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健康生活 2023-09-21 01:51:13

人食五谷杂粮,如果是平时稍微不注意的话,就很有可能会伤害到人体的肠胃,从而也就很容易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出现。而消化系统对于人体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最终,人体所需要个营养成分都是通过消化系统来进行摄取的,如果是消化系统患上了某些疾病的话直接会影响营养的吸收。

为了更好的保护人们的消化系统,希望各位朋友能够了解一下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从而根据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来进行预防,达到保护自己消化系统的目的。具体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有胃肠炎、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

恶心与呕吐:恶心是指上腹部不适,紧迫想吐的感觉,同时可能伴有出汗、面色苍白、流口水、血压也会下降、心动过缓等迷走神经兴奋的表现。呕吐是有胃内容物(黏液、食物或胆汁等)经食道、口腔排出体外,两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出现。相关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常见于腹腔内器官疾病如急性胃炎、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兰尾炎、胆石症、肠梗阻、泌尿系结石、宫外孕等,以及腹腔外疾病如肺炎、心肌梗塞、食管裂孔疝嵌顿等。

2.常见于腹腔器官的慢性炎症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慢性腹膜炎、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盆腔炎、腹腔内肿瘤,以及腹腔外器官疾病如各种恶性肿瘤、铅中毒、胃肠神经症等。

对于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主要就是上述这些,这些疾病有着非常相似的症状,比如说腹痛、腹泻以及胃反酸等,因为它们属于同一种类型的疾病,所以症状表现也比较相似,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做出疾病诊断的时候仅仅依靠症状是不可能的,需要进行具体的检查才可以诊断出是什么疾病。

针灸培训

狗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多,那么狗常见病消化系统疾病有哪些?怎么防治?

狗狗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狗狗口腔炎、狗狗扁桃体炎、狗狗咽炎、狗狗食道梗阻、狗狗胃炎、狗狗胃扩张等,主人要注意狗狗的日常生活,提高警惕。狗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多,那么狗常见病消化系统疾病有哪些?怎么防治?

狗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多,那么狗常见病消化系统疾病有哪些?怎么防治?

? 1.犬扁桃体炎

? 犬扁桃体炎在腭扁桃体炎症中比在咽扁桃体中更常见。主要是因为吃雪、喝冰水、突然的温度变化和细菌感染,如链球菌、巴氏杆菌、威氏梭菌等。有人认为扁桃体的病变会引起肾炎和关节炎,所以当患有其他慢性复发 疾病,应注意检查扁桃体。

? 症状:急性扁桃体炎多发生在1-3岁的狗身上,伴有发热(41℃)、厌食、经常打哈欠、喉咙轻压引起的咳嗽。 口腔检查发现扁桃体红肿,粘液泡沫,甚至溃疡。

? 2.犬咽炎

? 指口腔和咽部黏膜的炎症,引起胃炎和喉炎相同,常继发扁桃体炎。 症状、治疗和扁桃体炎。

? 3.犬食道梗阻

? 指食团、异物(如骨头、鱼刺、软骨块、大腱)等阻塞食道。它通常发生在咽部之后或胸廓入口之前。

? 症状:不完全阻塞、干呕和窒息动作、缓慢进食、小心吞咽。 完全梗阻是指拒食、烦躁、头颈直立、流口水、抓挠脖子,甚至窒息。

? ?4.犬胃炎

? 很少单独发生,多与肠炎同时发生,称为肠胃炎。

? 原因:发霉。 腐烂的食物、过冷的饲料、难消化的物质、刺激性药物(治疗皮肤病的药物或老鼠药),甚至天气的突然变化都会引起。 某些传染病,如犬瘟热、犬肝炎、钩端螺旋体病和某些寄生虫(从肠道进入胃)可能继发于胃炎。

? 症状:胃炎主要表现为呕吐、食欲不振或作废、精神不振、腹痛、口渴等; 严重者吐血。

? ?5.犬胃胀

? 当断奶的幼犬被喂食过多的食物,或者当狗吃未消化或容易发酵的饲料(如玉米片或燕麦片)而不喝大量水时,就会发生犬胃扩张。 如胃内有异物(如石头、金属球、软木塞、细绳、果核、布片等)和幽门狭窄、肠便秘、梗阻,慢性胃扩张继发于食物潴留时间过长。

? 症状: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呻吟、嗳气、呼吸急促、腹胀。 严重窒息。 在慢性胃扩张中,肋骨后面可以感觉到饱腹感; 空腹、敲击鼓音、饭后浑浊、消化不良等。

容易癌变的消化系统疾患有几种?

