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该穴对治疗心痛、胸闷、咽干烦渴有效,经常弹按“极泉”能调畅气血,进而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弹按时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每次弹按的量应因人而异,一般弹按10次左右。
四缝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取穴位置在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
四缝穴原本是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的穴位,但成人按摩“四缝”效果也较好。该穴对轻度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最好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更显著。
“足三里”是强身健体、养胃败火的黄金穴。该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
最常用的按摩方式之一是,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展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选定的穴位上绕圈按揉。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
微信公众号:家庭医药(ID:jtyyzz)
在我们的身上有很多 养生 穴位,那么我们日常 养生 想要 养生 都可以按摩什么穴位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健康生活 想要养生保健?常按这4个穴位,好处不请自来" img_height="800"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08/aff6fe7c646830d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1.神阙穴:
居于人体正中,外连四肢百骸而内联五脏六腑,可谓一穴系全身。神阙穴隶属于任脉,位于脐中央,即肚脐,主治虚寒之证,如四肢厥冷、中风虚脱、形惫体乏、水肿鼓胀、绕脐腹痛、泄利、脱肛等。
按摩时,把两手搓热,以神阙穴为中心,逐渐扩大至整个腹部,顺时针抖转(女子相反),每次揉360下,可在夜晚睡前与早晨起后进行。要求力度适中,动作和缓,以腹部发热且无不适感为宜。
健康生活 想要养生保健?常按这4个穴位,好处不请自来" img_height="650" img_width="128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08/1abf90d90bc05662.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2.百会穴:
百会穴为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与大脑密切联系,隶属于督脉,处于人之头顶,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之处,为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交会之处,是多种疾病治疗的首选穴,具有较高的医学研究价值。百会穴主治头重脚轻、头痛、目眩失眠、焦躁、痔疮、脱肛、高血压、低血压等。
按摩时,以一手的食指或者中指附于百会穴,由轻渐重,按3 5次,后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揉动30次;或以空心掌轻叩数次。按摩时不宜用力过度。
健康生活 想要养生保健?常按这4个穴位,好处不请自来" img_height="365" img_width="538" data-src="//imgq5.q578.com/df/0208/4dfb71374ca5055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隶属于足阳明胃经,为胃之下合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边缘。常用于各类胃病的治疗,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等,还可治疗失眠、便秘、泄泻、呕吐、嗳气、肝炎、肠炎等,在治疗急性胃痛时效果尤为显著。
按摩时,可每天以中指或拇指按压足三里穴 510 min,1520 次/min;或用拇指指面垂直按揉足三里穴数次,其余四指张开或者握拳,协同用力;或以空拳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数次。按压时要求力度适中,以产生酸麻胀痛之感为宜。
健康生活 想要养生保健?常按这4个穴位,好处不请自来" img_height="1026" img_width="128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08/347d545bb7aca27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4.涌泉穴:
涌泉穴隶属于足少阴肾经,为肾经之井穴。位于足底,取穴时可取仰卧位或正坐,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即为涌泉穴。涌泉穴是人体长寿的大穴,主治头晕、眼花、头顶痛、咽喉痛、失音、舌干、癫疾、便秘、老年性哮喘、小儿惊风、老年性哮喘等。
按摩时,可推搓、拍打涌泉穴,取坐位或盘腿坐位,以双拇指从足跟向涌泉穴处反复推搓,或以双手掌轻缓、自然地拍打;或取俯卧位、仰卧位,双脚交替对搓。推搓、拍打时不能过度用力,以局部产生麻胀或者温热感为宜。
健康生活 想要养生保健?常按这4个穴位,好处不请自来" img_height="878" img_width="128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08/fce792f2f1ee12b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按摩穴位能够起到调畅气机、疏通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相比针灸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方法,更为方便与安全。
有时胃不舒服、消化不良时,家里又没有药,怎么办?不妨按摩具有健胃消食作用的养生穴位,既绿色又不花钱,何乐而不为呢?那么,具体按摩哪些穴位呢?中医认为,下脘、足三里、四缝等几个穴位被称为穴位里的健胃消食片。使用方法很简单,人人都能学会。
