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癌症中心(NCC)发布中国癌症人群5年生存率数据,是目前为止最新最权威的癌症生存率数据。数据发现,从2003-2005年到2012-2015年,我国癌症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在十年内明显提高,从30.9%上升至40.5%。女性甲状腺癌、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更是高达80%以上。可见癌症并不等于绝症,许多癌症病人能够带癌生存达到长期存活。
甲状腺癌。插图
无癌生存是每个癌症病人的美好愿望,对于极早期的癌症病人,以及一些血液相关的恶性肿瘤病人来说,这个愿望是可能实现的。极早期癌症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血液性肿瘤,比如白血病可以通过化疗或者骨髓移植达到无癌生存。但这个愿望很多时候并不能实现,尤其对于中晚期癌症病人,虽然手术切除了肉眼可见的肿瘤,但体内残存的、潜伏的癌细胞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卷土重来,复制增殖,引起肿瘤的复发转移。虽然现在癌症治疗方法很多,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等等,但并不能杀死所有的残存癌细胞。
比如化疗,现有的抗癌药物,并不能百分之百地杀灭癌细胞,只能按一定比例杀灭癌细胞。即使能杀灭90%,也只是杀灭掉1个对数值的癌细胞,除此之外,耐药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耐药基因的存在使得不少癌症病人体内的癌细胞并不害怕化疗药物。要使化疗药物取得根治癌症的效果,必需具备99.9999%的杀灭效果,实际上这是难于实现的。要杀灭这么多的癌细胞,但又不伤害机体正常组织,只能是天方夜谭。所以,化疗药物极难将癌细胞消灭干净。
现在的抗癌理念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癌症是全身性疾病,肿块只是这种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一味的想杀死癌细胞,使肿块完全消除,最好会落得肿瘤细胞没有完全杀灭,而人体免疫力被完全摧毁的地步。所以无法达到无癌生存,我们可以争取带癌生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与癌和平共处。带癌生存并不是消极的治疗或者不治疗,而是温和的、权衡利弊的治疗,现在比较热门的免疫治疗药物诞生的初衷也是如此,它不直接杀死癌细胞,而是通过唤醒免疫系统来消灭癌细胞。医学在继续发展,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晚期癌症病人达到带癌生存,使癌症就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
相信很多人经常听医生说过?带瘤生存?(这里的瘤当然是指癌,良性肿瘤不存在所谓带瘤生存之说,因为良性肿瘤本来就可以治愈,切掉就可以了,而且很多良性肿瘤可以不手术,就放在那,随访观察就行),带瘤生存,就是说,这个癌症是治不好的,但病人可以身上带着癌生存着。
有人问,为什么会存在?带癌生存?的说法?癌细胞真的杀不死吗?
为什么会存在?带癌生存?的说法?当然就是因为有的癌症不能治愈,但病人可以通过综合治疗,让癌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这人癌症病人一定时间内身体内一直有癌症,但存活着。但存在?带癌生存?的说法,并不是就说明癌细胞真的杀不死,不能简单地得出一个包括所有情况的以偏概全的结论。癌细胞可以杀死,但不等于所有癌细胞都能杀死;癌症有可能治愈,但不等于所有癌症都能治愈。
有的癌症,因为早期,可以手术切掉,或放疗将癌症消灭,多数不会复发,但也有的会复发。复发了,如果是局部复发,仍在再次手术切掉的机会,或放疗机会。但如果是远处转移复发,或者一开始诊断时就是转移性的晚期,这仍得分不同的情况。
有的转移性晚期癌症,仍可以通过化疗,靶向药治疗等,达到完全缓解,也就是看不到癌灶了,有的不再复杂,就是治愈了,这种情况不多,但确实有。
癌细胞,有的很好杀,有的不好杀,有的甚至完全打不动它,你既不能简单地说所有癌症都能杀灭,也不能所有癌症都不能杀灭,视情况而定,不要绝对化。
多数晚期癌症,既不能手术切除,放疗也是不可能全身做,只能通过化疗、靶向药等治疗一定程度上杀灭癌细胞,但并不能完全消灭,也说不能治愈,不过,有可能在一定阶段一定时间内得到控制,所谓的?战略相持?,你杀不灭癌细胞,癌细胞暂时也进攻不了你,某天癌细胞又起来,那就通过更换新的药物,又可以控制一段时间,如此,通过综合管理,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一定时间内的带瘤生存,这种情况,确实癌细胞是不能完全消灭的。
当然,如果能一直带瘤生存下去,那就好办了,但目前还做不到一直带瘤生存,是有限时间的带瘤生存,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将这个时间越来越拉长,比如,以前晚期肺癌只能生存半年左右,有了化疗手段,大概十个月左右,有了靶向药,延长到一年多,靶向药越来越多,有的病人带瘤生存的时间可以达到几年,甚至五六年,七八年,现在又有了免疫治疗的药物,生存时间将进一步延长,医学是在不断进步的,也许将来就有可能做到长期带瘤生存直到生命终点,就像高血压一样,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的管理,带着这个病一直活到生命的终点。不过呢,真到了那一点,一样有很多人会栽在这个病上,为什么呢?你看现在,高血压不能治愈,但其实是可以控制的,但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人死在高血压的问题上吗?很多很多!可见啊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6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中老年人减肥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