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网导读:内关穴的准确位置图。按压内关穴可以止呕吐,那么内关穴怎么找?内关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内关穴怎么找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出处
《灵枢·经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
穴名解析
关,指在寸口关脉的斜后方,意指此为经气出入之处,似关隘;而“内”是相对外而言,本穴在前臂的内侧,故名内关。
内关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仰掌,于腕横纹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穴位解剖
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深部为旋前方肌。有前臂正中静脉、正中动脉和骨间前动、静脉分布;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干及骨间前神经分布。
功用
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镇静止痛。
主治
1、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胸病证。
2、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
3、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
4、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
穴位配伍
配神门、间使,治疗心痛心悸;配公孙,治疗胃痛;配人中、素髂,治疗低血压头晕;配足三里,治疗食欲不振。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穴位养生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止呕。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
内关 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之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
2、《备急千金要方》:“凡心实者,则心中暴痛,虚则心烦,惕然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
3、《针灸大成》:“主手中风热,失志,心痛,目赤,支满肘挛。实则心暴痛泻之,虚则头强补之。”
找准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出船不怕晕去海岛玩,当然要坐船了,可是晕起船来,那翻江倒海的感觉,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晕船是可以预防的,首先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睡眠不好,人就会无精打采,头昏脑涨,这种状态下就容易发生晕动病。其次,有晕船史的人,在出海前1小时口服晕船药,或者在 贴个晕车贴,都有良好的防晕效果。
出现晕船情况时,最好马上离开船上岸,如果船仍在航行中,短时间内不能离开船上岸,此时,同玩的人可以对晕船者按压内关穴(如图所示:掌心面对自己,攥紧拳头后,有两根筋会明显凸起,内关 穴就在两根筋的中间)和足三里穴(如图所示:坐椅子上,腿成90度,手掌打开,拇指放在膝盖,手掌在腿外侧面小指附近有个凹陷,那里就是足三里穴),可以起到中止眩晕或减轻眩晕的作用。
内关
【穴位名】内关 Neiguan 属手厥阴心包经穴
【定位与取法】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仰卧或坐位,取穴用骨度分寸法与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浅层分布着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分支和前臂正中静脉。深层在指浅屈肌、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三者之间有正中神经伴行动、静脉。在前臂骨间膜的前方有骨间前动、静脉和骨间前神经。
【功能主治 】①通脉安神:心痛,心悸,胸痛;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痴呆。②调气和胃:胃痛,呕吐,呃逆。③通经活络:中风,偏瘫,肘臂挛痛。④泻热:热病汗不出,面赤皮热。现用于心肌炎,肋间神经痛,胃炎,失眠等。
【操作方法】直刺0.5~0.8寸。可酌情使用灸法。
【配伍举例】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呃逆。
道医培训灸“足三里”的意义 可以养生保健: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结核病、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溢血后遗症及其它病症都有防治作用。三里之灸能却病延年,所以古来把三里灸叫做长寿灸。 防治肠胃病: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主消化系病。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对于腹部疾病,如胃肠虚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羸瘦、腹膜炎、肠雷鸣、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胰腺炎、腹水膨胀、肠梗阻、痢疾、胃下垂等灸足三里穴相当有效。但胃酸过多空腹烧心者,不宜灸足三里,灸其邻近处阳陵泉有良效。 有健步作用:能加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诸症。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风湿痹痛、末稍神经炎等。 有补益肾气的作用:对耳鸣、眩晕、腰痛、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头痛、失眠、贫血、神经衰弱、乳痛、气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其它各种慢性病:如眼疾、视力减退、鼻病、耳病、过敏性疾病都可取用此穴。 内关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胁痛,胃痛,恶心,呕吐,呃逆,癫狂,痫症,失眠,热病,烦躁,疟疾,肘臂挛痛。现多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绞痛,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胃炎,膈肌痉挛,急性胆囊炎,癔病,癫痫,甲状腺功能亢进,血管性头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疟疾等。 休克 据报道抢救过敏性休克,有显著疗效。对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有一定作用。急腹痛 针刺治疗急性腹痛200例,腹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起效的时间最短者2~3分钟,长者30分钟。心律失常 针刺内关、对各种心律失常患者均有一定疗效。呕吐 对神经性呕吐、手术麻醉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较好。癔病 单针内关穴,治疗癔病效果良好。高脂血症 用激光照射内关穴治疗高脂血症50例,其中37例有不同程度下降。调整心功能 据报道针刺内关穴,可使减慢的心率明显别快,使之恢复正常,对心律失常者,其调整作用极其明显,如窦性心动过速者常于针后3~5分钟,心率可由150~200次/分减至70~80次/分。调整胃肠功能 实验表明针刺内关,对胃酸分泌,肠的运动有调整作用。
采纳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8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秋冬干燥,到底吃点啥能去燥?
下一篇: 能够健脑强身的“引耳强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