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石关的准确有哪些作用,针对哪些疾病_石关穴位有哪些作用,针对哪些疾病

生活百事通 2023-09-20 21:38:03

石关穴位位置

石关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石关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3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另说在脐上2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2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石关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仰卧位,在肓俞上3寸,建里(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

石关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

解剖位置

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

石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及鞘内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分布着第八肋间神经。皮肤由第七、八、九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穴位深部,腹腔内相对应器官有胃,横结肠及胰体。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

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通过。

石关穴的作用

石关穴意义: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及地部的冷降经水。

运行规律:水湿之气少部分吸热后循肾经上行,大部分散热后冷降归地,地部经水则循肾经下行。

功效作用:升清降浊,攻坚消满,调理气血。石关穴有和肠胃、消积滞的作用。

特异性:石关穴是足少阴经与冲脉之交会穴。

主治疾病

石关穴主治腹痛,呕吐,呃逆,便秘等。

石关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饮食不化、翻胃吐食、呃逆、多唾、腹痛、便秘、脊强、不孕等。

现代又多用石关穴治疗食道痉挛、胃痉挛等。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便秘,肠炎,食管痉挛;

妇产科系统疾病:盆腔炎,不孕症,痛经;

其它:结膜充血,尿路感染。

穴位配伍

石关穴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痛、呕吐、腹胀;

石关穴配三阴交穴、阴交穴、肾俞穴治先兆流产和不孕症。

石关穴配内关穴、足三里穴,有宽中理气,调和胃肠的作用,主治胃痛,腹痛,呕吐,膈肌痉挛。

刺灸法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水针或补之。

针刺方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放散至上腹。

艾灸方法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石关穴解析

石关为经穴名(Shīguān KI18)。出《针灸甲乙经》。《太平圣惠方》作右关。别名石阙。属足少阴肾经。石关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石即岩石,关即关要,腹水病古称石水,此穴为治疗石水要穴,故名石关。

石关穴别名

·石关。石,肾所主的水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商曲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水液,地部水液不能循肾经上行,故名。石门名意与石关同。

·石阙。石,肾所主之水也。阙,碑坊标记之意。石阙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停止不能前行。理同石关名解。

·食关。食,胃所受之五谷也,此指脾土物质。关,关卡也。食关名意指随冲脉气血上扬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不能上行。理同石关名解。

·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冲脉、足少阴之会。

《备急千金要方》:大便闭,寒气结,心坚满。

《循经考穴编》:呕逆气喘,脾胃虚寒,饮食不消,翻胃吐食。

道医培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6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