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飞扬的准确有哪些作用,针对哪些疾病_飞扬穴位有哪些作用,针对哪些疾病

健康生活 2023-09-21 00:53:09

飞扬穴位位置

飞扬穴位于小腿后区,当外踝后,昆仑(BL60)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处,腓肠肌外下缘与跟腱移行处,正坐或侧卧取穴。

飞扬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另说“外踝上九寸”(《针灸资生经》);“在昆仑上五寸五分”(《针灸集成》) 。

飞扬穴位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飞扬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七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

飞扬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

飞扬穴位于小腿后区,昆仑(BL60)直上7寸,腓肠肌外下缘与跟腱移行处,正坐或侧卧取穴。

生理解剖

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飞扬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分布着腓肠外侧皮神经。皮肤由腓总神经的分支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部,经外踝后下方,至小腿后面中线上行,与腓肠神经伴行。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踇长屈肌。

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飞扬穴的作用

特异性:飞扬穴为足太阳经之络穴。足太阳经络穴。

飞扬穴意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向上飞扬。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性温。

运行规律:大部分循膀胱经上行,小部分别入足少阴肾经。

功效作用:联络表里、清热安神,舒筋活络。飞扬穴有清头风、宁神志、疏筋络的作用。

主治疾病

头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疮。

飞扬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头痛、目眩、鼻衄、颈项强、腰腿痛、膝胫无力、月嵩肠酸痛、足痿、历节痛风、足趾不得屈伸、寒疟、血痔、癫狂等。

现代多用飞扬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膀胱炎、癫痫、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飞扬穴主治头痛,目眩,鼻衄,颈项痛,腰膝疫痛,癫痫,痔疾,脚气等。

风湿性关节炎,痔疮,膀胱炎,癫痫,眩晕等。

穴位配伍

飞扬穴配委中穴治腿痛。

飞扬穴配百会穴、后溪穴,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

飞扬穴配太溪穴,为原络配穴法,有清利头目,滋阴养血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鼻衄。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针刺法

一般直刺0.7~1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下肢放散;

艾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飞扬穴解析

别名:Fēi yáng(厥阳穴,厥阴穴,厥扬穴)

1、飞扬。飞,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也。扬,指穴内物质扬而上行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跗阳至至阴穴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蒸升,故名。

2、厥阳。厥,厥通掘,乃翘起、掘起之意。阳,阳气也。厥阳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掘起上扬。理同飞扬名解。厥阴、厥扬名意与厥阳近同,阴表示本穴上扬的气血物质为膀胱经的寒湿水气而非为真正的阳热之气。

3、膀胱经络穴。本穴气血为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它不光膀胱经上行,同时亦向外扩散于与膀胱经相表里的少阴肾经,故为膀胱经络穴。

飞扬穴的好处

飞扬为经穴名(Fēiyáng BL58)。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即飞阳。别名厥阳。属足太阳膀胱经。飞扬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飞即飞翔,扬通阳,为阴之对,外为阳,此穴在小腿外侧,本经络脉从此处飞离而络入足少阴经,故名飞扬。

按压飞扬穴祛除烦躁

当出现胸中憋闷、心情烦躁或想摔东西时,可令病人趴到床上,用手捏拿病人的小腿肚,即飞扬穴与筑宾穴(承山穴两侧向下对着捏)。

这时病人会大痛,几下就可以了,基本上病人会在第二天头脑清凉,胸中舒畅,不再烦躁。注:膀胱经上的飞扬穴,位于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直上7 寸,承山穴外下方l 寸处。肾经上的筑宾穴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按摩飞扬穴速治感冒

感冒似非大病,痛苦可不小。受常年频发之苦者,屡见不鲜,且常可继发多种疾病。防治本病,不可忽视。针刺飞扬穴(外踝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防治感冒简便而效速,治愈率高,疗效可靠,患者易接受。极具“可重复性”。

针刺方法

飞扬穴:针刺1.5~3寸,行泻法,有针感起针或留针20分钟。

本穴在足之外踝上方七寸之处,当腓肠肌的外缘,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膀胱经承接着小肠经的脉气,起于目内皆(睛明穴),自头先行至足,所以飞扬穴的疗效可以上达目部。络穴大多适用于清热开郁,所以本穴是治头面五官部热病的有效穴。