容易发生癌变的消化系统疾患主要有以下几种:(1)胃溃疡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一般认为,胃黏膜的损害与抗损害因素失去平衡是导致溃疡发生的条件。胃溃疡的形成很可能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的局部表现。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5~55岁最多。在性别上,男性和女性几乎相等,男性稍多见,而十二指肠溃疡男性居多。胃溃疡多为单发,常位于胃小弯侧,溃疡轮廓鲜明,边界清楚,约80%直径在2.0厘米以内,活动期时表面覆盖黄白苔,愈合后遗留下纤维瘢痕。胃溃疡的常见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长期不愈可以恶变,其潜在危险性远远超过溃疡本身的严重程度。慢性胃溃疡如何演变成胃癌?这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其确切机理尚不清楚。胃镜及病理检查发现,溃疡癌变发生于溃疡的边缘,且多以早期癌的形式分布于溃疡的一侧或两侧,而在溃疡底部有一个既无平滑肌,又无癌浸润的瘢痕区,其癌变的癌细胞并不起源于溃疡的再生上皮。一般认为,溃疡的周围黏膜在溃疡活动时发生糜烂,在反复破坏和再生的慢性刺激下始发生癌变。
胃溃疡的治疗应达到四个目的:一是缓解症状;二是促进溃疡愈合;三是预防复发;四是防止并发症。20世纪70年代主张手术治疗,而手术并发症的严重后果及溃疡再次复发的事实说明,手术并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是80年代强效抑胃酸分泌药物应用以后,缓解抑制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已能达到很理想的程度。自从1983年开始,逐渐认识到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与胃溃疡的发生和复发密切相关,清除幽门螺杆菌不但能加速溃疡愈合,也能明显降低复发率,使胃溃疡的治疗前进了一大步。然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所引起的耐药菌株增多的社会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不管怎样,溃疡复发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难题。多数学者主张,在治愈溃疡后还需维持治疗来降低复发率,然而维持治疗的高昂费用及药物的副作用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也有研究表明,维持治疗只减少症状的发生,其并发症并不减少。有人认为,应用中医药治疗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并发症,且副作用较少,但尚需更多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研究提供证据。
(2)胃息肉
胃息肉是发生于胃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年龄较大,在55~75岁间居多,男性比女性高出1倍。胃息肉大小从1毫米至1厘米不等,多为单个,少数为多个,有蒂或无蒂。常位于胃窦部和胃体部,均以大弯与前壁多发。中医对胃息肉的研究开展得不多,一般认为肝气不疏,气滞血瘀,痰湿蕴结可导致胃息肉的发生。
一般认为,胃息肉表面可恶性变,多发性息肉的恶变率比单个息肉高。有资料报道,经X线诊断为胃息肉的患者中,20%伴有恶性变;在胃息肉切除标本中,见14%的多发性息肉有恶变,9%的单发息肉有恶变。
胃息肉恶化的演变过程目前尚不甚明确,日本学者研究认为,息肉癌变与不典型增生有关,即产生不典型增生后即可发生癌变。增生性息肉肿瘤标记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亦提示,不典型增生为癌和增生的中间状态。故息肉癌变起自增大息肉的不典型增生灶,而不是直接发生在非不典型增生灶的增生性上皮上。
(3)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该病检出率约占受检人数的13.8%,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故中老年人多发此病。
目前认为,萎缩性胃炎若早期发现,积极治疗,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是可以恢复的。单纯萎缩性胃炎尤其是轻度、中度萎缩性胃炎癌变率较小,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中或重度肠上皮化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本病经10~20年随访,其癌变率达10%左右,故对此病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前期病变有关,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组织形态学、病因学和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已逐渐深入。西药对该病的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近几年由于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注目的成就,展示出中医治疗本病的广阔前景。综合国内文献报道,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肯定,经过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患者的肠上皮化生或萎缩性病变大都可出现逆行性变化。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胃癌专家会议上指出:非典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并根据异型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者与胃黏膜炎症再生性变化易区别,常可逆转为正常;中度者虽可能属良性,但也可能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应定期随访,复查胃镜和活检;重度的拟似癌变,应近期密切观察,如不能排除癌变可能则建议手术。
(4)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原因不明的弥漫性大肠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以黏膜为主,常有糜烂和浅溃疡形成。主要发生在直肠、结肠,多累及远端结肠。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其他全身症状。
该病病情轻重悬殊,个体差异很大,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多,性别差异不明显,多数起病缓慢,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病程很长。国内资料分析显示,具有发病年龄大、病变程度较轻、累及结肠范围小、癌变率低等特征。
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型患者,以直肠、乙状结肠或左半结肠为主要病变者预后较好。暴发型有严重的中毒性结肠扩张及急性肠穿孔、大出血、息肉、癌变等并发症者,预后较差。
轻型溃疡性结肠炎在成年患者中发生癌变者不足5%。但是,长期有症状的患者,尤其在儿童或青春期发病者的癌变率很高。溃疡性结肠炎容易癌变者,有其一定的特点:
①发病年龄轻,20岁以前发病者多。
②病史持续时间长,超过10年。
③病变累及范围广,呈全结肠者。
对有这些特点者应该做全结肠检查及活检。如检查结果为不典型增生,可每隔1年做直肠活检一次,每隔2年重复作结肠活检。如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则3~6个月重复活检;如不典型增生未改善,反而有进展,推荐做全结肠切除手术,以防止癌的发生。
(5)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大肠黏膜隆起赘生物的总称,仅表示肉眼外观,并不说明病理性质。肠道内息肉以大肠最为多见,尤以结肠及乙状结肠为甚。息肉中还有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之分。前者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则关系较小。前者以其病理性质来命名。结肠镜的问世,对大肠息肉的诊断、治疗意义很大。首先结肠镜大大提高了息肉阳性诊断率,根据镜下形态、活检可做分类诊断;而且配用高频电可做摘除治疗。大肠息肉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部分病例可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大便中可有黏液排出,少数病例可有息肉脱垂。
大肠息肉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据研究可能与家族遗传因素、炎症及其他慢性刺激、种族、饮食成分及结构等因素有关。
(6)慢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各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程在半年以上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化验结果,特别是组织病理特征,一般分为慢性持续性肝炎或称“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甲型肝炎病毒所致的急性肝炎一般不演变成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的病情发展属良性,多数患者迁延多年后病情好转、稳定,肝功能试验恢复正常,达到临床痊愈;极少数转变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情较复杂,预后亦较严重,除个别病情可改善,甚至痊愈外,多数渐进至肝硬变。(7)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形成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结果扰乱了肝内的正常结构,使肝脏变形,质地变硬,故名“肝硬化”。常见病因有患病毒性肝炎和血吸虫病、酒精中毒、胆汁瘀积、接触工业毒物或药物、循环障碍、代谢紊乱等。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代偿期肝硬化可以长期维持健康状态,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较差。肝癌并发率为4.5%至9.0%。
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各种肝硬化均可继发肝癌,而以大结节型的坏死后性肝硬化和门静脉性肝硬化更易发生,肝硬化患者均有肝细胞的代偿性增生,肝细胞恶变可能在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发生,即通过肝组织破坏—增生—间变而致癌变的过程。

