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缅怀大师!细述金庸小说中的中医药

生活百事通 2023-09-21 09:57:44

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

于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

享年94岁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归来兮,哀我何悲。”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传出,我们这些年少轻狂过的武侠迷们,缅怀先生用的最多的也是这句话。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神雕侠侣》本就讲的是一个离别的故事。

送别金庸先生,是刹那间这个世界缺失了色彩,那些曾经的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突然都失去了颜色。

//

金庸小说中的各大名医

//

妙术神针 马丹阳

《马丹阳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消心腹痛,善治胃中寒。”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中丹阳子马钰,便是马丹阳。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马钰是一个敦厚诚真、淡泊清净的侠士及医者。除了早期追随先师王重阳奔走抗金外,他因不愿参与江湖纷争,追逐俗世虚名,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隐居在终南山重阳宫中闭关修炼,探究武学源流,参悟医道玄理,从不多在江湖上走动。而神雕大侠郭靖最终能武功盖世,名满天下,却得益于与他的一段奇缘。除《射雕英雄传》外,在后来的《神雕侠侣》中,他也还有出现。

独擅灸法 胡青牛

胡青牛,号称蝶谷医仙,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神医。因向来不救非明教中人,又得名“见死不救”。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是炼丹制药的祖宗,胡青牛的名字来源于他的座骑青牛,其医术之高可想而知。金庸小说中的名医总和异派邪教有扯不断的关系,杀人名医平一指如是,阎王敌薛慕华如是,见死不救胡青牛也不能免俗,是位明教中人。

诊脉圣手 平一指

平一指,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人物。脾气古怪,人称“杀人名医”,即认为生老病死自有老天的道理,所以“医一人,杀一人;杀一人,医一人”。平一指生平最恨之人是他的岳母,在江湖中人面前趾高气扬。最后由于无法医治令狐冲的怪症,口吐鲜血,死于五霸冈上。

亦毒亦药 程灵素

程灵素,金庸小说《飞狐外传》中的人物,为医学名宿“毒手药王”无嗔大师之关门弟子,名字由《灵枢》、《素问》两本医学经典而来。程灵素继承了毒手药王的遗作《药王神篇》,成功培育至毒七心海棠。她机智聪敏,料事如神。可惜她身段瘦小如幼女,面有菜色,只有一双眼睛又大又亮。为救胡斐,牺牲自己替他啜毒而中毒而死。

秒杀抢夺连城诀的武林高手 丁典

丁典,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中的主要人物。金庸笔下的 “情侠”,为人义薄云天,又号“菊花剑客”。他本是荆门武林世家的一名子弟,意外之中救下被三个徒弟追杀的铁骨墨萼梅念笙,梅念笙见丁典为人质朴,便将绝世武功《神照功》和宝藏秘诀《连城诀》传授给丁典。

逍遥派掌门 虚竹

虚竹,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男主角之一。本是少林寺内的无名小seng,性格木讷老实、但记性甚好。相貌丑陋,又不善于词令。但为人忠厚善良,待人坦诚。虚竹不仅得到到了无崖子的医术,能对付丁春秋的毒,治好了天山童姥的断腿,给阿紫换眼睛。给阿紫换眼睛这金庸所有书里最精密最神奇的手术,必须要有超高的医术才能完成。

号令群雄抗元 张无忌

张无忌,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二至四卷(第11回到第40回)男主角,中土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忍受寒毒煎熬七年,福缘际会,融合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拳剑和圣火令神功四大盖世武功为一体,当世无敌。此外还精研医术和毒术,术绝尘寰。为人仁侠仗义,一生救人无数,常制服敌人而不杀害。实力悬殊,曾一人决战数个至数十个顶尖高手。

号称武功古今天下第一 扫地seng

扫地seng,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一个人物。隐居于少林寺藏经阁内,对少林所知非常,了如指掌。扫地seng在萧远山父子与慕容博父子相遇时现身,对於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和天竺seng波罗星窃取少林绝技之事,点出他们在fo法修为不足之下强练上乘武功,造成他们身体上的隐疾。他能令萧远山慕容博假死,然后救活,没有强大的医术做后盾也是不可能的。

天下“五绝”之一 黄药师

黄药师,外号“东邪”,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角色。黄药师武功造诣非凡,已臻化境,为金庸小说中武功绝顶的高手之一。而且他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亦无一不晓。对于药理,他研制出了九花玉露丸——调配这药丸要凑天时季节,极费功夫,所用药材多属珍异,以及无常丹。

//

金庸小说中的中医文化

//

金庸武侠小说以大量篇幅反映了中医药文化包括中医理论、诊断学、药物学、针灸学、病症与治法、养生、医家、医著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大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精神,但作为小说家言,其对中医药的描写也有许多不实和夸大之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江湖医学系。

01

武侠小说与中医药的关联

武侠小说所描绘的江湖世界,其实或多或少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江湖中人赖以生计的职业手段各有不同,其中有地方豪强、渔夫樵子、书生秀才、seng尼道人等等,不一而足,但无论是谁,大多都会武术功夫,否则就无法在江湖上立足。除了武功以外,还有一门技术是武林人士的必修课,这就是医药知识。《射雕英雄传》中指出:“初练粗浅功夫,须由师父传授怎生挨打而不受重伤,到了武功精深之时,就得研习护身保命、解穴救伤、接骨疗毒诸般法门。”与金庸齐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也认为:“古代凡习武之人,多少懂点中医的道理。”

02

金庸小说中的中医学理论

1)气学说

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认为气是自然界万物的物质本元,宇宙、自然、人体等都是由气这一精微物质所构成。具体到对“气”的理解,可作出多种不同的分类和阐发,在《黄帝内经》中,“气”的含义多达25种以上。如在自然界,有“四时之气”、“正气”、“邪气”、“戾气”、“毒气”等;就人体而言,有“元气”、“真气”、“精气”、“宗气”、“营气”、“卫气”、“正气”、“阳气”、“水谷之气”、“脏腑之气”等。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源于《周易》,八卦、六十四卦都是由阴爻、阳爻组合而成。与气学说一样,阴阳学说也是中医学、养生保健、武术气功等的重要基础理论。中医的四诊八纲,首重阴阳,其脏腑、经络、病机、辨证,无不以阴阳为其统率。在武术气功方面,最能体现阴阳学说的莫过于太极拳,太极拳的创始和拳理阐发,是以阴阳学说为总纲。综观太极拳的行拳走架,其一招一式,无不体现出阴阳动静、虚实变化之妙。

03

金庸小说中的诊断学

中医的学科体系,号称“理法方药”、“四诊八纲”,其中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是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如《倚天屠龙记》中胡青牛为常遇春诊病,先搭脉,然后解开衣服看了看,就知道他所受的伤情。张无忌治何太冲五姨太被银环蛇咬案中,闻曼陀罗花之香味而推测有毒蛇活动。

04

金庸小说中的药物学

药物是金庸小说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治疗性药物和毒性药物,既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也有各种剂型的成药,如丸、散、膏、丹、粉等等,同时对于药物的药性、配伍、炮制、运用等方面也有很多分析说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05

