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门诊来了一位男性,姓黑,39岁,一位少数民族朋友。
进门就说:医生你一定要给我好好看看,我还年轻,不想吃药。
王医生:您是怎么不舒服?
黑先生:也没有啥不舒服,就是前天晚上偶然间量了一个血压,有点高,后来量了好几次,还是高,我觉得肯定是搞错了,我从来就没有高血压。
王医生亲自给黑先生量了血压166/110;过了5分钟,王医生再次给黑先生量了一次162/104;后来也排除了近期情绪波动及睡眠不好邓原因。看来确实血压偏高。
黑先生:不可能,半年前我们单位体检,我血压还正常,我这么年轻怎么可能高血压呢?不可能,不可能,我可不吃药,吃了一辈子就毁了......
黑先生像所有刚发现高血压的人一样,不愿面对,但没办法,这是事实!
无论如何回避,我们都得面对,逃避只能让问题越来越糟糕。
为啥半年前血压正常,现在高血压了?
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发现的过程,比如高血压,终归有一个表现出来的时间点。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也没有。人吃五谷,难免生老病死,大多数慢性疾病,您都会觉得是突然发生的,其实疾病在体内已经潜藏了好久,只不过被发现或表现出来了的时间是您认为突然的那个时间。
比如我们经常说,那谁谁谁突然癌症了,突然心肌梗死了,突然脑梗死了,其实仔细想想哪一个是突然的,这些疾病都是逐渐形成,某一天表现出来的罢了。
高血压更是这样,大部分人没有症状,都不会去测量血压,以至于我国目前有2.7亿高血压人,可是知晓率不足50%,也就是说我们有多一半都不知道自己血压高。平均每4个人就一个,我们怎么敢保证那1个不是我们自己。
更可怕的是,高血压没有症状,不代表就没有危险,您觉得每天发生那么多脑出血、脑梗死、心衰、心梗、肾衰,都是凭空来的?大部分都和高血压没有控制有密切关系。
所有,半年前没有高血压,不代表您现在血压不高;应该说多亏这么早发现,如果几年后您才发现血压高,说不定心脏都已经扩大了......
1、高血脂、糖尿病的人
最好每个月测1~2次血压,三高一方面基本上都属于富贵病、遗传疾病,另一方面这三种疾病有高聚集性,且和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当发现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时候,高血压说不定就不远了,所以要勤监测。
2、高血压喜欢的人
肥胖、长期过量饮酒、吸烟、吃饭口味重、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应每半年测1次血压。这几种情况都属于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很多肥胖者血压都会偏高,且年龄更小,有的甚至十几岁,需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吸烟酗酒本身就会导致高血压;口味重,一方面主要指高盐,因为高钠目前仍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均有高血压的朋友,自己患高血压的可能性50%左右,父母一方有高血压,自己患高血压的可能性30%左右。所以这部分人最好半年测一血压。
3、临界高血压,血压一直在140/90左右徘徊
大多数处于临界水平,又不能诊断,但也不能排除,那么最好每天测量血压。
正常高值 :收缩压120~139mmHg 和 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 :
收缩压≥140mmHg 或 舒张压≥90mmHg
并且积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通过生活方式看是否能够让血压重新回到安全地带,就需要我们每天监测。
4、已经是高血压的人:
A、稳定者
每周选1~2天,早晚各测量1次。通过生活方式及降压药,最近一段时间血压比较平稳,建议一周测一两次即可。
B、血压波动大
应每天早晚各测1次。这种血压本身还没有控制理想,或者近期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血压不平稳者,建议每天早晚测量,直至血压持续达标后,恢复上一条。
C、季节交替
部分人血压受温度变化大,尤其夏天低,冬天高,所以季节交替要多测了,如夏季血压稍偏低就需要减少降压药,冬季血压稍偏高,考虑是否需要加降压药。
D、不舒服,随时测量
如果有不舒服比如头晕、眼花、头疼、脑胀、胸闷、憋气等等不舒服,一定要想到是不是血压波动引起的,这样第一时间先排除血压问题,简单便捷。所以我们一直强调监测血压,也就是您需要了解自己平时的血压水平,才能判断不舒服的时候,是不是血压波动引起的,如确实是血压引起,找找原因,尽可能联系医生给出建议。
其实测量一个血压,真的没那么难,花不了几分钟,养成监测血压的习惯,没坏处,尤其有家族史或高血压的高危人群,以及高血压的朋友。
黑先生不要奇怪自己怎么就高血压了,因为高血压太普遍了,我们都有可能;黑先生不要觉得自己年轻就高血压了,20几岁的高血压大有人在;黑先生不要以为吃降压药就把自己毁了,不吃降压药任由血压高,那才是把自己毁了。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我们的血压噌噌噌的往上涨,进而形成恶性循环,遗传加重更多的人患高血压;所以我们只能从小,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去预防高血压:远离烟酒、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自我调节释放压力、开开心心。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夏方 养生 指南#
