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门穴位于股后区,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臀沟(承扶穴)下6寸,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
殷门穴位于大腿的后面,臀下横纹之中点直下6寸处。另说在承扶下3寸《针灸大成》;或5.3寸《针灸集成》。
殷门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俯卧取之,殷门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后面,当承扶穴与委中穴的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
生理解剖在半腱肌与股二头肌之间,深层为大收肌; 外侧为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
殷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坐骨神经、内收大肌。外侧为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分布着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皮肤由骶丛的股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脂肪组织较多。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大腿阔筋膜,在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半膜肌之间深进,入坐骨神经干。经股后骨间隔,深至内收大肌。营养动脉来自股深动脉的第一、二穿支。内收大肌由闭孔神经支配。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长头及半腱肌。
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外侧为股深动、静第三穿支。
殷门穴的作用殷门穴意义:膀胱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充盛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功效作用:燥湿生气、舒筋活络、舒筋通络,强腰膝。
主治疾病
·殷门穴主治腰腿等疾患。如腰背疼痛、下肢萎痹、股后肿痛、疝气、后头痛等。
·现代又多用殷门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殷门穴主治臀股麻木,腰脊疼痛,以及急性腰部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其它:腰背痛,股部炎症等。
穴位配伍
殷门穴配 大肠俞穴治腰痛。
殷门穴配肾俞穴、委中穴,有健腰补肾,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腰脊疼痛。
殷门穴配风市穴、足三里穴,有利腰腿,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治法:寒则补之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法直刺1.5~2.5寸,局部酸胀,有闪电样感向下肢放散。
艾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殷门穴解析殷,盛大、众多、富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承扶穴脾土中外渗而至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分散于穴周各部并大量气化,气血物质如充盛之状,故名。
殷门为经穴名(Yīnmén BL3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殷即深厚、正中,门即门户,此穴在大腿后面正中,局部肌肉深厚,为足太阳脉气出入之门户,故名殷门。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腰痛得俛不得仰。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举重恶血。
《针灸大成》:外股肿。
在臀下殷门穴至委中穴这段膀胱经至关重要是吗?主要
足太阳膀胱经是在脊柱两侧!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 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 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阳肾经。
引用 敲打殷门穴引用 敲打殷门穴——治疗腰背疼腰椎间盘突出 前列腺炎尿滴沥疼痛
殷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位于大腿后侧正中间位置,专门治疗腰背疼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针刺患者不容易接受也很不方便。本人才用敲打殷门穴的方法经过大量的实践效果显著,立竿见影。很多患者经过简单的辅导以后既可以自行操作,用小木槌等器物均可。患者站立,用小木槌轮换敲打殷门穴各300次,力度适中,很多患者当场要背疼痛明显改善,坚持敲打一个月左右,椎间盘突出症及慢性腰背疼基本治愈,症状消失。平时坚持敲打还可以积极预防腰突症的发生。同时很多患者在敲打殷门穴的同时发现前列腺炎尿路不畅尿滴沥等症状也消失了,此法简便,效果颇佳,很值得推广。