金庸小说中的针灸学

大概是由于学武之人大都要学习点穴功夫的缘故,武林中人与经络、腧穴、针灸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以至于在江湖世界里,各种针具超越了作为治疗疾病的工具的范畴,摇身一变成为众多武林高手的拿手兵器,如《书剑恩仇录》中“绵里针”陆菲青以“芙蓉金针”击杀苍蝇、《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以绣花针力斗三大高手、《倚天屠龙记》中天鹰教徒以“蚊须针”刺伤俞岱岩、《神雕侠侣》中李莫愁所用“冰魄银针”、小龙女所用“玉蜂针”、《天龙八部》中桑土公所用“牛毛针”等。

06

金庸小说中的病症与治法

1) 骨折筋伤

武林中人所患病症,不外筋伤、骨折、脱位等急性外伤和遭受外力攻击所致内伤两大类。对外伤的治疗,以止痛、止血、接骨、骨关节手法复位等为治法,用药以活血祛瘀类为主。如《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左臂断折,疼痛难熬,一时找不到接骨灰止痛的草药,只得先行接上断骨,采了些消肿的草药敷上,折了两根树枝,用树皮将树枝绑在臂上。

2) 脏腑内伤

书中对内伤的治疗,多以内功行气之法,如《射雕英雄传》中的《九阴真经》专门有“疗伤篇”,讲的是若为高手以气功击伤,如何以气功调理真元,治疗内伤。

3) 中毒

毒药是江湖人士攻击敌人和防身自卫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受到毒药侵袭即中毒后,有两类治法。一是常规解毒,即一般的毒药都备有相应的解药。如十香软筋散、悲酥清风等,中毒之后,只要及时使用解药,可以立建解毒之功。二是以毒攻毒,有些毒药即使没有解药,也可在自然界找到相应的药物以解毒。

4)点穴

点穴是武林中人的一项重要技击方法,在金庸小说中,点穴之法,轻则使人动弹不得、失语禁声,重则使人脏腑受损、危及性命。既有点穴之术,就有解穴之法,这与下毒解毒的道理是一样的。普通的解穴,若多用推拿按摩手法,如《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鹿鼎记》等书中所载的“推宫过血”、“推血过宫”之法。

07

金庸小说中的养生思想

中医养生学的内容丰富,包括饮食起居、情志调摄、导引按摩、娱乐休闲、个人卫生以及性生活等方面,在金庸小说中,则主要在道教的气功养生方面有所反映。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出现的全真教,属道教的北宗,又称“全真道”,与白玉蟾创立的南宗“金丹派”相对。

侠之大者,含灵救苦

医为侠道,进无止境

网络编辑:李嘉欣、张明琅

素材来源:官微素材库、网络

11月2日陕中电影,点击“阅读原文”订票

金庸小说中各门各派的武功

少林寺-莆田寺-西少林-仙霞山-渤海-韦陀门
(天下武功出少林,嵩山为北少林,莆田寺是南少林,西少林见于《倚天》,仙霞山见于《射雕》,是南少林的分支,渤海是北少林分支,韦陀门见于《飞狐》,无色创立,是北少林分支)
1.少林长拳 2.少林罗汉拳 3.少林擒拿十八打 4.一指禅
5.易筋经 6.大金刚掌 7.袈裟伏魔功 8.伏魔禅杖
9.多罗叶指 10.无相劫指 11擒龙功 12.少林握石掌
13.达摩掌 14.大韦陀杵 15.少林降魔刀 16.少林伏虎掌
17.袖里乾坤 18.少林拦云手 19.少林快掌 20.千手如来掌
21.一拍二散 22.天竺佛指 23.劈空神拳 24.慈悲刀
25.大智无定指 26.神拳八打 27.韦陀棍 28.去烦恼指
29.大力金刚指 30.般若掌 31.摩诃指 32.寂灭抓
33.罗汉伏魔神功 34.达摩剑 35.如影随形腿 36.韦陀拳
37.罗汉剑 38.因陀罗抓 39.拈花指 40.大慈大悲千叶手
41.燃木刀 42.日月鞭 43少林九阳 44金刚伏魔圈
45.普渡仗 46.金刚护体神功 47.大力魔爪功 48.少林龙爪功
49.少林虎爪功 50.金刚禅狮子吼 51.躲刚拳 52.斩蛟拳
53.韦陀伏魔剑 54.大力金刚抓 55.少林降魔掌 56大韦陀掌
57.少林醉拳 58.少林疯魔杖 59.夜叉棍 60.取经棍
61.查拳 62.潭腿 63.花拳 64.洪门拳
65.燕青拳 66.鲁智深醉跌 67.中平枪 68.六合刀
69.六合拳 70.六合鞭 71.六合枪 72.赤尻连拳
73.变势掌 74.少林猴拳 75.十八罗汉阵[阵]

二、武当山-太极门-上清宫
(武当为武林内家正宗,元末张三丰创立。虽然实际上太极门与武当没什么太大的联系,当时在一般武侠小说中,太极门源出武当。上清宫见于《侠客行》,武当分支)
1.太极剑 2.太极拳 3.柔云剑 4.绕指柔剑
5.玄虚刀 6.武当长拳 7.武当绵掌 8.武当推云手
9.武当九阳 10.倚天屠龙功 11.纯阳无极功 12.太极神功
13.神门十三剑 14.虎爪绝户手 15.武当两仪剑 16.羽衣刀
17.奇门三才刀 18.四象六合刀 19.灵宝拳 20.上清拳
21.上清剑 22.武当鹤嘴劲 23.武当震山掌 24.无极玄功拳
25.玄玄刀 26.破金锤 27.太极刀 28.真武七截阵[阵]
29.梯云纵[轻] 30.狻冰功[轻] 31.芙蓉金针[暗]

三、丐帮
(丐帮创立于唐朝,自古以来便是天下第一帮,在清朝改名字“兴汉丐帮”,见于《雪山》)
1.降龙十八掌 2.打狗棒 3.逍遥拳 4.锁喉擒拿手
5.缠丝擒拿手 6.龙爪擒拿手 7.丐帮混元牌 8. 丐帮摄心术
9.蟹钳功 10. 排云双掌 11.打狗阵[阵] 12.漫天洒金针[暗]
13.青竹镖[暗]

四、逍遥-灵鹫宫-星宿海-函谷
(金庸小说中,武功绝顶高手出得最多的,肯定是少林,第二就是逍遥,逍遥在《天龙》内,已有超过少林之势头。灵鹫宫,天山童姥创立,逍遥分支。星宿海,丁春秋创立,逍遥派分支。函谷,苏星河创立,逍遥主支。)
1.北冥神功 2.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 3.小无相功 4.抽髓掌
5.化功大法 6.天山六阳掌 7.天山折梅手 8.天山杖
9.三阴蜈蚣爪 10.天羽奇剑 11.如意刀 12.逍遥龟息功
13.寒袖拂穴 14.五斗米神功 15.地火功 16.白虹掌
17.周公剑 18.传音搜魂大法 19.凌波微步[轻] 20.月影舞步[轻]
21.采燕功[轻] 22.凭虚临风[轻] 23.飞星术[暗] 24.穿心钉[暗]
25.极乐刺[暗] 26.三笑逍遥散[暗] 27.无形粉[暗] 28.碧磷粉[暗]
29.铄心弹[暗] 30.连珠腐尸毒[暗]

