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穴是人体的穴位,它不是一个穴位而是众多穴位的集合。它在人体的脊柱两侧,将脊柱夹在中间,所以被称为夹脊穴。因为华佗曾经通过夹脊穴将一个不能行走的病人治疗痊愈,所以人们又将夹脊穴称为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
夹脊穴
刚才已经说过夹脊穴是人体众多穴位的集合,这些穴位分布在人体的脊柱两侧,从各椎棘突下往旁0.5寸的位置,关于这个穴位的数量有两种说法:一是34个穴位(第一胸椎到第五腰椎);二是48个穴位(第一颈椎到第五腰椎,并且这个说法中的穴位位置是从各椎棘突下往旁0.5-1寸的位置)。
按摩夹脊穴
夹脊穴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大,它能治疗好多疾病,包括各个脏腑的病变以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等,对人体十分有利。常见的治疗病症有:血管性头痛;中风;高血压;肢端感觉异常症等。这些都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并且由于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是内脏神经纤维中的传出神经组成的,所以它能调节许多脏腑疾病,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心肺病、神经衰弱、一系列的慢性病等。这样看来,夹脊穴是人体非常强大的治疗疾病的场所。
那么我们怎么通过夹脊穴来治疗疾病呢?通常我们采取的是按摩的方法,即顺着脊柱两侧0.5寸的位置,用大拇指从上往下用力点按,每次点按三遍,以感到舒适为准。长期坚持按摩夹脊穴,对人体的疾病起到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由于夹脊穴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所以若是采用针刺的方法治疗疾病时,最好由专业的医师操作比较好,艾灸的时候也最好经过医师指点。
道医培训颈椎1 C1眩晕、偏头痛、失眠、嗜睡、头昏沉、颈性高血压、脑供血缺乏、摇头
颈椎2 C2眩晕、头痛、失眠、嗜睡、眼干涩、耳鸣、心动过速、腮腺炎、过敏性鼻炎
颈椎3 C3眩晕、头昏沉、偏头痛、颈肩综合征、神经痛、湿疹、牙痛、张口不能
颈椎4 C4头昏、恶心、呃逆、双手麻痹、肩周炎、落枕、鼻塞、牙痛
颈椎5 C5胸痛、心跳过缓、恶心、呃逆、颈、肩、手掌胀痛、口臭、火气大
颈椎6 C6血压动摇、肩部疼痛、肩、拇食二指麻、扁桃体肿大、肩膀痛、上肢外侧麻痛
颈椎7 C7气短胸闷、第四、五指麻痛、颈根、肩胛痛、咽喉痛、肩膀硬化、上肢后内侧麻痛
胸椎1 T1气短、气急、肘手痛、凉、早博、手软有力、上臂后侧麻痛
胸椎2 T2气短胸痛、心律正常、冠心病(心绞痛)、肩膀硬化、上臂后侧麻痛
胸椎3 T3肺部、支气管症状、易患感冒
胸椎4 T4胸背痛、胸闷、冠心病(心绞痛)、长叹息、
胸椎5 T5口苦、低血压、胃痉挛、癫痫
胸椎6 T6胃痛、消化不良、胃痉挛
胸椎7 T7胃溃疡症状、消化不良、胃下垂、口臭
胸椎8 T8免疫功用低下、肝胆病、糖尿病
胸椎9 T9肾功用妨碍、小便白浊、尿不畅、过敏证、身体手脚冰冷、癫痫
胸椎10 T10肾功用妨碍、性功用妨碍
胸椎11 T11肾功用妨碍、尿道病、皮肤病
胸椎12 T12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不孕症、风湿症、生殖器官外表痛痒、胃胀
腰椎1 L1结肠功用失调、便秘、腹泻、腰痛、下腹痛
腰椎2 L2下腹痛、腰酸痛、性机能减退
腰椎3 L3膀胱、尿少、腰、膝内侧痛有力
腰椎4 L4腰痛、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痔疮
腰椎5 L5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有力怕冰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侧月经不调、
骶椎 腰骶关节病变、足根痛麻凉感、膀胱病、前列腺炎
经外穴名,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
①《素问·缪刺论》:“从项数脊椎侠背,疾按之应手而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痏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近代诸书多同此说。即自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亦有以第1颈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
②《类经图翼》:“夹脊穴:《肘后》云,此华佗法。《千金翼》云:治霍乱转筋,令病者合面而卧,伸两手着身,以绳横牵两肘尖,当脊间绳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7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关于尿酸高、痛风的几个营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