血压持续升高会让血管变得脆弱不堪,不能如平时呼吸运输血液情绪激动或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破裂问题,导致出现脑出血;斑块掉落则导致脑梗塞、心梗;局部血管受压迫,从而导致尿毒症、肾衰竭。
血压145/95和血压160/100都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在数字上来看, 血压160/100很可能会使心脑血管问题出现,如脑梗塞。
但是临床上血压145/95的人更容易患上脑梗塞 ,血压缓慢升高容易让患者出现不适感,高血压不会出现强烈的感觉。
很多人的血压水平并不高, 但血压一下升高到145/95,就会让患者因血压升高出现不适问题, 容易导致脑梗的出现。
血压缓慢升高的人群,不会因血压高160/100诱发脑溢血或者脑梗。
调节血压
若想预防脑梗,调节血压才是最大的防护措施,临床发现, 脑梗塞患者的血压一般都不太正常,不是偏高就是偏低,而且血糖状况也普遍偏高, 所以脑梗塞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调节血压值,控制血脂水平。
控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很多老人气急攻心很容易诱发脑梗和心梗等疾病的出现, 情绪波动性太大,容易让心脏过多泵血,血液太多导致快速压入血管当中,很容易出现血管破裂的问题, 从而 出现心肌梗塞和脑梗等疾病。
老人尽量保持一个平稳心态,遇事更要控制好自身情绪,避免气火攻心,诱发疾病来袭。
戒烟和限酒
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 ,进入人体后容易刺激植物神经,使血管发生痉挛,心跳加快甚至是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的速度 ,这类情况对于预防脑梗十分不利。
合理规划饮食
若想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 平时就要以低热量和低盐饮食为主 , 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 才能保证身体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
每顿饭尽量吃七八分饱, 饭后半小时适当进行运动,既减肥又能提高血流速度,还能保持血液通畅,更好的预防脑梗的发生。
脑梗死的前兆,全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主要是由视网膜缺血、局部大脑神经缺血,导致神经功能短暂缺损出现的异常。
发病时间一般在一小时以内,保持在3~5个小时左右, 短暂性脑缺血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颈动脉系统、其二椎基底动脉系统。
颈动脉系统的主要表现为血管存留阵发性缺血, 身体一侧偏瘫,感官功能出现障碍,同时存在偏瘫方面的视力下降、言语不清、失语失声或伴随一侧单眼黑暗,对侧偏瘫感觉障碍等。
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表现为下肢突然失去张力,很容易摔倒,但意识有所保留,可自行站立继续行走;短暂性失忆发作时间短而急,会突然对位置和地点方向出现认知障碍,但行为思考视线功能保持正常;单纯短暂性,双眼视力障碍,严重时容易出现暂时的皮质盲。
鱼肉
若想让身体得到恢复,我们不妨通过饮食进行改善, 脑梗患者可以适当吃鱼肉,既能为身体补充营养,还能降低体内的胆固醇含量。
鱼肉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这类物质能 提高体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也能降低血管硬化的问题 。脑部血管病变严重, 不饱和脂肪酸缺乏,容易让身体的 健康 状况受到损伤 ,若想尽快改善脑梗问题,可以适当吃鱼肉来改善。
蛋类食物
脑梗的出现会对人体 健康 造成严重威胁,如果已经有了脑梗,我们不妨适当食用蛋类食物。
蛋类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其中还含有 丰富的卵磷脂 , 对于促进人体 健康 很有效果 。平时适当吃蛋类食物,就能 获取充足的卵磷脂,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达到软化血管的作用。
蕨菜
蕨菜是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营养价值高,对于预防脑梗塞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蕨菜中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 像常见的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都可以从蕨菜中获取, 还能 提高脑部功能,帮助稳定血压水平,对预防脑梗塞很有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67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血流变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