五、大理段氏-天龙寺
(大理皇家段氏,乃金庸最著名的武林世家,天龙寺更是皇家寺院)
1.段家剑 2.六脉神剑 3.一阳指 4.枯荣禅功
5.天龙佛门狮子吼 6.修罗刀 7.五罗轻烟掌 8.盘根错节十八斧
9.哀牢山三十六剑

六、全真教-太乙门
(全真教,是中国著名道教流派,后来的武当便是全真派的。为南宋第一大武林门派,创始人王喆,号重阳。太乙为与全真并列的道教派系,两派多有融合,今合在一起讨论)
1.九阴真经 2.先天气功 3.全真基剑 4.左右双手互搏
5.空明拳 6.同归剑 7.金关玉锁二十四决 8.三花聚顶掌
9.全真收筋缩骨法 10.太乙拳 11.太乙神功 12.太乙枪
13.全真排云手 14.全真出云手 15.全真鞭拳 16.泥鳅功
17.太乙元笔 18.昊天掌 19.全真鸳鸯连环腿 20.一剑化三清
21.冲天掌 22.九阴神抓 23.易筋锻骨术 24.大伏魔拳
25.阴寒箭掌 26.羽衣刀 27.天罡北斗阵[阵] 28.七星聚会[阵]
29.金雁功[轻] 30.飞絮功[轻] 31.上天梯[轻] 32.天罡北斗步[轻]

七、古墓派
(见于《神雕》,创始人林朝英)
1.玉女心经 2.玉女剑 3. 玉女素心剑 4.古墓九阴
5.天罗地网掌 6.手挥五弦 7.赤练神掌 8.金铃银索
9.五毒神掌 10.三无三不手 11.黯然销魂掌 12.拂尘功
13.美女拳 14.美女剑 15.天罗地网势[轻] 16.迎风拂柳步[轻]
17.玉蜂针[暗] 18.冰魄银针[暗]

八、桃花岛
(黄药师创立。)
1.弹指神通 2.落英神剑 3.落英神剑掌 4.八卦劈空掌
5.碧海潮生曲 6.兰花拂穴手 7.九阴白骨爪 8.九阴摧心掌
9.毒龙银鞭 10.玉箫剑 11.玉漏催银剑 11.旋风扫叶腿
12.灵鳌步[轻] 13.桃花燕双飞[轻] 14.桃花附骨针[暗]

九、白驼山庄
(欧阳锋创立)
1.蛤蟆功 2.灵蛇拳 3.灵蛇杖 4.逆转九阴
5.神驼雪山掌 6.黄沙万里鞭 7.白驼天龙掌 8.金刚穿掌
9.白驼疯魔杖 10.透骨打穴 11.蚯蚓功 12.合扇刀
13.瞬息千里[轻]

十、峨眉山
(元末明初,郭襄创立)
1.峨眉九阳 2.回风拂柳剑 3.回风拂柳刀 4.金顶绵掌
5.飘雪穿云掌 6.灭剑 7.绝剑 8.四象掌
9.佛光普照掌 10.乱披风剑 11.大佛掌 12.阴阳太极拳
13.鸭形掌

十一、昆仑山
(元末明初,何足道创立)
1.昆仑基剑 2.昆仑两仪剑 3.无色无声剑 4.迅雷剑
5.玉碎昆冈剑 6.雨打飞花剑 7.天山雪飘掌 8.清凉扇
9.混沌剑阵[阵] 10.云龙三折[轻]

十二、雪山-金乌派
(见于《侠客行》,金乌为雪山分支)
1.雪山入门十三式 2.雪山基剑 3.金乌刀 4.神扑鬼跌三绝手
5.雪影擒拿手 6.踏雪无痕[轻]

十三、血刀门
(见于《连城诀》)
1.血杀刀 2.灭仙掌 3.血海魔功 4.血刀经
5.夜战八方刀 6.批纸削腐刀 7.雪遁步行[轻]

十四、明教
(波斯拜火教唐朝传入中原,形成明教,方腊就是明教)
1.九阳真经 2.乾坤大挪移 3.青翼寒冰绵掌 4.白眉鹰爪
5.千蛛万毒手 6.圣火令神功 7.蚊须针[暗] 8.七星针[暗]

十五、日月神教
(见于《笑傲》,被正道称之为魔教)
1.葵花宝典 2.吸星大法 3.吸功入地 4.玄天指
5.石鼓打穴笔 6.一字电剑 7.七弦无形剑 8.小十八拿
9.泼墨披麻剑 10.蓝砂手

十六、华山-华拳
(五岳剑派之一,在清乾隆间,又发展了一支拳派)
1.独孤九剑 2.华山基剑 3.紫霞神功 4.反两仪刀
5.冲灵剑 6.华拳 7.华山破玉拳 8.华山伏虎拳
9.华山混元功 10.华山混元掌 11.淑女剑 12.抱元劲
13.夺命连环三仙剑 14.鹰蛇生死搏 15.铁指决 16.华山劈石拳
17.华山长拳十段锦 18.宁氏无双剑 19.养吾剑 20.希夷剑
21.华山玉女十九式 22.玉女金针十三剑 23.狂风快剑

十七、嵩山
(五岳剑派之一)
1.嵩山基剑 2.嵩山寒冰神掌 3.大嵩阳神掌 4.托塔手
5.仙鹤手 6.大阴阳掌 7.九曲剑

十八、衡山
(五岳剑派之一)
1.衡山基剑 2.飘湘十八剑 3.芙蓉剑 4.紫盖剑
5.石廪剑 6.天柱剑 7.祝融剑 8.衡山五神剑
9.回风落雁三十六式 10.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式

十九、恒山
(五岳剑派之一)
1.恒山基剑 2.万法剑 3.天长掌

二十、泰山
(五岳剑派之一)
1.泰山基剑 2.岱宗如何 3.泰山十八盘 4.五大夫剑
5.快活三剑

二一、铁剑门
(明末清初门派)
1.神行百变[轻]

二二、侠客岛
(见于《侠客行》,是南洋外的一个火山岛)
1.太玄经等《侠客行》二十四式

二三、铁掌帮-绝情谷
(铁掌帮,岳飞部下上官剑南创立,绝情谷乃唐朝公孙家避难之处,后武功经过铁掌帮裘千尺改进,大有发展)
1.铁掌 2.铁砂掌 3.黑煞掌 4.毒蛇神掌
5.裘氏通背拳 6.阴阳倒乱刀 7.泼水杖 8.水上漂[轻]
9.渔网阵[阵]

