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
88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教授工作依然繁忙,但身体却十分健康。对于保健和养生,他很有自己的心得。
陈可冀院士说:我从医50多年,就总结出了这样一套养生口诀:
心态要调理:要养生来先养心;
饮食要注意:一姜一蒜能防病;
慢病要管理:补品不能随意用。
口诀一:心态要调理
养生先养心,莫攀比,重感情
陈可冀院士今年已经88岁了,但心态依然非常年轻,常常称自己为80后。在心态方面,他对我们有三条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陈可冀院士说,人类的衰老和寿命都是自然规律,人不可能长生不老,这一点要先接受,才能正确看待养生延寿这件事。所以,退休之后不要刻意追求寿命长短,世间万物都有时令。
但也不必过度悲伤,人类寿命的长短1/4由遗传因素决定,但剩下的3/4是由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决定;所以保健和养生是很有必要的。
陈可冀院士说,要有好心态,必须具备两个因素。
第一:减欲望。
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床。
好心态的表现就是遇事不钻牛角尖;不管钱多钱少都开开心心;不管吃荤吃素都觉得饭菜很香。
第二:好好活。
不要与人攀比,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心态才会好,心态好了,健康就成了一半。
陈可冀院士还特别点出了自己能健康长寿的小绝招:注重夫妻关系。
他认为,夫妻感情好,百病都减少。理想中的夫妻关系应该是“桃花源、杏花村、平安里”,而不是“多恼河、狗不理、火药库”。
陈可冀院士对于“伴侣”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说:真正的好伴侣不是你爱吃黄瓜他也吃黄瓜,而是你吃蛋白他吃蛋黄的那个人。
口诀二:饮食要注意
每顿只吃8分饱,一姜一蒜能防病
关于饮食,陈可冀院士有不少独到的秘籍:每天的餐桌都要保持有一荤一蔬一菇。
少饮酒、三餐定量、多吃蔬菜水果,五颜六色都要吃,深色的食物占一半;食物荤素搭配、米面要粗粮搭配。
蒜有“天然抗生素”之称,能消炎杀菌、健脑益智、预防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此外,陈可冀院士每天还会吃两粗粮、2瓣大蒜,每周4个鸡蛋。他说,坚持这样的饮食对于血脂、血压都是有好处的。
对于一日三餐,陈可冀也有严格控制,他自己每餐只吃八分饱,觉得还能吃半碗饭的时候,就会离开餐桌。
三餐要平衡。
陈可冀院士建议大家:早餐选择燕麦粥,以保护心血管;中午吃些豆制品,而晚餐要定量、不暴饮暴食,要多进素食。
此外,晚餐时间定在下午6、7点为宜,不要吃太多油腻的东西。
口诀三:慢病要管理
补品药品不乱吃,老人多用膏
陈可冀院士说,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缺少运动和医疗资源等因素,中国60岁以上的人,一半都有慢性病(高血压,另外高血脂、冠心病、中风)。
陈可冀院士指出:中国的离退休人员,很喜欢买药,甚至是随意吃药。其实,然这样的“治”病方法并不科学,甚至越治越病。
人走向中老年,身体会有所变化:肝脏血流量减少,肝脏代谢毒素能力降低。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乱吃药反而会加剧疾病。
对于保健品,陈可冀院士说:我自己是不吃保健品的。对我而言,最好的保健品就是姜和蒜,每天我都要吃一两瓣。
我建议老年人多吃膏方来调理,不要随意购买药店的药物自己服用。
保持心态、多吃姜蒜、不乱吃药,这3条口诀是陈可冀院士50年行医总结下来的经验。
赶快收藏起来,转发给你的朋友们吧!
