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中药不可以随便吃,尤其是一些土方偏方,当心损害个别中药脏器

健康生活 2023-09-22 09:08:07

武汉汉阳的邓女士,听了朋友的话,认为吃点三七能活血止痛。自认为土三七就是三七,就从乡下亲戚那里挖了一些土三七回家,切成片晒干后当薯片吃,结果出现肝中毒。每年医院肝病科都会接诊误服土三七引起肝中毒的病人,本来是希望用三七治病或者养生,结果适得其反,土三七的肝脏毒性是不可逆转的。

土三七是啥?

三七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材,真正的三七,是属于五加科植物,又称为田三七、或田七。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及提高免疫力等多种作用。而土三七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民间所称的土三七也不是明确指某一植物,而是很多不同植物的统称。其中包括:菊三七(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又称菊叶三七、狗头三七、白背三七、红背三七、血三七等)、藤三七(落葵科落葵薯属植物,又称川七、藤子三七,小年药,马德拉藤,洋落葵)、景天三七(景天科植物,又称费菜、六月还阳等)。

吃土三七为什么会肝中毒?

土三七中含有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是导致肝损害的元凶,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对肝脏没有直接毒性,而是通过在肝内的代谢后产生吡咯代谢物,这些毒性代谢物在肝内蓄积,引起肝细胞、肝窦和小静脉内皮的损伤,内皮增厚、细胞碎片沉积,阻塞肝内小静脉回流,最后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出现肝小静脉闭塞症。从而出现转氨酶升高,胆红素上升,肝肿大,肝腹水等症状,长期使用会引起肝纤维化。

很多老百姓认为西药是药三分毒,而中草药是纯天然,没有毒性的。很多广告和宣传中经常可以听到纯中药制剂、无任何副作用。其实很多中草药的毒性并不逊于西药,而且不像西药做过大量临床试验,说明书上写的那么明确。由于三七和土三七形状相似,作用略有雷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土三七有毒性,尤其是不可逆的肝毒性,所以一定要分清楚,切不可自行服用。如果要吃三七,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或者大药房购买。

长期吃中药调理身体,会有什么副作用?

现在随着人们亚健康越来越严重,很多人都会选择通过中医来调理身体。当我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中医一般就会给我们开中药,中药讲究的是一个长期的调理过程,所以我们喝中药时间往往会很长才能见效,我们都知道经常喝药肯定是会对身体产生一些副作用的。那么中药也同样如此吗?

一、中药对身体有副作用吗?

在生活中适当的喝一些中药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将我们体内的湿气,寒气全部都排出去,对我们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但是有的人就会出现长期服用中药,身体会变得虚弱,所以就觉得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是因为喝了中药的副作用。其实出现这种状况,有可能是跟平常生活中的饮食有关系。因为中药是比较特殊的,服用中药的时候,还要尽量吃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这样才能避免中药带来的副作用。当然是药三分毒,就算中药对我们调理身体有好处,长时间喝的话还是会有副作用的。

二、肝脏受损

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只要是市面上出现的药物,对于我们的身体都有一定的伤害。尤其是肝脏,因为肝脏是我们人体的排毒器官,所摄入的药物都是通过肝脏来进行分解的。长时间服用中药的话,过多的中药集聚在肝脏,给肝脏增加巨大负担的同时,肯定也会导致肝脏的细胞受损。

三、肾脏受损

中药给肝脏带来危害的同时也会给肾脏带来危害,因为同样的毒素和垃圾会来到肾脏进行代谢,如果这些垃圾数量庞大,肾脏没有办法将他们排除体内的时候,也是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肾脏的正常运作。可见中药对调理我们的身体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用不正确的方式或者是长期喝中药的话,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副作用,所以要调理身体的话,喝中药要适量适度。

吃中药要注意什么

中药吃多了的话是有可能拉肚子……现在吃的中药肯定比较凉的,吃多了拉稀也正常的。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1.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
3.如果服用中药后有不舒服或腹泻等现象,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感冒咳嗽请停服汤药.
4.如果觉得口味较苦,可以加些糖再服用!

中药也有副作用

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性稍轻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那么,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唇舌发麻。声音嘶哑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汞中毒。

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50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

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十枣丸,就是配伍大枣来缓和甘遂、大戟、芫花这些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中草药,起到减少毒性的作用。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现已证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解百药毒”的正确结论。

===

吃中药如何减少副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将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药与一般药物明显区分,并指出了对中药的炮制原则。

一个胃病患者,当身体的其他病需要服苦寒药时,这时如果不照顾脾胃,也许在其他病痊愈之时,胃痛反而加重了,可以说这也是中药的副作用。

寒凉药虽能清热,但易伤阳;热性药虽可祛寒,但能耗阴;攻伐药固可祛邪,但能伤正气;滋补药固能扶正,但能恋邪。因此,一方面要通过炮制、配伍、减轻药量、改进用药方法等以减少药物的偏性,同时要掌握药物的禁忌以保证用药安全。中医所说十八反、十九畏等也是防止中药毒副作用的有关论述。

在临床上,中医讲究“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用药有“君、臣、佐、使”等,就是让人们使用中药时要区分个别,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例如,在用中药栀子时,它有清三焦之火的用途,但一些人服后可出现腹痛,少数可见腹泻,而这部分人在停药后大多自行缓解。如果因病不能停药时,可加理气止痛、健脾止泻的中药或服用炒栀子,即可消除其副作用。

总之,只要按照中医理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注意加工、炮制及配伍,完全可以减轻或消除其副作用。

==

中药有副作用吗?
[日期:2005-09-16] 来源:21CN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在大家眼中中医药是一座伟大宝库,很多人都相信中药是纯天然的,毒副作用少甚至无毒副作用,这是中药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中药赖以生存、发展,沿传至今的根源所在。

三类服用时须注意的药品

1、 抗生素;2、 解热镇痛药 ;3、 中药。

中药到底安不安全呢?