二四、湘西-连城-言家拳
(从潇湘子发展到连城诀众人,门人众多)
1.连城决 2.唐诗剑 3.神照经 4.言家拳
5.无影神拳 6.五云手

二五、摩天崖
(见于《侠客行》,谢烟客隐居之处)
1.碧针清掌 2.摩天铁袖功

二六、西藏密宗
(自古以来,便是西藏最有名的武林门派)
1.火焰刀 2.龙象波若功 3.大手印 4.控鹤功
5.五轮大法 6.狂风迅雷功 7.无上大力杵 8.飞掷金杵

二七、天山
(清朝袁士霄创立----不要跟梁羽生的第一大武林门派天山混淆了哦~)
1.百花错拳 2.天山三分剑

二八、姑苏慕容氏
(在任何人的武侠小说中,江南武林第一世家,总是姑苏慕容氏。乃东晋时燕国皇室后裔。)
1.斗转星移 2.参合指 3.慕容剑 4.柳絮剑
5.柴刀十八路 6.鹤蛇八打 7.壁虎游身功[轻]

二九、青城山
(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1.青城基剑 2.雷公轰 3.青字九打 4.城字十八破
5.蜀道难牌法 6.九宫剑 7.无影幻腿 8.青城催心掌
9.松风剑 10.风雷掌 11.青蜂钉[暗]

三十、蓬莱
(见于《天龙八部》,山东海上门派,以“八仙过海”闻明)
1.八仙剑 2.八仙迷踪拳 3.铁拐阵[阵] 4.天王补心针[暗]

三一、嘉兴
(江南七怪各有门派,已无从考察,现暂且归为一派)
1.越女剑 2.空空拳 3.朱氏分筋错骨手 4.地堂鞭
5.南山掌 6.南山刀 7.柯氏降魔杖

三二、三才门
(见于《飞狐》)
1.三才剑

三三、八卦门
(清朝著名武林门派)
1.八卦游身掌 2.八卦八阵掌 3.八卦刀 4.内八卦功

三四、崆峒山
(中原正统六大武林门派之一)
1.七伤拳 2.飞龙剑 3.飞龙拳 4. 醉八仙拳
5.醉双剑 6.神门拳 7.青灵剑

三五、五虎门
(见于《飞狐》)
1.五虎断门刀 2.五虎拳

三六、五台山
(佛家除了少林外,最著名的武林门派)
1.伏魔剑 2.心意气混元功 3.普门杖法

三七、天龙门
(田家在清朝初年创立,后来分为南北两宗)
1.天龙剑 2.追命毒龙锥[暗]

三八、辽东胡家
(清初四大世家之一)
1.胡家刀 2.胡家拳经 3.飞天神行[轻] 4.四象步[轻]

三九、宁古苗家
(清初四大世家之一)
1.苗家剑

四十、福州林家
(开创福威镖局,见《笑傲》)
1.辟邪剑 2.林家剑 3.翻天掌

四一、金蛇门
(明末夏雪宜所创,见《碧血剑》)
1.金蛇剑 2.独臂刀 3.金蛇游身拳 4.金蛇擒鹤拳
5.金蛇锥[暗]

四二、混元门
(成昆号称混元霹雳手,见《倚天》)
1.混元霹雳手 2.混元气童子功

四三、神龙岛
(清康熙洪安通所创)
1.化骨绵掌 2.美女三招

四四、伏牛山
(见《天龙八部》)
1.百胜鞭

四五、玄冥门
(见《倚天》)
1.玄冥神掌

四六、鹰爪雁行门
(武侠小说中著名的武林门派,以大力鹰爪功闻名)
1.大力鹰爪功 2.搏狮手 3.劈卦刀 4.青龙刀
5.拦路断门刀 6.雁行功[轻]

四七、鸳鸯门
(见《鸳鸯刀》)
1.鸳鸯夫妻刀

四八、万里田家
(见《笑傲》)
1.田家快刀 2.飞沙走石十三式

四九、扬州长乐帮
(见《侠客行》,是长江下游的第一大帮会)
1.五行拳 2.五行六合拳

五十、黄河门
(盘踞黄河中下游的水帮,多部小说出现)
1.夺魄鞭 2.夺魄指 3.断魂刀

五一、长白山
(以长白山为基地的武林门派,多部小说提到)
1.野狐拳 2.子午透骨钉[暗]

五二、山西武胜门
(见《天龙八部》)
1.武胜刀

五三、沐王府
(见《鹿鼎记》)
1.沐家拳

五四、鄂北钟家
(见《飞狐》)
1.奈何功

五五、天地会
(清初反清复明的组织,创始人陈永华)
1.碧凝神爪

“最贵跑车”金庸小说中被低估的大师们!你能像乔峰一样游泳!



金庸小说里那些被低估的大师!你能像乔峰一样游泳!边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您参考。


说到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知道他们很厉害。个个武功高强,但人人武功高强。也有一些看起来武功高强却做不到的人,还有一些看起来无能却很厉害的人。所以很多厉害的高手都被低估了。然后有人问,如果要把这些人都拿出来,会是谁?我们来看看金庸小说中被低估的武侠人才。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没有喜欢的角色!


