g/kg,小鼠无死亡。
生首乌醇渗漉液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50g/kg,制首乌醇渗漉液灌胃1000g/kg,小鼠无死亡。
何首乌的副作用
不良反应
何首乌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过敏和肝损害。
其症状均为出现红疹、局部瘙痒、色素性沉着,并有时伴有发热、恶心。
何首乌的毒副作用
何首乌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其毒副作用主要是因为何首乌含有毒性成分蒽醌类,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如服用量过大对胃肠产生刺激作用,出现肠鸣,恶心,腹痛,腹泻,呕吐等症。
重者可出现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躁动不安,抽搐,甚至发生呼吸麻痹。
食物相冲
何首乌若与其他食物一起服用,切忌不可同一下这些一起煎熬:葱、蒜、猪肉、无鳞鱼、铁质器。
猜你喜欢
1.何首乌的功效与禁忌以及副作用
2.何首乌的食用禁忌与副作用
3.何首乌的副作用
4.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
5.何首乌泡水喝的功效与禁忌
6.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
7.何首乌泡水喝的功效与食用方法
何首乌是否有毒何首乌具有补肾益精、乌发的功效,不少人用来煲汤食用。
但有的人吃了何首乌后有不良反应。
那么,何首乌是否有毒呢?下面我带你一一了解!
何首乌是否有毒
何首乌如果使用方法不当或者过量服用同样会带来毒副作用,尤其是肝损害,主要表现为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变深、恶心、呕吐、乏力、胃痛、腹痛、食欲减退等。
2013年10月,药监局还曾将部分含有何首乌成分的非处方药调整为处方药,同时要求在药品说明书中增加有关肝损伤风险的提示。
以上所说的都是指经过加工炮制的制首乌,虽然经过炮制后毒副作用会大大降低,但是由于市场上很多制首乌加工炮制不到位,导致制首乌质量良莠不齐,购买时还需仔细甄别。
此外,未经加工炮制的何首乌称生首乌,有截疟解毒、润肠通便、祛风止痒的功效,可用于体虚久疟、肠燥便秘及痈疽、瘰疬、血燥生风、皮肤瘙痒、疮疹等症。
但是,专家提醒,生首乌是有毒的,切不可贸然服用。
只有经过有经验的药剂师炮制好的何首乌才能食用,并且应该在中药配方中食用,不要单独食用。
购买何首乌要到正规药店和医院,警惕路边商贩卖的假何首乌。
不建议市民长期配制食用,因为长期大量服用何首乌对肝脏有较大损害,一般推荐每天口服10-15克。
如果服用时间较长,应适时到医院做肝功能检查。
一旦出现肠鸣、恶心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及时就诊。
虽然何首乌是副作用的,有但是其药用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何首乌有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的功效,可用于血虚引起的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萎黄乏力,以及肝肾亏虚引起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崩带、须发早白等症。
其次,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何首乌还能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对冠心病、高血脂症、贫血等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总之,不管是生首乌还是制首乌,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还应避免与其他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同时服用。
何首乌的食用禁忌
一、如果有大便清泄以及因湿气引起的痰症均不适宜食用何首乌。
二、不论是煮炖蒸泡水等等制作何首乌,所盛装的容器不能是铁器,最好是陶瓷,如果不是药性会减弱。
三、何首乌不能与猪肉、猪血、无鳞鱼同吃。
四、何首乌不能与萝卜同吃,同吃会减低何首乌的药性。
五、何首乌不能与葱蒜一起吃用,同理也会减少药性。
何首乌的副作用
一、食用生的何首乌的时候,要注意分辨品种,如果是生的赤首乌是可以入药,但是不能生吃的,因为它带有毒性,生吃完会出现头晕,胸口发闷,呕吐等中毒症状。
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购买何首乌的时候需要到正规的店铺,因为现在不管是野生的还是种植的都有不同程度的药物污染,到正规商店选购减少食用毒性较强的何首乌。
三、何首乌不能过量服食,因为何首乌有一个成分叫是蒽醌类,长期过量服食何首乌就势必产生毒性效应,比如容易腹泻。
四、有些人对何首乌是会产生不良反应的,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甚至有大量食用何首乌者产生肢体麻木,皮肤也产生皮疹症状。
