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可能很多人对它的了解并不深,也不知道在生活中治疗去预防重症肌无力。为了帮助大家弥补医学知识的缺乏,文章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比如胸腺摘除的治疗。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吧,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的治疗好这种疾病。
对于越不常见的疾病,我们更要去理解它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案,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更好的认识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还是需要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听取医生的意见。
1.治疗方案
(1)首选方案:胸腺摘除,若术后病情明显恶化,可辅以血浆交换、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及胆碱酯酶抑制药等治疗。
(2)次选方案:病情严重不能胸腺摘除者可用血浆交换或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配合肾上腺皮质类固醇,逐渐过渡到单用皮质类固醇,病情好转且稳定2个月后行胸腺摘除,术后维持原剂量2个月,再缓慢减量2~4年,至停用。
(3)三选方案:不能或拒绝胸腺摘除的MG病人,危重者首选血浆交换或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非危重者首选皮质类固醇治疗,在皮质类固醇减量过程中,可适量加用硫唑嘌呤等其他免疫抑制药,减少或减轻反跳现象。
(4)四选方案:拒绝或不能作胸腺摘除,又拒绝或不能耐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MG病人,可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药治疗。
2.主要治疗方法
(1)胆碱酯酶抑制药:常用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安贝氯胺(酶抑宁)。溴吡斯的明最常用,副作用较小,成人起始量60mg口服,每4h1次。可根据临床表现增加剂量,若病人有饮食困难可在饭前30min服药,如病人晨起行走困难,可在起床前服长效溴吡斯的明180mg。其毒蕈碱样副作用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流涎、支气管分泌物增多、流泪、瞳孔缩小利出汗等,预先给予阿托品0.4mg可缓解其毒蕈碱症状,但阿托品过量可引起精神症状。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调至肌力好转,能够维持进食和起居活动为宜,避免药物过量。为缓解腹痛、流涎等副作用,可同时服少量阿托品。此外,应防止长期滥用胆碱酯酶抑制药,以免阻碍nAchR的修复。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我们希望大家在平时能够多阅读一些相关的治疗知识,多跟朋友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同时,为了我们家人和朋友的健康,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多学习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针灸培训1.胸腺切除:大部分MG伴有胸腺增生的患者胸腺切除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少部分术后需要免疫治疗。胸腺瘤患者摘除胸腺主要是针对肿瘤,可能对肌无力改善不明显。特别注意,胸腺摘除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肌无力加重。
2.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多采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逐渐减量,为使激素描药顺利.可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特别强调,部分患者在激素应用早期会出现肌无力加重,甚至出现肌无力危象。此外,应注意激素应用的禁忌证及副作用,并同时补钾、补钙及抑酸。
3.免疫抑制剂:常用的有硫唑嘌呤、环孢素等,应用时应注意监测血象、肝肾功能。
4.血浆置换:主要用于肌无力危象或作为胸腺摘除术围手术期用药持续时间短。需要补充新鲜血浆,操作过程繁杂,易出现并发症。
5.免疫球蛋白:疗效与血浆交换相似,但使用方便。缺点是费用较高。
6.中医治疗:本疾病中医认为免疫功能紊乱诱发的疾病主要和脾、肺、肾功能失调有直接的关系。脾主运化、主升清,脾湿或者脾阳虚的患者会出现眼睑下垂、四肢无力、四肢倦怠的情况另外肺主皮毛,水谷精微物质不能上传于肺,会出现皮肤粗糙无华;肺主气,肾主纳气,肾气不足的患者容易出现呼吸气短、呼吸乏力的情况。中医治疗主要是药物内调以燥湿醒脾、温阳利水为主,配合中医的理疗可以改善神经肌肉传导功能,临床症状缓解。
重症肌无力要根据临床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具体如下:
1、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相对的发病高峰是在10岁之前的儿童和40岁之后的男性,80%以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是以单纯眼肌型起病,病情开始时可以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比如溴吡斯的明治疗,剂量应该达到个体化,如果疗效不好,可以考虑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口服激素,比如泼尼松治疗新发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与单纯使用胆碱酯酶药物或者未经治疗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并且能有效的预防向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转化;早期也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以减少激素的用量、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2、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早期单用溴吡斯的明不足以改善症状,在应用溴吡斯的明的基础上,要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比如硫唑嘌呤、环孢菌素、他克莫司或者吗替麦考酚酸酯等。部分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需要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经过甲强龙的冲击治疗以后,疗效仍然不好的患者可以考虑大剂量的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成年型全身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如果伴有胸腺异常,比如胸腺肿瘤或者胸腺增生,应该积极行胸腺摘除治疗,在胸腺手术以后,多数重症肌无力患者用药剂量会明显减少,部分患者可以停用药物甚至痊愈。具体用药方案要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做到个体化,以医生的具体指导为准。
1.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 是对症治疗的药物,治标不治本,不能单药长期应用,用药方法应从小剂量渐增。常用的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
(2)免疫抑制剂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②硫唑嘌呤;③环抱素A;④环磷酸胺;⑤他克莫司。
(3)血浆置换 通过将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去除的方式,暂时缓解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如不辅助其他治疗方式,疗效不超过2个月。
(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人类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中和自身抗体、调节免疫功能。其效果与血浆置换相当。
(5)中医药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症肌无力属“痿症”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在治疗上加用中医中药,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能重建自身免疫功能之功效。
2.胸腺切除手术
患者90%以上有胸腺异常,胸腺切除是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在16~60岁之间发病的全身型、无手术禁忌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大多数患者在胸腺切除后可获显著改善。合并胸腺瘤的患者占10%~15%,是胸腺切除术的绝对适应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6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