其实每本书里都有,就一个一个说吧。


田步:你吗


这本书被低估的人最多,其中一条就是实话实说。


很多人不知道游坦之武功的深浅,认为顶多和丁春秋、慕容复差不多。


事实上,尤坦的内力并不亚于乔峰,只是他的拳法太差了。


拳头差,因为游坦之从来没有认真学过武术,三流武师阿紫竟然是他的拳师。


但就内力而言,尤谭智曾与丁春秋在少林寺交手。


在被丁春秋的诡计弄得连连吐血后,游坦之得以迅速扭转局面,而丁春秋则一记耳光退了回去。


也就是说,幽谭的内功要比丁春秋高得多。


而且在整个天龙八部里,能和乔峰正面交锋的人屈指可数,而且还是出神入化的高手。


以慕容博的武功之强,他与乔峰都感到惊讶。


谭智能够连续几十步与乔峰单挑,却没有落下风。


只是我的拳脚功夫太差,被乔峰的偷袭打断了。


尤其是幽潭之曾和高超的虚竹更是旗鼓相当。


可见尤坦的武功极强。


以他的内功,只要随便学点过硬的拳法功夫,就能傲视武林,无人能敌,不亚于乔峰。


射雕英雄传:江南七怪


电视剧里,江南七怪好像只能打金兵A和宋兵B,其他人都打不过。


其实江南七怪的武功也没那么弱。


后来据说江南七怪联手,打伤了一级高手欧阳克,还杀了欧阳克的几个手下。欧阳克如果不赶快逃跑就没命了。


在金国宫斗中,江南七侠三人可以对付欧阳克、沙、等高手。


而且柯镇恶的武功也不弱!不亚于黄蓉的李莫愁单挑。老人还是走了几十步才输了。


如果江南七怪中有三四个还活着,恐怕李莫愁早就被他们打死了。


要知道,杨过、程英、陆无双三人联手,都不是李莫愁的对手。


神雕侠侣:耶律子


很多人觉得耶律子是个菜鸟,武功什么都不是。


其实耶律齐武功极高,是后辈顶尖高手,仅次于杨过,无人能及。


20岁时,李莫愁说他的武功不低于全真棋子的平均水平。


权七子是一级武林高手,已经七八十岁了,而叶鲁琦是个年轻人。


后来,耶律齐三十多岁的时候,乞丐大会上没有人能打得过大师。


即使是霍都也可以用诡计打败他。


内功为全真教正宗玄门,外功为周七十二地空拳。


无论内功还是外功,耶律齐练的都是最好的武功。


不过耶律齐学了降龙十八掌和狗棍之后,武功应该强了一倍,属于武林中的顶级高手。


耶律齐不是菜鸟,只是达不到杨过的顶级水平。


苍天屠龙:河中双煞


卜泰和弥昊联手打败了少林长老渡劫。


白眉鹰王尹天正和光明左使联手,也是和杜打成平手


虽然卜泰和弥昊做的时候没有用金刚魔法阵,但也说明他们很强。


与卜泰、弥昊并称青海派三大宗师。相信张无忌青海派的武功不亚于昆仑派掌门人何太冲。


很明显,卜泰和弥昊只要两个人联手就能对付渡劫,而青海派出三个高手只能对付一个渡厄。


可见河间双沙的武功比何太冲厉害多了。


何太冲的武功与灭绝师太和武当七侠大致相当,但并不比少林四大僧低多少。


那么河间双沙的武功可以说是武林中绝无仅有,甚至比各大门派掌门都要厉害。


大家注意了,河间双沙的年龄不是很大。其中一人还留着长长的黑胡子,估计有五六十岁了。


如果他们能再活二十年,很有可能达到少林二老三老的水平,成为武林五六大最强高手之一。


笑傲江湖:丐帮帮风。


丐帮帮主是书中唯一一个什么都没做的正派帮主。


有意思的是,少林寺掌门郑方大师发现有一位顶级大师藏着的时候,并没有和其他大师联系,而是用手在木柱上写字的方式和杰峰交流。


这里有两点。第一,祛风武功极强,可以用手指在木头上刻字。


而郭靖说,掌权者一登大师,未必能刻在木头上。至于少林绝技金刚指,其他门派没有,所以郑方师傅会刻字也不稀奇。


但是,谢峰的刻字能力意味着他的武功惊人,恐怕不亚于邓。


第二,谢峰武术是强大和称职的。


郑方大师为什么不和徐冲道士等其他人商量,就去捕风呢?


唯一的解释是,解风的武功可能比徐冲道长强,而且城府很深,善于出谋划策。


那么,后来单挑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结束呢?


这恐怕就是左冷禅不佩服谢峰的原因:谢峰的人品不太好。


向问天说,丐帮的青莲使者和白莲使者都是御风的私生子。重点是,这两个男的都不叫谢,说明他们很可能在外面出轨,搞婚外情。丐帮帮主可以结婚,但是洁丰有私生子。唯一的解释就是杰峰上过别人的老婆!


如果道德这么差,恐怕杰峰也是个精明狡猾的人。他不愿意随便得罪魔教,只愿意为少林派造势。


骑士精神:石破天


好像说石破天很可笑。他明明是书中第一高手!


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石破天的武功达到了什么水平。


在学习侠义功勋之前,石破天内力极高。


张,李,司,两人联手可以灭一个大门派。他们敢只身进入雪山学校,面对数百人。


要知道,除了武功超群的白自在,还有很多雪山派的高手,另外还有一两百个高手。


乔峰太厉害了,在聚贤庄被几十个二三流高手围攻,差点没命。


也就是说,张司的武功要比好得多。


不过,石破天的内功远强于张斯,那是在练侠义功勋之前。


我们再来看看。龙岛大师和木岛大师加在一起,能把少林寺的大门堵七天七夜。


不管你是什么师父,就算扫地僧去少林寺和几千人单挑,也是必死无疑。


龙岛大师和木岛大师赢了,说明他们的武功强得不可思议。


不过,身为侠客训练出来的石破天,却能轻松击败两大岛主。


可见石破天绝对是金庸小说中武功最强的人,几乎接近神仙了。


沾皇族血脉的宝剑:封难敌。


大家知道,冯难敌是后来的华山派领袖。


剑中沾着智慧


而且玉真子拿的是削金断玉的剑,而冯的死敌是空手,不战而败三成。


另外,虽然围攻玉真子的华山弟子很多,但除了冯难敌、梅剑河、刘培生,都是三四流人物,根本没用。


而刘培生也是赤手空拳,而梅剑和玉贞子一招斩断了他们的剑,也就是说他们是空手而归。


这样的三个人等于手无寸铁。围攻荷枪实弹劫持人质的玉贞子,被打败是很正常的。


事实上,冯的死敌曾经和何铁手交过手,两人势均力敌。


何铁手武功高强,只比袁承志略逊一筹。


总的来说,冯的武功还是很强的。虽然不是桂新树、袁承志、玉真子、金蛇郎君的水平,最多比黄镇大师略差。


在石梁5祖师爷的围攻下,黄镇还能坚持几百招。


而且就算金蛇老公没有服毒,恐怕也顶多几百招就败下阵来。


由此可见,和冯的武功只是略低于第一梯队,而远胜于桂二娘。


要知道,桂二娘的武功不亚于武林中少有对手的天地会总舵手陈近南。


可见冯难敌在担任华山派掌门时,已经是中原顶尖高手了。


鹿鼎记:慧聪大师


慧聪大师是少林派的领袖。他在书中只射了一次,这是一种辩护。


而他的侄子程观大师,武功也达到了巅峰。


臂唯神尼的武功是中原最强的,连老桂馨树都不是她的对手。


程观这位高手,能够和独臂神尼正面交锋,但也只是略逊一筹。


就具体的武术招式而言,成观大师学的是少林正宗武术,当然是极高的。


成观大师练一指禅的速度是千年第三,所以武功招式不弱于独臂神尼。


可见程观大师很可能是武林中排名前三四的武林高手之一。


慧聪法师是他的师叔,至少大他10岁。当然,他的武功更深,内功更强。


可见慧聪大师的武功大概至少不亚于独臂神尼,是整个武林中最强的,无论是第一还是第二。


剑的恩仇录:彩虹之上的主人


少林寺的掌门人彩虹之上师什么也没做,只是给陈家洛讲了一个故事。


他的弟弟田静扇了陈家洛一巴掌。后者在他们孤注一掷的支持下坚持了40多招。


只是每天的比赛。天镜没有用尽全力,也不想杀死陈家洛。


如果你真的绝望了,恐怕你可以用内窥镜40下杀死陈家洛。


过彩虹的武功是少林第一高手,比天镜强多了。


如果过彩虹的话,陈家洛恐怕很难坚持十招八式。


陈家洛的武功已经很强了,可见彩虹之上的武功之强,绝对是武林第一高手。


每隔一段时间,少林学派就会出现极其优越的人物,比如扫地僧、觉远、空见等等。


雪山飞狐传:包书和尚,艳姬


很多人认为颜姬是个个人素质低劣,武艺不佳的混混,其实不然。


燕姬的确是个猥琐狠毒的小人,但在学武方面还是蛮有天赋的。


众所周知,燕姬之前基本上不会武功。


后来我拿到了几页胡佳的刀法,我是跟老师学的。10年后,我居然练就了一身好武功。


在上上宝,燕姬打败了武林一流的武者,拳脚无敌。


他真正的武功比尚夫人厉害多了。因为天生猥琐怕死,不敢冒同归于尽的风险,被疯狂的商界女强人打败。


可以说,在当时,燕姬的武功应该和少年胡斐差不多,一定是一流高手。


大家知道,胡斐的《胡家军刀》有200多页,而艳姬只有几页。他们的武功差不多,所以可以se


你知道,田归农的武功很高。胡斐,一个年轻人,也用尽他的一些技巧来击败田归农。


可见包书的武功已经达到武林一流水平,很少有人比他更厉害。


当然,与胡斐和苗人凤相比,严济或包书的武功都差得远了。


连:道家猫头鹰


猫头鹰道人在书中闪现!


