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茯苓可减轻脂肪肝

生活百事通 2023-09-22 14:36:32

茯苓是用途极广的中药材,又是一种食品,具有益脾胃、安神宁心、利水渗湿等功效,是治疗体虚水肿、孕妇腿肿、小便淋漓、梦遗白浊、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胃口不好、头晕、心神不安、健忘、心悸、失眠等多种疾病的主要配伍药。

因此,在《神农本草经》里,把它列为上品,在我国已有很久的药用历史。中医认为,茯苓味甘、淡,性平, 能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入心、脾、肾三经。利小便、清湿热,可减肥、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治脂肪肝。适用于脂肪肝而有热湿阻滞者,对体虚或热象不明显者需与其他中药配伍,以拮抗其寒性。

但茯苓不同部位药用效果均不一样。茯苓皮偏于利水消肿;赤茯苓(即去皮后内部淡红色的部分)偏于清利湿热;茯神(抱木而生、切片中央有木心的茯苓,疗效最好,较为名贵)和朱茯苓(加朱砂粉的茯苓片),则偏重于安神。

中医治疗脂肪肝的方法是什么?

【功能主治】祛痰化湿,活血消脂。主治脂肪肝。【偏方组成】当归须60克,牡砺粉60克,白芥子50克,莱菔子50克,白茯苓150克,川楝子30克,山楂150克,三七20克,何首乌80克,丹参50克,蒲黄60克,决明子150克,芦荟30克,水蛭30克,泽泻150克,麦芽60克,肉桂30克,炒白术150克,陈皮50克。【用法用量】诸药粉碎为末,过筛,水泛为丸如小绿豆大,每次服5克,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前后,化验血脂及肝脏B超检查观察对比。必要时以1/5量作煎剂,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以加速疗效。【加减】胁痛甚者,加青皮30克,赤芍10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30克;乙肝病毒携带者,加虎杖、白花蛇舌草各100克。

