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眉冲穴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眉冲穴位于眉毛内侧端直上入前发际0.5寸处;或于神庭与曲差两穴连线之中点取穴《太平圣惠方》、《医学入门》。
眉冲穴的准确位置图
眉冲穴位于头部,额切迹直上人发际0.5寸。正坐或仰靠取穴。
正坐仰靠或仰卧位,从眉头直上,入发际0.5寸,当神庭(督脉)与曲差之间取穴。
眉冲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皮厚而致密,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及淋巴管,其神经分布是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皮下组织内含有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连于皮肤与帽状腱膜之间。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
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
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眉冲穴意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向上冲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低温态的水湿之气。
运动规律:循膀胱经传输于曲差穴。
眉冲穴功效:眉冲穴有清头、明目、通窍,散风清热,镇痉宁神,吸热生气的作用。
眉冲穴主治头、目、鼻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鼻塞、癫痫等。
现又多用眉冲穴治疗神经性头痛、鼻炎、结膜炎等。
眉冲穴主治头痛,目赤,鼻塞,眩晕,癫痫等。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眩晕、癫痫;
其它:鼻塞。
眉冲穴配太阳穴治头痛。
眉冲穴配百会穴、风池穴,有平肝熄风,镇静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眉冲穴配太阳穴、鱼腰穴,有清热明目镇痛的作用,主治视物不明,目痛。
治法:寒则泻之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一般沿皮平刺0.3~0.5寸,局部酸痛。
艾条温灸5~10分钟。
眉冲为经穴名(Méichōng BL3)。出《脉经》。属足太阴膀胱经。眉即眉毛,冲指直上,此穴在前发际,眉头的直上方,故名眉冲。
眉冲。眉,眼框上的毛发也,其色黑,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寒冷的水湿之气。冲,冲射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向上冲行。本穴气血为攒竹穴传来的水湿之气,上行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受外部所传之热寒冷水气复又胀散,胀散之气则循膀胱经向上冲行,故名。
小竹。小竹,此为从类象的角度言穴内气血的特征的。本穴物质为攒竹穴传来的水湿之气,相对于头部其它经脉的气血来说它温度较低,即使是在本穴吸热上行气血量也不大,如同纤细的小竹一般,故名小竹。
星穴。星穴,此为从类象的角度言穴内气血的特征的。如同遥远的星星般细小,故名星穴。
《备急千金要方》:苦头痛,针眉冲。
《针灸大成》:主五痫,头痛鼻塞。
道医培训
面部穴位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祛病 养生 ,还能有效去除角质和废弃物,并补充营养及水分,从而改善肤色,使皮肤得到完全的放松和恢复。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稳定,部位要准确,力度要适中,快而有序。
脸部穴位除了美容,缓解疲劳,还可以瘦脸。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面部穴位按摩可以达到脸部”减肥“的目的。通过按摩刺激脸部及耳部的穴位,让疲劳、浮肿的脸恢复活力。
睡觉前半小时各做一次面部按摩,每次十至十五分钟。按摩前先用温水洗面部,有条件的话可在按摩前在面部均匀薄涂一层营养滑剂、按摩霜、营养霜等,以增加按摩效果。两手同时对称按摩,主要利用两手掌面和手指腹侧面,动作要协调对称,用力要均匀柔和,使人有一种舒适的轻快感。切勿粗猛,否则不但得不到美容的效果,还会损伤正常皮肤。面部按摩的主要部位是,额部、眼周、鼻、二颞、二颊、口周及下颏部。
面部穴位图大全
1、 头维穴 2、发际穴 3、阳白穴 4、印堂穴 5、攒竹穴 6、鱼腰穴 7、外明穴 8、睛明穴 9、丝竹空穴 10、瞳子髎穴 11、承泣穴 12、球后穴 13、四白穴 14、迎香穴 15、人中穴16、地仓穴 17、承浆穴
补充:18、前顶穴 19、通天穴 20、上星穴 21、神庭穴 22、承光穴 23、当阳穴 24、五处穴 25、曲差穴 26、眉冲穴 27、素髎穴 28、兑端穴 29、龈交穴 。
面部穴位 呵护美容
面部穴位 按摩美容总共有十六个穴:百会穴、印堂穴、攒竹穴、太阳穴;听宫穴、颊车穴、睛明穴、迎香穴;承泣穴 、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颞骨穴、鱼腰穴、翳风穴、承浆穴。
以上十六个美容穴,如能经常点按,不仅能达到美容的效果,而且能提高智力和记忆力。对治疗神经衰弱,头晕,耳聋,耳鸣等也有显著疗效。
面部穴位 按摩动作:
