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枣桂圆鸡汤
文/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首届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2015版》中药材及饮片临床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蓝森麟教授
食材:
人参10克,红枣6只,龙眼肉6只,黄雌鸡1只(约1250克)。
做法:
先将黄雌鸡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人参切片;红枣劈开,去核。然后,连同洗净的龙眼肉一齐置于炖盅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白酒少许,隔水炖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本汤食材中,人参性味甘微温,善于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红枣性味甘温,长于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龙眼肉性味甘温,功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搭配性味甘温,功擅温中益气、益精填髓的黄雌鸡。
诸物合用,有良好的补脾益肺、补气养血、宁心安神、益精填髄等作用。适宜于初冬一般人群食用。也可用干脾肺气虚,食少懒言,短气乏力,血虚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的辅助治疗。
小贴士:
人参,野生者,称“山参“;栽培者,称”园参"。野山参,以年代久远者为佳,补益力较大。园参补益力不及山参,按加工方法不同有白参(包括生晒参、糖泡参)、红参(园参经蒸制后的干燥品)、参须(须根)等规格。作用也稍有差异,以红参、生晒参质量较好,糖泡参次之,参须更次。生晒参性偏平,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糖泡参性偏平,适用于小儿脾虚证;参须性偏凉,多用于益气生津止渴;红参性偏温,适用于阳气虚弱者。
人参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主产于吉林省(约占70%),故每称”吉林参“。产于朝鲜、韩国者,名“高丽参“、“别直参“,功同红参,补益力较大;产于日本者,名“东洋参“。所以,本汤所用人参,可依据体质不同而选用,或可以性味甘苦寒的西洋参(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性味甘平的党参(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替代。
觉得不错,请点赞↓↓↓
两种食品都是属于中药材,所以用它们来泡水喝对身体是很有滋补效果。红枣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排毒养颜。红枣也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调理人的血气循环,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能够抵抗住皮肤的衰老,红枣还能够养血安神。
因为红枣里面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这种物质对于疏肝解郁都有着非常大的效果,晚上睡眠质量不太好的,容易出现心悸现象的人,平常多吃一些红枣也是有好处的。而且它还有着很好的补血作用,尤其是对于月经前后的女性来说。
枸杞有着很好的明目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枸杞中有很多的胡萝卜素,而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够转化成为维生素a,对于提高人的视力都很有好处。此外,枸杞还有着利尿的作用,所以对于肾脏功能不太好的人来说,多吃一些枸杞泡的水还是很好的。
扩展资料: 1、枸杞可滋补肝肾、明目,润肺止渴,进而使人面色红润。枸杞性平,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
2、红枣具有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生津液、悦颜色的功效。红枣味甘性温,可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疏肝解郁,可缓解女性躁郁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宁,气血不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虚头痛,眩晕及便秘等症。
参考资料:人民网-枸杞大枣泡水喝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 ? ? 每天用菊花,枸杞,红枣一起泡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菊花有养肝明目,理气安神;红枣枸杞是养肝佳品,枸杞性味甘平,也具有养肝益精作用。但专家特别提醒,红枣虽好,但吃多了会胀气,湿热重、舌苔黄的人不宜食用。枸杞子有兴奋性神经作用,性欲亢进者不宜服用,脾胃虚弱、消化不好的人易少服。
菊花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消咳止痛的功效,少量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枸杞性凉,子养肝,滋肾,润肺;叶补虚益精,清热明目。过量会引起上火、流鼻血、眼睛红胀等。红枣微温,甘,补脾益气,养血安神。菊花寒性,不宜长期服用,建议根据体质,实际情况和需要饮用。
制造方法很简单,枸杞一小把、红枣三至四颗,放入五百毫升的大茶杯中,以煮沸开水冲泡服用,将可让人神清气爽,每天亮丽。也可在枸杞茶中加入菊花几朵,风味更佳。
另外,平时一定要多喝水,以补充肌肤足够水份,闲来无事时也别忘了帮脸部肌肤做按摩,最好每天早晨洗脸时利用五分钟时间,可刺激脸部血液循环;当然尽可能保持愉快心情也是很有用的唷!
制作:洗净,放入已温过的杯中,冲入热开水,盖严,浸泡10-15分钟则可饮用。?
功效:红枣性温味甘,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枸杞性味甘平,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消除疲劳;菊花性味甘苦、凉,清热祛风,明目解毒,增强体质。
注:湿热重的人不宜食红枣,可只泡枸杞、菊花或将红枣改为红茶,也能起到明目、养肝、益血、抗疲劳的功效。红枣要去核,才不会太燥热,可常饮。如果觉得味淡,可适当加点冰糖或蜂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49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慢性湿疹怎么治疗
下一篇: 宝宝鼻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