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犊鼻屈膝,在膝部,膝关节外侧,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犊鼻穴的准确位置图
屈膝时,犊鼻穴位于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在髌韧带外缘;有膝关穴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
犊鼻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膝关节囊。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分布着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皮肤有股前皮神经分布。大腿深筋膜致密坚韧。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髌下方髌韧带外侧深进,直抵关节囊。在关节囊的周围,有膝关节网,由旋股外侧动脉的分支,股动脉的膝降动脉、膝上下外和膝下下内动脉,以及胫前返动脉吻合而成。从腓总神经发出的膝上下外关节支与同名动脉伴行,分布于膝关节。
皮肤→皮下组织→髌韧带与髌外侧支持带之间→膝关节囊、翼状皱襞。
皮肤→皮下组织→膝关节囊→翼状皱襞。
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股前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膝关节支及膝关节动脉网分布。
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腓总神经关节支和膝关节动、静脉网。
犊鼻穴意义:胃经经水由此经过并带走脾土微粒。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经水循胃经下流足三里穴。
清刷膝关穴节中的脾土微粒,保证膝关穴节的伸缩自如。
犊鼻有祛风化湿、疏利关节的作用。
犊鼻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穴之一。
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外伤等各种膝关节痛患者,犊鼻穴为常用腧穴。膝部神经痛或麻木,下肢瘫痪,常为辅助用穴。
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蜂针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等各种膝关节痛患者,犊鼻穴常用穴,而且疗效肯定。首先,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胃为后天之本,取本经喻穴可大补气血,调节人体免疫力,而上述疾病往往是因为气血不足,免疫失调所致;其次,犊鼻穴位于膝关节外侧,符合针灸穴辨证取穴的原则,且蜂毒治疗作用以局部疗效显著。因此,治疗上述疾病,犊鼻穴为常用穴。
犊鼻穴主治膝痛,关节屈伸不利,脚气,膝中疼痛,损伤性膝关节痛,膝部神经痛或麻木,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关节酸痛,屈伸不利,膝髌肿痛不仁,下肢痿痹,下肢麻痹,下肢瘫痪,足跟痛等。
犊鼻穴主治膝痛、关节屈伸不利、脚气。
犊鼻主治膝关节周围的疾患:如膝中疼痛、脚气、下肢痿痹、损伤性膝关节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
犊鼻主治膝关节酸痛、屈伸不利,脚气等。
犊鼻主治膝髌肿痛不仁,屈伸不利,下肢麻痹,脚气。
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膝部神经痛或麻木,脚气,下肢瘫痪,足跟痛。
配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治膝痛。
犊鼻配膝阳关、足三里、阳陵泉,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膝及膝下病。
犊鼻配梁丘、阳陵泉,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
犊鼻配阳陵泉、委中、承山,有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髌骨脂肪垫劳损。
治法:寒则泻之,热则补之。
膝中斜刺0.5~1寸。
稍向髌韧带方向斜刺0.5~1.2寸,膝关节酸胀沉重。
从前向后内斜刺1.0~1.5寸,膝关节酸胀沉重。
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别名:Dú bí,外膝眼(《备急千金要方》)。
1、犊鼻。犊,小牛也,脾土也。鼻,牵牛而行的上扪之处。该穴名意指流过的胃经经水带走本穴的地部脾土微粒。本穴物质为梁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从梁丘穴的高位流落本穴的低位,经水的运行如瀑布跌落,本穴的地部脾土微粒被经水承运而行,如被牵之牛顺从而行,故名。2、外膝眼。外,外部。膝,膝部。眼,凹陷之处。外膝眼名意指本穴为膝外凹陷处,无它意。
犊鼻为经穴名(Dúbí ST35)。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俗称外膝眼。属足阳明胃经。犊即小牛,鼻即鼻子,穴在髌韧带之侧,韧带形似小牛之鼻,故名犊鼻。主治膝痛,关节屈伸不利,脚气,膝中疼痛,损伤性膝关节痛,膝部神经痛或麻木,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关节酸痛,屈伸不利,膝髌肿痛不仁,下肢痿痹,下肢麻痹,下肢瘫痪,足跟痛等。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脏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犊鼻二穴。
犊即小牛,鼻即鼻子,穴在髌韧带之侧,韧带形似小牛之鼻,故名犊鼻。
《说文》:“犊,牛子也。”鼻指呼吸兼嗅觉器官。足阳明胃经属土,以其牛为坤为地,穴当膝髌骨旁,是处形同牛鼻。《医宗金鉴》:“此处陷中两旁有空,状如牛鼻。”因名犊鼻。
《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刺膝出液为跛。”
《黄帝内经灵柩·杂病》: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圆)利针,发而间之。针大如牦,利膝无疑。
《备急千金要方》:“犊鼻肿,可灸,不可刺。”
《针灸甲乙经》:“犊鼻肿,可刺其上(即鹤顶穴),坚则勿攻,攻之者死。”
《针灸资生经》:膝及膝下病;膝膑痈肿。
《类经图翼》:主治膝痛不仁,难跪起,脚气,若膝髌痈肿,溃者不可治,不溃者可疗,若犊鼻坚硬,勿便攻之,先用洗熨,而后微刺之,愈。
道医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1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野菊花就是野生的菊花吗?
下一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