中药茯苓的作用与功效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药茯苓的作用与功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中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茯苓的功效与作用2、茯苓的药用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茯苓的药用功效与作用3、茯苓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4、茯苓的作用和功效5、茯苓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茯苓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6、茯苓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你想知道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茯苓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中药材,既然是中药材那么一定是有很大的功效的,茯苓我们平时就会用来煲汤,下面一起来看看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吧。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1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茯苓可以利水去湿,而且药性比较平和,副作用很小,治疗病症的同时也不会伤到正气。
而且茯苓去湿的效果非常强大,不论是寒湿、湿热,还是脾虚湿聚,都有显著疗效。
因此,有小便不利、水肿以及各种湿症的朋友,可以经常吃些茯苓,改善这些症状。
2、茯苓在健脾上有很明显的功效。
对于脾虚而导致的泄泻、带下、痰湿、痰饮咳嗽等病症,食用茯苓可标本兼治,不仅能化痰、止泻,缓解表面病症,更能从根本上改变脾虚症状。
因此,脾虚的朋友,推荐您常吃茯苓。
3、很多朋友因为平时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或因为本身的一些疾病,经常会出现心悸、失眠、多梦、情绪不佳等现象。
那么,大家可以尝试服用一段时间的.茯苓,相信这些现象一定会有很明显的改善。
4、茯苓中的多糖类物质等营养元素可以保护肝脏,预防肿瘤、癌症。
因此,朋友们可以经常吃些茯苓,以保护肝脏健康运行,减少肝脏疾病;同时也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食用茯苓有禁忌
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津伤口干者慎用茯苓,因为茯苓利水利尿的药效很强,有这些病症的朋友如果食用茯苓,会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茯苓,因为茯苓的淀粉含量很高,而糖尿病患者是需要严格控制淀粉摄入量的,因此最好不要随便食用茯苓。
食用茯苓时,要注意避开米醋、浓茶等食物。
否则不仅会削减药效,更会导致中毒过敏,出现腹痛、皮肤红肿、哮喘发作等不良症状。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2
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
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
在功效上,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痒,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病如梅毒、湿疹有很好的疗效;而茯苓是健脾利湿的要,常常配伍在益气健脾的药方中,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
在口感上,土茯苓偏于味苦,茯苓味淡,因此在选择上不用混淆。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
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
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
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
食疗作用
味甘、淡,
性平。
无毒。
归肝、胃、肾脾经。
开散降泄。
用该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
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等配伍同用。
此外,该品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
茯苓的药用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茯苓的药用功效与作用1、茯苓的药用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茯苓适宜于一般人群。
尤宜于水湿内困,水肿,尿少,眩晕心悸,胃口欠佳,人便稀烂,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
茯苓常用量下副作用较少,但对于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气虚下陷、津伤口干的人要慎服,忌米醋。
2、茯苓的功能:
(1)渗湿利尿,用于水湿停滞之水肿尿少,常配猪苓、泽泻。
(2)健脾宁心安神:用于脾虚湿困引起的食少脘闷、腹泻及心悸、失眠。
治食少脘闷常配白术、陈皮。
治腹泻常配白术、薏苡仁、莲肉。
治失眠常配远志、炒枣仁。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茯苓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说起茯苓,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茯苓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到的一种中药材,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人体能有很多好处。
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茯苓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1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
1、利尿
茯苓药性平和,利水渗湿而不伤正气,可以有效缓解小便不利、水肿、体内湿寒等症状。
2、安养心神
茯苓可以有效安养心神,临床上中医常常使用茯苓来帮助病人调理心神不安、心悸失眠、抑郁、多梦等症状。
3、调理痰湿
茯苓可以有效排解体内的湿气,对于脾虚、痰湿患者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抗肿瘤
茯苓多糖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肿瘤患者的症状,对抗肿瘤。
在治疗肿瘤的时候,可以使用茯苓作为辅助治疗。
5、促进造血
茯苓富含各茯苓多糖、各种维生素以及以硒为代表的微量元素,当茯苓中的这些成分被人体吸收之后可以有效增强人体胞和体液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而提高骨髓造血能力。
研究表明,茯苓可以有效提高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稳定体内的红细胞水平。
6、促进消化,排毒清肠
茯苓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很丰富,可以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加快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排毒清肠。
并且茯苓中含有的一些药物成分可以有效治疗因炎症引起的一些肠胃疾病,对肠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2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
一、功效
1、清热解毒
茯苓具有清热解毒,另外也可以消肿散结。
如《滇南本草》以本品研为细末,好醋调敷,治疗痈疮红肿溃烂。
2、善治湿热疮毒
茯苓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善治湿热疮毒。
