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气温降低到什么程度,就不能再“秋冻”了

生活百事通 2023-09-20 16:27:06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随着秋季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很多人遵从“春捂秋冻”的做法却被冻出了疾病。这不禁让大家产生了疑惑:“春捂秋冻”到底应该怎么冻?

“春捂秋冻”要有度

俗语中“春捂秋冻”中提到的“秋冻”是指秋天到来后,气温会稍有下降,但是不要过早穿上棉衣。这是因为过早保暖,机体对寒冷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更加容易染上疾病。但是,这并不是说秋季一味的不增加厚衣服,一般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就应该结束“秋冻”了,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容易惹病上身。

“秋冻”不冻五部位

“秋冻”十分有讲究,稍不注意就会给身体带来损害。尤其是我们的身体上的五个部位及其脆弱,即使在“秋冻”时也不要被“冻”到,否则将引起不良后果。首先,秋季头部不宜受凉,尤其不宜晨起洗头,这样易受风寒。同时,颈部也要注意保暖,否则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还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并且,腹部保暖至关重要,因为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若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此外,关节应格外注意,若在阴冷、潮湿的天气着裙装,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最后,脚部保暖保健康,因为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秋冻”也不是人人适宜

就“秋冻”对象而言,中医专家提醒,平常“轻易气短、爱喘大气、手脚冰凉、脾胃不好总腹泻”的气虚、阳虚体质、自我体温调节功能减退的体质虚弱等人群,不太适合“秋冻”。抵抗能力较弱的人群,特别是老人和孩子,遇冷抵抗力下降,御寒能力减弱,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应注意气温变化而添加衣服。此外,有慢性疾病的病人不宜进行“秋冻”,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者。寒冷刺激会使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导致患者旧病复发,出现哮喘、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等事件的发生。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秋冻”有讲究

夏末秋初,气温开始下降,却并不寒冷,这时是开始“秋冻”的最佳时期。通过“秋冻”可增强机体的耐寒能力,使机体能适应寒冷变化,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过早过快添加衣物,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往往不能得到很好地适应,调节体温的能力因此下降,真正入冬后,便很难迅速适应寒冷。

有些部位“冻”不得

头颈部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部受寒会极大的损伤身体阳气。头颈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毛细血管。秋风侵袭容易导致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还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

肩部

肩关节周围组织相对脆弱,受凉时间长了容易被“风寒湿邪”侵袭肩部,可能会引起肩部疼痛。


腹部

寒凉之气也容易由腹部侵袭至人体,会刺激肠部引发腹泻;有胃病史的人更加要注意上腹保暖;女性下腹受凉则易诱发痛经、月经不调等。

足部

“脚冷,则全身冷”。脚部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路程最长,脚部受冻,易引起相关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病邪极易乘虚而入。

膝部

膝关节易受凉风侵袭诱发关节炎,要注意保暖。

“秋冻”也要有限度

和“春捂”一样,秋冻也要注意限度,要根据天气及自身身体情况灵活增减衣物。当户外温度降至20 以下时,就别穿短裤裙子了。一般当室外最低温度降低于10 ,就不适宜再“秋冻”了。

“秋冻”并非人人适宜

“秋冻”的适宜人群以中青年体质较好的为主,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气压、风速等气象要素变化很大,容易引起旧病复发,或者出现新的疾病。尤其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不仅不能“秋冻”,反而还要注意保暖。

天气说变就变,“春捂秋冻”科学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在民间为什么有这样一句话呢,这也是大家总结出来的,因为春天我们常说像孩子的脸,一会热一会冷,同时也是余寒未消,就是冬天的寒冷还未消尽,所以它这天气变化又很快,这也是天人相应的一个道理,天气变化这么快温差比较大,余寒还没有散尽,你突然减掉很多衣服,那肯定是不对的,那么这样的话就容易受风寒,容易受风寒按照民间或者中医学的理论就容易的风寒感冒。
秋冻,为什么要秋冻呢,大家知道从夏到秋它有一个过渡,我们知道夏天很热,尤其是初秋或者中秋前后,那个时候余热未尽,还有很热。所以立秋以后,老百姓都知道按照节气说还有三个秋老虎是不是,立秋以后,还有个节气叫秋老虎,也很热,那么就是说余热未尽,余热未尽这个时候那你再在穿衣这个方面,没有天人相应,穿很多衣服捂起来,那肯定是不好的。
所以就要顺应天气的变化,你到了秋天的时候不要着急忙慌的穿很多衣服,而是相对凉爽一些,让体内的热气散一散,保护阳气,春捂秋冻实际上也是中医药学里边讲的保护阳气的一个重要举措,春天寒气未尽,冬寒有余寒未尽,阳气容易受损所以一定要进行春捂这样一个动作和行为,不要过早的减衣服,而秋冻是因为热气未尽,阳气还在体内存在很多,所以你要让阳热散一散,这样的话就达到一个阴阳平衡,就达到秋收的这样一个目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秋是很重要的季节,大家把它养护好了,尤其是在春天养护好了身体,一年四季都会比较平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20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