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梨梨梨,润肺解秋燥,现在吃梨这么好

健康生活 2023-09-20 18:08:18

秋天空气干燥,水分较少,很多人容易感到咽干鼻燥、唇干口渴、皮肤发干等,这就是“秋燥”。此时,你一定要想到请我来帮忙。只要你每天坚持食用适量的梨,就会欣喜地发现,可恶的秋燥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

“秋燥”最易伤肺

中医学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由于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

秋燥之气以中秋为界,又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如秋初久晴无雨,秋阳暴烈,属温燥性质。深秋初凉,西风肃杀,属凉燥性质。但无论温燥、凉燥,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五行之中,肺脏属金,旺于秋季。因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故燥邪最易伤肺,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症。因此,秋季养生应遵循中医养生中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

解秋燥,一天2个梨

怎样才能缓解“秋燥”症状呢?既然“秋燥”所造成的影响与肺有关,就应多吃有润肺生津功能的食物。在这类食物中,效果最好、食用起来最简便的就是

几千年来,中医一直把梨作为治疗“秋燥”的良药,主要是因为它味甘、性凉,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一般来说,生津润燥可以吃鸭梨或雪梨,化痰止咳最好吃大白梨。每天坚持吃上2个梨,就能有效地减少“秋燥”的症状。

“抗燥”药膳巧搭配

针对“秋燥”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症状,还可以用梨和其他食物搭配,做成不同的“抗燥”药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秋梨膏

秋梨膏传说为唐朝名相魏徵所创。魏母患了严重的咳嗽病,却不肯服药,久治不愈,病情日重。正无可奈何时,魏徵忽然想起其母爱吃梨,便投其所好,买来许多鸭梨,将治咳草药研磨成粉,与梨、冰糖共煮成膏,其母吃后非常欢喜,膏未食尽,病已痊愈。秋梨膏过去是宫廷内专用的药品,清道光二十年( 1840年),太医院将秋梨膏的秘方传给前门外通三益食品店,从此秋梨膏才在民间流传。秋梨膏可买到,如有兴趣,也可以自制:

材料:雪梨6个,红枣半斤(去核),莲藕1枝,姜汁2汤匙,蜜糖2汤匙,冰糖2两。

做法:红枣先用水洗净,浸12小时后连浸之水放入搅拌机内打成汁,隔渣取汁;雪梨去皮榨成汁;莲藕洗净榨成汁;先把雪梨汁及红枣汁加冰糖放在瓦煲内,用慢火煮滚后,再徐徐放入藕汁和姜汁,稍滚5分钟,熄火。熄火后,放纯蜜糖两大

匙拌匀,不用再煮。待凉后,可放入清洁玻璃瓶中,存放在冰箱内可保存一星期。食时用滚水冲服。

用法:一匙梨膏冲三匙滚水,每日三次。

功效:秋梨养阴清肺热、红枣养脾和胃益气生津、鲜藕清热润肺、蜜糖补虚润肺燥、生姜止呕、冰糖润燥生津,老少咸宜,常服有益。

川贝蜜糖炖雪梨

川贝蜜糖炖雪梨,是民间用以调理咳嗽燥热的常用良方,特别是对肺燥引起的咳嗽功效特别显著。川贝母粉10克,雪梨汁1000克,阿胶500克。先把雪梨去芯、切块,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以慢火炖1个小时即成。蒸熟成川贝梨膏,每次服

用10克,日服两次,蜜糖可在川贝炖好后,食前放上去。川贝梨膏可滋阴润肺,治久咳不愈、痰中带血等。炖梨以香梨、鸭梨为好,因为更香甜细嫩,而沙梨等过于粗糙,不宜用来炖,直接食用更佳。

五汁饮

是又一个名方,由梨汁、藕汁、麦冬汁、荸荠汁和鲜芦根汁混合而成,能清热生津、润肺止咳,对于治疗温热烦渴、肺热咳嗽具有良好的效果。

白梨蜂蜜

大白梨1个,蜂蜜50克。将白梨去皮核,纳蜂蜜于梨心中,放入碗中蒸熟服食,适于秋燥所致的干咳少痰者食用。

雪梨葡萄饮

雪梨、葡萄、蜂蜜各适量。将雪梨、葡萄榨汁,加入蜂蜜适量,混匀饮服,每日数次。适用于因秋燥所致的烦渴、声嘶、咽干等症状。

作者:齐佩佩

文章内容来源:《医食参考》

更多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营养,疾病防治,减肥保健,长寿养生等专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ishicankao(长按可复制)。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受益,请动一动你美丽的小手给小编打赏哦

