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还不知道: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风险性较无糖尿病的人群明显升高,而且致残、致死率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躯体骨骼长期疼痛和骨折的主要原因。
本文为您详细讲解,被你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骨质疏松。呼吁糖尿病患者注意保卫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是如何发生的
既然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那应该如何预防呢?
骨质疏松症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 严格控制好血糖
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治疗上在选择时应该注意避免使用影响钙吸收和排泄的降糖药物,如氢氯噻嗪会影响钙的吸收,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会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故已经存在骨质疏松的患2 型糖尿病者不宜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对于长期使用此类药物的老年人需常规检查骨密度,评估患者骨骼情况及时停用,更换降糖方案。
2. 多吃含钙食物
糖尿病患者的常规食谱中的钙、镁、锌含量明显不足。因此糖尿病患者们应做到保持营养均衡,不能过度节食,平时应多吃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等奶制品、富含钙质的蔬菜、豆类等。
同时高盐饮食会影响钙的吸收,所以需要坚持低盐饮食。
3.运动
运动对防止骨钙的丢失也很重要,糖尿病患者要做到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如慢跑、行走、太极拳、瑜伽等,不仅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体重,还有助于强健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4.晒太阳
糖友千万别忘了晒太阳的重要性,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之间,不涂防晒霜,多晒太阳,以促使皮肤合成更多的“免费天然”活性维生素D,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
5.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必须戒除一切不利于骨骼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酗酒、大量饮咖啡、碳酸饮料、浓茶等。
6.注意补钙
对于有肝肾功能损害并发症的糖友,除控制血糖外,需要积极补充足量的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1,25-(HO)2 D3)。
如果你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又该怎么办呢?
骨质疏松的症状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早期,病人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糖龄”增长,因低钙血症和退行性骨关节病导致全身疼痛。晚期脊柱压缩性骨折而出现腰背部疼痛、尤以夜间或负重时明显,同时会出现驼背、脊柱侧弯、身高变矮、四肢无力、小腿抽筋等。严重者可出现自发性骨折或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咳嗽、打喷嚏、挤压、跌倒等情况)发生骨折,骨折部位以胸腰椎、髋部等处常见。我们牢固坚硬的骨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直保持着“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我们的骨骼每天都是“新”的。
如果骨钙丢失过多,骨质疏松了,骨折的危险日益明显,据统计,病人骨折风险较非糖尿病病人高1.7倍,且骨折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升高。
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2 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行骨密度检查,有条件者完善各项骨代谢指标,有助于分析其骨质疏松症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结合病人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除了补钙、补充维生D外,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膦酸盐类、特立帕肽等治疗。
疼痛严重的给予止痛药物治疗。
总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我们要关注,病程长的老“糖友”们的骨骼健康我们需要更加关注!
保护我们的骨骼,立即行动吧!
作者:杨水冰 副主任医师审校:向建平 主任医师作者单位: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6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老年人健康长寿秘诀,怎样才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