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的黄金坐法
不管是平坐、垂足坐还是盘坐,都具备“两正一直”的特点。“两正”是指身正、头正;“一直”是说脊柱要直。下面就来谈谈不同人群怎么坐,如何把这些特点融入到日常坐姿中。
学生一族。一拳和一尺,是学生一族的黄金坐法。阅读时,稍稍拿起书,书距桌面呈一拳仰角,眼与书面保持一尺的距离。写字时,身体坐直,书本放平,眼距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电脑一族。坐下后,大小腿成直角,大腿与躯干成直角,上臂与前臂成直角,眼睛与电脑屏幕保持平行视角。这个坐姿可以防止鼠标手,又能防止脊柱过度疲劳。
休闲一族。“以硬代软”是平时看电视、聊天时的黄金坐法。所谓以硬代软就是用硬凳子取代软沙发。因为软沙发没有支撑力,会使整个髋部陷进去,长时间会导致肌肉关节过度疲劳,腰胯酸痛,这和睡软床腰痛是一个道理。
不过,不管多规矩的坐法,坐久了总会疲劳。所以,坐、立、行等姿态交叉轮换,避免一个姿势太久,才是健康养生的基本原则。 坐,首先是一种礼,然后是一种仪;先有了礼节之致,才有了仪态之美。古代的礼仪融于举手投足的每件小事中,正所谓“礼者何也,即事之治”。除了礼仪讲究,坐还与健康息息相关。坐得不规矩,惹病上身;坐得合适,可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平坐。汉代以前,古人大多采用平坐,即以膝居地,小腿平置于地,臀部贴于脚后跟,就像跪坐一样。不管是在地板上,还是在床上,都采用这种坐法。平坐又叫正坐、安坐等,坐时身体挺直,眼睛平视,是最体面、权威的坐法。
在古代,虽然长幼尊卑都是平坐,但是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体现出地位之别。平坐时,头微低,注视对面尊者的膝盖,叫恭坐,一般是下级对上级的坐姿;低头,目光不超出身边数尺远,为肃坐,是晚辈对长辈的坐姿;头完全低下来,甚至连手肘都下垂,叫卑坐,是仆人对主人的坐姿。可见,古人通过正身端坐、“坐如钟”等身体语言来传递自己的威严和尊贵。
垂足坐。到了汉末,兴起“垂足坐”。这种坐法的倡导者是东汉皇帝刘宏。因皇帝喜坐胡床,于是这种坐姿便流行开来。胡床类似现在的马扎小凳,因从西域胡人引入而得名。由于胡床使用舒适、方便,在中原地区得到流传,替代了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方式,人们逐渐将跪改化为坐。
跪坐。五代时期,传统的“跪坐”和新潮的“椅上坐”并行流传。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人物长卷《韩熙载夜宴图》上,便出现了这两种坐法。古人坐姿从此实现了现代化。
xiuchi坐法。即儒、释、道各家修行时采用的坐姿,多采用盘坐。因为此坐姿最安稳、不易疲劳、“摄持手足,心亦不散”。盘坐又叫“跏趺坐”。跏趺,是形容交结足背放于左右大腿之上的状态。
屈膝盘足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胎儿在母体内就是这种姿势。腰腿越柔软,屈膝盘足的能力就越强,生命力也就越旺盛。盘坐时,肢体有七个要领,又称为“七支坐法”,其中最关键的是脊柱要正、身形要松、心意归一、颐养身心。
坐中暗含养生功夫
要说坐的“功夫”,那就不光是一个讲究外在姿态正确与否的问题了,重要的是掌握三个技巧,才可以实现坐着养生。
凫浴。是汉代《引书》中记载的导引法。凫指水鸟。做法:两手在身后交叉,掌心相对,两臂尽量向身体后方伸展,手臂上下震动,模仿水鸟抖动羽翼的动作。震动手臂时要轻盈,做30次左右,再分别向左、右、后方转头,活动颈椎。凫浴是典型的反序运动,即与日常姿势相反的锻炼,可以有效调整身体平衡,舒缓疲劳。
交股。股是大腿的意思,这也是《引书》中的导引法。做法:坐在凳子上,两腿放松,右小腿横向抬起,把右脚踝放在左大腿上,就像单盘腿一样;两只手自然扶在右膝盖和右脚踝上,同时向下轻轻按压右膝,节奏要轻缓匀速,按压20~30次,之后换腿进行。交股可使腿部各个关节得到拉伸,对髋、膝关节有着特殊的保健作用。
撮谷道。谷道就是肛门,古人把肛门称为“五谷残渣的泄道”。撮谷道的具体做法如下:坐在凳子上,身体放松,上体后仰,深吸气,小腹用力内收,同时提肛,感受如同把会阴部缩回腹部中一样的力量;然后缓缓呼吸,小腹放松,会阴部放松。撮谷道对于改善性功能、男女生殖系统和肛周健康都非常有益。而且,撮谷道时采用深呼吸,有利于全身的气血循环。
其次,古人还很讲究养生坐功,通过变換坐姿,动静结合,从而达到调养身心的目的。如宋代“二十四节气导引术”“钟离八段锦”“十二段锦”等功法,都是以坐势为主要特点,把多种坐法融为一体,并且加入导引、吐纳、按摩等方法,相当于一种动态的坐功,长期习练,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价值。
1、告知孩子学习正确的坐姿,让其懂得坐直、坐正的好处
有的孩子不明白坐直、坐正的好处,家长在提醒孩子坐好时,可以用形象化的比喻,让孩子真正理解坐姿好的道理,“看,警察叔叔腰杆挺得直直的,多神气啊!宝宝坐直了看书、写字,也会用比较像警察叔叔一样看起来很有精神,不会得近视眼,脊柱也不会弯曲。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样威风!”加以榜样的正面教育,孩子有了参照物的学习,会慢慢的形成自己学习模式。
2、随时提醒宝宝坐好
家长应随时观察并提醒宝宝的坐姿。在宝宝看书时应提醒宝宝坐直身体,不要趴在桌子上或者歪着脑袋看书。写字、画画时,应保持“三个一”,即眼睛离桌面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在吃饭的时候,应提醒孩子两只手都要拿出来,左手扶着碗,右手拿勺子或筷子,脚放在桌子下面,背立直。促使孩子养成正确进餐礼仪,还能促进消化,吃饭香香。
3、为宝宝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家长应为宝宝提供与其身高相协调的学生专用椅,一般来说,桌椅之间的距离以宝宝端坐在椅子上,两肘刚好放在桌面为宜。家长还应注意,不要让宝宝坐在柔软的沙发或床上看书、看电视,坐时不要让宝宝过多地依靠垫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5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