他潜入监狱试图活捉丁典。结果,在内力较量中他不是丁典的对手,经过一番苦战,他终于被杀死了。


在书中,我认为丁典并没有用尽全力杀死枭道人,所以枭道人算不了什么,和喽_的级别差不多。


现在看来,萧道长的武功还是很强的。


大家注意了。丁典的内力应该比后来的狄云强。毕竟,丁典已经有了深厚的武术功底,并且修习神道教经典多年。


而的内力已经可以一举击败万振山、齐等高手。


万山武功不算顶尖,但也是武林中的响当当的人物,属于准一流高手。


枭道人能和丁典打很久,水平最低也比万震山差很多。


换成万振山,哪怕和丁典打几秒钟,都要吐血。


你看宝象,血刀菩萨的几个弟子,武功也很厉害。


不过,丁典可以一拳干掉一个。


相反,猫头鹰道人既然能和丁典斗这么久,武功肯定比宝象之类的强。


由此可见,萧道长的武功虽不及血刀老祖和出水道长,但却比万振山、宝相等准一级高手强多了。

金庸看完了,我很失落...

看了金庸先生的书,我也很失落!?

金庸小说中食物常识的漏洞?

1、?玉米?

《笑傲江湖》第2回:“那农妇从屋中出来,拿着四枝煮熟的玉米棒子,交在他手里。”?

《神雕侠侣》第6回:“他(杨过)自幼闯荡江湖,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

《碧血剑》第1回:“老婆婆拿出几个玉米饼来飨客,烧了一壶热水给他们喝。张朝唐吃了一个玉米饼。”?

玉米本非中国土产,这是常识。玉米原产美洲,1494年哥伦布从美洲回来后才传入欧洲,辗转传入中国的时间最早估计也在16世纪中期(现在最早的记载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甘肃《平凉府志》,当时叫“番麦”)。?

如果林平之真的能在福建内地山区吃到“煮熟的玉米棒子”,那估计最早也应该在1577年(福建这一年开始有种植玉米)了。不过《笑傲江湖》的年代背景不确定,书中充满了这类似是而非的历史背景特征。《碧血剑》中张朝唐能在广东一带吃到玉米饼还是有可能的,不过这也要建立在一个不太可靠的假设上:即该老婆婆是当地的农村模范带头人,居然有引种这么新奇的外国品种,而张朝唐居然也知道这是玉米饼。?

然而杨过想要在陕西的山坡上找到一片玉米地,那至少要等上三四百年才有可能——不过金庸大笔一挥,就一口气空运给杨过五根玉米棒子之多!当然,他不只是对杨过这么好,下面我们还会看到,他对杨过的爷爷也是这么慷慨:?

2、?花生、蚕豆、南瓜?

《射雕英雄传》第1回:“(曲三)慢慢烫了两壶黄酒,摆出一碟蚕豆、一碟咸花生,一碟豆腐干,另有三个切开的咸蛋。”?“杨铁心见一壶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壶,三人只是痛骂秦桧。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蚕豆、一碟花生。”“两人有时也仍去小酒店对饮几壶,那跛子曲三仍是烫上酒来,端来蚕豆、花生等下酒之物。”?

《天龙八部》20回:“(萧峰)只见地下放着不少熟肉、炒米、枣子、花生、鱼干之类干粮,更妙的是居然另有一大坛酒。”?

《笑傲江湖》第1回:萨老头道:“是,是!爷们要下酒,先用些牛肉、蚕豆、花生。”?

《笑傲江湖》第2回:“茶博士泡了壶茶,端上一碟南瓜子、一碟蚕豆。”?

《笑傲江湖》第25回:“(令狐冲)端起酒碗,又是一饮而尽,小店之中无下酒物,随手抓起几粒咸水花生,抛入口中。”?

这里把蚕豆、花生、南瓜子写成寻常的下酒物,但这三种作物却和玉米一样,都是中国本土所无而很迟才由国外传入的。?蚕豆大概在元朝时才由波斯传入中国(参考研究这方面的权威著作:[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豌豆和蚕豆”条),到明朝时才普遍种植。?

花生、南瓜则是美洲植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在旧大陆传播。花生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蚕豆迟得多,大约1530年代传入中国,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的速度很慢,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稀见的筵席食品(参见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第8章“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中关于美洲作物在中国传播的内容。)。?

在《笑傲江湖》中,在内陆城市武汉花生也被描写成极普通的下酒物,甚至更内陆的武当山居民也知道(第26回,武当派弟子假装老农,嘲笑令狐冲是“瓜子花生”),这种情况决不会早于1700年。?

《射雕英雄传》中,公元1199年临安乡下的一个穷村破店,曲三居然能够摆出波斯和美洲的进口食品(蚕豆、花生),郭、杨二位大侠对这样惊世骇俗、连当时大宋皇帝也没见过的新奇食物,居然毫不在意,按理他们至少要揪住曲三大喝一声:“兀那跛子,你哪来的进口食品?这零售价卖多少?”不过考虑到跛子曲三是桃花岛高足,见识武功均属一流,他比哥伦布更早到过美洲也没什么好希奇的。?

甚至可能还有比曲三更早到过美洲的:北宋时的契丹族英雄萧远山也给儿子萧峰捎带了若干花生作为下酒之物。萧峰在《天龙八部》里是个不折不扣的食肉动物,点菜动辄就是切几斤牛肉羊肉之类的。萧远山留下花生这样珍贵的稀罕外国食品,显然深有寓意。我中国人比哥伦布更早到达美洲在此有多一条证据。?

3、?西瓜?

《射雕英雄传》第23回:“(黄蓉)到村中去买了一担西瓜。”?

《笑傲江湖》第5回:“(仪琳)走出二里有余,果见数亩瓜田,累累的生满了西瓜。”?

“西瓜”一词本非汉语,而源自女真语(参《汉语外来词词典》),该种植物本来也非中国所有,而出产于西亚,在五代北宋时引入西域,后又由金国引种到南宋,不过西瓜的普遍种植大致要等到清乾隆年间回疆平定之后,也就是陈家洛那个年代(参考[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西瓜”条)。?

在黄蓉那个年代,西瓜也算是引种不多年的进口时令水果,她居然一口气买了一担,虽然女孩子爱吃水果,但也算出手阔绰,亏她能在牛家村口买得到。24回黄蓉将西瓜顶在头上,沙通天等一见“一条青一条绿的圆球”,都吓跑了,想必鬼门龙王见识虽广,也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西瓜。?

