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肾病科 邢海涛 赵岩茹
最近,医院肾病科接连收到了几位年轻患者,均因在健身房大量运动出现肉眼血尿、肌肉酸痛持续不缓解等症状而就诊,经过系统检验,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短时间的过度运动是导致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我们的肌肉主要成分是横纹肌,国外有人研究指出获得性病因就有190余种,遗传性相关的病因40余种,常见的原因有过量运动,运动性横纹肌溶解就是其中的一种严重情况。剧烈、长期的大量运动会导致横纹肌细胞出现缺血缺氧现象;在外界温度更高的条件下,肌肉不容易散热,使温度不断增高,甚至最高温度达 45℃,伴随着热量的不断增高,耗能也随之增加,会导致横纹肌坏死;大量运动时,肌肉细胞受到长时间的拉扯,破坏了细胞的结构完整性而导致横纹肌细胞溶解,横纹肌细胞一旦出现严重损伤,里面所含有的肌红蛋白进入血中,肾脏不能将其及时排出,就会在肾小管中出现肌红蛋白管型,肾小管不通畅,致使出现急性肾衰竭、血尿。
运动是否适量,监测心率是判断运动是否过量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可通过心率来控制自己的运动量,如果在运动中已经感到呼吸急促、大量出汗、头晕等,则表示运动已达到最大强度,此时应放慢速度及强度,逐渐停止运动。 一般而言,运动的持续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每周运动3-4次即可,平素运动较少的朋友尽量不要一下子超负荷运动。
运动的观念现在深入人心,适当合理的运动有益于健康,过量运动不仅不会让你变得更健康,反而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不良后果,而且还是众多疾病的根源。因此,科学规划我们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劳逸结合,才能增强我们的体质,达到健康的目的!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健身房安全提示一、初始锻炼强度不要过强:
西南大学教育研究所休闲运动管理博士薛峻麒说,过度锻炼会带来严重的疲劳感,还可能旧伤复发,刚刚开始锻炼的人更是如此,因为身心都需要时间休息、调整和复原。
应从小运动量、小幅度、简单动作开始,进行较缓慢而平稳的持久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再逐渐增加强度,加大幅度,提升难度。这样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达到健身塑形的目的。
健身房安全提示二、不要无计划盲目锻炼:
浩沙健身福建大区私教部行政总监孙锴波说,一些刚进健身房的新手常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没有计划而随心所欲地锻炼,这样不但达不到健身的效果,还有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不能使用同一个标准,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让有经验的健身教练帮助制定健身计划,提供更专业更系统的健身指导。
健身房安全提示三、掌握正确健身动作:
简单来说,健身动作一般分为五个动作模型——推、拉、蹲起、单边动作、旋转动作。人的所有动作都是由这五个基本动作组合完成。对于普通的健身者来说,不论选择什么样的健身器械,选择什么健身内容和动作,最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健身动作。
健身房安全提示四、力量训练循序渐进:
在进行力量练习时,第一阶段是自重训练,如俯卧撑、膝式俯卧撑、自重的下蹲等。第二阶段是固定器械训练,固定器械的运动轨迹是固定的,危险性比较低,具有一定的保护设施。第三阶段是自由重量训练,如杠铃、卧推器械等。
健身房安全提示五、警惕健身后遗症:
常去健身馆做器械操的女性,诸如举重等负重运动,对盆骨产生巨大压力,可造成会阴部肌肉松弛和脆弱,严重者引起大小便失禁等,谓之健身后遗症。后遗症可使人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舒服,因此要格外警惕。
人民网——专家提醒健身房运动应谨防三大误区
人民网——打开健身房正确健身模式
年轻人需要警惕生活中的危险健身运动
年轻人需要警惕生活中的危险健身运动,不同的运动适合在不同的时间做,因此我们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有些运动并不适合所有年轻人参与,明白年轻人需要警惕生活中的危险健身运动,就快快动起来吧!
