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恶心的现象, 比如头晕、睫毛、身体一个器官的疼痛等症状。在这些情况下, 如果我们能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 可以迅速缓解身体的疼痛, 有时面对一些紧急症状也能应付。按摩效果好, 按摩能使人的健康指数上升, 让一些大大小小的疾病远离你的身体。
今天的小系列给你带来穴位按摩治疗疾病的作用, 下面看具体介绍它的小部分。
1、点压杨岭泉穴位治疗胆囊绞痛
胆囊炎或胆结石发作时, 腹部会产生剧烈疼痛, 如果远离医院, 患者可以再次在右腿下的骨头找到疼痛的地方, 然后轻轻按下这个穴位, 可以缓解疼痛。
两只手拇指分别按这个穴位, 持续按摩 2分钟, 可以得到很好的止痛效果。
2、点压到杨穴位缓解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经常伴有胸部压迫、窒息, 病情十分危急。此时可以拿着一枚五点硬币, 硬币的边缘压在杨穴位上 (位于胸椎的后部, 患者的卧头朝下手臂, 两侧的肩关节角度下部与背部连接中间点的是这个洞), 每次按 3-6, 心绞痛可以如果每天有3-4 次的常规压力到杨穴位, 可以有效地防止心绞痛发作
3、穴位压力三阴穴位治疗肾绞痛是由泌尿系结石引起的手术急症。病人因剧痛而痛苦。
此时, 你可以用拇指点压摩擦压三阴交叉口 (脚踝3英寸以内), 反复按摩 3-5分钟, 可以缓解肾绞痛。
4、点压劳埃德宫穴位治疗血压突然升高高血压患者会因愤怒、愤怒或激动而急剧上升, 这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此时, 你可以按下寺miao穴位 (指尖紧握的拳头), 可以控制血压, 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方法是: 用拇指从劳动宫点压力开始, 一个接一个按到每个指尖, 左右换压, 按保持平静, 呼吸均匀。
5、穴位按压河豚穴位治疗晕厥中暑、中风、塌陷等原因晕厥, 患者突然晕厥, 不省人事, 面色苍白, 出汗, 病情紧急, 可使用拇指捏患者河豚穴位 (虎嘴), 持续 2-3分钟,晕厥很快就消失了然后去医院接受对症治疗。
6、点压脚后跟停止鼻出血在分娩、外出等情况下, 很容易出现鼻出血。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 远离医院和远处, 可以快速捏脚后跟 (脚踝和骨下垂), 左鼻出血捏右脚脚后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脚后跟, 可以起到止血作用。
道医培训爱护心脏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医里面长按3个穴位对心脏有帮助,分别是:内关穴,天泉穴,神门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意思是说某条经络上的穴位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部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这就是说,与心脏直接联络的经络上的穴位,对心脏都会起作用。
膻中穴位于连个乳头连线中间,很好找。作用:这个穴位很敏感,用拇指揉一揉就能感觉到疼痛,所以按揉的时候力度要柔和;一般疼痛会持续1-2天。一般遇到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可以针刺、按压内关穴,有助减轻症状。而另一个穴位——鱼际穴则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如果出现跟肺有关的不适症状,如咳嗽、按压鱼际穴有助缓解。
至阳在第七胸椎棘突下面凹陷处。这个穴位缓解心绞痛是非常快的。用大拇指顶着这个穴位直到局部有酸痛的感觉,一会儿就好了。少海穴。少海穴是心脏的合穴,经络的深汇穴位。合穴是脏腑在四肢的投影。心脏的水穴,可以治疗心脏的火病。如口腔溃疡,心烦气躁,失眠多梦等心火旺盛的症状。
中医按摩强心具体方法是这样的:两手重叠放在左胸,用手心对应心脏部位,先感觉我们心脏的跳动,然后随着心脏跳动节律,轻轻按摩,同时要轻咬舌尖。曲泽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在治疗很多心血管的疾病方面,是个要穴。在五行中,心包经属火、曲泽穴属水,因此,常按此穴有清心泻火、除烦安神的作用。有心脏病可以去按摩推拿的,心脏病患者处于病情的稳定期,可以最做一些轻微的按摩推拿,不易推拿按摩力度过大,不易做扳法,以免幅度过大,心速加快诱发心脏病。
心脏不好的人,需要记住四个穴位
1、心绞疼痛一内关穴
内关穴是治疗心血管病的首选穴位,对心疼,胸闷,心动过速及过缓,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疼都有很好的效果,刺激内关穴对心脏疾病有双向调节作用。
2 、心动过速一伏兔穴
形容心跳快,心慌时,往往会说像怀里揣个兔子。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心跳60一80之间,在安静情况下如果心跳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这时就可以按摩伏兔穴。
3、胸闷烦热一曲泽穴
找到曲泽穴后,要重点按摩,直至痛感消失。
4、胸闷气短一天泉穴
天泉穴的意思就是心脏之血会像高山流水,源源不断供给全身,心脏供血不足就可以按摩天泉穴。
注:找穴位请查看人体穴位图
心脏不舒服按哪个穴位好?