机理探讨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感冒初期乃多因正气亏虚外邪乘虚而入,正邪交争于“表”之“太阳病”。运行气血之通路受阻,必不通而为痛。阳虚畏寒,阴虚发热。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之端,上头下额,结于鼻。”其气血不足,筋失所养,则鼻塞清涕,或干燥热痛。飞扬穴压痛为经络反映病侯之功能。取之,可传导感应,调整虚实而治本经病。针刺过程中,针感的传导和症状的转化,明显地体现了手、足太阳相通的关系。发扬为“络穴”,可在踹内、小趾、肾俞穴等部位与足少阴肾经相通。肾气“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肺气得以宣发,推动着进行了“气体交换”的新鲜血气,“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继而输注全身。气血活而旺盛,故使身热汗出,热邪得以外泻,经络疏通,阴阳平衡,诸症消失。驱邪以扶正为基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本法治愈后,复发者甚少。

例1:刘XX,男,35岁,农民。1988年1月15日患头痛、项强、腰痛、畏寒、无汗、鼻塞清涕一天余。脉浮、苔薄白,素体壮。嘱伸腿俯卧。查左飞扬穴压痛明显,即以毫针直刺。针感立即顺足太阳膀胱经而下至踝。缓缓捻转后,针感沿足外侧至小趾端。继而从飞扬逆该经而上,至腰背。顿觉全身热,腰痛止,头痛大轻。试扭转颈项已不强,鼻塞已大轻。再施“守气法”并稍加“捻而不转”,针感渐抵肩外端,似有热流沿双上肢至双手。同时针感过头至前额。立即觉胸、背、掌心热而汗出。头痛全止,清涕消失而鼻通。稍候,患者诉全身仍温暖轻松而无痛,鼻孔通气仍良好。徐徐出针。本例体健壮,得气快,见效速。

例2:张XX,科技干部,40岁左右。86年正月十三日蹬山劳累后,同时感受风寒,均头身痛、畏寒1小时。夜宿深山,无医无药。张以指代针,按揉飞扬穴,不足10分钟,治愈感冒。体虚经常感冒者,可埋皮内针于飞扬穴,可治,可防。

例3:张先生,53岁,素体弱多病,经常感冒。近年来以此法治之,每次埋针,少则一周,多则月余,埋针多次。开始只于严冬感冒一次,后则数年不发。

按摩体会

本法与传统针法相比,取穴少而精。不论风寒、风热,均取飞扬。手法应随症状转化而随机应变。身后取穴可避免畏针心理。本法简便易学,人人可自治,便于及时处理,可防止延误治疗时机而邪气内传。便于推广普及。不受条件限制,随时随地可治。“指针法”不用脱衣。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飞扬、太乙、滑肉门,主癫狂吐舌。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主目眩,逆气鼽衄。

