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指唾液;玉,比喻贵重。穴位在右舌下腺开口近处,唾液进入口腔之重要部位,故名玉液。本穴《内经》,《医经小学》定名玉液。
患者正坐位,张口时,玉液穴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右侧的静脉上。
穴下有粘膜、粘膜下组织和舌肌。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在颏舌肌及基突舌肌中;有舌静脉及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玉液穴的作用:清泻热邪,生津止渴。治重舌肿胀,难言,黄疸,口舌生疮,喉咽诸热,呕吐,急腹痛,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呕吐。
1、急性扁挑体炎,口腔溃疡,舌炎,咽炎。
2、消渴。
用刺灸法点刺出血。
刺灸法: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风语蹇:金津玉液穴(点刺出血)、聚泉穴或廉泉穴(深刺至舌根)、风池穴、曲池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太冲穴等。
糖尿病所致口渴:金津玉液穴(点刺出血)、内关穴、少府穴、鱼际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气海穴、命门穴、身柱穴、背俞穴等,分组隔姜艾炷灸。
慢性口腔溃疡:金津玉液穴(点刺出血)、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平补平泻)、溃疡周围(点刺)。
急腹痛:金津穴、玉液穴。
重舌肿胀,热极难言:十宣穴,海泉穴在舌理中,金津穴在舌下左边,玉液穴在舌下右边。
双蛾风,喉闭不通:少商穴、金津玉液穴、十宣穴。
口内生疮,臭秽不可近:十宣穴、人中穴、金津玉液穴、承浆穴、合谷穴。
三焦热极,口舌生疮:关冲穴、外关穴、人中穴、迎香穴、金津玉液穴、地仓穴。
口气冲人,臭不可近:少冲穴、通里穴、人中穴、十宣穴、金津玉液穴。
消渴:水沟穴、承浆穴、金津玉液穴、曲池穴、劳宫穴、太冲穴、行间穴、商丘穴、然谷穴、隐白穴。
道医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6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艾草的吃法
下一篇: “居家必备”的拌饭酱真的不能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