如: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二、作用
1、抗癌作用
茯苓有治疗恶疮痈肿作用,各家中医肿瘤学家把茯苓列为治疗膀胱肿瘤的常用药物。
2、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茯苓甘淡无毒,适于长期服用,这个实验结果提示其可能成为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药。
3、细胞免疫抑制作用:茯苓作用特点为选择性地抑制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以后的炎症过程,也就是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免疫反应,而不抑制体液免疫反应。
因此,茯苓具有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茯苓的作用和功效茯苓是常见一种中药材,那么茯苓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茯苓的作用和功效
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
另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降低血糖
茯苓能降低血糖,对于高血糖人士来说,茯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利尿作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
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对心脏的作用
中医认为,茯苓可用于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实验也表明,酊剂、浸剂能抑制蟾蜍离体心脏,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则能使心收缩加强。
对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无镇吐作用。
抗肿瘤作用
茯苓多糖体在动物试验中呈现了强烈的抗肿瘤作用。
茯苓具有抗胸腺萎缩及抗脾脏增大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
补气健脾
中医认为,茯苓可用于脾虚泄泻。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
又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治痰
茯苓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
茯苓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
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
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茯苓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茯苓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1、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茯苓味甘性平,主要入肾和大肠经,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
2、临床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水肿、少尿。
服用茯苓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
3、茯苓治疗美尼尔综合征引起的痰饮、眩悸,缓解头晕、目眩症状;
4、茯苓治疗慢性脾胃系统的疾病,比方恶心、呕吐、拉肚子、食欲下降。
服用茯苓可以减轻脾虚症状,缓解大便泄泻以及常年腹泻;
5、茯苓对神经系统具有安神,治疗惊悸的效果,适合常年的压力、工作压力大、失眠、心慌等。
服用茯苓以后起到安神、助眠效果,改善睡眠质量。
茯苓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茯苓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茯苓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很多人都知道茯苓是一种很珍贵的中药,对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甚至能够治疗多种疾病,所以越来越被广泛利用了,下面跟我一起来了解下茯苓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茯苓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1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利尿作用,它可以将身体中的有害物质排出。
2、增强免疫力,具有增强身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它在体内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白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
4、抗肿瘤作用,白茯苓中含有一种叫白茯苓聚糖的成分,它有很明显的抗肿瘤的作用。
5、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大白鼠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
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白茯苓有镇静作用。
7、白茯苓可健脾,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
茯苓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2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茯苓可以利水去湿,而且药性比较平和,副作用很小,治疗病症的同时也不会伤到正气。
而且茯苓去湿的效果非常强大,不论是寒湿、湿热,还是脾虚湿聚,都有显著疗效。
因此,有小便不利、水肿以及各种湿症的朋友,可以经常吃些茯苓,改善这些症状。
2、茯苓在健脾上有很明显的功效。
对于脾虚而导致的泄泻、带下、痰湿、痰饮咳嗽等病症,食用茯苓可标本兼治,不仅能化痰、止泻,缓解表面病症,更能从根本上改变脾虚症状。
因此,脾虚的朋友,推荐您常吃茯苓。
3、很多朋友因为平时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或因为本身的一些疾病,经常会出现心悸、失眠、多梦、情绪不佳等现象。
那么,大家可以尝试服用一段时间的茯苓,相信这些现象一定会有很明显的改善。
4、茯苓中的多糖类物质等营养元素可以保护肝脏,预防肿瘤、癌症。
因此,朋友们可以经常吃些茯苓,以保护肝脏健康运行,减少肝脏疾病;同时也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食用茯苓有禁忌
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津伤口干者慎用茯苓,因为茯苓利水利尿的药效很强,有这些病症的朋友如果食用茯苓,会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茯苓,因为茯苓的淀粉含量很高,而糖尿病患者是需要严格控制淀粉摄入量的,因此最好不要随便食用茯苓。
食用茯苓时,要注意避开米醋、浓茶等食物。
否则不仅会削减药效,更会导致中毒过敏,出现腹痛、皮肤红肿、哮喘发作等不良症状。
中药茯苓的作用与功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中药、中药茯苓的作用与功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这是一种功效和作用非常丰富食物食物,对它其他功效和作用却不是很了解,而且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作用的药材,是非常值得食用的食物,下面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1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一】茯苓能补脾胃,和中益气,不饥延年,补阴益气力,调脏腑,治五劳七伤,暖腰膝,安胎,安魂养神,止健忘,生津开胃,止呕逆,止泄泻,除虚热,开腠理,伐肾邪,泻膀胱利小便,除湿益燥。

