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了,说明一定患了肿瘤吗?

生活百事通 2023-09-22 06:34:52

在很多体检项目中,我们常常看到有检查"肿瘤标志物"这一项内容。这项检查做起来很简单,只需抽一管静脉血就可以,所以它很容易就被地加入了众多的静脉抽血的体检项目中。然而对于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判读,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究竟,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能不能说明机体发生肿瘤了呢?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肿瘤标志物,它通常存在于胚胎组织或是肿瘤组织中,所以检测外周血中它含量的变化,可以预测肿瘤的发生以及判断肿瘤的种类。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它的升高常提示肺腺癌或消化道来源的肿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常提示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其他较常用的还有CA199、CA153、CA125、CA724等等。

但是,肿瘤标志物虽然有提示肿瘤的功能,但决不能凭它一项内容而下定论。下图是我们科已经确诊的一位晚期肺癌患者,他所有的肿瘤指标结果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体检时仅仅做了这一项检查,那恐怕到现在还不能发现肺癌;此外,还有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有一些肿瘤指标是升高的,但经过住院的全面检查,最终并没有确诊肿瘤,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最后想总结的是,肿瘤标志物这项检查只能作为一项辅助检查来参考,看到它升高时,最好要进一步检查,但不能说一定就有肿瘤;而它没有升高的情况下,也不能掉以轻心,那些心肺腹等脏器的体检还是需要定期做的。肿瘤的确诊最终以实体器官检查的病理结果而定。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陈娴秋医生”,如果您对我的科普图文感兴趣,欢迎关注我并转发文章,愿健康常伴您左右!)健康联盟" data-uid="94307589911" data-id="false" data-concern-id="false">@头条健康联盟 #真相来了# 健康解密" data-uid="false" data-id="4608783166" data-concern-id="6226114247173081601">#健康解密#

肿瘤标志物升高是不是意味离患上癌症不远了?

肿瘤标记者是指特征性恶性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异常或对人体的肿瘤反应所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中,还可以进入血液和其他体液。肿瘤发生和发展时,这些物质明显暗示肿瘤存在。它的作用主要用于肿瘤疗效观察、复发监测和预后评估。部分良性疾病肿瘤标志物含量可能发生变化,恶性肿瘤可能正常。对肿瘤标志物要有正确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记住两句话:肿瘤标志物的上升不一定会得到肿瘤。肿瘤标志物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肿瘤。

你这样看的话,肯定会这么说。“头晕,这不是调查白刹之类的东西,是没有用的。但是这是真的。我期待通过调查肿瘤标志物来找到肿瘤。这个概率很小。肿瘤标志物高一点并不等于得到肿瘤。但是并不是得不到肿瘤。很多原因会使它上升。而且你基本上不能确认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升高。可能得了肿瘤,要想分辨肿瘤,需要做CT或胃镜。,有人会说,我一开始就不想做CT、肠镜等这种检查。抽血查肿瘤标志物,如果结果正常,你认为没有肿瘤,所以不做这样的检查吗?那你可能会把事情搞砸。

不管实际适龄或高危人群、所谓肿瘤标志物结果如何,都要进行针对性检查。当然不是适龄或高危人群,但如果这样做,将是过度的检查。医生不会建议的。在医学上通常是针对有一定风险的人。如果担心低概率,就不能活,10多岁的人也会得肠癌,肠镜也可以吗?这成了杞人忧天。

肿瘤标记者是肿瘤本身的组织、肿瘤代谢的产物,或者机体对肿瘤做出反应的产物。它以生化特性分为:胚胎性(如癌症胚胎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3360最多,CA199、CA125、CA153等最多。激素、酶、基因类等。肿瘤标志物特异性总体上很差。一种癌症有很多肿瘤标志物,一种肿瘤标志物也可以出现在多种癌症中。相对特异性高的胎儿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指标、PSA、前列腺特异性抗体和前列腺癌的标志物。由于特异性弱,通过联合标记物检测提高阳性率。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癌症吗?专家:单项高勿恐慌

近一段时间,一些体检后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读者纷纷来电、来函咨询。我们综合了读者的问题,统一答复如下。编者 血液肿瘤标志物是判断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预后及选择方案的有力依据,但它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如果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过于恐慌,因为在机体存在炎症、某些慢性疾病发作时,某些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会上升,还需进一步检查来鉴别诊断。 肿瘤标志物升高未必是得了癌症 肿瘤标志物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产生(或)升高的、可预示肿瘤存在的一类物质,通过人体的血液、体液、肿瘤组织或细胞可以检测到。 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能会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如AFP,除原发性肝癌外,怀孕、活动性肝炎和生殖系统肿瘤等都可能出现升高的情况;因检测仪器或试剂的不同,有时也会有假阳性现象的出现,具体情况要结合临床来确定。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 并非每位癌症患者肿瘤标志物都高 很多恶性肿瘤的标志物升高早于临床症状而引起人们的警惕,一些早期的病例因此得以发现,经过及时的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位癌症病人的肿瘤标志物都会增高。临床有些确诊的晚期卵巢癌病人CA125一直正常,手术前后也没有明显变化。 有几类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比较高,如原发性肝癌中70%~90%有AFP升高,前列腺癌PSA总体阳性率约为70%。其有助于这两种肿瘤的早期发现,但是目前还没有100%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对于单项标志物轻度升高者,不用过于恐慌。可以定期复查监测指标的数值变化情况,有条件的尽量复查全部的常用标志物,一旦体内有恶性肿瘤存在,可能会有几种标志物异常。如果复查后数值一直维持在参考值上限的临界水平,则意义不大。 但是有以下几类情况要特别重视:一是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数倍于正常值的上限。二是反复检查,数值动态持续升高。三是有家族性遗传史肿瘤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增高。前两种情况先查该标志物最常见的某种疾病,如CA724升高,可以先查有无胃肠道的疾病,若胃肠道没有异常,还需检查肝脏、食道、乳腺、妇科等。有家族性遗传史者如出现标志物升高,即便没有症状和体征,也必须复查和随访。对于60岁以上、有家庭肿瘤史、长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肿瘤高发期的高危人群要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 肿瘤标志物可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 肿瘤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判断恶性肿瘤的疗效,成为选择治疗方案的有力依据之一。标志物的含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复发等息息相关。临床上一般会以初次治疗达到疗效后的标志物水平作为其特定的“个体参考值”,根据其动态变化情况来判断疗效。如果下降到参考值范围内或下降95%以上,提示治疗有效;如果下降但仍持续在参考值以上,提示有肿瘤残留和(或)转移;下降到参考值内一段时间后重新升高,则提示复发或转移。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医生及时为肿瘤病人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长期随访监测应选同一家医院 与可以同城检查互认的CT、B超等结果不同,建议需要随访的病人尽量选择同一家医院或同一个临床实验室。因为目前肿瘤标志物的国际标准化尚未完善,不同医院使用不同方法、不同试剂检测同一项标志物时,其结果可能出现差异;不同生产商的检测试剂和仪器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也会有不同;试剂采用不同的抗体标记、不同的定标品、分析仪器选择性差异都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所以,不同医院的检测结果往往缺乏可比性,长期随访监测标志物一定要选择同一家医院,以便医生更准确地作出判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57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