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水突穴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水突穴位于颈侧部,人迎穴与气舍穴连线的中点处;或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平甲状软骨下缘处取穴。
水突穴的准确位置图
正坐仰靠位,人迎直下,胸锁乳突肌前缘,在人迎与气舍两穴连线之中点处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先确定人仰穴和气舍穴的位置,取一标明二等分的弹性皮筋,拉长皮筋,使其两端点分别对应人仰和气舍,皮筋的中点对应处(处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有颈阔肌,在甲状软骨外侧,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上腹的交叉点;外侧为颈总动脉;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
水突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腺侧叶(下端)。有颈总动脉。分布着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皮肤由颈丛的皮神经之一,颈横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颈丛的皮支外,还有颈阔肌、颈前静脉、颈静脉弓。针经深筋膜浅层入颈丛肌支支配的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再进甲状腺实质。腺体下端的后方,有甲状旁腺,并与颈动脉鞘相邻。
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颈固有筋膜浅层及胸锁乳突肌→颈固有筋膜深层及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
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前缘→肩胛舌骨肌。
浅层有颈横神经、面神经颈支和颈前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颈神经前支和甲状颈干分布,再深层有颈交感干。
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并有颈总动脉通过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并有颈总动脉通过。
水突穴意义:胃经经水在此大量气化上行天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由经水气化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循胃经下行气舍穴,气化之气则上行头面天部。
冷却循颈项上炎的火热之气并为天部提供水湿阳气。
水突穴有清热利咽,降逆平喘,宽胸利气、消肿散结的作用。
水突穴有通利降逆、清肺利咽、理气化痰之功,其所治症,多属气分,故治咳逆、上气、咽肿等症。
足阳明经脉循喉咙,络脉“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水突穴位于颈前喉结旁,故常用于治疗瘿瘤、瘰疬、咳喘等。
水突穴主治咳嗽,咳逆上气,气喘,喘息不得卧,哮喘,咽喉肿痛,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扁桃体炎,喉头炎,声带疾病,咽炎,扁桃腺炎,甲状腺肿大,呃逆,瘰疬,瘿瘤等。
水突穴主治咳逆上气、喘息不得卧,咽喉肿痛、呃逆、瘰疬、瘿瘤。
水突穴主治咽喉肿痛,气喘,咳嗽;以及甲状腺肿等。
水突穴主要用于治疗胸肺、颈项等疾患:如咽喉肿痛、咳逆上气,以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扁桃体炎、甲状腺肿等。
水突穴主治瘿瘤,瘰疬;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百日咳,喉头炎,声带疾病,咽炎,扁桃腺炎;
其它:甲状腺肿大。
水突穴配气舍穴、天突穴,有利咽消肿的作用,治咽喉肿痛、气喘。
水突穴配风门穴、百会穴、气户穴,治咳嗽。
水突穴配膻中穴、巨阙穴、关元穴,有降气解痉的作用,主治发作性横膈膜痉挛。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一般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
直刺0.3~0.4寸,局部酸胀,不宜深刺,以免伤及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分支。
治瘿瘤向内下斜刺1~1.5寸,局部有酸胀沉重感。
向内下斜刺1.0~1.5寸,针体呈45度角刺入甲状腺腺体,局部酸胀沉重,以治甲状腺肿大。
注意:避开动脉,不宜深刺,以免伤及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分支。
灸3壮,或温灸5~10分钟。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水突为经穴名(Shǔitū ST1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水门、水天。属足阳明胃经。水即水液,突指冲撞,穴在喉结外下方,当咽下饭浆时,可引起局部组织向上冲撞,故名水突[1]。主治咳嗽,咳逆上气,气喘,喘息不得卧,哮喘,咽喉肿痛,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扁桃体炎,喉头炎,声带疾病,咽炎,扁桃腺炎,甲状腺肿大,呃逆,瘰疬,瘿瘤等。
水门穴:《针灸甲乙经》,水天。
水突。水,指穴内的物质为地部水液。突,突破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受心火上炎之热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人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位处颈部,受心火上炎之热经水大量气化,如同釜中之水受热时的翻滚上突之状,故名。
水门。水,指穴内物质为水。门,出入之处,开阖的机关也。水门名意指本穴为经水出入的门户。本穴物质为人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颈部,是心火上炎于头面的路径之处,而本穴循经传输的地部经水多少则与上炎的心火有关,火强则水弱,火弱则水强,本穴成了胃经经水出与不出的门户,故名水门。
水天。水,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天,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经气。水天名意指本穴物质既有天部之气又有地部之水。本穴物质为人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受心火上炎之热,经水部分气化上行于天,故名水天。
天门。名意与水门近同,水门名意强调胃经向下传输的地部经水,天门名意强调胃经向上传输的天部经气。
水突穴出处:《针灸甲乙经》:水突,一名水门,在颈大筋前,直人迎下,气舍上。
水即水液,突指冲撞,穴在喉结外下方,当咽下饭浆时,可引起局部组织向上冲撞,故名水突。
《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咽喉痈肿,呼吸短气,喘息不通,水突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喉咽肿。
《针灸大成》:主咳逆上气,咽喉壅肿,呼吸短气,喘息不得卧。
对甲状腺机能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使甲状腺滤泡缩小,上皮变高,降低摄碘量。
道医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5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