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源性腰痛”的全称为“腰椎间盘源性腰痛”,其发病率约占腰痛的40%,多发生于 45~60 岁的人群,妇女发病率偏高。本病多由于过度的轴向负荷、交通工具的振动、吸烟、衰老等原因造成,可能与长期从事疲劳性劳动和下蹲劳作有关,是一种劳损性疾病。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同了解盘源性腰痛的“前世今生”。
Q1
为什么会出现盘源性腰痛?
盘源性腰痛的发生基础是原本分布在纤维环外层的神经纤维受到刺激。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盘源性腰痛患者很少有神经根的卡压征象,因此从影像学角度而言,这是区别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的一大特点。
目前广泛认为疼痛主要来源于椎间盘病变后引起髓核变性,致纤维环破裂,致使髓核内高含量化学物质(如炎症因子等)的泄漏,刺激神经末梢而导致疼痛。同时,神经末梢分布丰富处的纤维环撕裂本身也可诱发疼痛。
Q2
盘源性腰痛有哪些表现?
盘源性腰痛顾名思义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疼痛部位局限,不伴有腿部症状。
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定位症状和影像学特征,早期明确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上初期多当做腰椎小关节紊乱、腰肌劳损等病治疗。多数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可以有很长时间反复发作的腰痛,劳累或长时间站立后加重。
Q3
盘源性腰痛需要做哪些检查?
目前,腰椎核磁共振检查为盘源性腰痛较好的检查方法,如需确诊,还需行椎间盘造影。
腰椎核磁共振(MRI)检查为盘源性腰痛较好的检查方法,特征表现可见病变椎间盘在核磁共振成像中呈现低信号(即磁共振图像上椎间盘呈现黑色),因此又被称为“黑间盘”,同时可见 HIZ 信号的出现。
HIZ信号即是指纤维环后缘后纵韧带前方存在不规则高信号,表现为黑色椎间盘后方出现白色小点或细线状亮影,此多提示纤维环的撕裂。
但由于核磁共振敏感性仍有限,临床上多作为筛查方式,如磁共振上发现特征性表现,需要再做椎间盘造影或诱发疼痛试验确诊,此方案当前被认为是诊断盘源性腰痛的金标准。
Q4
盘源性腰痛如何诊断?
符合以下条件的即可诊断,其中第4条为必备条件。
1.腰痛反复发作超过 6 个月,以轴性痛为主,休息不能级解,坐起困难,有或无下肢放射痛,但疼痛往往不过膝,经 3 个月以上正规保守治疗不缓解。
2.X线表现正常,或有极轻微的椎间隙变窄,排除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不稳定、腰椎峡部裂以及腰椎滑脱等疾病。
3.腰椎磁共振提示存在椎间盘变性、纤维环撕裂的影像学依据。
4.椎间盘造影阳性。
Q5
盘源性腰痛如何治疗?
盘源性腰痛症状轻微者,可不需要做特殊的治疗,仅需要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即可缓解症状,如严重者需针灸理疗、药物甚至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在卧床休息后,使得椎间盘内的压力降低,椎间盘内的炎症因子、髓核液等流出减少,降低了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此时若再加以很好地保暖,可以使纤维环表面的神经末梢受到的不良刺激较少,从而使腰痛减轻。
2.腰背肌锻炼:积极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韧带强度,如小燕飞等,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盘源性腰痛的发生和发展。
3.针灸理疗:包括推拿、针灸、电疗、三维牵引、中药熏洗、热疗等,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但非根治手段。
4.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西乐葆)、弱阿片类药物(如奇曼丁)短期使用,以控制疼痛,改善患者症状为主,但一般使用不应超过3个月。
5.手术治疗:经非手术治疗后效果不佳,此时可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治疗该病较好的方法有腰椎纤维环射频成形术、腰椎纤维环射频热凝术、椎间盘臭氧消融术及微创手术疗法。
专家信息
谢林 教授
个人简介:医学博士,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专科带头人,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第二军医大学脊柱外科博士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骨伤博士后;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澳大利亚亚历山大公主医院、德国安娜医院访问学者,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中国中西医结合脊柱内镜学组副主委、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脊柱专业委员会主委。江苏省十佳健康卫士、全国百名医德标兵、中共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从事骨伤科临床和科研32年,已成功开展各类脊柱、关节置换、复杂骨折、关节镜术等较高难度手术。作为首批从国外引进脊柱内镜技术到国内的专家,目前已完成脊柱内镜微创手术逾2600余例,享誉省内外,接受省内外数十名医生来院进修,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演示脊柱内镜手术。4次应邀赴日本、韩国等地举行的亚太及世界脊柱微创大会发言。
擅长领域:脊柱疾病(颈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胸及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脊柱畸形、脊柱肿瘤和感染等疾病)的微创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创伤、关节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一、周四上午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谢林脊柱健康驿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6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