治心腹胀满、胸胁逆气、肺痿痰壅、膈中痰水、寒热烦满咳逆、水肿淋结、肾积奔豚,以及忧恐惊邪、口焦舌干、小儿惊痫等症。赤茯苓有清心、小肠、膀胱湿热及利窍行水之功。

茯苓皮能利水,开腠理,可治水肿肤胀。

白茯苓长于补,赤茯苓善于利。白茯苓入肾经,赤茯苓入心经。本品利水作用很强,补心脾气不能缺它。古时候没有白茯苓补、赤茯苓泻的说法,白、赤气味俱薄,主升浮。它们有五项作用:利小便,开腠理,生津液,除虚热,止泄泻。若患者小便通利且频数,多服茯苓就会损伤双目。本品味淡能渗利水湿,故汗多的人服茯苓,会损伤正气而减寿。有人讲本药味淡,淡为阳中之阳,应当上行,怎么有利水的作用呢?其实,凡淡渗之品,都是先上行,然后再下降,不是直接下行的。

小便多而频数,是因其病因不同。肺气实小便频数而量少;肺气虚张口吸气而小便频数;心气虚遗尿;下焦不足则小便自遗;膀肮有热则遗尿;膀肤不利就癃闭;膀胱失于约束就遗尿;厥阴病则遗尿或癃闭。所谓肺气实,是说肺热壅盛,患者必为体壮气足、脉洪有力,适宜用茯苓甘淡渗热于下,所以说小便多的能止。至于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都属于虚热,患者一定上热下寒,脉虚弱无力,应用升阳之品来升水降火。膀胱失于约束,是下焦不足,为火投入水中,水泉不能封藏所致,此乃脱阳证,患者一定四肢厥冷、脉沉迟,应用温热之品峻补下焦,使水火相济。这两类征候皆不是茯苓类的淡渗之品能够治疗的,所以说,阴虚证不宜使用茯苓。尽管古人有服用茯苓的多种方法,然而也应该因人制宜。

【功效二】有辟邪气,止惊悸开心窍,增智,安魂魄,养精神,补虚乏的功效。能疗风邪所致眩晕、虚证、易怒健忘、虚劳口干、心下急痛胀满。对体虚而小便不利的病人,可以加倍应用。

【功效三】治中风偏瘫,口眼?斜,毒风外邪,筋脉拘挛,失语,惊悸,健忘等证。疗脚气疼痛,筋脉挛缩。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总结:

1、可以宁心安神。

2、可以败毒抗癌。药性平和。

3、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

4、可治小便不利。

5、可治水肿胀满。

6、可治痰饮咳逆、呕逆、恶阻。

7、治疗泄泻。

8、治疗男性体内遗物、淋浊。

9、治疗惊悸、健忘。

10、所含茯苓酸可增强免疫力。

11、能抗肿瘤。

12、有镇静作用。

13、有降血糖作用。

14、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2

茯苓的药理作用

1、1抗肿瘤:茯苓中的多种成分都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与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茯苓多糖中的PCM-II对于人体乳腺细胞具有一定抑制作用[1]。茯苓多糖及茯苓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一方面直接对细胞产生作用,多糖可以非特异地对网状内皮细胞及血液系统功能产生刺激;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2、2利水消肿:中药利尿作用同体液利尿激素样调节机制和肾的生理作用具有密切关系。茯苓素为主要的利尿消肿成分,它可以激活人体细胞膜上的Na-K-ATP酶,ATP同利尿有密切关系。

作为主要的茯苓活性成分,茯苓素在体外可以竞争醛固酮体,在体内可以产生逆转固酮效应,不会影响醛固酮合成,这些都表明茯苓素为新型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有利于尿液的排出以及肾功能恢复[2]。有报道显示茯苓具有明显利尿作用。

3、3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它有抗脾脏增大、抗胸腺萎缩、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茯苓多糖既可以增强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还可以增强体液免疫力。茯苓多糖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免疫器官进行保护,增加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对机体状况进行改善,使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增强。一定程度上,茯苓多糖可以加快人体造血机能恢复,而且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保护骨髓,减轻及预防化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最终达到健脾补中、扶正固本的作用。

4、4增白作用: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生成过程的一种关键酶,控制酪氨酸酶活力就可以对黑色素生成量进行控制。研究发现,白茯苓对于酪氨酸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属于竞争性的抑制,可以通过对酪氨酸酶的活性进行抑制来使黑色素的生成量减少,也可能为增白中药的一个作用机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64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