年轻人需要警惕生活中的危险健身运动选择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项目。青年人一般喜欢激烈对抗、动作幅度大的运动,或是追求新、奇、怪的运动,如壁球、滑板、花式单车等。
1、没有合适的运动装备。
慢跑要穿慢跑鞋,打网球要穿网球鞋,打篮球最好穿篮球鞋。专业篮球鞋和普通的运动鞋相比,鞋底较厚,鞋帮较高,能减少下肢受伤的风险。
2、运动时佩戴首饰。
很多人模仿体育明星戴着首饰运动,其实是有危险的。法国研究人员指出,手指受伤后,会发生肿胀,使得戒指取不下来,医生为了救治患者甚至不得不切除手指。
3、 不检查场地、器械就开始锻炼。
很多人运动前关心球拍和球,而不太注意运动场地和器械。社区内的健身器,常有年久失修、残破缺损的情况,如果不加注意,会发生碰伤、擦伤、砸伤等意外。
4、运动前不注意热身。
运动前5分钟的慢跑或活动,能够有效地调动全身的关节、骨骼、肌肉。比如滑雪,之前没有做好热身,在四肢关节僵硬的情况下急于开始,致使很多人摔伤了膝关节和踝关节。
5、运动时精力不集中。
一些健身房的健身器、跑步机配有音乐、电视等,是为了防止健身者在锻炼过程中感到枯燥。但如果注意力过于集中在电视、音乐上,忽视了脚下,就有摔伤的危险。有的朋友在户外慢跑时戴着耳机听音乐,看起来很酷很时尚,但听不到路上其他声音,其实很危险。
6、 运动中不饮水,运动后一次喝个够。
有的健身者运动中玩得兴高采烈,汗流浃背也顾不上喝水,等到运动结束时才感觉到口渴,于是猛灌一气。这个习惯非常不好。感到口渴时,一次大量饮水,可能会导致低渗性脱水,俗称“水中毒”。正确的做法是,运动前、中、后少量多次饮水。
健身频道专家提醒:
长时间运动之前、中、后,皆须有足够的水份和电解质的补充。在日常饮食中注意摄取足够的矿物质(如钙、镁)和电解质(如钾、钠)。矿物质的摄取可从牛奶、酸奶、绿色叶类蔬菜等食物中摄取,电解质可从香蕉、柳橙、芹菜、天然食物等或一些低糖的饮料中获得。不要穿太紧或太厚重的衣服从事户外运动。运动前检查保护性的护具、鞋袜是否太紧。运动前做充足的准备运动和伸展。
年轻人适合什么运动 一、慢跑
慢跑,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由于天气热的原因,我们选择慢跑的时期最好是清晨慢跑,慢跑可以让我们全身都能得到放松,而且清晨慢跑然后一天都会有一个好心情。
二、乒乓球
乒乓球,乒乓球是一种室内的运动,那么选择乒乓球的原因是除非你不是专业的运动员,那么乒乓球是不需要多大的力气,而且乒乓球可以锻炼你的灵敏性和反应速度,当然乒乓球还对于视力也有很大帮助。
三、羽毛球
羽毛球,很多女孩子都是比较喜欢羽毛球的,羽毛球和乒乓球一样也是一种室内的运动,夏季经常的去室内打打羽毛球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
四、游泳
游泳,夏季游泳不仅仅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而且游泳也是一种消暑的运动,由于天气的因素,所以游泳在夏季是比较受欢迎的运动项目,而且游泳还可以更好的塑形,提高我们体抗力和增强体质。
五、太极拳
太极拳,我想太极拳应该是老年人们的爱好,当然很多年轻人也比较喜欢,经常打太极拳可以更好的养心静气,而且太极拳能够更好的提高身体素质。
六、瑜伽
瑜伽,很多女孩们的专利,在夏季的时候练习瑜伽是一种很好的运动,瑜伽不需要强烈,但是瑜伽可以让你更快的忘掉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让自己的心境更加的明镜。同时还可以让自己更加自信的去面对生活。
警惕这些运动会伤害孩子
警惕这些运动会伤害孩子,孩子总是需要家人的用心呵护的,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培养孩子的能力,此时的耕耘会让孩子在未来受益良多。以下是警惕这些运动会伤害孩子方法。
警惕这些运动会伤害孩子1运动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能锻炼身体,还是增加身体的协调能力。但有些运动孩子不宜过早进行,否则很可能会伤害到孩子。本文中,我就来为父母盘点会伤害到孩子的运动。
儿童保健专家表示,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儿童,身体内的器官、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有很多与成年人不同的解剖生理特点,因此有些健体运动不宜在儿童中过早开展。
拔河比赛
儿童不宜进行拔河比赛。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幼儿的心脏正在发育中,当肢体负荷量增加时,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来增加供血量。因此,心脏容易疲劳,幼儿不能负担像拔河这样的大力量对抗。有医学工作者曾对250名5岁至6岁的儿童在拔河比赛中进行生理检查,发现心率均高,赛后1小时有30%的儿童心率未能恢复正常。
此外,拔河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运动,由于双方拉扯时间过长、用力过猛,在强烈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脱臼或软组织受伤。
早练肌肉
儿童不宜过早练肌肉。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先于体重的增长,儿童是先长身高、后长体重,且肌肉含水分较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盐很少,力量弱、易于疲劳。因此,在儿童时期不宜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的力量锻炼。
倒立
儿童不宜倒立。尽管幼儿的眼压调节功能较强,但如果经常进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时间过长,会损害眼睛对眼压的'调节。
