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外劳宫的准确有哪些作用,针对哪些疾病_外劳宫穴位有哪些作用,针对哪些疾病

生活百事通 2023-09-21 05:24:23

外劳宫穴位位置

外劳宫位于手背中央,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凹陷中,与掌心劳宫穴相对处。

外劳宫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患者伏掌取穴,外劳宫穴在手背侧,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凹陷处取穴。

生理解剖

外劳宫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第二掌骨间背侧肌和第二骨间掌侧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第2骨间背侧肌。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桡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掌背动脉分布。

外劳宫穴的功效

外劳宫穴的作用可以通经活络,祛风止痛。

主治病症

落枕穴主治落枕,手臂痛,偏头痛,小儿急慢惊风,指不能伸(手指屈伸不利),指掌麻痹,颈椎病,手背红肿,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胃痛,腹泻便溏等。

落枕穴主治消化不良、腹泻便溏、小儿急慢惊风、落枕、指不能伸、指掌麻痹等。

外劳宫主治落枕,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等。

颈项病:落枕,颈椎病。单用本穴治疗落枕时,活动颈部是治疗的关键。

手病:手背红肿,手指麻木,手指屈伸不利。

儿科病: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

其他病:偏头痛。

外劳宫补肾法

外劳宫补肾所做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静止的,即每晚入睡前将双手放在两肾部位,双手手背直接接触皮肤,紧贴腰部仰卧,保持10分钟;一种是拍打式的,即每天早晚散步时,双手手背同时贴住腰部肾脏区域,然后轻轻拍打或反复按揉。

静止的“外劳宫补肾气”健身法,一度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两手手背紧靠腰部10分钟后,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脑门会渗出汗珠,双腿也会感到轻松灵活。有人还引经据典指出,夜晚亥时到子时,地气最旺,地气通过内劳宫吸入,穿过外劳宫,直接注入二肾,伴随二掌的热量和五行之气,温煦了二肾,将肾内的虚寒之气逼出,变成汗水排到体外。

这两种方法都涉及人体的两个部位:一个是手背侧的外劳宫穴,一个是后腰部的肾脏区域。外劳宫穴在手背侧第2、第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处,因与手掌侧的劳宫穴相对,故名“外劳宫穴”。后腰部的肾俞穴、腰眼、命门等都在肾脏区域,拍打或按揉后腰部时这些穴位自然都包括其中。

养生重在养性,心情舒畅地饮食、锻炼,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直刺0.3~0.5寸,或向腕部斜刺0.3~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外劳宫穴的意义

外劳宫(wàiláogōng EX-UE8)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后人又称为项强穴。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主治落枕,手臂痛,偏头痛,小儿急慢惊风,指不能伸(手指屈伸不利),指掌麻痹,颈椎病,手背红肿,小儿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腹痛泄泻,胃痛,腹泻便溏等。

穴位出处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

文献摘要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外劳宫,奇穴。手背中央。针二至三分。灸三壮。主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伸屈、小儿脐风,亦治手背红肿发痛。

道医培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6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