两手中指轻按太阳穴约5至10秒。以解除疲劳,然后中指以顺时针作圆形按摩。
两手拇指由下而上按摩印堂穴。
两手食指、中指沿眼眶周围由内向外做圆形按摩。
两手食指、中指有节奏地从鼻根的两旁向下,向外滑向两颊部按摩。
两手中指沿口周围上下唇左、右交错按摩。
两手中指、无名指腹在两颊由内向外做螺旋形按摩。
两掌外侧线从眉弓向发际外滑动按摩。
左手掌、中指撑紧额部肌肉,右手中指插在指间左右按摩。
两手中指和无名指在额部做螺旋形按摩。
两手食指或中指轻按太阳、睛明、颊车、听宫、迎香、人中等穴。
用手小鱼际向上南推眼外角鱼尾纹。两手轻拍两颊及下颏。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轻叩前额中部。
两手全掌及手指轻摩整个面部,以使面部皮肤及肌肉恢复弹性。
按摩完毕,用脱脂棉或餐巾纸擦净面部,再涂一层营养霜。增强皮肤弹性按摩法睡觉前三分钟是按摩最佳时刻。
面部穴位图 flash (点击穴位图左侧的穴位名称,右侧的穴位图会动态显示相应的穴位图解)
面部穴位图解大全:头维穴、发际点、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睛明穴、承泣穴 、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我们的脸部整天暴露在外面,风吹、日晒、流汗或灰尘的污染,都会使皮肤变得干燥,老化,而失去弹性。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污垢、促进新陈代谢,可使皮肤恢复光滑细嫩。按摩最好在洗浴后进行,因为沐浴后,血液循环加快,体温上升,容易产生较好的效果。入睡前,以轻松的心情按摩睑部穴位,对皮肤弹性的恢复很有帮助。
用指腹顺着皮肤轻轻按摩。按摩时,必须充分涂按摩霜,增加手指的滑动感(也可用乳液代替按摩霜)。按摩的动作必须顺着皮肤方向做,或与皱纹成垂直方向进行;可以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为避免与皮肤过度摩擦,按摩时千万不可用力过猛。按摩时,可配合自己喜欢的音乐,以增强节奏感,松弛身心。原则上是从脸部的中心往外侧,像画螺旋一样地按摩。要注意,不可逆向按摩。
脸部穴位图 flash(点击穴位图左侧的穴位名称,右侧的穴位图会动态显示相应的穴位图解)
脸部穴位图解大全: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脸部穴位 美容按摩详细教程
按摩霜取樱桃大小,点在脸上主要部分,均匀涂抹整个脸部。因为嘴的周围是环肌,按摩时,要在嘴角两侧做半圆形按摩。鼻子的两侧,油质特别容易积存,可稍微用力按摩。眼睛的周围也是环肌,必须轻压眉头,绕着眼睛的周围按摩。额头的按摩,也要由内往外做螺旋状按摩。按摩脸颊时,也要由内往外做螺旋状按摩。下巴部分也是由内向外做螺旋状按摩,粗糙处须仔细按摩。脖子也要当作脸的一部分按摩。用手背对着下巴往上轻拍。
面部穴位 按摩后整理
按摩后,用面巾纸将脸部擦拭干净。如果不用面巾纸,而用热毛巾擦脸,不但比较舒服,还能提高按摩的效果。用热毛巾敷脸,必须在毛巾尚未冷却之前进行。温度应注意适当,不可过热。
弥补面部缺陷按摩法
脸部的肌肉表情。是决定外貌美与年轻的主要因素。只要保持肌肉功能活泼,脸部就不至于有松弛感。这除了能展示出动人的仪容外,也能防止皱纹、黑斑及皮肤老化的病症。丰满的太阳穴是年轻的象征。幼儿的脸看起来漂亮,是因为太阳穴丰满多肉。如果太阳穴凹陷状,则此人的外貌看起来容易比实际年龄苍老。
那么怎样才能使太阳穴位的肌肉丰满呢?第一,尽量多地作张开嘴巴,收紧下巴的动作;第二,咬紧牙根,嘴唇向侧面尽量拉开,以紧闭的方式,把下巴朝前突出,再向斜面、左下、右下运动。第三,做咬紧牙关的动作。把以上的动作重复作八至十次。重复这些动作,能逐渐使太阳穴丰满,嘴部肌肉也能收缩。
挺直鼻梁的按摩
双手拇指把鼻孔朝上掀起,使鼻梁上产生斜皱纹。同样动作重复8至10次。经常做能够使鼻梁挺直。做这个动作时,脸部其它部分不动。这样能使鼻尖端正。刚开始时,一定要缓慢进行。为观察肌肉运动是否正确,可以照镜子做动作。
美化唇部的按摩
嘟起嘴唇,将两颊肉内吸。暂时保持这个姿式,然后恢复常态。重复八至十次。把上唇尽量向前突出。也重复八至十次。用双手提起嘴角,再放下,也重复八至十次。口腔做充气和吹气的动作,重复八至十次。
改善额头皱纹的按摩
眉毛上下运动,尽量的把两眉抬高,使额头形成横向皱纹,保持这种动作一会儿再恢复原状,重复八至十次、该动作有防止皱纹和青筋暴露的功效。 使眉毛做横向运动,尽量把眉毛左右拉开,再复原,重复数次。以上动作能够防止面部皱纹与肌肉松弛,也能丰富眉宇之间的表情。
双眼炯炯有神的按摩
眨眼动作。这种动作,能使眼部神情灵活。先凝视前方,然后用力闭紧双眼,心里默念5个数,再睁开眼睛,重复数次。这种运动能使眼睛保持清澈。
眼珠的运动。第一,眼球上下运动,使眼球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垂直地运动。如:用眼睛上看天花板下看地重复数次。第二,眼球左右运动。眼球由左至右,从右至左,水平地运动,重复数次。第三,眼睛斜向运动,把眼睛从右转到左下,再从左上转到右下,重复数次。第四,旋转眼球运动,左转八遍,右转八遍。不要转的太快,以防止头晕眼花。
消除皱纹的按摩法
这套指压法,可延缓皱纹的产生,容光焕发。每天定时作二至三次。用手指压额部发际,双目微合,视线朝下。然后闭眼,依次轻揉额部。用食指按压眉上皮肤,按摩眉部。头后仰,下唇包住上唇,绷紧八至十秒。用手指压颧骨。先微微眯缝双眼,然后用劲眯缝双眼十至十五秒钟。用掌侧按压耳前二厘米处,同时鼓嘴,然后松弛并微笑。头后仰,绷紧下颏,牙齿紧咬,然后用手轻轻拍颏部。用手掌捂住眼睛停三至五秒,反复三至五次。
美化五官按摩法 保持皮肤光泽
在头额部、发际下从左太阳穴按摩到右太阳穴。此法不仅能维护皮肤光泽,也能使精神畅快无比。创造清澈的双眸。指压眼睛四周,每一个点以指腹轻压三秒钟即可。
鼻梁美化按摩法