《笑傲江湖》第5回这一段描写的盛夏之夜场景,衡山县也有普通的农村也有“数亩瓜田”,那已经类似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景象了。?

4、?人参?

《天龙八部》第26回:“匆匆数月,冬尽春来,阿紫每日以人参为粮。”?

《天龙八部》故事中,阿紫在长白山保命的三大法宝是人参、熊胆、虎骨。萧峰也正是由人提醒,在想起人参有效果,并因此前往长白山——可见人参保命、人参最佳产地在长白山等观念已经很深入人心,连萧峰这样的读书不多的人也都知道。《射雕英雄传》里的梁子翁,原本也是关外的参客,既然已经出现参客这样的职业,可见此物为当时所重。?

但在历史上,人参长期以来却并无这样的地位。隋朝还一度视为妖草,唐时只当作茶叶一样的时尚饮品,宋人也只将之看做干果一样的送礼之物,并不认为它有什么药效。认为人参包治百病、长白山人参为最上品等观念,都直到明朝后期才兴起(见易华《人参崇拜》一文)。?

《连城诀》中也有提到丁典把关外的人参运送到汉口做买卖,《侠客行》中关东四大门派的高三娘子家有良马、参场无数,这些人参贸易已达到产业化的景象,大略都是清朝的事情了。?

5、?辣椒?

《天龙八部》第11回:“自此一路向东,又行了二十余日,段誉听着途人的口音,渐觉清雅绵软,菜肴中也没了辣椒。”?

《连城诀》第1回:“那少女(戚芳)十七八岁年纪……脸上红得象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

以上两处,显然金庸认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一带食物都嗜好辣椒,但辣椒却也和玉米、花生、南瓜、烟草等一样,是美洲农产品,传入中国的年代也在明末时期。中国传统的辛香料不是辣椒,而主要是花椒。并且辣椒最早也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放进菜肴中的时间更迟,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参蓝勇《中国辛辣文化与辣椒革命》,〈南方周末〉2002-1-24)?

所以段誉在一路东下时,不是菜肴里“也没了辣椒”,而是可能从来就没吃到过辣椒,除非鸠摩智带着他去了一趟美洲又回来了。不过鉴于段誉后来在苏州燕子坞也喝到了600年后才出现的碧螺春茶,这样时光倒流的事情也未必不能有二。?

6、?苹果?

《倚天屠龙记》第16回:“(张无忌)在矮树上摘了几枚不知名的果子,拿在手里,已闻到一阵甜香,咬了一口,更是鲜美绝伦,桃子无此爽脆,苹果无此香甜,而梨子则逊其三分滑腻。”?

金庸这里并未说这种果子是苹果,但实际上张无忌甚至不可能将苹果拿来比较。因为苹果传入中国在元朝末年,当时只有在宫廷才可享用,他当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不可能吃过,而“苹果”这一名称,更是直到明朝才出现。?

梁羽生在《冰川天女传》第1回中有写到陈天宇“劈果救佳人”,劈开的是一个金色苹果,不过此时已在乾隆年间,没有历史问题的风险了。?

还有更失落的,改天再说吧!?

补充一下:仁兄提及的《名剑江湖》乃伪古龙作品。《名剑风流》和《飘香剑雨》是古龙先生的早期作品,古龙先生1960年开始创作武侠小说,建议你去看他1967年之后的作品,大多数都比早期的精彩数倍!?

古龙先生和梁羽生先生仙逝后我更失落......?

今天回答你的主题:说实话,凤歌的作品的确不错,但要和金庸先生一较长短,目前似乎有点勉强!希望以后能看到他更多也更优秀的作品!在我看来,目前能和金庸一较长短的武侠小说只有仙逝的古龙先生和梁羽生先生的!目前能称得上武侠大师或宗师的也非他们三人莫属!他们究竟有哪些长短来比较呢

1.作品内容:?

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多注重历史环境表现,依附历史,从此展开下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但从摄用历史材料来看,两人又有明显差别;梁羽生是虚构人物和事件,置入历史背景中,以此来强化历史氛围。金庸则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侠小说,其历史人物、事件,金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真。两者都对历史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价,从作品含有的历史厚度而论,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层,其写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龙的小说则根本抛开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凭感性笔触,直探现实人生。古龙的小说不是注重于对历史的反思、回顾,而是着重在对?现实人生的感受,现代人的情感、观念,使古龙武侠小说意境开阔、深沉。?

2.人物的主流倾向:?

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人物的社会内涵丰富,但人物性格单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复杂、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复杂、矛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在古龙小说中,多写变态人格,追求外化怪异人物性格的刻画,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涎、神秘、孤僻、行事固执,自尊心强、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这种情况可能与古?龙的身世、心境、经历有关。?

3.小说情节:?

古龙武侠小说和梁羽生、金庸小说有明显不同。三位大师都善于编织故事,他们的小说情节都十分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射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粱羽生武侠小说情节前工后拙、?开篇十分吸引人,以后的情节则渐趋平淡,显得有点才气不足。金庸武侠小说恰恰相反,往往开局平平,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纷纷涌现,情节盘根错节,主干巍峨,枝叶繁茂,宏大缜密的构思,诡异莫测的布局、奇迹联翩、回环波动,摄魂夺魄,回肠荡气。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炉火,小说情节犹如炉?火上的一壶水,火越烧越旺,水越来越滚。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又不相同,他的小说从头至尾都跳动着最强的音符,情节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着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小说情节的发展根本无法预料,惊险频出,令人喘不过气来,而全书的缜密无隙又让人口服心折。古龙先生的中后期武侠小说的情节营构的确堪称一绝。?

4.小说武功描写:?

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风格。粱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虚幻中写实性很强,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细腻而又逼真,紧张激烈,夸节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备道德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征着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敌防卫,又有益于修心养性.而邪派武功则非常霸道,歹毒残忍,意味着邪恶,如修罗阴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渐进,发展缓慢,但根基扎实,邪派武功进展神速,却容易走火入魔,贻害终身。凡此种种,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又单调。比起梁羽生来,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将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的艰难历程和坚韧性格,并有声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祸得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诙谐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古龙的“武功”风格与众不同,他是以“怪招”取胜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边城刀声》中写叶开的“飞刀”绝技,“天上地下从来也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刀是怎么发出来的。刀未出手前,谁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应该在的地方!……天上地下,你绝对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就绝不能发出那种足以惊天动地的刀!飞刀!飞刀还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并不是杀气,但却比杀气更令人胆怯。”这里所写的“飞刀”,已不是一种纯粹的武功,而是一种高尚人格,伟大的精神,即叶开师傅李寻欢那种“仁慈、博爱”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古龙的“武功”又强调“攻心为上”,举凡人物的性情、情绪、脾气、衣饰、环境,乃至肌肉的颤动、松紧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啊,而高手决战是不容有丝毫错误的,“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神态,他们站着的姿势,都是绝对完美的。”在这种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间,生死立判。古龙?的“武功”还表现出一种境界,一禅的境界。它以彻心见性为宗旨。对敌手的体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认识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体察敌手武功的弱点。这种忘我境界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后所达到的随心所欲的自如状态,在这种忘我状态中,战斗者已成为“无意识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为观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对面的敌人;在这种状态中,身剑合一,战斗者则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功的威力,一击之下,毁灭敌手。正因为古龙“武功”有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风格别具特色:无招无式,简短有力,重在精神,一击见效。?

