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订阅号 查看往期内容--
糖尿病是冠心病人的亲密战友,和高血压是难兄难弟,所以我就不能不唠叨几句。我们今天讨论一个话题是糖尿病与家庭的关系。
你可能会问
为什么糖尿病的家庭会有多个糖尿病的病人?
家庭真的是糖尿病发病的温床吗?
家庭成员可以为糖尿病患者做些什么?
糖尿病的预后与家庭有关系吗?
1
相同基因决定容易得相同的病
父母子女之间,有一半的基因是相同的,基因不能决定生不生病,但是可以决定容易不容易生病,糖尿病的父母虽不一定生下糖尿病的儿女,也就是说,对糖尿病来说, 不一定会“龙生龙,凤生凤”,但是,父母有糖尿病的,则后代更容易得糖尿病。所以说,糖尿病与父母有关,又与父母无关。
究竟基因在糖尿病发病中起多大的决定作用,目前尚没有定论,目前的观点是遗传对发病的影响略高于环境。如果父母双方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患糖尿病的几率,为普通人的15倍左右。
2
吃同一个锅的东西容易得同样的病
夫妻两个都会成为糖尿病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里牵涉到的是相似的生活方式,相同的饮食。无论两口子原来的口味多么不同,绝大多数,都会向中间走,变得几乎一样,吃进去的调味料也是一样的。很多情况,夫妻俩的生活习惯比如是否坐得时间长,是否不爱活动,有很多相似性。
这些生活习惯根深蒂固地影响人的身体与健康,可能就是出现一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同样患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3
糖尿病的治疗,全家一起来
糖尿病的治疗是个人问题,也是家庭问题,糖尿病患者幸与不幸,家庭成员举足轻重,所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日的主题:糖尿病与家庭
1.监督与协助:要控制好血糖,患者自我管理固然是第一位的。但是,作为休戚与共的家人,关心与关注的程度会对患者结局的影响也举足轻重。家庭成员可以在进食、服药、活动控制、血糖监测等方面发挥较大的督促与协助作用。
2.休戚与共,共克时难:家庭成员除可以监督患者血糖监测、及时服药外,如果能够一起建立共同的良好饮食习惯,不仅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适应,也可以降低家庭成员本人患糖尿病的机会,也就是说:帮助别人,成长自己。
3.一起锻炼,共同成长:好习惯不是可轻易就能建立来的,外围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家人一起陪同锻炼,患者能更好地坚持。
4.紧急时第一救援队:一旦发生低血糖,家庭成员是第一梯队救援者,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成员一定要会认出低血糖反应,并及时给患者进食。或提供救助。
总之,家庭成员对糖尿病患者多一点关心和照顾,共同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讨论参与患者自我管理,将是糖尿病患者幸福的源泉。另外,作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糖尿病患者亲属,在参与患者病情管理的同时,自己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文章来源 / 衷大夫在线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味蕾也开始了大肆的觅食,很多人喜欢暴饮暴食,有的人喜欢吃甜品,有的人喜欢吃麻辣食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最喜欢的味觉,所以疾病也就由此而来了。
但是还有一小部分人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出现,其实这只是一个偶然,就拿糖尿病来说,这种疾病也是因人而异但是最喜欢这六类人群了。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这5类人“榜上有名”,赶紧看看有你吗?
1.糖尿病家族史
2.肥胖人群
患有肥胖的人的糖尿病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向心性肥胖的人,也就是肚子大的人容易患糖尿病,这是因为肥胖的人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也就是体内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下降,糖尿病本身就属于一种代谢性的疾病而肥胖也是属于代谢性的疾病,所以时间久了就容易发生血糖升高。
3.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
生活方式不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比如:暴饮暴食,喜欢吃甜品,短期内容易摄入较高热量的食物,这样就容易诱发肥胖,也会诱发糖尿病。
4。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
5.代谢异常的人群
代谢异常的人群包括:合并有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人,就容易发生糖尿病。
由此可见发生糖尿病的人并非偶然,很多因为都会决定你以后会不会发生糖尿病,所以生活中无论你会不会发生这样的疾病,都需要注意预防,饮食上不要偏食,经常参加 体育 运动,控制好自己的体重,积极治疗一些代谢性的疾病,预防并发症糖尿病的发生。
有遗传的可能,但是概率不是很大,主要还后天的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一、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三、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四、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等多角度进行控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六、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是因为遗传易感而发病,还是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发病,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基因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64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血热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