《医宗金鉴》:主步履艰难。

道医培训

图解经络穴位按摩速查手册套装的目录

《图解经络穴位按摩速查手册》
学会自我按摩的五大好处
速查表
阅读导航
第1章 手太阴肺经经穴
中府穴 通畅肺腑无阻碍
尺泽穴 腹痛发热首选穴
孔最穴 久坐不痔的秘诀
列缺穴 “列缺”霹雳,阴霾消散
经渠穴 呼吸畅通的法宝
太渊穴 气血不足太渊相助
鱼际穴 失声莫担心,鱼际在手边
少商穴 没事常掐,感冒不来烦
第2章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商阳穴 胸中气闷找商阳
三问穴 五官病痛全拿下
合谷穴 牙疼是病也不怕
阳溪穴 头痛耳鸣一扫光
下廉穴 肠胃健康,一身轻松
曲池穴 腹痛吐泻不用愁
肩髃穴 肩膀的保健医生
扶突穴 止咳平喘有奇效
迎香穴 抛掉鼻炎鼻塞的烦恼
第3章 足阴明胃经经穴
承泣穴 还你一双明亮的眼睛
四白穴 明目养颜的好帮手
地仓穴 祛风、治感冒,地仓有疗效
颊车穴 口眼歪斜按颊车
下关穴 要想口耳好,按摩下关少不了
头维穴 头痛不可怕,头维赶走它
人迎穴 咽喉肿、高血压,人迎有办法
第4章 足太阴脾经经穴
隐白穴 要想止血快,马上按隐白
太白穴 消除湿疹有太白
公孙穴 调理脾胃的保健师
三阴交 穴妇科疾病的克星
阴陵泉穴 让您便便畅通
血海穴 清血利湿,血海本事
府舍穴 腹痛不愁,府舍解忧
大横穴 大肠疾病找大横
周荣穴 让您心平气顺
大包穴 常按大包穴,睡觉更安稳
第5章 手少阴心经经穴
极泉穴 按压极泉,强健心脏
青灵穴 祛除疼痛无烦恼
少海穴 常按少海,疼痛不来
神门穴 宁心提神疗效好
少府穴 治疗心胸痛,少府最有效
少冲穴 急救中风,要掐少冲
第6章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少泽穴 昏迷不用怕,少泽唤醒他
后溪穴 腰痛按后溪,为您解忧急
阳谷穴 耳鸣不担忧,阳谷是帮手
养老穴 晚年体健靠养老
小海穴 按小海,脸色红润气色佳
肩贞穴 消炎止痛,肩贞常用
天宗穴 美体健胸按天宗
肩中俞穴 常按肩中俞,肩背更有力
颧髎穴 面部疼痛,常按管用
听宫穴 耳朵聪灵听力好
第7章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睛明穴 还您一个明亮的世界
眉冲穴 常按眉冲穴,眩晕都退却
曲差穴 鼻窍通透有曲差
五处穴 癫痫不可怕,五处治好它
承光穴 止痛祛热,还您快乐
通天穴 鼻内畅通无阻
攒竹穴 消除疲劳眼睛好
天柱穴 头脑清楚,天柱帮助
大杼穴 祛热祛痛,大杼常用
风门穴 治疗感冒,风门疗效好
会阳穴 止血治痔疮,全都找会阳
承扶穴 臀部减肥按承扶
殷门穴 强健腿腰,殷门有绝招
委中穴 腰痛背痛求委中
承筋穴 小腿痉挛揉承筋
承山穴 腿脚有力不抽筋
飞扬穴 祛除头痛,神采飞扬
昆仑穴 常按昆仑,清晨睡安稳
申脉穴 宁神止痛不眩晕
至阴穴 难产别发愁,至阴有特效
第8章 足少阴肾经经穴
涌泉穴 缓解腰酸背疼就找涌泉
太溪穴 治疗生殖系统病的好手
复溜穴 肾脏功能的调理师
筑宾穴 筑宾帮您,安心宁神
横骨穴 摆脱男人难言的痛苦
大赫穴 男性健康的福星
气穴 专治生殖泌尿疾病
肓俞穴 告别便秘的痛苦
商曲穴 帮你解决腹痛的烦恼
神封穴 咳嗽气喘点神封
俞府穴 胜过止咳良药
第9章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天池穴 让全身重新焕发活力
曲泽穴 速效“定心丸”
内关穴 安抚你的胃,体贴你的心
大陵穴 让你口气清新每一天
劳宫穴 手瘁难忍,重掐劳宫
中冲穴 迅速降低体温就找中冲
第10章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关冲穴 调整身体内分泌
液门穴 清火散热的“牛黄解毒片”
中渚穴 治疗更年期女性的疾病
阳池穴 提高怀孕妈妈的幸福度
支沟穴 摆脱便秘痛苦的秘密
天井穴 清热凉血,调理麦粒肿
消泺穴 不花一分钱的减肥法
肩髎穴 上班族的好帮手
颅息穴 耳呜耳痛揉颅息
角孙穴 让眼睛不再受“伤害”
耳门穴 护耳有绝招
丝竹空穴 头痛了点,头晕了还点
第11章 足少阳胆经经穴
瞳子髎穴 为你擦亮“心灵的窗户”
悬颅穴 注意力集中不走神
悬厘穴 结束头痛烦恼,提高工作效率
天冲穴 牙龈肿痛快找天冲
阳白穴 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目窗穴 眼睛疲劳不再用滴眼液
风池穴 清热醒脑还治感冒
肩井穴 防治乳腺炎有特效
环跳穴 轻松解决腰腿疼痛
风市穴 中风瘫痪有望行动自如
阳陵泉穴 抽筋痛苦及时了
阳辅穴 增强你的腰肾功能
足临泣穴 脚上功夫治头痛
足窍阴穴 止痛定咳顺气必点穴
第12章 足厥阴肝经经穴
大敦穴 小腹疼痛有特效
太冲穴 药物降压之外的好方法
曲泉穴 解决男女生殖系统问题
足五里穴 让排尿不再困难
阴廉穴 给女人多一点呵护
中封穴 关爱男人每一天
章门穴 五脏病变的“门户”
期门穴 疏肝利气化积通瘀
第13章 督脉经穴
长强穴 通大便,疗便秘,止腹泻
命门穴 关乎生命存亡的“命门”
身柱穴 小儿止咳定喘有特效
大椎穴 小儿感冒发烧不再犯愁
哑门穴 声音沙哑不必苦恼
脑户穴 头痛感即刻减轻的方法
风府穴 感冒头疼不再打针吃药
强间穴 让你睡好自然心情好
百会穴 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
前顶穴 头晕头痛找前顶
神庭穴 头晕呕吐眼昏花,神庭一针病如抓
水沟穴 紧急救命它最及时
第14章 任脉经穴
会阴穴 专治男女性功能障碍
中极穴 妇科疾病不用愁
关元穴 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阴交穴 腹泻不止轻揉阴交
神阙穴 肠炎腹痛腹泻有特效
上脘穴 增加你的胃动力
膻中穴 减肥不点增肥点
廉泉穴 治疗舌头不听使唤