5.语言、技巧:?

梁羽生小说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腾,文笔俊爽、潇洒、诙谐逗趣而又富于变化,他的小说既有诗情画意,柔绮委婉的境,又如西方小说直探人生、命运的真谛。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西方小说的创作技巧,中西结合,使小说结构既精巧,繁复,又谨严、完整。古龙小说的语言句式短,句法多变,简洁、俐落、洒脱。文章随意挥洒,虎虎有生气,叙事力避平铺直叙,行文多跳跃抖动,情节惊险蹊跷而又不违情悖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说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风度的话,那么金庸就是博采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朴、慷慨多气,又诙谐幽默、妙语解颐,挥洒肆纵,多样统一地开创了一代武林新风,是“武坛”的绝顶人物!至于古龙,则是大胆恣肆、不守成规,逞才摛藻,笑傲“江湖”,力求新颖变化而又意蕴深遂的武林怪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希望凤歌等后起之秀更上一层楼!让我们拭目以待!让我们不再失落!?

--最后,向封笔的金庸先生以及仙逝的古龙先生、梁羽生先生致敬!?

呵呵,我来帮可爱的刀庸仁兄上传金庸先生评论古龙先生的亲笔字迹图。

今天再来分析一下金庸和古龙的比较:

通常来说,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的多是古龙的拥护者,因为在大部分人看来,古龙比金庸要差一些,古龙的拥护者觉得不服气,才要分析讨论一番。?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四件事情,即使这四件事情和古金的比较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里之所以说古金而不说通用的金古,是为了公平起见,因为按照拼音顺序、笔划顺序“古”都在“金”的前面。?

第一件事情是,在古龙最鼎盛的时期,七十年代初期,金庸封笔,古龙以“接班人”的身份出任金庸之后的《明报》武侠撰稿人,此时,他心中对金庸是很崇拜的,并没有以为自己在武侠作品上达到了金庸的地步。?

那是1972年,金庸的最后一部作品《鹿鼎记》在《明报》的连载即将结束,就写信给古龙,希望他能给《明报》写武侠小说连载,使之不至于出现空白。根据古龙的朋友于东楼对武侠作品评论家陈墨所说,古龙接信时他正好在场。那时古龙名头正盛,来函很多,也细看不过来,他漫不经心地让于东楼将信拆开,看看到底是哪个“家伙”从香港来信给他。结果是金庸的约稿信,古龙看了之后,难以置信,澡也不洗了,“光着身子躺在椅子上,半天不说一句话”。?

这段叙述十分有趣,出自于东楼之手,应该可信,之后古龙即开始为明报撰写《陆小凤系列》这个作品,作品很成功,也很精彩,尤其是前面的三部。即使是古龙的坚定拥护者也大都承认,古龙在写作《陆小凤系列》之前,已经进入了创作上最辉煌的时期。这实际上意味着,按照古龙自己的观点,金庸是前辈,他自己与前辈还有某种差距。同时,金庸对于古龙,也表示了很大程度的认可。?

以上陈述,还要结合另外一个事实来考虑,古龙是一个专业的武侠小说作家,他是靠写武侠谋生吃饭的,而武侠创作,对金庸来说,还只是一个副业性的工作。?

第二件事情是,现在看到的金庸的作品,是经过了十分精细的修改和琢磨的,而古龙的作品大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的创作完成的,从来没有修改过。金庸作品整体的精致性,人物的完整性使得其作品的阅读构成了一种完整的体验。而从作品的整体来,古龙作品在创作水平上起伏很大,即使是一部作品里,不同的部分往往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文字、情节、人物上有比较大的修改空间。这也就使得古龙作品里一些很精彩的作品和部分受到了影响,形成的是一种残缺的美,不能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对于古龙的作品,假如进行较大的修订话,而这种修改不会伤害作品的本质,是能够使作品在文学界获得较大的重视的。毕竟,古龙对于现代创作技法的应用,比起金庸是要多一些的。然而,这样的修订,只能是一种假设了,在很多方面来看,包括创作上,古龙是独一无二的,找不到人给他修订作品了。?

第三件事情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古龙的名气之高,并非完全是他作品本身的影响,而是受到武侠电影的巨大推动,正如现在金庸的盛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武侠连续剧的推动。这实际上也是由于他们作品的自身区别所决定的。?

古龙的作品,人物的现代意识较强,个性突出,故事情节比较紧凑,节奏明快而有悬念,篇幅不长而有系列性,很容易改编成电影。古龙自己也做过编导等职务,代表作之一的《萧十一郎》甚至是先有剧本,后才改编的小说,他的其它作品,也有一些借鉴西方电影的表现手法的。而金庸的作品,比较强调文化背景,人物有比较厚重的继承感,情节跨越的年代较长,用电影作品难以表现出特色来,却更适合用连续剧的方式来再现。?

第四件事情是,古金的作品在气质上有着绝大的差别。应该说,他们的作品,在本质上都是传统气质的,这根本不同于黄易的作品,但彼此之间的差别却很大。?

金庸的创作,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即使是从杨过到令狐冲再到韦小宝式的叛逆,也是属于传统理念的内在斗争。在气质上,金庸作品具有中国国花牡丹那种气质,这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情趣相一致,对金庸作品的阅读,几乎不需要中国人对近似于自发的观念做任何修正,因此老少皆宜,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

而古龙则完全相反,他实在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借鉴现代文学的手段,但他的作品在本质上其实并没有表现出西方文化的理念来,近乎绝对的男尊女卑观念就是良好的证明。因此,他实际上是两面不讨好的。古龙写出了人性的光辉的一面,也揭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写人性的伟大,也写人性的悲哀,总之,往往通过一种叛逆的冲突来形成作品的张力和节奏感。因此,古龙笔下的美,是残缺的,是短暂的,这在气质上有些相似于日本的樱花,古龙自身的创作也是受到日本作家,如吉川英治和柴田炼三郎等人的影响。相应的,古龙作品的读者,就分布在一个比较狭窄的层面,他们身上,也常常能看到那种叛逆式的气质。?

如果搞清楚了以上四件事情,读者就会发现,要对古金作出所有人都以为公正的比较,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个比较公平的结论是,按照一般武侠读者的视角,在大部分方面来看,金庸占有优势,但是从创组自身来看,古龙对于后世创作的意义可能更大一些。?

如果用古龙笔下的人物来做一个比较,那么金庸好比沈浪,古龙则是李寻欢;如果借用金庸笔下的人物呢,金庸是郭靖,古龙就是杨过。金庸那种侠者气质更让人敬仰追忆,而古龙的悲剧气氛则给人更大的震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41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