【来源:国医大师健康】
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 ”杀手”。统计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确诊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由于对癌症缺乏认识,很多人「 ”谈癌变色”。认为癌症就是不治之症,尤其是老人,在患癌后不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反而更容易相信广告里面那些宣称能抗癌的「 ”保健神药”,结果不但财物被篇,很多时候还引起副作用,延误病情。 其实,所有那些宣称能抗癌的保健品都是骗人的。 早在2012年第十八届「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中,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和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就痛批:「 ”补药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都是骗人的”,「 ”坚决反对用营养品来防癌”。 孙燕院士指出,市场上很多所谓的「 ”抗癌中药”或「 ”防癌食品”是未经实验和临床证实的。「 ”不止一次,我们非常痛心地看到病人被骗得人财两空,到了晚期甚至终末期才来找我们,而我们又非神仙,后果令人痛惜。” 如何真正预防癌症? 1、远离抽烟、熬夜、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孙燕院士介绍,不少肿瘤是被不良的生活习惯「 ”诱发”出来的。 比如,过多食用高脂饮食、喜欢吃肉、不吃蔬菜就容易诱发出越来越多的肠癌患者;吸烟人增多则会导致很多无辜的「 ”二手烟”肺癌患者······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和免疫学教授罗伯特·史莱伯发现,如果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维持10年,那你就会成为「 ”癌症候选人”,因为在这10年中,癌细胞不仅产生,而且会发展壮大,最终攻城掠地,侵犯身体其他器官。这些习惯包括:蔬果吃得少、老是憋大便、熬夜、久坐不动、不用安全套、常吸二手烟等等。 孙燕院士建议,应该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该睡觉时睡觉、该吃饭时进食,每天有一定时间锻炼,不要抽烟喝酒。 2、合理运动,随时锻炼,要把身体锻炼看做与吃饭、工作一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孙燕院士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他平日很少用车,尽量「 ”以步代车”。 孙燕院士说,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有人喜欢走路、有人喜欢游泳,只要动就比不动强。而且,锻炼也没必要非找特定场合、特定时间进行,工作间隙、闲暇时间都可适当进行点小运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专家、原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也强调,要把身体锻炼看做与吃饭、工作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世界卫生组织曾对1645例65岁以上老人作了4.2年前瞻性研究,每周步行4小时相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减少73%。 3、健康饮食 很多癌症都是「 ”吃”出来的。郝希山院士指出,只有合理膳食才能有效地预防癌症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1、一个人每天应该食用至少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马铃薯及其它块茎),如果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食用量,估计每年有可能拯救170万人的生命; 2、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并使用加碘盐; 3、游离糖摄入不超过50克(所谓「 ”游离糖”,是指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水果中的糖分不算) 4、脂肪摄入占总能量的30%以下,其中,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应避免实用(来自加工食品、快餐、零食、油炸食品、冰冻比萨饼、馅饼、曲奇饼、饼干、薄脆饼、人造黄油和涂抹食品的酱膏等) 四、推广早期癌症筛查 美国预防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简称USPSTF)指南目前共有96项体检推荐,其中癌症大概有19项。 美国疾控中心参照USPSTF的报告给出的建议是: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及肺癌,某些年龄段和人群值得进行筛查,某些则不一定;而对于卵巢癌和前列腺癌,则建议不要筛查。 比如,结直肠癌是美国主要癌症之一,但过去十年,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下降。这主要得益于筛查,尤其是肠镜检查的普及。美国推荐50岁以上人群进行肠镜筛查,2000年接受筛查人群的比例只有21%,但2015年已经上升到60%。 五、远离不良情绪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免疫学家巴德年说,「 ”我的防癌秘方只有一条——保持愉悦的心情。” 巴德年院士指出,愉悦的心情对健康和增强免疫力最重要,发脾气、生闷气、憋着上火等,都会引起体内肾上腺素提高,进而使身体各项机能降低。 德国著名生物学家农涅,在92岁高龄接受荣誉奖章授奖仪式上致答词说:「 ”今天出席大会的许多人年纪已经不轻了,对你们来说,重要的是怎样节省自己的精力。也许,你们不一定都知道,一个人皱一下眉头需要牵动30块肌肉,而笑一下只需要牵动13块肌肉,所以消耗的能量比皱眉头少得多。因此,亲爱的同行们和朋友们,请经常笑吧!”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67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月经前有褐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