谢过啦么么哒(づ ̄ 3 ̄)づ

吃雪梨的功效与作用

雪梨也是梨的一种了,它汁也比较多,也就是说我们俗说的水比较多。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化痰。那么雪梨的功效实际上也就是反映了梨各种梨的功效,梨本身是一个清肺热,一个很好的一种食物,秋天吃梨比较多,秋燥吃梨可以有效的缓解秋燥,具体到它的一些药用成分或者药用的功效,我们说雪梨更多的它可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化痰等等。很多人我能都知道,如果咳嗽,咳嗽的厉害,拿梨和川贝一起蒸吃,蒸出来的梨汁或者吃掉梨,对于咳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雪梨食物大家在秋天是可以多吃的,一般状况下,对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有较好的作用,可以适量服用。但是虽然它效果不错,但是也不提倡大家吃得过多,因为它毕竟是一个寒凉的食物,吃多了会影响我们的消化功能,影响我们的脾胃,消化功能差了,脾胃功能弱了,会引起我们的消化不良,很多人吃多了有可能还会拉肚子、腹泻,这样就不好了。

一梨润三秋,这样吃梨,咳喘远离你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各类品种的水果都争相表现,相互交个高低,若论 养生 的价值,秋梨必定名列前茅。

梨被古人推崇为“百果之宗”,在营养专家的眼中,它是“天然矿泉水”,尤其适合秋天食用。

一、秋季吃梨好处多

1、清热润燥

梨性凉多汁,在秋季气候干燥时,人们经常会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此时吃些梨可以有效缓解。

2、增进食欲

梨含有较多糖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易被人体吸收,增进食欲,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3、降低感冒几率

秋天昼夜温差大,你会发现,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短袖羽绒服的奇异景象,这个季节最是容易发生感冒,吃梨有助于降低感冒发生的几率。

有研究发现,吃较多梨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梨的人感冒机率要低。所以,有科学家和医师把梨称为“全方位的 健康 水果”或称为“全科医生”。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多吃梨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肺部免受空气中灰尘和烟尘的影响。

4、润肺止咳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伤津,易引起燥咳。秋梨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喉咙干燥、瘙痒、疼痛、音哑、痰稠等症均有良效。

5、护心降压

梨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增强心肌活力,同时还有辅助降压的功效。患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经常吃梨大有益处。

6、通便

吃梨时舌头会有粗糙的感觉。这是因为木质及纤维等石细胞汇集而成,可刺激肠道蠕动,使积存在体内的有害物质大量排出。

7、预防骨质疏松

高胆固醇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梨籽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溶解,形成像胶质的薄膜,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梨籽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硼充足时,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会提高。

8、防癌抗癌

食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从而防癌抗癌。

二、这么吃梨效果最好

梨生吃和熟吃功效有所区别:生吃降火,熟吃润肺。除了直接吃外,下面给大家介绍3种新吃法,搭配不同的食材,效果更好。

1、鲜榨梨汁

功效: 润肺化痰止咳、清热降火生津

做法:雪梨和柠檬洗净切块放入榨汁机,加适量白开水榨成果汁即可。

如果可以接受,建议榨汁时不要去核。

2、红枣蒸雪梨

功效:止咳化痰、健脾益气

做法:梨洗干净后削去1/4,挖出梨核,放入适量冰糖和红枣,放入蒸锅蒸20分钟即可。

红枣也是秋天应季的水果,有健脾益气、解毒的功效,和梨一起蒸着吃,不仅口感更好,润秋燥止咳的功效也更强。

3、莲子银耳梨

功效:去秋燥

做法:莲子20克,银耳1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将莲子、银耳发开、洗净,雪梨去皮核,切片,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莲子熟透,汤浓时即可。

莲子清心醒脾,补中养神;银耳润肺养胃、生津益气。再搭配上秋梨,是秋季食养的不错选择,对于燥热型咳嗽也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三、挑梨有技巧,这几个挑选方法可供参考。

看梨脐:底部的梨脐凹陷较深,周围光滑整齐的,就是大家说的“母梨”,这样的梨比较甜。

看梨形:果形端正规则、圆润饱满的,这样的梨,颗粒组织少,汁水丰富,通常吃起来也很甜。

看梨皮:表皮光滑细腻的梨,果肉也比较鲜嫩。如果皮上褐色纹路比较多,就说明它有点不新鲜,水分就已经流失了。

四、食用禁忌

1、梨性偏寒,多吃会伤脾胃,因此脾胃虚寒、畏冷食者应少吃。

2、梨含果酸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不宜与碱性药同用,如氨茶碱、小苏打等。

3、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少吃梨。

4、吃梨时喝热水、食油腻食品会导致腹泻。

5、梨含糖量高,糖尿病者当慎。

6、用以止咳化痰者,不宜选择含糖量太高的甜梨。

7、梨不应与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泻。二者皆为冷利之品,同食伤肠胃。

春赏梨花秋吃梨,秋燥来袭,正是吃梨的好时候。大家赶紧试试吧~

转载请注明作者:申力医生

特长: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不孕不育,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病,失眠、焦虑、抑郁类情志疾病。

个人简介: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余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医养结合分会秘书长,现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发表论文40余篇(SCI 6篇),出版论著9部(6部副主编,3部编委);主持课题9项(包括国家级2项,省部级2项),专利授权2项;研究成果分别获2017年浙江省 科技 进步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科技 进步)二等奖、浙江省中医药 科技 进步一等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2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