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膝阳关

健康生活 2023-09-21 01:20:15

膝阳关穴位位置

膝阳关位于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取穴。

膝阳关位于膝外侧,阳陵泉穴上3寸,股骨外上髁之边缘处。另说在阳陵泉穴上5寸《千金翼方》、2寸《针灸资生经》;“在膝眼旁一寸”《针灸集成》。

膝阳关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膝阳关穴位于人体的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膝阳关位于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取穴。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阳陵泉直上,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处取穴。

生理解剖

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

膝阳关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分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膝上外侧动、静脉。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后缘→腓肠肌外侧头前方。

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和膝上外侧动、静脉。

膝阳关穴的作用

膝阳关穴意义: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飞落的经水及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走阳陵泉穴。

功效作用:清热降温、膝阳关有疏风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疏利关节,祛风化湿。

主治疾病

1、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脚气;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

3、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等。

4、现代又多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

5、膝阳关主治膝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膝关节炎,下肢瘫痪等。

穴位配伍

膝阳穴配环跳穴、承筋穴治胫痹不仁;

膝阳穴配血海穴、膝关穴、犊鼻穴、丰隆穴、曲池穴、合谷穴治膝关穴节炎。

膝阳穴关配膝眼穴、阳陵泉穴,有利关节,通筋脉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

膝阳穴关配委中穴、承山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腘筋挛急。

刺灸法

治法:寒则泻之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补之或水针。

针刺法

直刺0.8~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膝部和大腿外侧。

艾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膝阳关穴解析

别名:Xī yáng guān(寒府穴,关阳穴,关陵穴,阳陵穴)

1、膝阳关。膝,指本穴所在为膝部。阳,阳气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本穴物质为中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向膝之下部飞落而下,飞落而下的经水飞溅出大量的水湿之气并充盛于穴周内外,致使膝以下胆经各穴生发的阳气上行至此时受到格阻,胆经下部经脉的阳气至此后不得上行,故名。关阳名意与膝阳关同。

2、寒府。寒,寒冷也。府,府宅也。寒府名意指胆经营下行经水在此生发出大量冷湿水气。理同膝阳关名解。

3、关陵。关,关卡也。陵,土堆也,此指脾土物质。关陵名意指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在此被关卡于膝关穴节下部。本穴物质为下行的经水及经水散发的大量寒湿水气,而随胆经下部经脉上扬的脾土尘埃至此后则因与此寒湿水气相遇而不能上行,故名关陵。

4、阳陵。阳,阳气也。陵,陵墓也。阳陵名意指胆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如同进入陵墓被埋藏一般,故名阳陵。理同寒府名解。

5、膝阳关为经穴名(Xīyángguān GB33)。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备急千金要方》名关阳。《针灸大全》名足阳关。近称膝阳关。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膝即膝部,阳为阴之对,指外侧,关即机关,指膝关节,此穴在膝关节外侧,故名膝阳关。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阳关、环跳、承筋,主胫痹不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膝外痛不可屈伸,风痹不仁。

《类经图翼》:主治风痹不仁,股膝冷痛,不可屈伸。

道医培训

曲泉针刺深度 膝阳关透曲泉的针刺手法

1 曲泉针刺深度取穴:坐位,膝关节半屈,半腱肌,半膜肌腱内侧面前方,股骨(内髁)和胫骨的交界,腘窝横皴牧内侧终止处。

进针方向:从内侧向外侧直刺与内侧面成90°。

针刺深度:屈膝或正坐位,在膝内侧横纹端凹陷处,直刺,深1-1.5寸,留针20分钟,局部可有酸胀感。

施灸: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2 曲泉穴穴位层次解剖1.皮肤:由隐神经髌下支,小腿内侧皮神经分布。小腿内侧皮神经是隐神经本干在小腿部的直接延续,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4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和大隐静脉。

3.针在缝匠肌的后缘刺入:此肌由股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2,第3腰神经。

4.股薄肌腱:该肌是大腿内收集群中靠最内侧一条长带状的肌肉,下方以腱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它由闭孔神经支配,其神经纤维来自第3,第4腰神经。

5.半膜肌腱:此处在股薄肌腱的内后方,由坐骨神经的胫侧部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和第1,第2骶神经。

6.腓肠肌内侧头:起于股骨内侧髁的后面,由胫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1,第2骶神经。