《打开五脏说养生(黄帝内经中的清调补五行养生观)》
前言:中医是科学、哲学,还是神学、玄学、伪科学?
序:中医清调补五行养生观的由来
一、清(清毒)
二、调(和调)
三、补(养正)
第一章 21世纪的健康经济学:健康资产与健康负债
第一节 清算你的健康资产与健康负债
一、巨星仙逝,驾鹤西游
二、赚钱容易,赚健康难
三、健康资产与健康负债
四、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自测”
第二节 制订个人及家庭健康计划
一、漠视保健预防的中国人
二、公共营养师。为个人与家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第二章 清毒篇: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第一节 健康人体如何排毒?——六大排毒系统的养护之道
一、人体垃圾输出网——淋巴系统
1.淋巴系统的排毒流程
2.肥胖加重排毒负担
二、人体解毒的将军之官——肝脏
1.强大的解毒功能
2.顽强的再生能力
3.酒精是肝脏的天敌
4.肝损伤的种种表现
5.保肝护肝的保健之道
三、人体的血液过滤网——肾脏
1.憋尿约等于“吸毒”
2.充分饮水,排除肾毒
3.多吃补充肾气的食物
四、废物垃圾的代谢通道——肠道
1.肠健康自测
2.粪便里有什么?
3.人体宿便,百病之源
4.什么人宿便多?
5.促进排便,顺利排毒
五、人体面积最大的排毒器官——皮肤
1.皮肤的排毒代谢作用
2.皮肤的基本结构
3.促进皮肤的代谢作用
六、最容易积存毒素的器官——肺脏
1.肺脏最容易被污染
2.身体的废气——呼气与放屁
3.协助你的肺脏排毒
第二节 毒素垃圾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食品、饮品、家居用品与仪容化妆品的种种危险
一、五脏六腑毒素知多少
二、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第三节 人体的代谢消化过程
一、食物在口中的消化过程
二、食物在胃里的消化过程
三、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过程
第四节 多吃肉食的危害——相当于慢性自杀的“自体中毒”
一、自体中毒:慢性自杀的“毒药”
二、淀粉+蛋白质=难以消化
三、多吃肉食的危害
第五节 你吃的“健康”吗?——无处不在的食物污染
一、多吃零食的危害
二、多吃腌制食品的危害
三、多吃油炸食品的危害
四、吃变质油粮的危害
五、重金属污染
六、土地污染
七、农药污染
第六节 你的家居环境“健康”吗?——无声无息的家居环境污染
一、空气污染
二、室内污染
三、洗涤剂的伤害
第七节 你喝的“健康”吗?——触目惊心的水质污染
一、人类80%的疾病与饮水有关
二、如何选择健康的饮品?
第八节 你的仪容“健康”吗?——世界上受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就是女人的脸
一、越描越黑的化妆品
二、引发皮肤过敏的三大物质
三、强碱性化妆品的危害
四、能引起皮肤痤疮的化妆品
五、动物油脂类化妆品的危害
六、选择植物配方的化妆品
第九节 你的心理“健康”吗?——体壮日“健”,心怡日“康”
一、不良情绪产生毒素
二、压力导致体内垃圾
三、来自生活的四种主要压力
第十节 形成体内垃圾毒素的其他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观念因素
三、习惯因素
第十一节 如何清洁体内垃圾?
一、把握毒素入口关:科学地吃,吃健康的食物
二、把握毒素出口关:及时排泄体内垃圾。疏通经络
第十二节 十二时令季节排毒法
一、春季排毒法
二、夏季排毒法
三、十二时令养生排毒法
第十三节 最佳健康食物排毒法
一、车前子壳:肠胃的“清道夫”
二、草莓:水果皇后
三、沙棘:藏药“圣果”
四、日常生活中的排毒养颜水果
第十四节 饮茶排毒法——为什么说红茶养胃?
一、茶叶的药用价值
二、为什么说红茶养胃?
第十五节 睡眠排毒法
一、睡眠与健康是“终生伴侣”
二、睡眠有助于身体代谢排毒
三、作息养生提倡睡“子午觉”
四、如何改善睡眠?
第三章 调和篇:阴阳平衡,阴平阳秘
第一节 从面色看五脏的荣枯——颜面色诊,察言观色
第二节 《黄帝内经》中的“调和论
一、调节“阴阳平衡”
二、调节“免疫力”
三、调节“酸碱平衡”
四、调节“正邪平衡”
五、调节“五脏平衡”
第三节 调节“酸碱平衡”
一、如何判断体质的酸碱性?
二、酸性体质的危害
三、酸碱性食物如何辨别?
四、调整酸性体质的方法
1.为什么人体会酸化?
2.调整酸性体质的方法
第四节 调节“免疫力”
一、你的免疫力下降了吗?
二、了解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
三、损害免疫系统的主要因素
四、提高免疫力的健康生活方式
第五节 调节“五脏平衡”
一、调节五脏六腑的必修课“藏象学说”
1.五脏:心、肝、脾、肺、肾
2.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和三焦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4.五体五官与九宫七窍
二、十二脏腑分工协作
三、五行养生中的“生克乘侮”
第六节 将军之官:肝系统的调节
一、了解自己的肝系统
二、肝主疏泄,影响健康
三、肝主藏血。影响健康
四、促进脾胃运化
五、肝脏的解毒免疫作用
六、肝脏的再生能力
第七节 营养肝系统需要增强机体免疫力——固本培源,自主健康
一、我国居民的肝病现状
二、肝系统的常见问题
三、春天是养肝护肝的最好时令
四、饮酒对人体的益处和害处
第八节 肝系统与氨基酸
