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要为你说上一病,乃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坐骨神经痛。话说这坐骨神经痛,疼痛感部位是比较集中和鲜明的,这就是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后外侧、脚外侧疼 痛。近年来,坐骨神经痛的病患人群已经从中老年转变为中壮年,其中以男性多见。个中苦楚,我们就不必赘述了。今天,我们要为你介绍一组针对坐骨神经痛的穴位疗法,简便易行,效果确切。列位请看——
在我们的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有一个穴位,叫做环跳穴(如图)。在我们的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有一个穴位,叫做阳陵泉穴。这两个穴位每天用手指揉按15分钟,再艾灸 10分钟,每天共调理50分钟,坚持下去,可以对坐骨神经痛产生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列位看官,实际上,利用环跳穴和阳陵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乃是临床的经验穴组合。它的着眼点,就是中医语境中坐骨神经痛的诱发根源,即胆经痛。列位看官,如果我们能找来穴位图,会发现,胆经的循行部位和坐骨神经痛痛域分布十分类似。因此,有相当多的中医临床家认为,坐骨神经痛,实际上就是胆经痛。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胆经 痛,和身体感受寒湿之邪有密切关系。而环跳穴和阳陵泉两个穴位,是驱散胆经寒湿的高手。
列位看官,你知道这环跳的妙处吗?作为胆经上的穴位,其穴义就是,胆经 的水湿之气在这里大量气化为天部的阳气。其中的跳字,意味着阳气充足、健运。也就是说,这里有一股阳热之气,将胆经的水湿气化、蒸煦,最终形成了天部阳气。可见,这个穴位有很强的益气、散寒、去湿之能。一般来说,在治疗腿部疾病,尤其是疼 痛性的、屈伸不利的疾病时,环跳穴常常扮演重要角色。
再看阳陵泉穴。这个穴位中的陵字,意味着丘陵、土堆。这土堆是哪里来的?原来,阳陵泉穴也是胆经的穴位。阳关穴下传的经水和胆经 膝盖以下部位的阳热之气交汇,在阳陵泉的位置,经随脾土物质上扬、吸水气后而沉降,固化在穴周围,形成了土堆。也就是说,这个穴位有一个很好的功能,就是将水湿之气固化、沉降下来。由此可见,它和环跳穴一样,都是治理胆经水湿的重要穴位,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所以,对于外感寒湿之邪,诱发坐骨神经痛的人来说,通过刺激阳陵泉和环跳穴来调理胆经,温散、抑制、沉降胆经 水湿之气,乃是不错的调理办法。而且,这两个穴位,一上一下,有通经接气之妙,难怪成为临床上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经验穴。列位看官如果能仔细领会,认真操作,持之以恒,定能给缓解症状,带来帮助。
方法介绍完了。您有何高见?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巧用艾灸,灸走父母老寒腿百度经验:jingyan.baidu.com
摘要: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微不至,而作为子女的你是否关心过你的父母呢?有发现你的父母膝关节疼 痛吗?上下楼无力?腿冷膝凉?做下蹲动作和走远路都不方便吗?这是中老年最常见的疾病一一老寒腿。
老寒腿属于老年退行性病变,也是经常困扰老年人的常见性疾病。作为经常困扰老年人的常见性疾病,老寒腿对中老年的影响是随处可见,如经常性的膝关节疼 痛、上下楼无力,腿冷膝凉,不方便做下蹲动作和走远路。面对这些困扰,中老年们常常深受其扰,子女们也不知如何解决?在此,教你如何巧用艾灸,灸走父母老寒腿,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女!
调理方法一:艾灸鹤顶穴、阳陵泉穴
1、阳陵泉是胆经的穴位,在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下肢痿痹、膝膑肿痛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2、鹤顶是奇穴,患者屈膝取穴,于髌底中点上方之凹陷处取穴。主治鹤膝风、膝关节酸痛、腿足无力、下肢痿软、瘫痪、脚气等各种膝关节病,脑血管病后遗症。
调理方法二:灸委中穴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中点,该穴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委中穴的主治病症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 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
温馨建议,用点燃的艾条对准上述穴位,以艾灸的热力与药效直达经络,持续约25分钟,每周3次左右,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若再配以每天捏拿膝关节上方内外两侧肌肉5分钟,再按揉足三里穴5分钟。灸摸配合,会使父母的老寒腿,调理恢复的更快哦。
道医培训(一)找穴方法:
1、阳陵泉是胆经的穴位,在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下肢痿痹、膝膑肿痛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2、鹤顶是奇穴,患者屈膝取穴,于髌底中点上方之凹陷处取穴。主治鹤膝风、膝关节酸痛、腿足无力、下肢痿软、瘫痪、脚气等各种膝关节病,脑血管病后遗症。
(二)自我施灸方法:
患者放松坐在床上露出施灸的部位,用点燃的艾条对准鹤顶穴,用回旋、悬定、雀啄的手法熏灼。然后在灸阳陵泉穴,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有热气沿小腿向下蔓延为佳,这样只要我们每天能够坚持十几分钟,那么很快就会见效的。
老寒腿运动法 1.不倒翁伸筋法,抱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将膝部弯曲提起,双手抱在胸前,前俯后仰10次为1组,每天练3组。好比不倒翁,可逐步加大角度,熟练后越摆劲越大。 2.练“飞燕”俯卧在床垫上,慢慢抬起头部,尽量后仰,双腿并拢,双脚向后上抬起,形似飞燕。老人可先完成头部动作,再抬腿,逐步达到10个1组,每天3组。 3.伸懒腰 仰卧在床上,尽可能向上伸臂,向下伸腿,舒展腰部,做左、右侧弯活动,犹如伸懒腰,反复10次,每天3遍。 4.转呼啦圈 双腿稍分开,站立,双手在头后交叉,身体如同旋转一个呼啦圈,左右扭转,使腰部肌肉、肌腱、关节得到伸展和牵拉。熟练后20个为1组,每天3组。 5.折返走 找一块平整僻静处,向前走100步,再退回来,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决定反复次数。每天坚持走15分钟。
泡脚法:
用料:威灵仙、伸筋草各30克,桑寄生、当归、丹参、鸡血藤各20克,白芷12克,秦艽、苏木、羌活、独活各15克。
方法:用足浴桶泡脚用。
请注意:泡脚的同时,按摩足部的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效果会更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9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扶突穴在什么位置,人体颈部穴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