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劳宫的准确有哪些作用,针对哪些疾病_劳宫穴位有哪些作用,针对哪些疾病

生活百事通 2023-09-20 22:59:40

劳宫穴位位置

劳宫穴位于掌区,横平第三掌指关节近端,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当中指尖尽处是穴。

劳宫穴位于掌心横纹第二、三掌骨之间,屈指握拳时,当中指尖下是穴。一说“在掌中央横纹动脉中,屈无名指指头着处即是穴”《太平圣惠方》。

劳宫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劳宫穴位于掌区,横平第三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当中指尖尽处是穴。

解剖位置

在第二、三掌骨间,下为掌腱膜,第二蚓状肌及指浅、深屈肌腱,深层为拇指内收肌横头的起端,有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

劳宫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二蚓状肌、拇收肌(横头)、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分布着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掌部皮肤厚而坚韧,无汗毛及皮脂腺,但汗腺丰富。穴位皮肤由正中神经的掌皮支分布。皮纹处的皮肤直接与深筋膜连而不易滑动。皮下筋膜在掌心处非常致密,由纤维隔将皮肤和掌腱膜紧密相连,将皮下筋膜分成许多小隔样结构,其间穿行有浅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当手掌的浅静脉与淋巴管受压时,除掌正中一小部血液与淋巴流向前臂外,大部分流向手背,并经指蹼间隙与深层的静脉与淋巴管相通。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掌腱膜后,经桡侧两条指浅、深屈肌腱之间的第二蚓状肌,入拇收肌的横头,直抵第二、三掌骨之间的骨间肌。第二蚓状肌由正中神经支配;拇收肌、骨间肌由尺神经支配。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掌腱膜→分别在桡侧两根指浅、深屈肌腱之间→第二蚓状肌挠侧→第一骨间掌侧肌和第二骨间背侧肌。

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总动脉。

劳宫穴的作用

劳宫穴意义: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较干燥。

运行规律:吸热胀散并上行于天部。

特异性:五输穴之荥穴,五行属火。附注:心包经荥穴。

功能作用:散热燥湿、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劳宫穴有清心安神、除湿和胃、凉血熄风作用。

主治疾病

劳宫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热病:如心痛、心悸、胸胁支满、癫、狂、痫证、烦渴、饮食不下、呕哕、吐血、大便下血、中暑、口腔炎、小儿龈烂、溺赤及黄疸、掌中热、手掌多汗症、鹅掌风等。

现代又多用劳宫穴治疗中风、昏迷、心绞痛、口腔炎、精神病、高血压、手指麻木等。

劳宫穴主治昏迷,晕厥,中暑,呕吐,心痛,癫狂,痫症,口舌生疮,口臭,鹅掌疯等。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昏迷,中暑,癔病,精神病,小儿惊厥,吞咽困难;

消化系统疾病:黄疸,食欲不振;

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齿龈炎;

其它:手癣,手指麻木,高血压等。

穴位配伍

劳宫穴配后溪穴治三消穴、黄疸;

劳宫穴配涌泉穴治五般痫。

劳宫穴配人中穴、合谷穴透劳宫治癔病。

劳宫穴配大陵穴、内关穴治急性胃炎。

劳宫穴配少泽穴、三间穴、太冲穴治口腔炎。

劳宫穴配八邪穴治鹅掌风。

劳宫穴配曲泽穴、大陵穴,有清心泄热的作用,主治鹅掌风。

劳宫穴配太冲穴、内庭穴,有清心疏肝和胃的作用,主治口疮,口臭。

劳宫穴配人中穴、涌泉穴,有开窍泄热,清心安神的作用,主治中暑及中风昏迷。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针刺法

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针感可扩散至整个手掌。

艾灸法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劳宫穴的解析

·劳宫。劳,劳作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本穴物质为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后,此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付出一般,故名。

·五里。五里,指穴内气血场的履盖范围如五里之广也,无它意。

·鬼路。鬼,与天相对,指地部。路,道路也。鬼路名意指穴内气血来自于地部。本穴物质主要为脾土中所含水湿的气化之气,气血物质是来自地部,故名鬼路。

·掌中。掌中名意一指本穴位于手掌,二指穴内气血来自掌中。理同劳宫名解。

·心包经荥。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的气血变化不光是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天部的水湿之气亦同时散热冷降,冷降之液形成极小的水流,故为心包经荥穴。

·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此气性干燥,随中冲穴传来的热燥之气直上天之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劳宫穴的意义