从眼端至鼻翼的周围,每一处指压三秒钟。做八至十遍。然后,再用中指和食指按摩鼻翼、鼻尖部位,久而久之,能使皮肤美化。眼下指压,使用中指、食指在颧骨内侧,用向上提的方式指压,能帮助消除眼下肌肉松弛。
按摩嘴唇
使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压嘴唇四周,并轻揉嘴唇。坚持经常做能使嘴唇细嫩。
人体面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头维穴的作用:治疗目痛、眼跳、头痛
上关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
下关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
翳风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
颊车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
颧髎穴的作用: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
大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
神庭穴的作用:治疗头痛、鼻病
阳白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
丝竹空穴的作用: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
睛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诸疾患
四白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
巨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
水沟穴的作用:治疗昏迷、中暑、休克
上星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痛、鼻痛
攒竹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
瞳子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
承泣穴 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
迎香穴的作用: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
禾髎穴的作用: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
地仓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
承浆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
按摩保持皮肤柔润,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吸收营养能力,加速消除疲劳。由于促进了皮下弹性纤维的适当运动,皮肤能保持弹性与光泽。步骤如下:
从额部开始,将一手中指与无名指靠拢,按额纹垂直方向上下按摩。
在眉心处,以中指与无名指绕小圈按摩。
用中指与无名指按摩太阳穴。
用中指与无名指按摩下眼眶处,由内向外。
用中指按摩上眼皮,由内向外。
用中指与无名指上下来回按摩鼻翼外侧。
用中指与无名指作螺旋状按摩面颊部。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左右来回按摩鼻唇间。
用中指、无名指左右来回按摩下唇与下颌之间。
用中指、无名指上下来回按摩嘴角。
用食指、中指稍用力揉摩耳下唾液腺部位。
按摩颈部,前后左右都按摩到。
以上十二个动作,如能坚持每天按摩,定使皮肤柔润、新鲜、细嫩,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看来我不得不拿出我的看家本领了,好吧,头部的九个穴位洛书上称为九宫:风府、百会、神庭、三个单穴,风池、承灵、头维、三个双穴。各穴位详细位置:
风府穴:在项上部,颈后正中线上,自头顶正中线往下摸,突摸到一凹陷处即是。
风池穴:后头枕骨下,两大筋外侧凹陷处(与风府穴平着)。左右两穴。
百会穴:相当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头部最高点)。
神庭穴: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拇指的半横指),或印堂穴(两眉中间)上约4指处头维穴:鬓发前缘(额角发际)直上入发际0.5寸(拇指的半横指)。或五指并拢为梅花指、拇指放在太阳穴上、中指所指处稍上一点即是。左右两穴。
承灵穴:在头顶的侧部,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开始往头后量约3寸处(四个手指),或耳尖直上四指再往前约一指处。左右两穴。按摩头部这九穴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治顽固性头痛,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失眠,中风,偏瘫,感冒,癫痫,颈项强直疼痛,恼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老年痴呆等心脑血管疾病。实践证明对稳定血压、防止脑意外效果显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41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