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癌症阴影笼罩下,该如何逃离?记住十大对策!

生活百事通 2023-09-21 09:09:42


远离患癌风险记住十大对策

撰文 张凯 胡彬

编辑 保健君

前央视主持人李咏患癌不幸去世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

在痛心的同时,“癌症”这个词一瞬间成为每个人心中无法逃离的阴影。

面对癌症,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其实无论从癌症的前期预防,早期筛查,到真正患癌后的治疗和对策,面对癌症,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中国癌症死亡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众多种类癌症中,食管癌、胃癌、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六种癌症的死亡率位居前列。究其根源,患者就诊时间偏中晚期,是癌症死亡率偏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早诊早治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方法。

看视频,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 张凯教您,如何进行防癌体检。

研究及实践结果显示,40%的癌症可以通过筛查来早期发现并治愈,通过戒烟、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和预防引起癌症的感染,更可预防1/3的癌症。一些不健康生活的方式有致癌风险,想要远离癌症须记住十大对策:

风险1:

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

对策:

蔬菜与水果能降低肺癌、胃癌、口腔癌的危险性。要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物,每天应保证进食至少5份、1斤左右的蔬菜和水果。1份蔬菜水果可能是:一碗未经烹调的蔬菜,如生菜;半碗煮熟的蔬菜,如菜心、芥蓝、茄子、胡萝卜;两个小型水果,如李子;一个中型水果,如橙、苹果;半个大型水果,如香蕉、西柚;3/4(180毫升)没有添加糖的鲜果汁。十字花科蔬菜能使大肠癌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下降;葱、蒜、胡萝卜、西红柿和柑橘类水果,对降低肺癌、胃癌及膀胱癌有好处。

风险2:

肥胖能改变体内激素水平

肥胖者易患食管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癌、肾癌和乳腺癌6种癌症。

对策:

控制体重也是防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正常体重范围内,越瘦越好,力求使体重维持在健康体重指数(BMI)范围内的下限。应选择热量密度较低的食物(蔬菜、水果、豆类),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并且限制进食热量高的食物,控制进食分量。

风险3:吸烟

85%~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且被动吸烟对孕妇、婴幼儿的健康尤其有害。

对策:

戒烟是减少癌症危险性的最简单、最省钱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戒烟永不怕迟,健康状况会马上得到改善。据统计,戒烟1年,冠心病的危险性下降一半;戒烟7年,发生肺癌的可能降到与不吸烟者相同。

风险4:感染

据统计,1/5的癌症由慢性感染引起,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可导致肝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必需因素。

对策:

接种针对相应病毒的疫苗,可进行预防。还应洁身自好,远离毒品,尽量避免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另外,最好实行分餐制。

风险5: 饮酒

长期饮酒是导致脂肪肝的最主要原因,而5%的重度脂肪肝可能会转化为肝癌。

对策:

应限制饮酒。有节制地饮用酒精饮料,有助预防心脏病。即使偶然的大量饮用酒精饮料,也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尤其是有一种“喝酒就脸红”的人,有患肿瘤的易感基因,因此更要严格限酒。如果喝酒精饮料,男士每天不应多于两杯,而女士则以一杯为限。

风险6:食太多红肉

食太多红肉(如牛肉、猪肉和羊肉等)、加工的肉类(即烟熏、盐腌或添加防腐剂来保存的肉类),易患结肠癌。

对策:

建议每星期应食用少于500克(煮熟的重量)的红肉,食用时应选择最瘦的部分,并把可见的脂肪除去。鱼肉和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类)都是很好的替代品。

风险7:吃得太咸

高盐食物可破坏胃黏膜,并且富含亚硝酸盐、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易致胃癌。

对策:

多吃蔬菜和水果来代替高盐分的加工食品,尽量选择在家烹调及以新鲜蔬菜和水果做原料,可选用香料、香草、蒜头和柠檬来代替盐,或逐渐减量直至在烹调或进食时不再使用盐。

风险8:服用某些高剂量的营养补充剂

对策:

最佳的营养来源是食物。服用营养补充剂要慎重,且按需、适量。但有些营养补充剂对某些人是有益的,比如早孕期妇女可服用叶酸补充剂,另外维生素D不能通过饮食摄入,可适当通过营养补充剂进行补充。

风险9:不运动

对策:

运动能强化免疫系统,保持肠胃健康,控制体重。任何种类的运动都有助于减低患癌风险,比如快步走。每天做60分钟中等程度的运动(如游泳、跳舞、爬楼梯、做家务等),或最少30分钟剧烈运动(如慢跑、爬山、骑车、有氧健身操、踢足球等)可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

风险10:不良情绪,精神创伤

对策:

90%以上的癌症与心理、情绪有关系,因此,平衡心态,保持心理健康,也是远离癌症的良方。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 张凯 胡彬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内容,转载须获授权并标明出处

欢迎关注中老年保健官方微信(ID:zlnbjzz)

点击网址即可订阅2018年纸质杂志:/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杂志全国邮局订阅:邮发代号 82-221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010-64216645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40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