一、生命的基础一一蛋白质
1.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3.蛋白质的缺乏与过量
4.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5.膳食参考摄入量
二、蛋白质的基础一一氨基酸
1.三大类22种氨基酸
2.氨基酸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3.氨基酸从哪里来?
三、各种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1.青少年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2.中壮年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3.老年人群对氨基酸的需求
四、重要的“L-半胱氨酸、L-丙氨酸与牛磺酸”
1.L-半胱氨酸与L-丙氨酸
2.牛磺酸
第十一节 君主之官:心系统的调节
一、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二、心系统对生命的独特意义
三、心华、心窍与心液
四、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保健
五、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2.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3.大蒜油:血管的“清道夫”
4.沙棘籽油:生命的“软黄金”
5.银杏:植物界的千岁寿星
第十二节 仓廪之官:脾系统的调节
一、人体的后天之本
二、食物在体内的运化过程
三、脾系统与四肢肌肉
四、对脾胃系统的调节保健
五、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的作用
1.长寿=“肠”寿
2.膳食纤维是肠内有益菌的重要食物
3.减少食物在结肠中的停留时间
六、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
1.便秘的危害
2.清理肠道的方法
3.将衰老制止在肠道中的双歧杆菌
4.双歧杆菌的“营养餐”:低聚糖
第十三节 相傅之官:肺系统的调节
一、肺为“相傅之官”
二、肺主一身之气
三、肺主皮毛
四、肺部容易出现的问题
五、呼吸系统的调理保健
第十四节 作强之官:肾系统的调节
一、人体的先天之本
二、循环系统的常见问题
三、循环系统的调理保健
第四章 补养篇:虚则补之,损则益之
第一节 中医“八法”之“补法
一、均衡补充,细胞再生
二、合理搭配。协同作用
三、中医“八法”之“补法”
四、“春困秋乏”。四季养生
第二节 “补”,从体质养生开始
一、中医养生的“体质”指的是什么?
二、各种体质的综合评价指标
三、如何判断自己的体质?
第三节 八种体质的补养要领
一、阳盛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二、阳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三、痰湿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四、阴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五、气郁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六、气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七、血瘀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八、血虚体质者的养生要领
第四节 食品+保健品=清调补节食养生
一、神奇的清调补节食养生现象
二、到底该不该吃早餐?
三、节食方案(健康食品+保健食品)
第五节 要健康更要长寿——不容忽视的保健食品
一、是药三分毒
二、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
三、人们为什么需要保健食品?
四、营养保健食品的优点
五、正确使用保健食品
第六节 调节人体五大系统的补养食物
一、大豆(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大豆卵磷脂、大豆肽):豆中之王
二、糙米: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预防食品
三、芦荟:一种“神秘的植物”
四、螺旋藻:全球最理想的食品
五、燕麦: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六、蜂王浆:蜂王幼虫的高活性美食
七、油菜花粉:人体的“完全营养库”
八、玉米:食品之王
九、南瓜:糖尿病人的佳品
十、薏仁:养颜美容,延年益寿
十一、莲子:补中益气,养心益肾
十二、灵芝:被称为瑞草、仙草的灵芝草
十三、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并称的三大补药
十四、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十五、山药:保护身材的使者
十六、枸杞子:百果之王
十七、肉桂:南方的人参
第七节 人体五大系统容易缺失的补养矿物质
一、钙:人体不可或缺的生命物质
二、维生素C:抗氧化的人体卫士
三、锌:人体的“生命之花”
四、铬:远离糖尿的病矿物因子