胃口不好的人分别对这几个穴位进行按摩,每天做一两次,坚持下来,胃口就会慢慢变好。如果消化不良的问题特别严重,出现了胃部疼痛、呕吐、腹泻等问题,可以找针灸大夫帮你在这几个穴位上扎针,效果立竿见影。下面我们分别看看这几大穴位的养生功效。
足三里穴
按摩3大穴位治疗消化不良on.jpg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养胃护胃,扎针的方法效果好,按摩、刮痧等其他方法效果也一样。
四缝穴
按摩3大穴位治疗消化不良Tw.jpg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下脘穴
按摩3大穴位治疗消化不良kd.jpg
下脘在腹部,离脾胃很近。我们中医里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穴”,就是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这有点儿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这种选穴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下脘和内庭相配,可以清胃泻火,消食化积。
用上面这几个穴位再加上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治疗泄泻效果很好。上巨虚属于大肠经,下巨虚属于小肠经,两个穴位合用,止泻功能很好。委中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位。腹泻的时候只按摩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日常健胃消食,用上面几个穴位就行。可以分别对它们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做做,长期坚持,不知不觉中胃口就会好起来。
按摩穴位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了,这是现在大家都非常认同的了吧,而且大家知道吗,我们身体的穴位和内脏是有一定联系的了,那么我们应该按摩哪些穴位呢,有哪些按摩穴位的方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按迎香穴(鼻翼两侧,鼻沟中,左右各一)。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掉。方法是:用两手大拇指基部的背侧,互相擦热,轻轻地沿着鼻梁两侧各擦20次。而后用两手食指尖端,点揉左右侧迎香穴各10次(转10圈)。此法可促进鼻黏膜血循环,增强正常分泌,湿润鼻腔,并预防感冒和防治鼻炎。
2.搓肾俞穴(第二腰椎旁5厘米,左右各一)。传统医学称“背为阳中之阳”。方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肾俞穴用力向下搓到尾骨,然后再退回到两臂后屈尽处,此为一次,共用力搓50~100次。搓肾俞穴有培育元气、调和气血、疏通、强壮筋骨、止痛散风的作用。对防治功能性腰痛特别是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效果较好,对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也有一定疗效。
3.擦涌泉穴(足心凹陷处,左左各一)。擦涌泉穴俗称搓脚心,能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患的目的。这是因为脚处在身体最下端,营养较其他部位差,而脚的负担相当重,容易衰老。搓脚心能防止“脚老”。方法是:早晚两次在床上进行,先用双手搓擦发热,然后把两个脚心相向置于床上,用热手掌摩擦脚心,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可搓至脚心发热。也可用中指或食指端,由脚心向脚趾方向按摩。
4.捻委中穴(膝盖骨正后方,窝正中,左右各一)。分别用右手拇指捻左腿委中穴、用左手拇指捻右腿委中穴,各20次。此法有防治腰背痛的作用。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推荐的几个穴位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了哦,是我们不能错过的按摩方法了哦。
现如今,中医的治疗以及养生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了,我们上面就给大家推荐了几个穴位,是非常适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进行按摩的了哦,是可以帮助我们养护身体的健康,希望我们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
秋季吃什么滋阴润肺?秋季气候干燥,大家应该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特别是女性需要注意饮食上的调理。关于秋季吃什么滋阴润肺?秋季女人养生滋阴润肺汤谱。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秋季吃什么滋阴润肺红薯
中医学认为,红薯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当代《中华本草》说其“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银耳
中医认为,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阴虚型神经衰弱和失眠多梦等。而且银耳为药食两用之品,药性平和,服用安全,能清肺之热,养胃之阴,能补脾开胃,滋润而不腻滞,有扶正固本和很好的滋补润泽作用。
百合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说,秋季属金,对应白色,多吃白色的食物能够补肺金,达到养阴润肺、润燥去燥的效果,而百合正是秋季养阴的好食材之一。百合味甘微寒,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对秋燥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蜂蜜
我国古代医学家就替我们提供了一条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本草纲目》记载:“蜂蜜有五功: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现代医学也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使人健康长寿。
梨子
生吃梨有助于缓解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现的咽干、痒、痛、声音嘶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梨可以榨成梨汁,或加入冰糖、川贝、陈皮、枸杞等煮熟饮用,对口鼻干燥、喉炎干涩、体质火旺者具有补充津液、润肺滋阴润燥的功效。