?2019执业药师考试题库药学综合知识: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2019执业药师考试题库药学综合知识: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一、最佳选择题

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病因是

A.化学物质的刺激

B.强烈的精神刺激

C.幽门螺杆菌感染

D.吸烟

E.遗传因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大约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的胃溃疡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

在消化性溃疡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为

A.Hp感染

B.黏膜血流减少

C.黏膜屏障的完整性

D.胃酸

E.前列腺素E分泌过少

『正确答案』D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的防御因子为

A.前列腺素E

B.Hp感染

C.胆盐

D.酒精

E.大面积烧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非甾体抗炎药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机制为

A.促进胃酸分泌

B.抑制胃酸分泌

C.影响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

D.减少前列腺素E合成

E.减少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E合成,导致消化性溃疡。

关于消化性溃疡抗Hp的三联疗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

B.奥美拉唑+阿莫西林+阿奇霉素

C.胶体次碳酸铋+硫糖铝+甲硝唑

D.胶体次碳酸铋+哌仑西平+替硝唑

E.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法莫替丁

『正确答案』A

下列药物不属于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线方案典型组方的是

A.铋剂

B.组胺H2受体阻断剂

C.克拉霉素

D.质子泵抑制剂

E.甲硝唑

『正确答案』B

消化性溃疡抗Hp的四联疗法使用疗程

A.8-12周

B.1-2周

C.8-10周

D.6-8周

E.4-6周

『正确答案』B

匹维溴铵作用机制为

A.M受体阻断剂

B.M受体激动剂

C.β受体阻断剂

D.钙拮抗剂

E.钠拮抗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匹维溴铵---作为钙拮抗剂解除含Oddi括约肌在内的消化道平滑肌痉挛,没有抗胆碱能作用和心血管不良反应,可用于排石后,餐时50mg tid po,吞服不可掰嚼,非卧位服用。

