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运行不起来,毒素则积聚全身,可致身体气血淤滞,身体亚健康。说起气血不足、堵塞来,大家知道胆经的作用是什么吗?不错,胆经具有促进气血通畅的功效。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胆经的穴位、主治的疾病、治疗方法和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认为,胆经是十二经子午流注的起端,共44个穴位,是保证全身气血运行通畅的关键。因此,长期拍打胆经,可调理全身气血,对气血郁滞、脏腑失调等都有很好疗效。
胆经共四十四穴,原穴为丘墟穴,络穴为足阙阴肝经之蠡沟穴,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 ,所以他能治疗发热病,主要大致在足部以下,他的性质介于阴阳明之间。循行路线起于眼外角(瞳子),向上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由颈侧,经肩,进入锁骨上窝。直行脉再走到腋下,沿胸腹侧面,在髋关节与眼外角支脉会合,然后沿下肢外侧中线下行。经外踝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有三分支;一支从耳(风池穴)穿过耳中,经耳前到眼角外;一支从外眼角分出,下走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于目眶下,下经颊车和颈部进入锁骨上窝,继续下行胸中,穿过膈肌,络肝暑胆,沿胁肋到耻骨上缘阴毛边际(气冲穴),横入髋关节(环跳穴);一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1~2跖骨间到大拇指甲后(大敦穴),交与足厥阴肝经。
主要证候寒热,口苦,胁痛,偏头痛,外眼角痛,颈及锁骨上窝肿痛,腋下淋巴结肿大,股、膝、小腿外侧疼痛及第四足趾运动障碍。
主治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拍打胆经方法:两腿并拢,全身放松,双臂自然下垂,用双手空心掌自大腿两侧沿胆经用力上下拍打,同时随节奏微微屈膝,拍六八拍。共拍三次,中间稍停片刻。
敲打胆经可以使气血运行通畅,治疗因气血堵塞引发的多种疾病,闲暇时不妨多拍打拍打胆经,促进血液循环畅通气血,强身健体,防治疾病。
足少阳胆经——颔厌穴的位置,功效和作用颔厌穴“颔”,下颚;“厌”,与合同义,也有推高之意。人在咀嚼食物时,颌下与颞部因此受牵动,呈现牵合的状态,因此称之为颔厌。
解剖定位
皮肤→皮下组织→颞筋膜→颞肌。
标准定位
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的上1/4与下3/4的交点处。
功效主治
清热散风,通络止痛。领厌可以缓解鼻炎、眼睛疲劳疼痛 、减轻头痛及感冒的症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美化肌肤的功效。此外,也可以缓解晕眩、耳鸣或抽筋。颔厌穴对于缓解眼睛疲劳最有效果,常常按摩可以改善眼睛酸痛、视力模糊、畏光等症状。
快速取穴技巧
1.侧坐或侧卧位,头维与悬颅连线的中点处(图②)。
2.侧坐或侧卧位,先取头维与曲鬓穴,在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上1/4与下3/4的交点处(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咀嚼按压时其处有动感。
刺法:平刺0.3~0.5寸。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以指尖画圈的方式持续按摩本穴位。刚开始按摩时不要太用力,先轻轻地压迫即可,最后再稍微加重力道。
配合穴位治疗
2.配外关、风池,适用于眩晕。
特别说明
1.手足少阳、足阳明交会穴。
2.针刺时局部有胀痛感。
道医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3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