若针穿过腓肠肌内侧头深达2寸左右时,有可能刺到位于腘窝处的腘动,静脉和胫神经。

深层有膝上内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3 针刺曲泉的作用主治曲泉为足厥阴肝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水穴,本穴具有清胆泻肝,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功,多用于治疗阴挺,少腹痛,小便不利,阴痒,外阴部痛,遗精,疝气,惊狂,膝,股内侧疼痛诸症。

4 曲泉常用配伍疗法1.本穴清热燥湿止痒。配带脉,中极,下髎,阴陵泉,针刺泻法,治疗湿热下注之黄白带下;配中极,血海,蠡沟,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湿热下注之阴痒,湿疹。

2.本穴清热利湿。配中极,膀胱俞,阴陵泉,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膀胱湿热之小便不利;配阴陵泉,大敦,照海,针刺泻法,治疗湿热脚气。

3.本穴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配气海,血海,三阴交,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肝气郁滞之月经不调,痛经;配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针用泻法,治疗瘀血阻滞之产后腹痛。

4.配关元,中极,三阴交,太冲,大敦,针刺泻法,疏肝理气止痛,治疗肝气郁结之疝痛,阴茎痛。

5.配悬颅,颌厌,太阳,太溪,太冲,针刺泻法,平肝潜阳,清利头目,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6.本穴舒筋利节,通络止痛,配环跳,阳陵泉,三阴交,昆仑,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下肢痿痹;配阳陵泉,阴陵泉,血海,膝眼,犊鼻,针刺泻法,治疗膝髌肿痛。

7.配关元,中极,肾俞,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肝肾,治疗肾虚阳痿,遗精等。

8.配百会,气海,三阴交,大敦,针刺补法,重灸百会,益气升阳,治疗中气下陷之阴挺。

邢门脉针病例分享(二)

邢门脉针病例分享

邢洪起医生针刺治疗麻药牙本质过敏一例

邢洪起先生,家传邢门脉针,精于根据脉象进行针灸治疗,效如桴鼓。以下是其治疗牙齿过敏的一例精彩案例。

患者,女,43岁,半年前因洗牙局部注射麻药(药名剂量不详),出现左侧上下牙酸痛,遇冷水、热水、或进食稍甜的食物或饮料,即可引起牙齿剧烈疼痛。患者不能用左侧牙齿咀嚼食物,刷牙时必须用温水方可。曾针刺合谷、下关、頬车、太溪等穴位,未取寸功。患者面黄虚浮,舌淡红苔薄白,脉左沉细尺细涩,右寸弦滑关弦尺郁。

邢师取穴:左绝骨,左内关,右合谷,右太溪,右三阴交,百会,左下关,左丘墟,左膝阳关,双侧风池。针后左侧上下牙酸痛渐减,留针半小时后,酸痛减轻80%。次日早餐不自主开始用左侧牙齿咀嚼,牙齿略有酸痛不适,自述约剩1%,甚为称奇。

分析:邢师认为麻药伤肾,加上患者脉象,左尺沉细涩亦为精亏于下,齿为骨之余,故治疗必须补肾填精益髓方可。髓会绝骨,故取绝骨、太溪、三阴交补肾生髓。丘墟为胆经原穴,少阳为一阳之气,主升发;膝阳关顾名思义,为阳气上升之关卡,取之以通阳;百会升举阳气。丘墟、膝阳关、百会三穴并用,升阳引肾之精髓上升,精髓为阴,无阳气则无以上升,一阴一阳谓之道。下关为局部之牵引针,引气血到达患部。内关为阳气由内外出的关卡,合谷宣发阳气。患者左脉沉为阳郁之象,右寸弦滑、关尺弦郁为阳气不宣降,此两穴亦可助阳气之外达,流通,敷布,宣降。诸穴配合,补肾填髓,并升举阳气,以助阴精上升布散至牙髓。牙髓充实,则酸痛诸症立减。邢师以上诸穴相配,如排兵布阵,颇有章法,命之曰补肾填精针方,对精髓亏虚诸症皆有效。而麻药伤肾之说,乃邢师临床数年所悟,可谓发前人之未发。

咨询电话

? ? ? ? ? ? ?邢有方老师

? ? ? ? ? ? ?13791377120

? ? ? ? ? ? ? ? 颜儿老师

? ? ? ? ? ? ? ? 18753281531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1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