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阴郄穴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阴郄穴的准确位置图
仰掌取穴,阴郄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仰掌,于尺侧腕屈肌肌腱桡侧缘,神门上0.5寸,横平尺骨头的下缘(头部)处取穴。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阴郄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桡侧缘。血管、神经分布同灵道。皮薄,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在皮下筋膜内除皮神经外,尚有起于手背静脉尺侧部的贵要静脉。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在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可达尺神经和尺动、静脉之间。
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尺神经。
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与指浅屈肌腱之间→指深屈肌。
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尺神经,尺动脉的分支分布,并有尺神经、尺动脉的本干经过。
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并有尺动脉通过。
阴郄穴意义:心经经水由本穴回流体内经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
特异性:阴郄为手少阴心经的郄穴。
阴郄穴有清心安神、沟通心肾、清心滋阴、安神固表的作用。
心主血脉、主神明,郄穴又善止血、止痛,故阴郄穴可治疗心痛、神志病、血证。
汗为心之液,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而骨蒸盗汗,取阴郄穴养阴清热以治之。
阴郄有行气活血、养阴安神的作用。治失音、振寒、盗汗、胸满,宜泻而通之。《标幽赋》谓:“一泻阴郄,止盗汗。”《百症赋》:“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
阴郄穴主治心痛,心绞痛,惊恐,惊悸,心悸,吐血,衄血,失语,急性舌骨肌麻痹,骨蒸盗汗,头痛,眩晕,惊悸怔忡,神经衰弱,咳嗽吐血,失眠,健忘,小儿骨蒸,盗汗,失音,胃脘痛,胃出血,霍乱,肺结核,局部软组织损伤,目眩,喉痹,失音不能言,肘臂挛痛,手指麻木,虚劳,霍乱吐泻,胸中热,癫痫,鼻出血,子宫内膜炎等。
阴郄穴主治心痛、惊恐、心悸,吐血、衄血、失语、骨蒸盗汗。
阴郄主要用于心肺及阴虚疾患等:如头痛、眩晕、心痛、惊悸怔忡、咳嗽吐血、失眠、健忘、小儿骨蒸、盗汗、衄血、失音、胃脘痛、霍乱等[2]。
现代又多用阴郄治疗神经衰弱、肺结核、胃出血、急性舌骨肌麻痹、局部软组织损伤等。
阴郄主治心痛,惊悸,盗汗,衄血,失音等。
阴郄穴主治心痛,心悸;头痛,目眩,喉痹,失音不能言;吐血,衄血;肘臂挛痛,手指麻木;虚劳,骨蒸盗汗,胃脘痛,霍乱吐泻,惊恐,胸中热[7]。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癫痫;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出血,急性舌骨肌麻痹;
其它:胃出血,心绞痛,肺结核,子宫内膜炎。
阴郄穴配心俞穴、巨阙穴治心痛;
阴郄穴配大椎穴治阴虚盗汗。
阴郄穴配内关穴、心俞穴治心痛。
阴郄穴配百劳穴、肺俞穴、定喘穴治肺结核。
阴郄穴配后溪穴治盗汗。
阴郄穴配心俞穴、神道穴,有通阳行气,宁心定悸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神经衰弱。
阴郄穴配尺泽穴、鱼际穴,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衄血、吐血。
阴郄穴配中冲穴,治心烦、舌强。
阴郄穴配间使穴、二间、厉兑,治多惊。
阴郄穴配迎香穴,治衄血。
阴郄穴配后溪穴,治盗汗。
阴郄穴配后溪穴、三阴交,有清虚热,敛阴液的作用,主治阴虚盗汗,骨蒸劳热。
阴郄穴配二间穴,治寒栗、恶寒。
阴郄穴配三阴交穴、神阙穴,治盗汗。
治法: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并可循经下行至环指和小指,或循经上行至前臂、肘窝,上臂内侧,有患者针感还可传向胸部。
注意:针刺时避开尺尺侧动、静脉。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藏象:人体的体内经脉和体外经脉就象是同一区域向同一方向流趟的地下与地面河道。地下河道与地面河道的河水来自同一发源地,这就如人体的内外两部经脉气血是来自同一脏腑。
地下河道与地面河道的交汇处则如人体末端的井穴,因此地表的经水是向内注,地表下部的气态物是向上升。以通里、阴郄二穴论,它则如地下河道与地面河道的沟通孔隙,它位于地下河道与地面河道的中部区域,因此,地面河道的河水在河道的中部即会循孔隙注入地下河道之中,此即如心经体表经水的运行。
阴郄。阴,水也。郄,空隙也。该穴名意指心经经水由本穴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通里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经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故名。
手少阴郄、少阴郄。手,手部。少阴,心经也。郄,孔隙也。穴名之意指本穴经水循地部孔隙回流地之深部。理同阴郄名解。郄穴之意与本名解同。
石宫。石,肾之所主也,水也。宫,宫殿也,出入的门户小而内部宽大也。石宫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流入地之深部的巨大场所。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是从地之天部流入肾骨所处的地之地部,孔隙中流下的细小水流汇入了肾水的大海之中,故名石宫。
阴郄(Yīnxì)为经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经》名手少阴郄。《外台秘要》作少阴郄。属手少阴心经。阴郄是手少阴心经的郄穴。阴为阳之对,郄即孔隙,此穴为手少阴经之郄穴,故名阴郄。主治心痛,心绞痛,惊恐,惊悸,心悸,吐血,衄血,失语,急性舌骨肌麻痹,骨蒸盗汗,头痛,眩晕,惊悸怔忡,神经衰弱,咳嗽吐血,失眠,健忘,小儿骨蒸,盗汗,失音,胃脘痛,胃出血,霍乱,肺结核,局部软组织损伤,目眩,喉痹,失音不能言,肘臂挛痛,手指麻木,虚劳,霍乱吐泻,胸中热,癫痫,鼻出血,子宫内膜炎等。
手少阴郄穴:《针灸甲乙经》,少阴郄穴:《外台秘要》。
《备急千金要方》:阴郄在掌后动脉中,去腕半寸,手少阴郄也。
阴为阳之对,郄即孔隙,此穴为手少阴经之郄穴,故名阴郄。
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之脉。郄同隙,有孔窍、空隙之义,隙为狭长之罅隙,俗称裂缝。此穴在神门穴之上5分,为少阴脉气所深集之孔隙是气血聚会的空隙之处。故曰阴郄,或称手少阴郄。
《针灸甲乙经》:凄凄寒嗽,吐血,逆气,惊,心痛,手少阴郄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失喑不能言,洒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乱,胸中满,衄血,惊恐。
《针灸大成》:主鼻衄吐血,洒淅畏寒,厥逆气惊,心痛霍乱,胸中满。
·治疗肺结核盗汗
针刺用补法,有痠麻感到达掌侧和指根便出针,出针后艾炷灸3~5壮。
·对脑电图的影响
针刺阴郄穴,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趋向规则化。
·对心脏的影响
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PT,造成家兔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然后分组针刺“阴郄”、“内关”,观察心电图的恢复情况,PPT注射后10 min,“阴郄”、“内关”二组与生理盐水注射组相比,即有显著差异,而心电图完全恢复时间与对照组亦有显著差异,而“阴郄”、“内关”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本穴可用于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且与内关相当。
·调整膀胱张力的作用
有报道针刺阴郄穴,当膀胱处于紧张时,可使膀胱张力下降;膀胱松弛时,可使张力上升。
道医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8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