大枣
专家认为,鲜枣生吃最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干枣则适合煮粥或煲汤,能使其中的营养成分很好地释放出来。干枣具有补血、养颜的效果,一般认为比较适合女性食用;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选择干枣补血效果更佳。
秋季女人养生滋阴润肺汤谱一、橄榄萝卜猪肺汤
原料:橄榄150克、萝卜500克、猪肺1个、食盐适量、植物油适量
做法:萝卜洗净后去皮,切成块;橄榄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几分钟。猪肺切成厚块,用清水浸泡之后冲洗干净;将猪肺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过冷水,再沥干水分。将橄榄、萝卜、猪肺一起放入瓦煲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大火煲开之后,改成小火继续煲大约2个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盐和油即可。
二、罗汉果雪梨汤
材料:雪梨、罗汉果、红枣、枸杞、冰糖。
做法:雪梨洗净,切成块;罗汉果、红枣、枸杞洗净,在罗汉果上扎个小洞。把这些材料和冰糖都放入锅中,加入水,熬煮半小时即可。
功效:罗汉果雪梨汤,可以润肺止咳,美容养颜,多喝对身体是极有好处的,梨是“百果之宗”,因其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梨富含B族维生素,能保护心脏、减轻疲劳、祛痰止咳、养护咽喉。
三、菜干鸭肾蜜枣汤
材料:腊鸭肾4个,猪踭500克,白菜干250克,蜜枣4个。
做法:菜干切段;腊鸭肾用温水浸软,切件;猪踭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2~3小时。
功效:菜干能通利肠胃、下气消食;陈肾功效清热下气;合而煲猪踭,有清肺热、祛痰火、通利肠胃的功效,适用于干咳无痰、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者服用。
秋季女生怎样滋阴润肺
四、西洋菜蜜枣生鱼汤
材料:西洋菜750克、蜜枣5枚、生鱼500~600克、猪争肉120克、生姜3~4片。
做法:先把生鱼去鱼鳞、肠脏,洗净,沥干水,生油起锅,稍煎铲起。蜜枣洗净、去核、稍浸泡;猪争肉洗净;西洋菜洗净,摘短;然后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12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盐和生油便成。此汤可供3~4人量。
功效:西洋菜为入秋时节的蔬品,有清热润燥的作用;蜜枣性平味甘,具益气生津、滋润肺胃的功效;生鱼性寒味甘,有健脾养阴的作用;猪争肉同样性平味甘,能健脾润燥;生姜则辛温,能健胃祛湿。
五、芡实淮山蚝豉老鸭汤
原料:芡实60克、淮山30克、蚝豉干100克、光老鸭1只、生姜3片。
做法:药材洗净;蚝豉清水浸软,洗净;光老鸭洗净,去肠脏、尾部,切块,并于沸水中滚片刻捞起(即“出水”)。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盐、油便可。
功效:气味润醇可口的芡实淮山蚝豉老鸭汤有补肺气、益肾精的功效,合而为汤对体力、脑力、精力消耗过大及睡眠不佳有辅助治疗作用。
六、沙参玉竹老鸭汤
做法:将北沙参和玉竹用清水清洗干净。北沙参沥干备用。玉竹放入用清水浸泡30分钟。老姜去皮切成片。老鸭洗净,剁成大块,一只鸭子大约剁成8到10块。用清水洗净鸭块,沥干水分。把鸭块放入汤锅中,一次性倒足清水,不要盖盖子,大火加热,水开后撇去浮沫。盖上盖子,改成小火煲30分钟。30分钟后,关火用勺子撇去汤面上的鸭油。然后放入北沙参,玉竹和姜片,再盖上盖子,继续煲制1个半小时。食用前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北沙参性味甘寒,功能滋阴清肺、养胃生津、除虚热;玉竹性味甘寒,质润多液,有养阴润燥的作用,两味合用滋补养阴力大。老鸭有滋阴补血之功,俗语说“嫩鸭湿毒,老鸭滋阴”,生姜健胃又可除鸭腥。合而为汤,滋阴清润、去疾补虚。
七、党参淮山猪手汤
原料:党参20g、淮山30g、黄芪10g、莲子20g、猪手2只、水2000ml。
做法:党参、淮山、黄芪、莲子冲净备用;猪手入滚水。汆烫后,冲洗干净;所有材料入瓦煲,一次加足水,煮到滚,持续10分钟后;转文火继续煲一个半小时。喝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加盐调味。
功效:适合秋季风干物燥的时节用来调理温补。猪手对皮肤具有特殊的营养作用,能够促进皮肤细胞吸收和贮存水分,防止皮肤干瘪起皱,使皮肤中润饱满、洁白细腻、光滑丰盈。
八、银耳红枣汤
材料:银耳20克(大约半朵),红枣20颗,冰糖60克(可根据各人的口味添减分量)。
做法:把银耳放在清水中发开,摘去蒂头,撕成小块,与红枣、冰糖一起放到锅里。加水6碗,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再煮半个小时,即可熄火。
功效:用大红枣熬汤,在现在特别盛行,红枣熬的汤不仅补身体,还能润肺止咳,对于患有感冒咳嗽的人,喝一些红枣熬的汤是很有益处的,唐代盂诜所着《必效方》中记载了将红枣、银耳和冰糖一起煮汤,可止咳润肺。
秋季女生的养生建议
1、多吃深绿色的叶菜:这些叶菜比夏季常吃的瓜果含有更多的胡萝卜素(它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可以补充夏季不足的维生素A。直接多吃点胡萝卜也是可以的。
2、多吃养胃的食物:秋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另外秋季有贴秋膘的习惯,更会加重肠胃负担。多吃养胃的食物可有效缓解,如南瓜、小米等。
3、每天吃点坚果:秋天正是食用花生、核桃等坚果的好时节。坚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E,多吃有利于身体健康。一般当做休闲零食每天一小把即可。
4、加强运动:俗话说“春困秋乏”,秋天很多人会出现疲惫、乏力、精神不振等情况。进行适量的户外锻炼可以有效缓解,另外加强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冬季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
5、穴位按摩:热敷脑后枕骨之下凹陷处的“风池穴”,能起到驱寒健脑的作用。多按位于虎口的“合谷穴”,帮助肺脏排毒,有利于缓解烦躁的情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9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