现在很多中老年人都对中医特别感兴趣,都感觉中医特别神奇。尤其是对于中医的经络穴位,很多疾病通过针灸或者按摩穴位就能够立竿见影改善症状。这些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患有心脏疾患的病人,经常会出现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如果症状不太严重,可以在口服药物的同时,按摩相应的穴位就能够帮助患者尽快缓解症状。
那应该按摩哪些穴位呢?
我们人体有十二经络,每条经络都对应着相应的脏腑。每个脏腑出现问题,都会在相应的经络上表现出来,这条经络上的穴位就会出现疼痛。按摩这些疼痛的穴位就能够有效的改善症状,没有痛点的穴位我们就不要去按摩。所以,心脏不舒服我们首先要探查手少阴心经和心包经上的穴位。
每条经络上都有易堵穴位,而且这些穴位大都在我们的四肢上。所以我们在探查时没有必要把整条经络上的穴位都要查一遍。
心经的易堵点包括少海穴、神门穴、通里穴、阴郄穴、灵道穴。在这几个穴位上按摩就可以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以上穴位上按揉或者用指节敲击,哪个穴位有疼痛感,就按摩哪个穴位3-5分钟,等到疼痛感减轻了,心脏不舒服的感觉也会改善。
检查完了心经的穴位,我们就要检查心包经。心包经的易堵点有天泉穴和郄门穴,在这两个穴位上查找敲击或者按揉。哪个穴位疼痛就按摩哪个穴位,每次3-5分钟。就能够改善胸闷气短胸痛的症状。
我的建议
虽然按摩穴位确实能够缓解心脏不舒服的症状,但是,如果感觉症状较重,还是要及时就诊,因为心脏疾患发病迅速危险性高,千万不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穴位按摩还是作为日常保养比较好,等到疾病发作时再去进行穴位按摩,恐会延误病情。
某“大师”,也是博士生导师,最近一直出现在各大平台,一直推广各种中医保健知识。
我们要把我们的传统中医的长处发扬光大,为更多的老百姓服务,这一点毋庸置疑;好的中医,真的中医确实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我们老百姓更无需纠结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解决问题都是好医。
如同最出名的一句话:白猫黑猫,抓住老鼠都是好猫!
我也也可以借用:中医西医,能治病就是好医!
我们今天只就事论事,那些自卑的人们千万不要一看到中医二字,就觉得有人在黑中医,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大骂。
我们说且只仅仅说心脏不舒服按摩穴位行不行,这一个问题,而非讨论中西医如此大的话题。
再说这位博士生导师,曾经在多个平台不止一次说过:按摩可以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他说,他记得他老师在20年前,用按摩穴位的方法治疗过一个心绞痛患者效果特别好。
这就是他认为按摩可以治疗心绞痛的一个有力证据。
那么我们先抱着虚心的态度,请教博导几个问题:
一、请教这位博士生导师几个问题,请您看到一定给老百姓一个解释
1、您都差不多70岁左右,您老师20年前说的话,您还记忆犹新,真是位好学生,当然更是位好老师,要不怎么是博士生导师呢。可是请问教授,您为什么不说自己的亲身治病经历,每每讲到按摩穴位治疗心绞痛,都举例说自己的老师怎么样,而且是20年前的事情?您自己难道平时不用按摩穴位治疗心绞痛吗?您都是博士生导师,难道不看病人吗?