凡药三分毒,认为中药是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我们的祖先对于中药的毒性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当代对于这个问题更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为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是在逐步加深的。因此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说法显然和事实是有出入的,另一方面当出现了不良反应后就全面否定了中药的安全有效这一特点也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太片面。

据国家统计,目前有大约12800多种中药,真正发生不良反应的也就只有120多种,不到千分之一,严重不良反应不超过50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多数中药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西药的副作用来说,中药的毒副作用还是少的多。

据统计中药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占到了全部药物的10%,大部分还是西药的毒副作用多。

怎样去区分和鉴别中药?

中药包括三大类,一个是原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合成药。

第二是饮片。

第三是成药。

中药分类

1、 药材;2、 饮片;3、 成药: ①纯中药制剂,②中西药合方制剂 ,③天然药物制剂。

怎样看待中药的毒副作用问题?

用药一定要注意时间、剂量、服法。长期服用某些药可能出现毒副作用,比如蜈蚣可以止痉、止疼,一般规定用0.6克至1克,也就是1-2条,如果服用过量,是有毒副作用的。

大毒莫过砒霜,随着近代对于砒霜用药的改革,用砒霜注射液来治疗原发性的肝癌、白血病,效果很好,而且不引起砷中毒,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有毒的药物如果运用得当,照样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另外比如人参是延年益寿的药品,但是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研究发现服用人参每天如果超过30克,连续服用2个月,将会出现头晕、血压升高、烦躁、失眠,人们把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称为滥用人参综合征。这就告诉我们,人参是一种大补的良药,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药物使用一定要得法,当然不当食用人参导致的不良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可以自行消失。

什么情况下中药会有副作用?

避免中药副作用要注意药材本身的选择、炮制方法、制剂形式。

马钱子适当应用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麻木瘫痪等。但是有毒成分主要是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若过量服用会发生中毒,出现头昏、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咬肌痉挛、吞咽困难、全身抽搐等。可是在很多中成药中都含有马钱子,怎么去掉其毒性呢?来看看它的制作过程,这是在用沙烫的工艺进行炮制,然后粉碎再和其他药材进行科学配伍,混合均匀,再经过干燥等工艺就成了成品药粉。成品药在出厂前还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做有效含量测定,需要借助多种精密仪器保证各种药的含量都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

什么情况下服用中药会有副作用?

以下情况包括1、超量、长期用药。2、用法不当3、滥用补药4、轻信偏方秘方。比如用“斑蝥泡酒”堕胎就不可取,斑蝥是有毒的,容易引起肝肾功能的衰竭,有几例病例就是因此死亡。还有的一些渔民以为鱼胆可以清肝明目,结果引起中毒。这些都是听信偏方的后果。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最为安全合理的。

要慎用对肝肾有毒副作用的药物,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好的人尤其要慎用。

重要中毒会损害身体的各个器官,包括因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中药中毒反应是多系统的反应,但是重点是肝肾功能受损。

有毒中药对身体哪些部位有损害

1、 心血管系统:蟾酥;2、 消化系统:巴豆;3、 神经系统:马钱子;4、 呼吸系统:桃仁、杏仁、白果;5、 造血系统:雷公藤。

中医对感冒的认识

1、 冬季感冒多属于风寒;2、 春季感冒多属于风热;3、 夏季感冒多挟暑湿;4、 秋季感冒多挟燥;5、 体质虚弱引起的感冒。

具体用药要根据病因辩证治疗。

服用中药须知

1、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使用。

2、 不可加大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3、 不要乱搭配,注意合理配伍。

4、 当心中西药混合服用引发不良反应。

5、 无毒药物对于高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有副作用

中药对人体也会有危害吗,都有什么危害?

俗话说:“逢药三分毒”,中药也是这样,是有副作用的。中药多数为配合使用,如配合适当,可加强药效,或抑制毒性。如配合不当,会减少药效,或产生副作用。概括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

中药对人体的危害1、副作用

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对机体危害性不大的不良反应。如当归有活血养血润肠之功效,当用其养血活血功效时,润肠则成为副作用,可引起轻泻或使慢性腹泻者症状加重。

2、毒性反应

剂量过大造成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和结构的病理变化。因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毒性反应称为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也可因长期用药体内药物蓄积过多而逐渐发生,称为慢性毒性,常损害肝、肾、造血器官和内分泌器官的功能。致畸胎、致癌、致突变三致反应属于中药慢性毒性中的特殊毒性反应。毒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应该尽量避免。

3、过敏反应

由于机体受到某些中药或中成药成分刺激后,体内产生了抗体,当该药再次进入机体时,发生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造成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中药、中成药亦可产生过敏反应,发生率与日俱增,有报道能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中成药已达210种以上,其表现有轻有重,轻者表现皮疹、斑丘疹、红斑等,重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致死者已不鲜见。

如何避免或减少中药对人体的危害呢?

1、在正规医院、诊所就医,不轻易相信江湖游医。

2、拒绝服用不明来源、非正规厂家、三无产品中药。

3、辨证用药,如自行选药,要注意说明书上的症状描述,如不能判断请求助于医生、药师。

4、中病即止,病好了及时停用中药,不要长期服用中药。如需长期用药,请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5、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用药,不自行加减剂量或疗程。

6、服药期间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59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