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在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与后2/3交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昏厥、三叉神经痛、失眠、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中暑、手足心热、小便不利、便秘、小儿惊风、小儿流涎等症。
按摩艾灸涌泉穴的功效作用可延年益寿图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涌泉穴,注意按压时用力要稍重,每次3分钟,每日2次。
艾灸方法:每晚睡前用温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将节外节外艾条点燃后对准涌泉穴,以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穴各灸15~20分钟。每日灸一次。
刮痧方法:用刮痧板的棱角点按足底的涌泉穴,同时腕关节做旋转按揉,两侧交替进行,每穴刮拭6-8次,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润为度。
刮痧时,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单方向刮动,力度适中,速度宜慢。点压、按揉和旋转同时协调操作效果更佳。
人体足底的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位,《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穴者足心也。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且具有保健功效的穴位。经常刺激此穴,具有强壮筋骨、益精填髓、补肾壮阳的功效。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如果老人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显著提高。
涌泉穴位于足心,是肾经的源头,而肾是人的先天之本,刺激涌泉穴也就是激活生命的活水源头,自古就有“临睡搓脚心百次即可延年益寿”的说法。
失眠病因很多,比如说心情不好;想得太多,有心事;突然受到惊吓;晚上吃多了等,都可能导致失眠。此时以左手手心的劳宫穴按摩右足涌泉穴,有交通心肾、滋阴降火、宁心安神之功效,有引火归元这妙处。另外,涌泉穴是阴经井穴,五行属木,与肝经同气相求,用之可以舒解肝郁、镇惊熄风而安神。
涌泉穴还可以治疗因胸闷或胃肠胀满导致的失眠。每天在临睡前,先将两手心搓热后,再用手心对搓两足心涌泉穴至热,注意力集中在吸气入涌泉穴之上。久而久之便可高枕无忧,治疗失眠。
足底涌泉穴具有广泛的保健功效。它是足底疗法的肾上腺反射区,所以刺激涌泉穴具有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的功效。肾上腺素与心脑血管及血压关系密切。按摩涌泉穴能够引气血下行,可治疗高血压、鼻出血、头目胀痛、哮喘等气血上逆的症状。根据不同疾病敷不同的药物于涌泉穴治疗效果更好。比如高血压患者可取中药吴茱萸25克研末,以醋调成糊状,睡前敷于两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包裹。通常20小时左右后血压开始下降,并具有持续效果。重症者可多用几次。鼻出血则敷大蒜泥,左侧鼻出血敷左脚心,右侧鼻出血敷右脚心,两鼻孔都出血则两足心都贴,止血的效果不错。此外,这种方法还可醒神通窍,以治疗慢性鼻炎等。
据统计,推搓涌泉穴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大便秘结等50余种疾病。
此穴若只想用按摩法,则有个前提,就是稍用力按摩此穴,以痛感明显为宜。若使很大力而痛感不明显,或此穴位处皮肤无弹性,一按便深陷不起的,则不可用按摩法,否则会使肾气更为虚弱,可选用敷药法治疗。
道医培训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作为人体最低的穴位,肾经之气如泉水自涌泉穴涌出,而肾气是人体先天之本,藏精主骨,肾精充足则耳聪目明、精神饱满、腰膝壮实、行走有力,寒湿之气欲入无门。睡前可以手心搓对侧涌泉穴,使其微微发热为度。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因此,常按涌泉穴可以起到补肾固元的作用。中医认为,肾在人体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包含多种功能的脏器;内藏元阴元阳(肾之阴阳的别称),为水火之宅,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扩展资料:
脚板“方寸之地”,犹如人体的反射区,“藏”着不少知名的强壮保健穴位,经常刺激这些穴位可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改善脚部健康状况,进而通过“内联脏腑,外接四肢百骸”的经络作用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步入中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五脏的功能也逐渐衰竭,这时候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补肾固元,使身体健康长寿。
人民网-每天按摩涌泉穴 补肾健脑又防病
人民网-脚板上的五大强身穴
涌泉穴在哪儿?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是全身腧穴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在防止生病,治疗疾病, 养生 保健等各方面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艾灸涌泉能起到什么作用?