何首乌除了可以乌发,还有这么多功效,也别忽视这些副作用和禁忌有很多人都没怎么听过何首乌,其实何首乌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尤其在农村经常可以见到何首乌。
何首乌自身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食用价值高,药用价值也是极高的,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一些副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何首乌的功效和作用
1、乌发
相信大家都知道,吃何首乌可以让的头发变得又黑又亮,这也是何首乌最显着的作用之一,其实它的本质只是让身体衰老的过程变得缓慢了而已。
这是因为何首乌当中含有能够对抗身体自由基的物质,可以有效的清除人体自由基,延缓衰老,同时也能够补益精血,有益于肝肾健康,从而达到让秀发变黑的目的。
2、造血、补血、止血
人们吃何首乌还可以提高身体中造血干细胞的产生,人们如果生病或者是受伤造成失血过多,就可以多吃一些何首乌,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何首乌可以显着的提高我们骨髓当中的造血干细胞,有效的为身体补血。
何首乌除了能够补血之外,止血的功能也很强,如果身体出现了外伤,将何首乌粉末敷在伤口上,立刻就能够止血。
3、保肝
何首乌从中医角度来说,入肝经,对肝的好处是非常强大的,相信有点常识的人们都会了解,肝是人体的重要,经常会帮助人体解决各种对身体不利的毒素,如果肝出现了任何问题的话,那么的身体健康也就没有了保障。
何首乌对于肝来说不仅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的作用,而且对于经常见到的脂肪肝这种病症有着显着的治疗作用,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4、缓解便秘症状
何首乌还能够有效的缓解因为肠道燥热引起的便秘,患者只要用何首乌来泡水喝就能够达到这个效果,另外,如果说有痔疮出血的症状,也可以通过服用何首乌来改善。
5、调节内分泌
肾上腺是我们身体当中重要的内分泌,而何首乌能够刺激肾上腺的分泌,提高它的功能,从而起到调节身体内分泌的作用,改善一些因内分泌失调导致的不良症状。
6、降低胆固醇
何首乌作为名贵的中药材,它可以有效的降低我们身体当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7、增强身体免疫力
中医认为,免疫力低下是导致衰老的根本因素,也是导致老年病发病的内在原因。
白首乌擅长补充人体的精华和血液,可以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何首乌这种中药材,可以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以此来达到增强身体免疫力的目的。
何首乌的副作用
1、引起皮肤过敏
何首乌是一味性温味甘的中草药,只要按照医生建议叮嘱用药,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
但对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来说,在服用何首乌期间就有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全身各部位皮肤长出红色斑丘疹,并伴随有剧烈瘙痒不适感,这时务必要立即停止用药,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织胺类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2、导致肝脏损伤
何首乌有一定的毒性,尤其是生何首乌,其中含有蒽醌类毒性成分,比如大黄素、大黄酚以及大黄素甲醚等,所以在服用期间就可能会对肝脏细胞产生一定的损伤,使其表现出肝病面容,且会出现四肢无力、身体消瘦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引发黄疸,使患者全身皮肤和眼睛都会发黄,因此建议在服药期间定期检测肝功能。
3、引起肠胃道不适
何首乌中的一些药物成分可能会对肠胃道和消化产生不良刺激,从而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肠鸣胃胀等反应,不过只要能够按照专业医生指导服用,这些副作用就可以有效避免,且即便出现也是比较轻微的。
4、其它副作用
如果一次性大量服用何首乌,或者是不宜人群大量服用,就可能会出现色素性沉着的反应,且有时伴有低烧不退和倦怠嗜睡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四肢痉挛或者抽搐,情绪也会变得烦躁不安,甚至还会呼吸暂停。
何首乌禁忌
1、何首乌不能与猪肉、猪血、无鳞鱼同吃。
2、何首乌不能与萝卜同吃,同吃会减低何首乌的药性。
3、何首乌不能与葱蒜一起吃用,同理也会减少药性。
4、如果有大便清泄以及因湿气引起的痰症均不适宜食用何首乌。
5、不论是煮炖蒸泡水等等制作何首乌,所盛装的容器不能是铁器,最好是陶瓷,如果不是药性会减弱。
何首乌是比较名贵的中药材品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保健养生的佳品。
不过在食用之前,应该对何首乌的功效和副作用,以及禁忌有所了解。
以上何首乌的这些知识,你学会了吗?
