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屈膝,膝眼穴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膝眼穴位于膝关节部伸侧面,髌韧带两侧之凹陷中,在内者称内膝眼,在外者称外膝眼,左右共4穴。
膝眼穴的准确位置图
膝眼穴位于膝部,当髌韧带两侧与股骨和胫骨内、外侧髁所构成的凹陷处,左右共4穴。
患者屈膝取穴。屈膝,于膝关节伸侧面,髌韧带两侧凹陷中取穴。
膝眼穴怎么找:患者应采用正坐的取穴姿势,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膝眼穴位于膑部,取穴时将膝盖折成直角时,在它的下面凹陷处)即是。
膝眼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髌韧带与髌内侧支持带之间、膝关节囊。分布有隐神经的髌下支。
有隐神经的髌下支及胫,腓总神经的膝下内、外关节支;并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分布。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膝关节囊→翼状皱襞。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隐神经分支和股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胫神经关节支和膝关节动脉网分布。
膝眼穴位功效:活血通络,疏利关节。
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穴节病,髌骨软化症等,指压此穴,可以治疗膝关节疼痛等腿部疾病。
膝眼穴主治膝痛,腿痛,腿脚重痛,脚气,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鹤膝风,髌骨软化症等。
膝眼穴主治膝痛,腿脚重痛,脚气以及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等。
下肢病:膝痛,鹤膝风,腿痛,脚气。
膝眼穴配委中穴、压痛点穴,治膝部软组织损伤。
膝眼穴配伏兔穴、阳陵泉穴,治膝关节痛。
膝眼穴配梁丘穴、阳陵泉穴,治膝关节炎。
屈膝,从前外向后内或从前内向后外斜刺0.5~1寸,可灸。
向膝中斜剌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可灸。
一般向膝中斜刺0.5~1.0寸;或内外膝眼互透。
屈膝,从前外向后内或从前内向后外斜刺0.5~1寸,或相互透刺,局部有酸胀感,扩散至整个膝关节,有时向下扩散;可灸。
起针前勿伸膝,以防折针。
膝眼(xīyǎn EX-LE5)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膝目。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左右共4穴。主治膝痛,腿痛,腿脚重痛,脚气,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鹤膝风,髌骨软化症等。
膝眼的别名:膝目穴:《外台秘要》,鬼眼穴:《医宗金鉴》。
膝眼穴出处:《备急千金要方》:膝眼穴在膝头骨下两旁陷者宛宛中。
《备急千金要方》:脚气。
《针灸集成》:主治膝冷痛不已。
《外台秘要》:苏恭云,脚气,若心腹气定,而两髀处连膝闷者,宜灸膝眼七炷。在膝头骨下相接处,在筋之外陷中是。若复更发,复灸三炷。
《太平圣惠方》:膝眼四穴,在膝头骨下两旁,陷者宛宛中,是穴。针入五分,留三呼,泻五吸。主膝冷疼痛不已。禁灸。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髋骨能医两腿痛,膝头红肿一般同,膝关膝眼皆须刺,针灸堪称劫病功。
《类经图翼》:膝眼,刺五分,禁灸。主治膝冷痛不已,昔有人膝痛灸此,遂致不起,以禁灸也。
《神应经》:遍身生疥癞,曲池、合谷、足三里、绝骨、膝眼,灸二七壮。
《外科大成》:膝眼穴,治鹤膝风,穴在膝关骨下两旁陷中。
道医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40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蹲下起来就头晕
下一篇: 轮状病毒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