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取穴:大椎穴在人体督脉上,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低头时脖子后面有块最突出的骨头,就是第七颈椎。
作用主治:
清热解表:热病,疟疾,咳嗽,喘逆,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截疟止痫: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疼痛,腰脊强痛,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癫痫,五劳虚损,七伤乏力。
深呼吸,屏息时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大椎穴,然后缓缓吐气,持续数秒后慢慢放手,如此反复操作操作,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揉大椎穴,压力均匀放在穴位上,盘旋抚摩;以食指和中指或其中一指着力于大椎穴上,做轻揉缓和的环旋转动。上述方法每天选取一种或两三种结合起来,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1-2次即可。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大椎穴,约距皮肤2-3厘米处进行熏烤。施灸时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灸5-7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按揉大椎穴,诸多疾病不用怕,大椎穴为人体督脉具有统摄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故督脉有“总督诸阳”和“阳肪之海”的说法。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被称为“阳中之阳”,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所以按摩大椎穴可贯通阴阳、强壮机体。
能退烧:大椎穴有通阳解表,退热驱邪的作用,为全身退热之要穴。常配以风池穴,外关穴,合谷穴等施治,在大椎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拔火罐,使邪热随血而出。
治头颈疼痛:大椎穴还可通调各阳经脉,它位于颈部,故可用于头项痛症,尤其是颈椎病,落枕引起的头项强痛等,疗效颇佳。临床治疗时,常配以风池穴、天柱穴、后溪穴等。
治感冒:大椎穴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鼻塞等表症,常配合谷穴,风池穴解表发汗。其实寒气大多是从大椎穴处侵入的,经常搓擦大椎穴能够增强御寒能力,还可以预防感冒。在防治感冒过程中,搓擦大椎穴以后如果能同时按摩足三里穴、迎香穴等,效果会更好。
止咳平喘:大椎穴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气喘等症,临床常选配中府穴,膻中穴,肺俞穴,定喘穴等治疗疾病。
治昏迷虚脱:大椎穴还可用于治疗昏迷不醒,大汗吐泻,元阳虚脱。临床常取大椎穴,关元穴,用大壮艾炷直接灸,直至阳气复至,病人苏醒后卧床休息。
道医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8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淋巴细胞比例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