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悬厘的准确有哪些作用,针对哪些疾病_悬厘穴位有哪些作用,针对哪些疾病

生活百事通 2023-09-21 10:24:07

悬厘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悬厘穴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点处。

悬厘穴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上3/4与下1/4的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

悬厘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位怎么找

悬厘穴位于鬓角之下际,当头维穴与曲鬓穴间沿鬓发弧形连线的下1/2中点处。

正坐仰靠或侧伏,在鬓角之上际,当悬颅穴与曲鬓穴之中点取穴。

穴位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悬厘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皮肤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顶支,颞肌受下颌神经的前干肌支支配。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

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

悬厘穴的作用

悬厘穴意义:胆经气血在此降浊分清。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中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循胆经下传曲鬓穴,小部分飘散于天之中部。

悬厘穴功效:降浊分清,悬厘穴有清头目,通络解表,清热散风的作用。

主治疾病

悬厘穴主治头面、耳目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耳鸣耳聋、齿痛、面痛、心烦、热病汗不出、癫痫等。

现代又多用悬厘穴治疗血管性头痛、神经性耳聋、三叉神经痛等。

悬厘穴主治偏头痛,耳鸣,癫痫,目外眦痛,齿痛;以及三叉神经痛等。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结膜炎,鼻炎,牙痛。

穴位配伍

悬厘穴配鸠尾穴治热病偏头痛引目外眦;

悬厘穴配束骨穴治癫痫。

悬厘穴配外关穴、风池穴、太阳穴,有疏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悬厘穴配听宫穴、翳风穴,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耳鸣。

悬厘穴配颊车穴、地仓穴、颧髎穴、人中穴,有祛风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瘫,面肿。

刺灸法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

向后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

针刺方法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悬厘穴解析

悬厘为经穴名(Xuánlí GB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悬即悬垂,厘同“氂”,指长毛,此穴在颞颥部,悬垂的长发之中,故名悬厘。

悬厘。悬,吊挂也。厘,治理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降浊分清。本穴物质为悬颅穴冷降下传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滞重的寒湿水气进一步下行,小部分清气则由本穴外输头之各部,本穴对天部的水湿风气有治理的作用,故名。

手足少阳阳明之会。在本穴汇集的气血当中,既有手少阳的上行之气又有足阳明的下行之气,故本穴为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附注:手少阳、足少阳,阳明之会。

特异性:悬厘穴为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头痛引目外眦而急。

《针灸甲乙经》: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备急千金要方》:主面皮赤痛。

《针灸大成》:主面皮赤肿,头偏痛,烦心不欲食,中焦客热。

《类经图翼》:主治偏头痛,面肿,目锐眦痛。

道医培训

洗头时可以按摩哪个穴位?

按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1.开天目: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皮肤,以前臂带动手指,自下而上,做双手交替,有节律的抹法。双手共20次,注意力量轻柔,以前额皮肤不变红为度。

2.推前额: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前额正中皮肤,以指根带动指尖两手分别向左右两旁做抹法,至眉梢处再推回前额中央。注意力量不宜过大。

3.点按攒竹、鱼腰及太阳:用双手拇指指端持续用力,作用于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端)、鱼腰穴(位于瞳孔直上的眉毛中)、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持续数秒或半分钟。如头痛、头晕、昏迷不清可适当用力。如失眠则不宜用力,应以轻揉为主。

4.点按四白及迎香:用双手拇指指端持续用力,作用于四白穴(位于瞳孔直下,正对鼻翼处)、迎香穴(位于鼻翼旁凹陷处)。如眼痛眼涩可重按四白穴,如鼻塞流涕可重按迎香穴。)。持续数秒或半分钟。

5.摩掌熨目:两掌互相摩擦,搓热后将两手掌心放置在两眼上,使患者有温热的舒适感。重复操作3至5次,对于用眼疲劳,视力不佳者可多做几次。

6.疏通经络:用两大拇指指端沿头部经络线依次点按。自头发发际前沿正中开始到发际后沿正中为正中线;正中线旁开一横指为第二线;自额角处开始,平行于正中线至发际后沿为第三线;自太阳穴(定位见上)开始绕耳廓至发际后沿为第四线。如遇痛点可适当做局部的反复弹拨,轻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7.梳头栉发:两手十指弯曲,从前至后做梳头的动作。重复操作5至10次。此动作建议患者可经常自行操作,有助于缓解各种头部不适。

8.双鸣天鼓:两掌按住双耳,两手放置在患者后头部,用手指轻敲耳后头部数次,两手放松,再反复上述操作3至5次。

9.拿捏肩井:以大拇指顶住肩井穴(位于肩背处,肩外侧端与脊柱连水平线的中点),其他四指轻扶于肩前,与大拇指相对用力,提拿起整个肩部肌肉,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

10.整理放松:用双手掌根自颈肩部向两侧沿肩-上臂-前臂的路线轻推数次,以空掌轻轻拍打肩部及后背肌肉,治疗结束。

提醒:按摩前一定要洗干净脸,还要洗手、擦干,一定要双手温暖后才可为对方按摩,否则冰凉的双手会让家人不适的。  (转载)

头部刮痧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头部刮痧注意事项

头部刮痧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保健项目,能够缓解头痛、头晕以及供血不足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头部刮痧对身体具体好处有哪些。

头部刮痧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头部是人体的缩影,是全身各脏腑器官的全息穴区,全身经络所有的阳经部上述于头部,这些经脉通达全身,所以刮拭头部的全息穴区和经脉,不但可以给大脑补充氧气,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还间接的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对脏腑经络失调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头部刮痧对神经衰弱、脑供血不足、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高血压、脑血管,神经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头部刮痧的方法

1.刮拭头部两侧,从太阳穴直至风池穴,经过的穴位包括头维、颌厌、悬颅、悬厘、率谷、天冲、浮白、脑空等。

2.刮拭前头部,从百会穴开始,至前头发际,经过穴位包括前顶、通天、囟会、上星、神庭、承光、五处、曲差、正营、当阳、头临泣等。

3.刮拭后头部,从百会穴开始到后头发际,经过的穴位包括后顶、络却、强间、脑户、玉枕、脑空、风府、哑门、天柱等。

4.刮拭全头部,以百会为中心,呈放射状的方式向全头部刮拭。经过全头穴位和运动区、感觉区、言语区、晕听区、视区、胃区、胸腔区、生殖区等。

头部刮痧注意事项

1、头部刮痧适合各种人群,尤其是有头痛、失眠、疲劳、脱发等症状的患者非常适合采用这种疗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小症者,无论头部还是身体其他部位,都是不能刮痧的。如果有神经衰弱的症状,应选择在白天进行头部刮痧。

2、头部刮痧时宜采用平补平泻之法,力道不能太重,速度要适中,不强求出痧。

3、头部刮痧时不需要像身体刮痧那样涂抹刮痧油,最好采用头部刮痧专用刮痧板或宽齿按摩梳。

4、头部刮痧时如果出现疼痛、酸胀、发麻的症状,说明头部存在经络不通问题,但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过于担心。

5、头部有很多的神经和血管,所以在进行刮痧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穴位才行,切忌乱刮。

如今,头部刮痧其实已经是一个普及度极高的保健疗法,只要大家选择正规、可靠的养生保健场所,并注意我上述提到的一些事项,对于刮痧的安全性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42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