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大巨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大巨穴的准确位置图
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处。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大巨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三指宽处)。
仰卧位,大巨穴在天枢穴下2寸,石门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仰卧位,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上2/5与下3/5交点,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
大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壁层)。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分布着第十一肋间神经。皮肤由第10、11、12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分布。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可分为前层和后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前叶形成,后层由腹内斜肌后叶和腹横肌腱组成。在脐下4.5厘米处,后层的鞘转移至前层,以加强鞘的前壁,而该处以下的腹直肌鞘后层缺少,由于腱膜的中断,下缘形成一弓状游离缘,称半环线。半环线以下的腹直肌后面,仅为增厚的腹横筋膜(腹内筋膜的一部分)。穴位下相对应的器官是大网膜、小肠。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动脉和腹壁下动脉分布。
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并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通过,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
大巨穴意义:胃经经水在此形成宽大的水道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胃经下传水道穴。
传输胃经水液。
大巨穴有理气益肾,调肠胃,固肾气的作用。
大巨穴有理气和血作用,主治小腹胀满及小便不利。
大巨穴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精,早泄,睾丸炎,阳萎,惊悸不眠,疝气,肾气冲心,阳痿,便秘,偏枯,四肢不用,惊悸不寐,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腹痛,腹泻,阑尾炎,肠炎,尿道炎,失眠等,是腹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大巨穴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精、早泄、惊悸不眠、疝气。
大巨穴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小腹胀满、肾气冲心、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早泄、疝气、便秘、偏枯、四肢不用、惊悸不寐等。
现代又多用大巨治疗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等。
大巨穴主治腹痛,腹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等。
大巨穴主治遗精,早泄,阳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疝气。
大巨是腹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肠炎,肠梗阻,便秘,腹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遗精,阳萎,疝气;
其它:失眠。
大巨穴配中极穴、次髎穴治小便不利。
大巨穴配天枢穴、足三里穴,治肠梗阻。
大巨穴配中极穴、膀胱俞穴,治膀胱炎、尿潴留。
大巨穴配天枢穴、三阴交穴,治腹痛。
大巨穴配关元穴、急脉穴,治遗精、早泄。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直刺1~1.5寸,局部酸胀,针感向下放散。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大巨穴为经穴名(Dàjù ST2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腋门、液门、掖门。属足阳明胃经。大为小之对,巨即巨大,穴在腹部最大隆起处,故名大巨。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精,早泄,睾丸炎,阳萎,惊悸不眠,疝气,肾气冲心,阳痿,便秘,偏枯,四肢不用,惊悸不寐,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腹痛,腹泻,阑尾炎,肠炎,尿道炎,失眠等,是腹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出处:《针灸甲乙经》:大巨,一名腋门,在长溪下二寸,足阳明脉气所发。
液门穴:《医心方》,掖门《外台秘要》,腋门《针灸甲乙经》。
大巨。二词合解,指穴内气血物质所占据的区域为大为巨。本穴物质为外陵穴传来的地部水液,其下传之水为脾土中的外渗之水,来源及流经区域巨大,如同巨大的浅溪,故名大巨。
腋门、液门穴。腋,通液。液,地部水液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腋门、液门穴名意皆指本穴为胃经经水出入的门户。理同大巨名解。
大为小之对,巨即巨大,穴在腹部最大隆起处,故名大巨。
大,饱满充实之意。巨,同钜,富也。大巨者,像腹壁之丰满光泽,而内容又复钜富也。本穴适当腹部隆起最高大处,内应小肠及膀胱部位,其所包裹者至为丰富珍贵,有如巨大之仓库,小肠属手太阳经,膀胱属足太阳经,二经俱称巨阳。古太与大通,故本穴命名取“大巨”,以其功用在两太阳经也。其主治为小腹胀满及小便不利,故名为“大巨”。
《针灸甲乙经》:偏枯,四肢不用,善惊。
《类经图翼》:烦渴,惊悸不眠。
《外台秘要》:主腹满痛,善烦,疝,偏枯,四肢不用,善惊。
《针灸大成》:主小腹胀满,烦渴,小便难,疝,偏枯,四肢不收,惊悸不眠卧。
《备急千金要方》:主疝偏枯。阴交、气海、大巨主惊不得卧。
大巨穴向下透刺加626电针麻仪,对1549例腹式输卵管结扎术的镇痛优良率为98.4%。优点是手术时具有剖腹层次清楚,牵拉反应轻,术中呕吐少,术后恢复快。
道医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9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溢脂性皮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