2、20年前说的话,我们假设您说的非常真实,那么我们再问问,您怎么确定哪个病人就一定就是心绞痛呢?心绞痛有很多表现,包括胸痛、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牙疼、头疼、后背疼痛等等。再说就算是胸痛也有几十种可能。您又不是当时的执行人,当时或许就是胸痛,就以为是心绞痛,就按摩了,患者就缓解了。如果当时不是心绞痛,或许不按摩也能缓解。再说就算是真正的心绞痛,本身每次发作也就几分钟,真正的心绞痛不按摩也能缓解。凭什么就说是按摩治好了心绞痛呢?证据何在?
3、评价一件事,尤其医学,是面向大众的,面向几乎所有人的。您凭一个20年前的病例,而且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病例,就宣传按摩穴位能治疗心绞痛。请问谁给您的勇气,您连最起码的科学方法都没有。我们认定且宣传一种有效的急救或救治方法,那必须是经过临床考验,经过一定数据检验的,而绝对20年前听来的一个病例。就好比买彩票能中500万,确实有人中500万,然后您就宣传买彩票肯定能中500万,岂不知,中500万的人寥寥无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心脏病的人并非只是20年前的一个故事。
二、心脏不舒服,有很多可能,可能是心脏病,也可能不是心脏病
心脏不舒服不代表就一定是心脏病,很多别的疾病也会导致心脏部位的不舒服,有人就以为是心脏病。就连心脏医生也不能根据简单的症状表述,就判断是心脏病还不是心脏病。心脏科医生也需要结合症状、病史、查体、检查,最后全面评估是不是心脏病。就好比心绞痛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心前区疼痛,可是心前区疼痛可能是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肋软骨炎、胸膜炎等等几十种疾病。甚至有可能就不是疾病,就是神经性疼痛,都有可能,所以要先弄清心脏不舒服是不是心脏病。
三、就算是心脏病也有很多种疾病,莫非一招制敌
就算是真正的心脏病,也有很多,比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瓣膜病、心衰等等心脏病。首先这些疾病,通过按摩肯定无效,就算目前正规的治疗,最好的结果也是控制,有部分还需要手术。
我们还是举例说明:
1、急性心肌梗死,按摩有效吗?
急性心肌梗死,目前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第一时间开通血管,除此之外,别的办法都是徒劳的,都是危险的,都会贻误战机,耽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加速死亡。
2、急性左心衰,按摩有效吗?
急性左心衰发作,任何口服药物都没有效果,必须立刻去医院抢救,才有获救的希望,否则就是死亡。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有很多种,我们不能否则按摩就一定无效,但目前没有公认的按摩方法,只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初期发病,可以通过憋气、按压眼球、刺激恶心等办法能中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别的心律失常都不好说,因为病因不同,性质不同。比如室速、室颤都只能电击除颤才能救命。比如严重的缓慢心律失常,只能起搏器治疗。
或许个别非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早搏、心慌等等问题,可以通过按摩起到一定的缓解,但目前没有更多的数据。
四、心脏不舒服怎么办?
心脏病不舒服,首先得弄清楚是不是心脏病,是哪一种心脏病,才能给出准确的缓解建议,和治疗建议。有人说心脏难受,难道就看着,等着120吗?