【标准定位】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gl.baidu.com
【取法】俯卧位,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处取穴。
【功用】舒筋通络,强腰膝。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gl.baidu.com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2.其它:腰背痛,股部炎症等。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gl.baidu.com
【刺灸法】
道医培训对于想减肥的人来说,可能各种方法都会想到,很多人觉得锻炼减肥实在是太痛苦了,就会想一些其他的方法,其实中医中也有很多减肥的方法,比如说艾灸减肥,艾灸确实是可以减肥的,但是要注意穴位,那减肥艾灸哪些部位?艾灸减肥的位置图?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属于强身健体的长寿穴位,对其进行艾灸刺激,可以治疗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四肢无力等症,而患有这些症状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腰腹增粗,身体虚胖等现象,只要坚持艾灸刺激该穴位,能达到减肥塑形的效果。
2、腰眼穴
腰眼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有通经络,补肾虚的功效。艾灸该穴位可以治疗腰椎骨质增生,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突出症,月经不调,带下病等症。长期坚持能有效起到提臀,瘦臀的功效。
3、环跳穴
环跳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艾灸该穴位有通经活络,祛风化湿的功效,能促进水液代谢,消除水肿,紧实臀部肌肉,改善臀部脂肪堆积,臀肌松弛的现象。
4、居_穴
居_穴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艾灸该穴位有益肾强健,舒筋活络的功效,每天坚持艾灸可疏通腰臀部胆经之气血,消除腰臀部侧面肥胖,美化臀部。
5、殷门穴
殷门穴在大腿后面,臀部下方横纹约中央的位置为承扶穴,此穴下6寸即为殷门穴。艾灸该穴位有强健腰膝,舒筋活络,瘦臀瘦腿的功效,坚持艾灸能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消肿,瘦臀,瘦腿,消除臀部和大腿脂肪囤积,达到瘦臀瘦腿的目的。
6、风市穴
风市穴在大腿外侧的中线上,当_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艾灸该穴位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消除大腿肿胀,加快大腿脂肪消耗,使大腿变得修长。
7、志室穴
志室穴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有清热利湿,强壮腰膝,益肾固精的功效,艾灸本穴位可以减少腰背部赘肉,还能缓解腰部疲劳疼痛的现象。
8、女人减肥应该怎么吃
1、起司蛋包饭
材料:白饭1碗、番茄1颗、冷冻蔬菜50g、蛋1颗、低脂起司1片、番茄酱1大匙、盐少许
饱足感100分
调理时间10分钟
做法:番茄去皮切碎后放入油锅中,跟冷冻蔬菜、白饭、调味料一起拌炒,等到香味出来后先盛起装盘。将蛋打成蛋汁后,倒入热锅中煎成蛋皮。等到蛋皮成型后放上起司关火,利用余温让起司融化。最后把起司蛋皮盖在之前装盘的饭上即可。
吃不胖美味秘诀
喜欢口感较柔嫩的蛋皮,可以现在蛋汁中加点水,或是在蛋皮尚未完全变硬前,就将起司放上去后关火,以保留一点半生熟的蛋汁。
餐点时机:午餐or晚餐
2、迷迭香猪排饭
材料:白饭1/2碗、里肌肉排1片、洋葱1/4颗、新鲜迷迭香2枝、酱油少许、米酒少许、醋少许
饱足感100分
调理时间10分钟
做法:迷迭香洗净切碎后跟其他调味料一起拌匀,涂抹在里肌肉的两面。稍做腌制后将肉排上的迷迭香末拍掉后,放入热锅中干煎。待肉排熟透后盛起备用。洋葱切丝,跟涂抹肉排剩下的调味酱料一起倒入锅中拌炒。把炒好的洋葱丝平铺在饭上,再放上猪排即可。
吃不胖美味秘诀
干煎肉排能够将多余的油脂逼出,而浓郁的迷迭香除了跟猪肉、羊肉最对味外,还能帮助脂肪消化,也可以用干燥的迷迭香料代替。
餐点时机:午餐
3、清爽和风泡饭
材料:白饭1碗、绿茶150cc、香菇3朵、海苔香松适量、红萝卜1/2根、柴鱼酱油少许
饱足感80分
调理时间3分钟
做法:香菇、红萝卜烫熟后切成片。将柴鱼酱油加入绿茶中稍微加热。最后把茶汤淋在饭上,放入香菇、红萝卜跟海苔香松即可。
吃不胖美味秘诀
这是一道食物纤维多多的清爽汤饭,可帮助排便顺畅,很适合在想要清肠胃的时候食用。
餐点时机:早午餐or晚餐
4、甘甜海味汤饭
材料:白饭1碗、_仔鱼20克、红萝卜1/2根、柴鱼片适量、柴鱼酱油少许、水150cc
饱足感85分
调理时间5分钟
做法:红萝卜洗净后切片。将水煮开后放入红萝卜、_仔鱼、柴鱼片及柴鱼酱油,转小火再煮3分钟。最后把白饭淋上煮好的汤汁即可。
吃不胖美味秘诀
_仔鱼是钙质很高的食品,而甘味海鲜配上红萝卜,会让汤头呈现非常浓郁的鲜甜美味。
餐点时机:早午餐or晚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2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如何保持心脏健康?其实挺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