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云: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其不仅说明胆气与人的免疫力相关,还说明胆气与人的气魄、决断密切联系,即胆有多清,脑便有多清。作为六腑之一,胆不仅与肝相通,还关乎一个人的思维决断、 脾胃消化能力等。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只有胆汁分泌正常,其他各腑脏的运行才能够平衡,从而保证机体的气血运行通畅。本文即以胆为主体,论述胆在中医养生中的重要性。
六腑之胆
胆是六腑之一,与五脏中的肝相通,并与肝相连,有浓缩、储存、排泄胆汁的作用,其对应五行中的木。胆汁,味苦(有呕吐经历的人最后都会口苦,就是胆汁被吐了出来),呈黄绿色,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其实胆汁即是由肝的精气所化,且胆汁的排泄必须依赖肝的疏泄功能。此外,五脏六腑环环相扣,相互关联,如果肝气郁结,则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进而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有所阻滞,从而影响脾胃的小孩功能。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胆子大、胆子小等,这就属于胆气问题。在中医学中,胆主决断,属思维范畴。胆具有判断、分析、决定的作用。在现代临床医学中,我们知道人体对外界从感应到反应要通过整个神经系统来完成。但是在中医中,五脏六腑则与情志相关。正因为肝胆相照、相连,所以肝胆相互依附, 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二者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着精神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维持各腑脏直接的平衡关系,并保障气血的正常运行。
胆与消化的关系
中医有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脾胃的正常运行亦取决于胆气的生发。我们都知道,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即人的脾胃与机体的消化密切相关。
在脾胃运化的过程中,胆汁的排泄顺达是脾胃功能健旺的保证,《东医宝鉴》中提到: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即胆汁是由肝之精气所化,贮存于胆。肝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实现就是通过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分泌和排泄胆汁而实现的,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汁排泄顺达,脾胃运化功能才能健旺。
一般来说,胆气旺,胆汁分泌就会旺盛,脾胃升降就会循而有序,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就会强健,人体各腑脏的运行便会相互平衡,人体的气血也就会调和。
对于一些脾胃不好,症状常表现为完谷不化、食后易泻,腹胀、便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面色发黄、神疲易怠、易长痘的患者,一定要养胆、保护好胆。尤其现代很多上班族,早上常常忽略早饭,长此以往便会因空腹时间较长,致使胆汁分泌减少,从而影响胆的正常功能。
胆与决断的关系
你胆子小吗?你做事易犹豫吗?胆除了与消化相关,还主决断,这隶属于思维的范畴。在中医中,一般认为子时,即晚上23点至凌晨1点,胆经最旺,这个时间段是胆活动最强的时刻,胆汁一般在此时完成新陈代谢。所以,进入子时,人体应处于入眠状态。我们常说“胆有多清,脑便有多清”,即胆的功能越强,大脑的决断能力就会越强。反之,若长期熬夜,子时不能入眠,胆汁的新陈代谢就无法高效、正常的进行,人体次日便会头昏脑涨、面色青白,工作效率急剧下降,即无法快速决断,有些人还会呈现出“胆怯”现象。
楼上开玩笑呢吧
胆囊是消化系统的一小分支,盲端。功能是储存,浓缩胆汁;胆汁可以协助脂肪、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胆汁循环异常是胆结石形成的原因,但是具体机制不清楚。
脾脏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造血、滤血、储血。在胃肠后面,左肾上面,跟消化系统根本就不相连……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是指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则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
《难经·四十二难》说: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二铢,盛精汁三合。
灵枢·本输说:胆者,中精之府。
我们的肝脏持续不断的合成胆汁,通过胆管的引流,将胆汁储存在胆囊里面。胆囊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储存胆汁,同时,胆囊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浓缩胆汁。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水分较多,胆囊可以吸收水,将胆汁浓缩5至10倍。
胆囊最常出现的疾病是胆囊结石,胆囊炎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确切的病因不清楚,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基因,激素,地域等多种因素有关系。胆囊结石是导致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胆囊炎急性发作可以导致腹痛,发烧,黄疸等症状。
胆囊切除了之后,肝脏分泌的胆汁就会持续地进入肠道
胆囊切除了之后,肝脏分泌的胆汁就会持续地进入肠道,当我们进食之后,身体里面没有足够的胆汁,导致脂肪消化不良,出现腹泻的情况。所以,胆囊切除之后,我们需要注意饮食,在一段时间内清淡低脂饮食。
胆囊形似一个空心的梨形,挂在肝右叶下方。其实,胆囊在人体中相当于一个“储存袋”,而这个“袋子”主要是储存胆汁。不仅如此,我们的肝脏每天会分泌500-1000ml胆汁,进入胆囊之后,胆囊会将它们浓缩10倍,并储存30-50ml的稠密胆汁。
比如恶心、呕吐、腹胀、黄疸、腹泻或腹痛等等
比如恶心、呕吐、腹胀、黄疸、腹泻或腹痛等等,这在临床上被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一般在胆囊切除后的数小时至数天,有时候数周至数月也有可能发生。其实,根据有关文献研究显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多与食用胆固醇、动物蛋白和鸡蛋有关从这个角度来说。
们的胆囊切除了,不仅能够存活,而且很大程度上能与以前的生活没有区别。虽然对于少数人存在一些不愉快的问题,但是大多数都是很容易解决的。因此,对于临床评估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朋友来说,我们没有必要纠结失去胆囊,就不能存活的误解。
当进食的时候,胆囊收缩,胆汁从胆囊中排放入胆总管
当进食的时候,胆囊收缩,胆汁从胆囊中排放入胆总管,最终在十二指肠大乳头位置和胰液一同排入十二指肠降部,参与对脂肪的消化。
为什么我们强调要吃早餐,而且要吃好,并且不能过于清淡。因为胆汁在胆囊内经过一夜的浓缩,适当的油性早餐可以促进胆汁的排放,如果不吃早餐,胆汁在胆囊内继续浓缩,长期以往,会增加患胆结石的危险。
当胆囊里有结石或肿瘤时,有时需要进行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后并不会影响人的存活,这时胆汁就直接通过肝管直接排入肠道,对正常人体的消化功能还是有一些影响的,要减少吃油腻的食物,少量多餐。
当胆囊被切除之后,胆的浓缩、贮存和排空胆汁的功能会消失
如果我们的肝脏或者胆出了问题,会导致胆汁分泌不足,这个时候就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厌食、腹胀不适等情况,你可以观察大便的颜色它不是黄的而是白色的。如果时间久了,也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
当胆囊被切除之后,胆的浓缩、贮存和排空胆汁的功能会消失,肝脏分泌的胆汁会直接进入小肠,当一个人的胆被切除之后,胆管会代偿性增粗,部分代替胆囊功能,胆总管下端的括约肌也会出现持久而有节律的关闭或开放,以适应消化的需要。
综上所述,胆在人体中起着浓缩、储藏和排泄胆汁的作用。所以,一个人如果做了胆囊的切除手术,对健康的影响不是太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9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每周一药|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