滑板车
8岁以下儿童不宜玩滑板车。玩滑板车时腰部、膝盖、脚踝需要用力支撑身体,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伤,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最好有家长陪护,并且找平坦宽敞的区域玩耍。一些儿保专家认为,针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家长可以让孩子进行跳绳、弹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游泳等体育运动,这些项目既有助于增加少年儿童的身高,又不会伤害身体。
碰碰车
10岁以下儿童不宜玩碰碰车。少年儿童的肌肉、韧带、骨质和结缔组织等均未发育成熟、非常脆弱,受到强烈碰撞时容易造成扭伤和碰伤。
警惕这些运动会伤害孩子2 突然按头
刘女士给女儿洗头,女儿不时把头抬起来。刘女士不耐烦地一边说:“你不要乱动”,一边把女儿的头往下一按。谁知,女儿突然倒在地上动弹不得。经医生检查,孩子因颈脊髓受到损伤,不但四肢不能自主活动,还出现胸闷心慌、大小便解不出等症状。
为防止意外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乱敲乱动孩子的头部、颈部。比如在孩子调皮捣蛋时,家长会随手在脑后一巴掌。殊不知,这是很危险的动作。因为头枕部正是小脑部位,小脑是主管全身平衡的,一巴掌就可能使孩子出现步态不稳、走路摇晃等症状。
用力牵手
4岁的小明拉着爸爸的手出去散步。他一边走,一边踢,看到路边有个塑料小瓶,他照例上去踢一脚。父亲使劲拉着他的手,小明就嚷胳膊疼。父亲放开他的手,只见他的手无力地垂着,不能动也不能拿东西。经诊断,小明是肘关节脱位。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用力牵拉孩子的手臂。如在给孩子穿衣服时,不要用力牵拉孩子的手腕及前臂;上下楼梯时应双手扶着孩子的肘部或上臂,不要过度牵拉孩子的手,特别是在孩子刚学走路时,牵拉孩子的前臂防跌倒时都易造成肘关节脱位。发生肘关节脱位后应立即请专科医生复位,否则会影响小儿肘部关节的功能和发育,需积极防范。
进食受惊
吃晚饭了,小琴还在吃花生米,不肯吃饭。外婆在一旁哄也不成。妈妈生气地说,怎么这么不听话,什么也别吃了,到一边站着去!受惊后的小琴“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接着一阵呛咳,随之面色青紫,出现了呼吸困难。小琴因为进食受惊,呛了气管。
幼儿由于咀嚼、吞咽功能不够健全,在哭闹、受惊或跌跤时,口内的东西就会随着深吸气被吸入下呼吸道。因此,在孩子进食时不要训斥孩子。一旦发生食物呛入气管,堵塞气道,家人应保持镇静,让孩子不要哭闹,以免异物移动堵住声门引起窒息,然后把孩子头朝下横抱,重拍背部,使异物排出,同时应速送孩子去医院。
首先就是要注意运动强度和运动的时间,而且在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然后一定要量力而行,而且运动的时候尽量要选择有氧运动,调节呼吸。
运动过程中需要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产生?你有什么看法?现在人们的运动看得越来越重要,也是随著现在发现健康的身体才是有一切的前提,所以运动也就被很多人重视,开始采取了各项的运动措施。那么运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危险,人们要避免危险,才能够更好的提高运动的效率,今天就为大家来推荐几种减少运动风险的产生的方法。
运动是一定要结合自己身体情况的,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所以接受的运动强度也是不一样。不要认为自己的身体可以接受更好的强度,每一个运动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只有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才能够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强度的锻炼,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锻炼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减少风险的发生。
用的方式是有很多的,可以到健身馆去进行运动还可以到跑步机运动同时也可以选择户外运动,还有篮球运动等等,有很多运动的方式,不同的运动方式是有一些要避免的措施的。在健身馆有专业的教练肯定是比较安全,但是如果户外活动一定要注意周边的情况以及自身的身体强度来选择适宜的活动。很多人就会因为打篮球而骨折了,这个时候就是太拼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一个锻炼的作用就很好了。
不同的运动方式是有不同的运动强度的,如何减少风险的产生,其实就是自己做保险的措施,如果你要选择滑冰,就一定要戴上护头的帽子和护膝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只是一个方面,有很多运动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强度,要根据具体的专业教练来进行补足,才可以让自己在运动中更加的安全。只有安全才是第一的,在想要运动的过程中,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66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胃寒怎么办,
下一篇: 肠胃型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