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脖子越粗,血管越差?身体5个尺寸,决定你的寿命!赶紧自测

生活百事通 2023-09-22 18:50:35

我是大医生,和我一起学健康,涨姿势~

脖子越来越粗,腰越来越粗, 肚子越来越大……你不只是胖了,还有可能是被疾病找上了门!

无论是衰老或是疾病的发生,大多时候身体都会给出信号!如果我们放任不理,等到真正发现问题时,才知为时已晚。下面这些身体的尺寸,时刻影响你的寿命!赶紧自测~

一般来说,脖子粗细和肥胖程度存在直接关联。尤其是男性中年以后,女性围绝经期以后,大部分会有明显的体形改变。特别是男性到了四五十岁,会明显发福,脖子也会跟着变粗。

早在2010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代谢》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示,有研究人员对3000多名研究对象进行了脖子测量,同时对这些人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检测。

结果发现,脖子越粗的人,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就越大

美国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学会专家调查结果显示:男性颈围每增加3厘米,体内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平均降低0.12mmol/L,女性降低0.15mmol/L,这将导致人体内更多的胆固醇无法转运到肝脏进行正常代谢,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除了心血管疾病,脖子变粗还可能是以下疾病的预警:

1、糖尿病

美国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学会专家指出,一个人即使腰围符合标准,如果脖子过粗,也容易出现血糖偏高。

Soshipura(2016)的研究则发现:颈围高于一般人平均值(男性=41.91公分,女性=36.07公分)人群的糖尿病前期、高血压和代谢综合症的发病率都要比其他人群高。

此外,如果发现脖子粗并伴有发黑现象,要警惕黑棘皮症

黑棘皮症,是糖尿病的一种典型的皮肤表现,还可以出现在双侧腋下以及腰部,这在许多肥胖的人身上也可以看到。这种表现是由于身体出现强烈的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皮肤的增生和色素的改变。

2、代谢综合症

因为颈围跟颈动脉内膜的厚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您的脖子粗了,很可能预示脖子里面的颈动脉血管增厚,血流变慢,易产生代谢问题。

3、甲亢

如果发现脖子粗,颈前或气管两侧形成肿块,并会逐渐增大,且伴有减重、心慌等症状,就要警惕是否患有甲亢。建议到医院做甲状腺功能检测和甲状腺B超,以便查清病因。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颈围还与睡眠呼吸暂停有一定关系。脖子粗的人往往全身整体肥胖,如果还存在气道狭窄,那么患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几率相对更大。

颈围,别超过这个数

颈围,是颈部喉结节点水平的围长。作为一个较新的评价肥胖的指标,它是测量人体上半身皮下脂肪的“天然方法”之一。

如果男性颈围超过38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则说明脖子较粗,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

【测量方法】测量脖子时,将皮尺水平置于颈部最细处进行测量,即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至前面的喉结下方。

【注意】在家测量时,被测者应身体直立,眼睛平视,两臂自然下垂,保持正常呼吸、颈部放松、嘴巴可以稍微张开,以减少颈部肌肉紧张。

【提醒】即使体重正常,也要关注自己的颈围。如果发现衬衫领子变紧,项链变短了,就该注意了!

“减重”是最佳减颈围的方式,建议每天锻炼至少30分钟,每周5天,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

除了颈围,其它身体指数也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1、大腿围

专家表示,一般大腿围和小腿粗细没有统一的健康标准,只要身材匀称即可。而国外研究发现,大腿围与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细,心肌重量也较轻。

【达标值】46~60厘米

【测量方法】用皮尺水平围绕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进行测量。

2、小腿围

法国一项研究发现,小腿围小于33厘米的女性,患有颈动脉斑块的风险相对更高,而这是中风的一个已知风险因素。小腿肚上的皮下脂肪会提升并储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的脂肪酸,以避免颈动脉斑块形成。

【达标值】大于33厘米

【测量方法】用皮尺水平围绕小腿最丰满处进行测量。

3、腰臀比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即便身体不超重,如果腰臀比过高,患动脉硬化的风险也可能会增大。腰臀比过高,很可能预示体内脏器脂肪堆积,出现“隐形肥胖”。

【达标值】一般理想值为男性0.85~0.90,女性0.75~0.80。比值越偏向低值,越健康。

【测量方法】测量时被检者站立,用皮尺先在其肚脐的水平线上环绕腹部一周测量出腰围,再环绕臀部的最宽处测量出臀围,两者相除即为腰臀比。

4、体质指数(BMI)

体质指数(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据研究发现,体质指数每增加1kg/㎡,糖尿病并发症致死和非致死冠心病风险就会增加13%。因此,体质指数也是糖友的重要控制目标之一。

【达标值】BMI 18.5~23.99

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中、日、韩等东亚人的BMI在22.6~27.4死亡风险最低。

——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收藏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大医生会及时为你解答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67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