当然不是,采取最舒服的姿势,可以测测血压,摸摸脉搏;如果是明确的冠心病,可以给硝酸甘油含服,或担心硝酸甘油副作用,或血压低,可以给速效含服。
我总举一个例子,大半夜孩子哭泣,你一直喂奶给他,可是他一直哭,后来妈妈给孩子换了尿布,孩子不哭了。同样是哭,我们必须找到原因,才能解决,而不是孩子哭了就是孩子饿了。疾病更是复杂,同样的表现有无数种可能,错误的处理经常会适得其反,导致病情加重。
比如胸痛以为是心肌梗死,吃了阿司匹林,结果是主动脉夹层,无疑雪上加霜;比如心肌梗死了,一直按摩,不开通血管,不但无济于事,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速死亡。
治病求医,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病求因是最基本最根本的原则,是最起码的科学方法,而不是自以为心脏不舒服,就去按摩穴位。
当然,按摩保健在保健方面是有益的,但保护心脏,千万别只指望按摩,保护心脏的唯一办法就是:
远离烟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低盐低油低糖饮食减避免熬夜减少压力这些 健康 生活。
积极控制三高,明确冠心病的人需要加上阿司匹林和他汀!这样才能预防冠心病,预防心肌梗死。
突发心肌梗死,唯一救命的办法就是第一时间拨打120,第一时间开通血管!
心脏疾病,取内关、膻中就可以。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生活中,每一个人身材都会有一下毛病,而这些毛病会让人很疼痛,而疼痛是很令人难受的。那么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在疼痛的时候,可以缓解疼痛?下面是关于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的内容。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1疼痛令人难受,偏偏疼痛的种类又多,头痛、筋骨扭伤痛、月经痛、腰酸背痛、牙痛等等,很多人都无法忍受这些难熬的疼痛,选择吃止痛药。其实,在中医的针灸科里有六大治痛要穴,只要记住这六个穴位的位置,以后面对恼人的疼痛就可以不吃止痛药,而自己解除疼痛。
一些特定穴位可以解除人的疼痛有科学研究的证实,维也纳大学附属医院麻醉与重症治疗科医学博士贺拉夫从中医理论中,找到五个止痛的穴位点,他做了实验,在救护车运送外伤患者的过程按压穴位,希望能在药物介入前透过穴位按摩替伤者止痛。
研究结果发表在《麻醉与镇痛》期刊,在抵达医院前,按压穴位那组的患者不仅疼痛明显降低,而且伤患的焦虑减轻、心跳趋于稳定,满意度也较高。实例证实穴位按摩可以有相当程度的缓解疼痛。
中医从各大经络通过的位置找出人体的穴脉,以下是可以解除疼痛的6大穴位。
1、合谷穴
合谷穴是中医临床常用来治痛的要穴。它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道,可治疗脸部五官的痛症:头痛、眼睛痛、牙痛、喉咙肿痛等。头痛按合谷穴,临床上遇到牙痛的患者,针刺合谷上方。合谷穴还能治疗身体上肢痛、腰痛、肚子痛等。
如果无法找到正确的合谷穴,可以按虎口附近,愈靠近头部的疼痛就按愈上方、靠近下肢就按下方,左侧按左手、右侧按右手。其实合谷穴附近还有二间、三间、阳溪、偏历等穴,只要按手的虎口即可止痛。
合谷穴的位置:把手指并拢平放在桌上,往最高的点压下去,用力稍偏向食指,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即表示压的位置正确。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顾名思义,按了此穴一天可以走三里路。换言之,足三里能缓解膝腿疼痛,没办法走路的人,按压后可以让双腿变得比较有力,也可缓解走路后下肢疲劳。
它位于足阳明胃经,肠胃问题,胃痛、胃痉挛、胀气、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肚子痛等症状,都可以按足三里穴,它是调理肠胃功能的保健要穴。
足三里穴位置:膝盖外侧有个有个凹陷处下方三吋(约四指宽)的位置。
3、三阴交穴
三阴交是三条阴经交会处: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处,它主要调理肚脐以下的疼痛,如经痛、产痛、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按压。中医师提醒,该穴有刺激子宫收缩的效果,怀孕期间最好避免按压。
三阴交位置:脚踝内侧最高点往上三吋(四指幅宽)的地方。
4、 委中穴
一些搬重物、坐姿不良的上班人士易腰酸背痛。按压经过的委中穴,可治疗腰、脊、背等疼痛,坐骨神经痛及背侧下肢活动不便也可按委中。
委中穴位置:位在大腿后侧,膝窝中央两条筋之间的位置。
5、内关穴
按压内关穴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舒缓心绞痛、心律不整。此外,内关穴是联络三焦经的络穴,所以它能调节三焦气机、活血止痛;同时它又与奇经八脉中分布于胸腹的阴维脉交会,因此可治胸中诸疾,如咳嗽、气喘、呕吐、胃痛等症状。按压内关穴还能达到安宁心神,消除紧张心情。