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何首乌的副作用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何首乌的副作用
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是促进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延缓衰老,影响内分泌功能,润肠通便等作用。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及何首乌的副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
润肠通便
何首乌生用,润肠通便作用强,其有效成分大黄酚可促进动物肠管运动。
部分高脂血症病人服用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和腹泻现象。
治高脂血症
何首乌可以帮助人体提高肾上腺功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可以帮助治疗脂血症,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对人体是一优良的滋补剂,可增加能量,增强活力。
何首乌主要滋补肝脏、肾脏、胰脏和血液系统。
近来用治高脂血症有效。
何首乌功效主治
补益肝肾
何首乌味甘涩,性温,具补益肝肾,强筋骨,益精髓,养血,滋阴,涩精之功,故可用于肝肾阴虚诸证。
何首乌味甘涩,性温,具补益肝肾,强筋骨,益精髓,养血,滋阴,涩精之功
何首乌能补肾补肝,养血健筋骨,还能乌发等等,是一种很滋补的药材,可以用来治疗以下的.一些病症。
腰膝无力
此症是肾虚的主要表现,肾气不足,则腰软无力,腰酸、腰痛。
肝肾同源,肾气虚则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出现膝软无力,兼见手足清冷,畏寒,喜暖,耳鸣,小便清长或频数,大便溏泻,脱发,舌质淡,脉细沉。
可配伍女贞子、旱莲草,生地,希益草、杜仲等。
肾虚头晕
肾藏精生髓,为先天之本。
先天不足或老年肾气衰弱,或房劳过度均致肾精亏耗。
脑为髓之海,肾精亏耗则髓海不足,故见头晕。
何首乌具补肾益精之功,故用之可坚肾气,强筋骨,益气生髓,涩精止泻。
可配伍茯苓、中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等。
遗精
本品用于肾气不固遗精。
表现无梦而遗,甚到滑泻不禁,多因肾虚不能制于精,或先天不足等因素引起。
何首乌其味涩,用之可补肾益气,涩精止遗。
带下
本品用于肾虚带下证。
表现白带清稀如水,量多如注,无臭气,小腹和四肢发冷,腰酸腿软,头晕眼花,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弱。
本病因肾阳不足,带脉约束功能减弱,任脉不固,阴精下滑所致。
用何首乌补益肾阳,益精止带。
泻肝风
何首乌其味苦,入肝经,具泻肝风,清肝热之长。
故用于因肝风内动所致病症。
中风
因年老体弱,或病后体虚,以致精血不足,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复因烦劳过度,饮酒绝食,致阴亏于下,阳亢于上,气血上冲,发为中风,表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
何首乌其味苦,入肝经,具泻肝风之功,故用之可补肝肾之阴,抑肝阳之亢,而疗中风。
可配伍葛根、山楂、夏枯草、石决明、钩藤等。
头痛
由情志不畅怒气伤肝,肝火上扰,或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清窍被扰而作眩晕头痛,偏于两侧,烦燥易怒,耳呜失眠,舌红少苔,脉弦。
何首乌具泻肝火之功,故用之此症有效。
可与白芍、菊花、夜交藤、石决明、钩藤等配伍使用。
痫症
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
若谋虑不遂,郁怒不伸,肝火亢盛,或肾阴素亏,水不涵木,肝阳上扰,肝风内动而发此症。
表现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动等症状。
何首用之可泻肝火,平肝风,又可补益肾阴而止痫。
可配伍天麻、钩藤白芍等。
清热解毒
何首乌味苦,“性兼发散”《本草逢原》,具清热、解毒之功。
常用于下列因热毒之邪所致病症。
润肠通便
用于肠燥便秘。
何首乌苦则能泄,甘则能润,凡血虚津亏、虚人、老人大便燥结者,常配当归、肉苁蓉火麻仁等,以润肠便。
若单味煎服,可治痔血便难;研末内服,亦治肠风下血。
截疟
用于疟疾。
何首乌具有截疟和补益之功,可治疗气血两虚之久疟不止,常配人参、当归等药,以补气养血止疟,如《景岳全书》何人饮。
若阴血亏虚,热多寒少者,可与鳖血、朱砂同用《赤水玄殊》何首乌丸。
祛风止痒
用于皮肤瘙痒、疮疹。
何首乌可养血润燥,治疗血燥生风之皮肤瘙痒、疮疹等症,常配防风、荆芥等以养血祛风止痒。