二、配伍选择题

A.埃索美拉唑

B.铝碳酸镁

C.碳酸氢钠

D.法莫替丁

E.多潘立酮

1.属H2受体拮抗剂

『正确答案』D

2.属质子泵抑制剂的是

『正确答案』A

3.属促动力药的是

『正确答案』E

4.黏膜保护剂的是

『正确答案』B

A.复方氢氧化铝

B.阿莫西林

C.奥美拉唑

D.伊托必利

E.甲硝唑

1.应在餐前15~20min服用的是

『正确答案』D

2.应在餐前1h服用的是

『正确答案』A

3.餐前30min服用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C

三、多选题

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说法正确的有

A.法莫替丁可引起白细胞增高

B.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影响钙吸收,建议补充枸橼酸钙

C.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抑酸治疗为主,促动力剂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D.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GERD症状严重性、是否复发及疗效无影响

E.避免饱餐和餐中饮水、睡前3小时内不进食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

法莫替丁可引起睡眠障碍、白细胞总数下降;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抑酸治疗为主,且强度和时间超过消化性溃疡,促动力剂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可能加重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是

A.茶碱类

B.镇静剂

C.雌激素

D.钙通道阻滞剂

E.α受体激动剂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可能加重反流症状的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激动剂、α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硝酸盐、镇静剂、雌激素。停服多西环素、氯化钾、铁剂、奎尼丁、阿仑磷酸盐等可能引起食管损害的药物。

关于消化性溃疡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周Hp根除治疗+2周抑酸治疗即可

B.十二指肠溃疡抑酸方案为常规剂量的PPI早餐前1次,H2RA晚餐后1次

C.对于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2周Hp根除治疗+2周抑酸治疗即可

D.对于非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周抑酸治疗+12周维持治疗,以降低溃疡复发

E.对于非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4周抑酸治疗+12周维持治疗,以降低溃疡复发

『正确答案』ABD

Charcot三联征为

A.上腹剧痛

B.寒战高热

C.梗阻性黄疸

D.感染性休克

E.谵妄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 Charcot三联征(夏科氏三联征)是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三个症状需要按此顺序出现)。为肝外胆管结石继发胆管炎的典型症状。

常用于胆石症的药物为

A.匹维溴铵

B.头孢曲松

C.熊去氧胆酸

D.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E.哌替啶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熊去氧胆酸---长期服用可增加胆汁酸分泌,改变胆汁成分,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利于胆固醇结石溶解。

用于不宜手术治疗的、胆囊有收缩功能的、较小的胆固醇结石患者,但效果不太显著。胆管梗阻、肝功能异常及慢性腹泻者慎用。

四、综合分析题

男性,27岁,间断上腹痛3年,表现为餐后痛,约1-2h后缓解,春冬季多发。

1.该病人最有可能诊断为

A.浅表性胃炎

B.萎缩性胃炎

C.胃溃疡

D.反流性食管炎

E.十二指肠溃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该患者为胃溃疡的典型临床表现

①慢性病程: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

②复发性:反复发作,常有季节性,常在秋冬及冬春之交发病。

③节律性:DU常表现为饥饿痛(两餐之间出现上腹痛,持续至下餐进餐后缓解)、夜间痛或清晨痛;

GU表现为餐后痛(餐后约1h出现,持续1~2h后缓解)

2.该患者不可以使用的药物有

A.胶体果胶铋

B.氢氧化铝

C.氯化钾片

D.法莫替丁

E.兰索拉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药物在消化性溃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其他如糖皮质激素、某些抗肿瘤药、口服铁剂或氯化钾等可直接损害黏膜屏障,氯吡格雷延缓溃疡的愈合。

3.该患者Hp阳性,根除Hp的方案应为

A.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铝碳酸镁

B.PPI+西咪替丁+阿莫西林+铋剂

C.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铋剂

D.法莫替丁+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铋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2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