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辟谣,心情低落没关系?抑郁焦虑也会心脏病!心身和谐,才健康

健康生活 2023-09-22 18:15:50

“抑郁、焦虑”是常见的心境障碍,因患病人数多而广泛,被大家熟知,因其有着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等特点,也被称为“心理第一杀手”。

研究显示:“抑郁、焦虑”对心脏的危害与肥胖、高血压一样,也就是说,抑郁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风险因素。

研究证明:心脏病死亡人群中约15%是抑郁症所导致,而高血压和吸烟导致心脏病死亡的概率分别是8.4%和21.4%!

一、“健康”的定义是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二、对健康的定义具体包括如下几项:

1.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三、心理情绪障碍可以诱发造成身体疾病。

1.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常常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不健康饮食和缺乏体力活动,进而造成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2.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造成体内神经紊乱、内分泌失衡、胰岛素抵抗等,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

四、身体的疾病同样加重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1. 冠心病、高血压、心衰等心脏病,都属于慢性疾病,无法治愈,经常出现的身体各种不适症状,造成情绪低落、严重导致焦虑、抑郁。

2. 在心脑血管科经常可以看到以“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就诊的“精神障碍”患者,医学上称之为精神障碍相关的“心脑疾病症状”,

3. 其原因就是抑郁导致的焦虑或躯体化障碍。患者出现身体不舒服,多个部位疼痛、麻木、疲倦乏力,做了很多的检查后,都没有发现异常结果

4. 冠心病人士抑郁患病率大约是普通人群的3至4倍。

5. 在冠心病住院人士,其中50%合并焦虑。

六、如何辨别是否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状态?

1. 感觉自己有不治之症,精神压力大。

2. 经有效治疗后客观证据显示恢复良好,但临床症状频繁发作。

3. 对疾病不了解,造成思想负担。

4. 存在抑郁症状:情绪低落,对事情失去兴趣,无原因乏力,睡眠困难,早醒。

5. 存在焦虑症状:紧张不安,失眠烦躁,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刺激不相称的过分担忧。

6. 惊恐发作:多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心血管病症状,伴消化、神经系统症状,极度恐惧。

七、“心理”和“心脏”需要同时关注,这才是真正的健康!

1. 现实中,当医生将注意点放在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时,却发现这类疾病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一旦忽视,将为后续的治疗埋下隐患。

2. 如果精神疾病与心脑血管病相互影响,将会共同导致疾病的恶化。

3. 所以在防治与治疗心脑血管病同时,也要给予患者精神心理的治疗。

4. 也就是所谓的“心身同治”。

5. 督促患者规范合理用药、指导其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同时,针对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各种行为干预,二者相互结合治疗会大大提高病患康复的几率。

欢迎关注心内科喵医生,分享健康知识,如有感兴趣问题,请评论区留言探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67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