涌泉穴是足底疗法的肾上腺反射区,刺激涌泉就是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并且,肾上腺素与人的心脑血管血压等关系密切。艾灸涌泉穴是引气血下行,起到防止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作用。
艾灸涌泉穴有什么功效呢?
涌泉是肾经的首要穴位,艾灸涌泉可以补精气,滋补肾、强心健身、养心安神、延年益寿、增强脏腑的机能活动等功效。
艾灸涌泉能治疗哪些疾病?
口面五官病症:口疮、咽喉痛、失音、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舌骨肌麻痹等。
泌尿系统病症:大小便不利、肾结石、遗尿等。
神经系统病症:小儿惊风、癫痫、失眠、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等。
其他病症:高热不退、咳嗽、肺炎、晕车、黄疸、腹泻、足心有热、脑出血等。
怎么艾灸涌泉呢?
将艾条点然后,对涌泉穴施予温和灸,使涌泉穴及其附近能感受到潮热适宜,每天或者每隔一天灸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一个月十次即可。
导读: 的。在人体养生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经常有什么?涌泉穴的,下面一起来看看。
涌泉穴被称之为长寿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当你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涌泉穴和我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他维持着我们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日常对于涌泉穴的主要方法就是 ***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可以放松的坐在床上,然后用手掌来回的揉搓或者是 *** 涌泉穴以及脚底的部位,并且最好能够揉搓到脚底发烫或者是发热,然后再用大拇指的指腹位置点按涌泉穴,等到出现酸痛情况就可以停止换另外一只脚。
*** 涌泉穴的好处
1、轻轻点按涌泉穴能通过经络传递作用,调节你的植物神经系统,帮你扩张血管、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毒素排出、降低度。
2、活跃肾经内气、固本培元、延年益寿、散热生气,有使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等。
3、缓解治疗、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4、缓解治疗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等。
*** 涌泉穴的方法
1、摩擦涌泉穴
端坐于椅子上,先将右脚架在左腿上,以右手握着脚趾,再用左手掌摩擦右脚心的涌泉穴,直至脚心发热。再将左脚架在右腿上,以左手掌摩擦右脚心的涌泉穴,也是摩擦到脚心发热为止。
2、浸泡涌泉穴
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浸泡双脚,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浸泡15~。
3、拍打涌泉穴
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手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拍到脚底有发热的感觉。
涌泉穴治疗偏方
1、
取吴茱萸30克、生附子6克、麝香0.3克,共研细末,加少许面粉与醋调和,做成面饼,将药饼蒸微热敷双侧涌泉穴,敷后安睡3小时。若半夜脚心发热,则火气下行。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急性扁桃腺炎
取黄连30克、吴茱萸20克,共研细末,混匀贮瓶备用,贴敷时取上药适量,加火醋调成糊膏状,晚上睡前敷于双侧涌泉穴,然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第二天早晨取下,每晚贴敷一次,3次为一疗程。
3、牙龈炎
生附子30克,研为细末,用时取上药适量,加水调成糊膏状,敷于双侧涌泉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本方对肾阴亏损型牙龈炎疗效较好。
4、
取苦参、苍术各30克,共研为细末,用时取上药适量,加米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本方用于湿热型疗效较好。
5、高血压病
取吴茱萸100克,龙胆草60克,土硫磺20克,朱砂15克,明矾3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上药适量,加米醋调成糊状,贴敷于双侧涌泉穴,覆盖纱布,胶布固定,两日一换,1月为一疗程。
6、风热感冒
取白芥子9克、鸡蛋清1个,将白芥子研成细粉,然后用蛋清调匀,分成两份,敷于双侧涌泉穴,1小时后取下,本方有较好的退热效果,适用于高热者。
7、口疮
取吴茱萸30克,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每次取上药适量,用醋调成膏状,敷于双侧涌泉穴,再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8、治疗阳痿
取巴戟天、补骨脂、仙茅各10克。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加入适量食醋调成稀糊状,分成2份。用法:将调好的药膏贴敷于双足的涌泉穴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连续用药5~7天。功效:温阳,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阳痿。
以上就是涌泉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请继续关注频道。
【】、【】、【】、【】、【涌泉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7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骨结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