此外,近年来何首乌常与丹参、葛根、桑寄生、灵芝等药同用,以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
何首乌的副作用
生的赤首乌是有毒害的,虽然可以用做中药,但是不能长期的服用。
何首乌长期服用、用量过大可能会危害肝脏的健康,尤其是生何首乌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何首乌长期服用、用量过大可能会危害肝脏的健康
食用的何首乌最好是要经过正规程序与厂家生产的首乌,以免吃坏身体。
是药三分毒,有者肝病治疗史的患者在食用何首乌时要注意一下,何首乌虽然副作用比较少,但是还是会有少数人会有中毒现象。
通常不良反应有,大便稀释,啦大便次数多,少数中的病人会伴随着拉肚子的同时,还会肚子疼痛,恶心,呕吐,头晕,严重者会出现皮疹现象。
不过这些副作用,不会太严重,药或是经过调理就可以恢复。
大便稀溏及有湿痰的病人不宜用。
何首乌的产地为云南、贵州、四川为主要生产地,以四川质量为上乘,和云南北部的何首乌的是一个品种,特点为表面发红,粉大,有云层的花纹。
现在的旅游景点出现了假的何首乌,是用红药子和黄药子冒充的,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区分,避免上当。
何首乌的食用方法
何首乌猪肝片
配料:猪肝半斤,何首乌15克,菠菜适量。
做法:把何首乌放入锅内,用水熬成浓汁,备用。
猪肝切薄皮。
用何首乌汁,水豆粉,食盐调开拌匀。
取备用的何首乌汁、水豆粉加入酱油,盐巴,生醋等材料,勾芡成汁。
猪肝用大火烧炒成色至发白,加入勾芡好的浓汁,及姜蒜和菠菜,炒熟,即可。
功效:猪肝补气血,何首乌补肝肾,菠菜清热,这道菜可适用于身体虚弱,头晕,体弱多病者。
何首乌防脱发茶
用首乌粉100克,放入暖水瓶内,开水浸泡半天,颜色成棕红色即可饮用,随添加开水浸泡,待茶色浅淡,更换新品。
饮用期间,患处用生姜片涂擦,每天数次。
何首乌炖老鸡
配料:生老鸡,整500克。
何首乌取30克,食盐、味精、料酒、蚝油、香油、黑胡椒粉、葱姜蒜。
做法:将鸡剥干净。
洗好,剁小块,再入锅,用沸水掉一下血水,捞出。
葱姜蒜剥皮洗干净,用刀拍好,备用,何首乌入碗,用开水烫下,过滤后,捞出。
将鸡肉和葱姜蒜何首乌放在一个盆内。
把锅洗干净,加一碗水,一点盐,1匙料酒,1勺蚝油,一点黑胡椒粉,放香油调拌均匀,再将鸡肉放蒸笼蒸20分钟后取出,调好味道。
即可。
;
何首乌的功效与副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何首乌的功效和副作用、何首乌的功效与副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肝阳上亢所致的病证。既有肝阴不足的症状,又有肝阳上亢的表现,但以肝阳上亢表现为主,是本虚标实证。多因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耗伤肝阴,或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阳升太过而致。
主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胀头痛,头重足轻,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或多梦,腰膝酸软,或五心烦热,面部烘热,舌红,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病机分析:本证以肝(肾)阴不足肝阳上亢为特征,肝肾之阴不足,肝阳上亢,气血上冲则眩晕耳鸣,头胀头痛,头重足轻,面红目赤;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心神不宁则急躁易怒,失眠或多梦;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则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面部供热,舌红,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肝阳上亢得不到控制则阳亢无制,引动肝风而成肝阳化风证。
相似证候的辨别:肝阳上亢证当与肝火上炎证辨别,两者在病机上有相关之处,临床表现均为热证。但本证是本虚标实证,肝火上炎证以气火临床表现为特征。本证还当与肝阴虚辨别,肝阴虚以阴液不足濡养功能减弱为特征。本证除有肝阴虚症状外,更有阳亢之临床表现。
辨证注意点:抓住本虚标实的特征,即既有肝肾阴虚不足的临床表现,又有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的症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68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下一篇: 糖化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