简要人体穴位功能汇总(收藏)

1、救命穴——人中

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13、皮肤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15、耳鸣穴——少海

16、颈椎病穴——天窗
17、膝痛穴——内关

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
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

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
21、护膝穴——曲泉

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
23、糖尿穴——地机

24、牙痛穴——合谷、肩井
25、胆结石穴——中渎

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
27、恐惧病穴——太溪

28、治痘穴——太冲、曲池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

30、雀斑穴——丝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鱼尾纹穴——瞳子髎

33、噩梦穴——厉兑
34、肚子痛穴——下巨虚
35、胃肠炎穴——天枢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
37、嗓子失声穴——大钟
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
39、减肥穴——带脉
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
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伤穴——大包
44、厌食、脱发穴——太溪
45、便秘穴——带脉
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脑血管穴——瘛脉
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
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
52、美容穴——天容
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
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
56、咳喘穴——中府
57、夜间 咳嗽穴——鱼际
58、补气穴——经渠、气海
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
60、明目穴——中渚
61、乳腺炎穴——天池
62、白发穴——浮白
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
64、晕车穴——关冲
65、疲劳穴——液门
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
67、高血 脂穴——环跳
68、腰酸穴——风市
69、化痰穴——丰隆
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
71、 抽筋、扭筋穴— —阳陵泉
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
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
74、鼻出血穴——内庭