内关穴位置:手用力握拳,前臂内侧会有两条筋浮起来,在两筋之间,手腕横纹上两吋(三指幅宽)的位置。
6、阳陵泉
阳陵泉穴在足少阳胆经上, 一般外伤或筋骨方面如拉伤、关节炎、五十肩、肩颈酸痛、运动伤害、扭挫伤、落枕,通常只要将阳陵泉疏通,筋就自然松了。
阳陵泉位置: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
下次哪儿感觉痛得难受,别急着吃止痛药,先按按身体的止痛穴位,让自己缓解一下疼痛,可以免去吃止痛药。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2 头痛
揉两眉间
无论感冒还是心烦,头疼总是紧紧相连。
紧锁眉头时,不妨轻轻舒展,可有助于舒缓头疼。头疼时,不妨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揪揉这个部位皮肤,以局部感觉微麻、发胀为宜,如果真有疾患,这个地方会出现一个红或深紫的印子,像被刮出的.痧一样。一般揪揉2分钟即可。动作宜慢不宜快,但要稍微有点力度。一般的头痛立刻能见效。
这儿有个穴位叫“印堂穴”,位于督脉之上,按摩印堂穴所在的这个部位有助于推动督脉气血运行,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
背痛
手助后腰暖
如果腰酸背痛,不妨尝试一下双手搓搓后腰,你会发现腰酸背痛的症状有所改善。先将两手对搓发热,紧贴后背脊柱两侧的腰眼处,稍停片刻,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腰部是中医所指的“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自然有助于缓解腰酸背痛啦。
牙痛
按虎口下关
牙痛让人坐卧不安,这时不妨按压一下这两个部位:一个是在百姓常说的“虎口”附近,中医的合谷穴也在这个位置。揉压“虎口”时,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此穴道疗效。
但要注意,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刺激。另一个是在面部,耳朵前方,颧骨下方的凹陷处。感觉牙痛,可以用手指或指关节按压这个部位,也是下关穴所在。中医认为手阳明经的脉络入下排牙齿,足阳明经的脉络入上排牙齿,合谷、下关两个穴位都是阳明经穴,按摩这两个地方能有助止牙痛。
肩痛
提揉肩上“井”
很多人经常帮肩痛的父母揉肩,但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原因及标准动作是什么。揉肩止痛除了舒活了肩部气血,还有一个原因是揉到了肩上的一口“井”——肩井穴。
按摩肩井穴能直接或辅助治疗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症状。很多父母年事已高,常感腰酸背痛,“拿肩井”是好办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被按摩者坐直,按摩者立于被按摩者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搭在被按摩者双肩井部位,四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做有节律的拿捏动作。如果再用空心拳帮老人捶捶后背,效果会更好。肩井穴位的按摩力度不要过重、过久,尤其血压高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久按、重按。
心痛
手腕上“玄关”
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有一把解除心痛的“钥匙”,是内关穴所在。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用。
心脏不好者若突发心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还可按内关穴,对其行点、按能活血通络,止痛。一般需按5分钟。仅作辅助治疗以及急救使用。
胃痛
点按足三里
气血虚或消化不良的人,稍吃多一点就会引起肠胃胀痛。中医认为,通过穴位按摩,可起到调整胃的机能、镇痛、降逆气化浊气的养生功效,进而缓解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痛经
脚背对点按
痛经让许多女孩子痛苦。按摩哪个部分能缓解痛经?答案就在脚背上,在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这是太冲穴的位置。按揉这个点,具有明显疏肝止痛作用,有助治疗痛经。
具体按摩方法如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5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