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膏肓穴,除去一身疾。
膏肓穴的气血物质以干热的阳气和脂类物质为主要特征。膏肓穴有左右两个,所以施灸时艾炷当以对计算。施灸时以不疼痛为度,会产生从两穴处有似热水一样的感觉流向两肾为佳。虚劳、咳嗽、潮热、咳血等症多由真阳不足、阴邪过盛、虚火上升所致,所以艾灸膏肓穴就能起到“引为归元、潜阳育阴”的作用,此类人最宜采取灸膏肓的方法进行调养。尤其是脏腑功能虚弱、真阳衰竭、收敛功能的病症,艾灸膏肓效果尤佳。
需要注意的是,施灸时不能久坐,可以灸完5对时稍微休息一下,灸完10对时补充一点水分,以缓解疲劳。另外,如果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也不应停止施灸,待出现有温水流向两肾的感觉时不适症状自会消失。
定位取穴:位于人体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肩胛骨内侧。
膏肓穴的准确位置图
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症等。
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找准穴位,用掌心轻轻按压。
《千金方》中说艾灸膏肓穴对于无病者可起到强身健骨的作用;对于体质虚弱者可引起扶助正气、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可以用大艾炷灸,每次13壮,每天一次。
在拔罐前先舒适地躺好或坐好,施罐者点火入罐,将罐迅速放在事先找好的穴位处,留罐10-15分钟后取下即可,每隔1日或3日操作1次。取罐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及转动,应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然后再慢慢取罐即可。
如施灸时过重出现小水泡,可任其自愈见vk水泡过大,可用经消毒的细针刺破,放掉水液,待其愈合。此外,过饱,过饥,酒后不宜立即施灸;外感或阴虚发热而脉象数疾者,须在症状解除后才能施灸。
道医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6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天花是哪些病
下一篇: 上腹饱胀、消瘦?胃轻瘫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