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中药里面究竟有多少种“三七”?

健康生活 2023-09-22 17:47:29

三七,三七粉,应该是目前国人最熟悉的保健中药了,很多人都会自行选择服用三七制剂。但是,大家不熟悉的是,中药名称带有“三七”的,可不只是五加科的三七这一个品种。那么,中药里面究竟有多少种三七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三七

我们的方法很简单,目前收录品种最全的本草,当属建国后编纂的《中华本草》。于是,我们就从《中华本草》里面,找出名字中带有“三七”的中药,为大家总结一下。结果显示,在《中华本草》中,名称中带有“三七”的中药品种,一共有19个。分别是:

1. 白背三七。白背三七是菊科植物白子菜的全草,能够清热凉血、活血止痛、止血。主要用于咳嗽、疮疡、烫炎伤、跌打损伤、风湿痛、崩漏、外伤出血。

2. 藏三七。藏三七是为五加科植物假人参的块根,能够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主要用于吐血、衄血、血痢、血崩、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3. 海南三七。海南三七是为姜科植物海南三七的根茎,能够活血止痛,有小毒。主要用于跌打损伤、胃痛。

4. 红三七。红三七是为蓼科植物支柱蓼的根茎,能够止血止痛、活血调经、除湿清热。主要用于跌打伤痛、外伤出血、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湿热下痢、痈疮。

5. 黄三七。黄三七是毛茛科植物黄三七的根茎或全草,能够清热除烦、解毒消肿。主要用于热病烦躁、心悸怔忡、骨蒸潮热、咽炎、口腔炎、结膜炎、疮痈肿毒、湿热泄泻、痢疾。

6. 姜三七。姜三七是姜科植物大苞姜的根茎,能够散瘀消肿止痛、止血。主要用于跌打损伤、骨折、吐血、衄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外伤出血。

7. 景天三七。景天三七是景天科植物费菜、横根费菜的根或全草,能够散瘀、止血、宁心安神、解毒。主要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斑、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心悸、失眠、疮疖痈肿、烫火伤、毒虫螫伤。

8. 凉三七。凉三七是石竹科植物洱源土桔梗的根,能够清热、镇痛。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咳嗽、跌打损伤。

9. 绵三七。绵三七是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块根,能够健脾消积、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主要用于疳积、消化不良、脘腹疼痛、腹泻、痢疾、睾丸肿痛、沈气、咽喉痛、跌打损伤、疮毒。

10. 牛角三七。牛角三七是兰科植物多花兰的假鳞茎或全草,能够清热化痰、补肾健脑。主要用于肺结核咯血、百日咳、肾虚腰痛、神经衰弱、头晕头痛。

11. 三七。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能够止血、散血、定痛。主要用于跌扑瘀肿,胸痹绞痛,症瘕、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疮痈肿痛。

12. 三七花。三七花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花,能够清热生津、平肝降压。主要用于津伤口渴、咽痛音哑、高血压病。

13. 三七叶。三七叶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叶,能够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要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痈肿疮毒。

14. 太白三七。太白三七是伞形科植物城口东俄芹的根,能够化瘀止血、祛风湿、强筋骨。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崩漏、风湿新痹痛、艋骨酸软、劳伤腰痛。

15. 藤三七。藤三七是落葵科植物落葵薯藤上的干燥瘤块状珠芽,能够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主要用于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和骨折。

16. 土三七。土三七是菊科植物菊叶三七的根或全草,能够止血、散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要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痛、疮痈疽疔、虫蛇咬伤。土三七具有较明确的肝损伤风险

17. 雪三七。雪三七是蓼科植物牛尾七的根,能够活血止血、散瘀止痛、止痢。主要用于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痢疾。

18. 野三七。野三七是五加科植物屏边三七的根,能够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要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痛、咳血、外伤出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病后虚弱、肺痨。

19. 羽叶三七。羽叶三七是五加科植物羽叶竹节参的根茎,能够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主要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肿痛、劳伤腰痛、胸胁痛、胃脘痛、疮疡。

好啦,这就是《中华本草》记载的19个名字中带有“三七”的中药,其中,五加科的三七是我们常用的那个三七,也是唯一被《中国药典》收录的三七。但是,从功效上看,除了五加科的三七之外,其余那些中药也具有或止血、或活血、或消肿的作用,能够用于跌打损伤或各种出血。所以,在某些地区可能被当做与三七(五加科)相似的品种在使用,例如经常出现肝损害报道的土三七。提醒大家在选用时一定要注意,很多中药虽然听起来都是“三七”,但并不是五加科的那个常用“三七”,一定要多加甄别哦。

【小金药师说药事】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中药三七图片叶子什么样有几种

【导读】三七是常用中药,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症。《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秋季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主根为“三七”,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三七别名田七、旱三七、参三七。主产于广西田阳、靖西、白色,云南文山、砚山等地。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也有栽培。 三七的性状为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临床上多以三七粉药用。三七粉为淡黄色或灰黄色粉末。气微,味苦回甜。 1、莪术的性状为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2、藤三七:为落葵科植物藤三七干燥块茎。经加工略煮后伪充三七。药材块茎呈不规则纺锤形或类圆柱形,有的稍扁,略弯。长3~8cm,直径1~3cm。全体有多数瘤状突起的芽及折断后的圆形疤痕。表面灰褐色,有弯曲的纵皱及少数残留须根。体较重,质硬脆,断面类白色,颗粒状,或呈黄棕色角质状。气微,味微甜,嚼之有粘滑感。 3、菊三七:为菊科植物菊三七根茎。又名土三七、水三七等。药材呈拳形、肥厚的不规则圆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有瘤状突起。质坚实,断面淡黄色,有菊花心。 4、景天三七: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茎、根或全草。其全草异名土三七、墙头三七、根异名广三七、生三七。全草茎呈青绿色,易折断,中空。叶皱缩,上下表面均为灰绿色。根呈块状,肉质,支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表面暗褐色,不平坦,呈剥裂状,干燥后质疏松。气无,味微涩

三七制成的中药有哪些呢?

三七制成的中成药有三七粉、三七片、云南白药、血塞通注射液、三七总苷片、复方丹参滴丸、三七伤药片、复方丹参片、活血止痛胶囊、乳癖消片、伤科接骨片等,如果要用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要吃就吃药片既方便又不会搞错。

在中草药里的“三七”的入药部分实际是植物的? 有的说是根,有的说是茎,到底是哪部份?来个权威点的

三七的茎、叶、花均可入药。

三七分为
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
这三类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

三七花:每年6-8月份采摘,是整株三七中药用价值最高的三七皂苷含量最高含量高达13%以上,当然年份越长的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

三七粉:三七的头磨成的粉,药用价值紧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头:三七的根头部,药用价值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根:植于三七土部,性味味苦涩,性凉。功用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痛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67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