75、痛经穴——蠡沟、带脉
76、口腔溃疡穴——间行
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缩穴——大都
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痛风穴——复溜、筑宾
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
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
84、老花眼穴——光明
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
86、冠心病穴——云门
87、肾结石穴——筑宾
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
89、电脑病穴——天窗
90、甲亢穴——天柱
91、中风穴——百会
92、精神病 穴——涌泉
93、水肿穴——承浆
94、口眼歪穴——颊车
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
96、静脉曲张穴——太渊
97、黄褐斑穴——天容

98、耳炎穴——前谷
99、中暑穴——十宣、人中
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
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

(1)六味地黄丸——复溜穴,有针灸专家称针刺此穴滋肾阴效果极好,相当于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2)十全大补汤——太溪、复溜两穴,用按摩法效果很好,也无禁忌,常相配而用,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然后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若再同时在肾俞、关元、气海等穴拔罐,那就真成了一剂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补汤了。世人只知鹿茸、枸杞、虫草、河车(胎盘)为补肾佳品,岂知太溪、复溜、涌泉才堪称是生命至宝。

(3)逍遥丸——按摩肝经的太冲穴和胆经的阳陵泉,和服用逍遥丸效果一样,且更为迅捷。

(4)牛黄清心丸——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常用牛黄清心丸,有人担心其中的朱砂会对身体有损害)

(5)牛黄清心丸——少府穴,它有清心泻火、行气活血的功效,最强的功效是清心除烦,掐掐它就相当于吃了一味“牛黄清心丸”。

(6)牛黄清心丸——壁虎爬行最主要的功效在于调节任脉,对更年期综合症尤为适用。任脉为阴脉之海,更年期人体阴液不足,忽热忽冷、心里比较烦躁,晚上老有火似的睡不着觉。这时候赶紧做做壁虎爬行,就好像吃了牛黄清心丸,会有很清凉的感觉。

(7)麦味地黄丸——按揉肺经的尺泽,加上肾经的复溜,相当于麦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麦冬(润肺、滋阴、去心火)、五味子(纳气、平喘、止咳嗽)两味药,主治肺肾阴虚之咳喘(久咳气喘、痰少而咳或干咳无痰、伴有腰膝酸软、气短无力、动则出汗、时发低热),还有经常讲话,咽喉干燥,咳嗽无痰之人也可选用(慢性咽炎)。

(8)通宣理肺散——按摩膀胱经的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加上肺经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

(9)牛黄解毒丸——内庭穴,人体自生的牛黄解毒丸。内庭是去胃火的,它的作用相当于牛黄解毒。胃火牙痛、咽喉痛、热性的鼻出血,都可以揉内庭,它是一个去热的穴位。

(10)补中益气丸——肺经有个穴叫中府,此乃中气之府,是中气汇集的地方,因此为调补中气的要穴。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穴性属土,土能生金,其补中气之气最强,按摩、艾灸都有显效。

(11)补中益气丸——太白、商丘、太冲三穴就会有补中益气的效果。

(12)参苓白术丸——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

(13)大补阴丸——然谷,其功效相当于中药里的大补阴丸,去火补阴。心烦不寐,口干舌燥,老想喝水,还总爱起急,属于阴虚火旺的体质,不妨赶紧揉揉。

(14)吗叮啉——吃完饭不消化,揉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相当于西药吗叮啉,增加胃动力,其穴性属土,还有健脾的功效。吃的太多喘不上气来,肚胀,揉公孙穴可促进肠子的蠕动。

(15)杞菊地黄丸——曲泉是沟通肝肾的要穴。曲泉可谓一穴两用,滋阴补肝,主治肝肾阴虚、眼睛酸涩,相当于吃了杞菊地黄丸。

(16)二妙丸——曲泉的另一功效是去湿,相当于中药“二妙丸”,可祛除湿热。

(17)开塞露——商阳穴是一个专门治疗便秘的要穴。具体治疗什么类型的便秘呢?它的作用有点像开塞露,就是好像大便已经到了肛门这块了,这个穴就管用。

(18)消炎大药——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商丘穴。

(19)纯阳大药——申脉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适用人群:寒性体质;中老年朋友;经常伤风感冒、腹泻、怕冷的人。主要功效: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

(20)补钙药——脾经大都穴是补钙要穴,这个位置也是颈椎反射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0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