劳宫为经穴名(Láogōng PC8)。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五里、掌中、鬼路。属手厥阴心包经。劳宫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五行属火。劳即劳动,宫即中央,手司劳动,劳指手,此穴在手的掌部中央,故名劳宫。

别名:Láo gōng(五里穴,鬼路穴,掌中穴)。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风热善怒,中心喜悲,思慕歔欷,善笑不休,劳宫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大人小儿口中肿腥臭。

《千金翼方》:心中懊憹痛,针劳宫入五分补之。

《针灸大成》:口有疮蚀龈,臭秽气冲人,灸劳宫二穴,各一壮。

《医宗金鉴》:主治痰火胸痛,小儿口疮及鹅掌风等证。

道医培训

劳宫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劳宫的功效与作用有治疗心胃火旺、经常会有胃痛发作,睡眠障碍,按按劳宫穴5~10分钟就能达到止痛效果。长期揉搓劳宫穴具有、清心火、安心神、强壮心脏的作用,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以及富贵手都有很好疗效。

按摩劳宫的作用与好处 长期按摩劳宫的功效

1 劳宫穴名由来劳,劳作,宫,宫殿。本穴物质为中冲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后,此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付出一般,故名。

腧穴定位:劳宫在手心的凹陷处,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

2 按摩劳宫的作用手的中央是劳宫穴,以劳宫穴为中心的二分硬币大小区域为心包区,手心经络联系着五脏六腑,也与脑经络相连,本穴为心包经之“荥穴”,配五行属火,火为木子,所以取劳宫可清心热,泻肝火。“按摩手心劳宫穴,能够起到流通气血,清心醒脑的作用,

3 按摩劳宫的好处劳宫善于清心胃之火,对于心火内盛,胃火旺盛,浊气上攻所致的病症,点按劳宫可清泻火热,开窍醒神,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为治疗神志病,心,胃热疾方面的常用穴和特效穴。

4 劳宫穴养生按摩方法

尺子敲打法

觉得精神和大脑疲惫时,用一根小木条或尺子反复敲打双手手心,以刺激劳宫穴,通过经络传到给大脑,让人精神振奋。

牙签刺压法

用一根牙签呲牙该穴,或用手指按压,一般左侧疼痛刺压左劳宫,反之亦然,一般刺压半分钟即可止痛。

揉核桃法

将两个核桃放在手心里揉来揉去,这种方法可以活动到每根手指,而且核桃在手心可以刺激到劳宫穴,起到健脑的作用,也能很快缓解疲劳症状。

指揉法

每天早晚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手掌的劳宫穴各100次即可,以感到手心微热为宜。

手部有哪些重要穴位?有什么作用?

我们的手部有很多的穴位,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作用。下面我来告诉大家有哪些作用吧。

01鱼际穴:这个穴位位于我们手掌上大拇指和手腕的连接之处,如图1所示。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治疗咽喉疼痛等病症。

02劳宫穴:将你一只手的5个手指头握拳,中指所在的位置就是劳宫穴。在你中暑的时候或者劳累的时候,按压这个穴位,可以消除疲劳。

03合谷穴:这个穴位位于大拇指和食指相连部分肉比较多的地方,经常按压这个地方可以缓解头疼,出鼻血等症状。

04阳谷穴:这个穴位在手的小拇指和手腕的连接之处,如果你是高血压的人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降低血压。

劳宫的准确位置图 图解 劳宫的作用与好处

1 劳宫的准确位置图图解劳宫穴在手掌心的凹陷处,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

快速取穴法:

1.任意体位,屈指握拳,在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以中指,无名指之间切于掌心横纹,中指尖处。

2.屈指握拳,第2,3掌骨关节后,第3掌骨桡侧边。

2 劳宫穴名解析劳,劳作的意思;宫,宫殿的意思。劳宫的意思是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处穴位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本穴物质为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后,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的劳作付出一样,故名劳宫。

3 劳宫的作用与好处劳宫穴是手心一个和大脑相连的腧穴,这个穴位是心包经荥穴,五行属火,火为木子,劳宫善于清心胃之火,刺激这个穴位,能起到流通气血,清心醒脑,清泻火热的作用,善于治疗主治神志病,心,胃,热疾方面的疾病,如失眠,神经衰弱,口臭,口疮,脑卒中昏迷,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

4 按摩劳宫的最佳时间劳宫属手心包经经脉的穴道,心包经当令是在晚上19:00-21:00,这个时候是休息的黄金时期,不妨放下手头的工作,按摩一下手心的劳宫穴,以缓解疲劳,帮助醒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8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