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按摩承浆穴位的作用,委中穴位有哪些作用,针对哪些疾病和作用

健康生活 2023-09-20 13:56:53
10分钟穴位按摩丰胸(图)

导语:乳房的丰满自古以来就是女人健康性感的象征,现如今丰胸手术、丰胸药物、丰胸精油等更是层出不穷。其实,中医的历史源远流长,人体的穴位隐藏着许多秘密,只要知道了胸部穴位的秘密,掌握科学的按摩方法,涨罩杯将变得简单易行!

穴位丰胸原理

一、穴位丰胸按摩原理

穴位丰胸,其主要是于人体背部的膀胱经、小肠经各穴位,手臂部的肺经、心经、心包经各穴位,胸部的天溪穴、檀中穴、乳根穴、屋翳穴、中府穴以及腿部的委中穴等各穴道分别施以适当的按摩、挤压,以刺激上述与乳房相连的各经脉、穴道,可有效促进其气血流通,进而达到丰胸的功效。

指压穴道的主要目的虽是在打通乳房经脉,供给乳房所需的营养,但由于同时也促进了这些经脉的气、血及淋巴液的循环,并刺激到神经的传导,因此体质也同时得到了改善。

此外,指压穴道还带有“预警”的意味:指压穴道时若产生阵阵刺痛,则表示那一条经络气脉不通。如果稍加碰触穴道点就异常刺痛,且冷汗直冒时,则千万轻忽不得,因为这可能是病兆的反射,需要尽快就医检查及保养治疗。

二、穴位丰胸按摩方法详解

乳房穴位图

先找到所要指压的穴道点,以拇指内侧指关节压住穴道点,并注力往下压。往下压的同时,心中默数1、2、3、4、5、6数到6时,指力应当己经深入穴道点。稍稍停留2~3秒,然后数5、4、3、2、1,渐渐全部松开,拇指仍停留在穴道点上2~3秒,接着重复指压的动作。(每个穴道至少需按5次,才具有效果。)

天宗穴

1、首先从天宗穴开始,肩胛骨中央

屋翳穴

2.屋翳穴:乳头直上,第二条肋骨与第三条肋骨接缝处。

委中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听语音

按摩委中穴的手法:

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10—20次。 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该委中穴,连做20—40次。

3、用两手拇指指端置于两侧委中穴处,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

4、摩手至热,用两手掌面上下来回擦本穴,连做30次。此外,膀胱经最活跃的时候为下午3点到5点,在这段时间刺激委中效果更好。

刺法:直刺0.5~1寸,局部酸麻胀重,有麻电感向足部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特别注意:对于体质素虚、精血不足、病久体衰、孕妇、贫血、一切虚脱之症和习惯性流产、失血、易于出血的病人禁用。

养性作用:膝盖后方的穴道主导生只器官的神经延伸到这里,用手指轻轻抚压穴位,能提高女性的性亢奋度,同时对缓和紧张情绪引起的性欲下降特别有效。

按摩承浆穴位的作用

本文导读:有不少朋友都知道承浆穴是位于面部的,但是按摩承浆穴的作用你知道多少呢?今天不如跟着小编来看看按摩承浆穴的具体作用吧。

按摩承浆穴位的作用

别名:天池穴,鬼市穴,悬浆穴,羕浆穴。

穴义:任脉的冷降水湿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

取穴方法: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解剖:在口轮匝肌和颏肌之间;有下唇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及颏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 :口眼歪斜,唇紧,面肿,齿痛,齿衄,龈肿,流涎,口舌生疮,暴喑不言,消渴嗜饮,小便不禁,癫痫。

穴位配伍:配委中穴治衄血不止;配风府穴治头项强痛、牙痛。

刺灸法:斜刺0.3~0.5寸;可灸。

附注:足阳明、任脉之会。

道医培训

每天按摩这些穴位3分钟瘦身有美白

对于一些身体比较肥胖的人来说,如何减去身上的赘肉恢复苗条成为了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有些人会选择通过结石、运动来达到瘦身的目的,而有些人则会选择比较激进的方式——吃减肥药或者抽脂来减肥。无论是节食,还是吃减肥药、抽脂都是对我们的身体有害的。我们其实可以通过按摩身体的一些穴位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还会有让你的皮肤变得白皙的作用。

1、早晨起床按摩承浆穴

很多人早晨起床会有头晕眼花的感觉,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一般都是被床头的闹钟强制闹醒的,并不是属于自然醒。并且,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还会发现,自己的脸部显得比较臃肿,眼袋也明显增大了。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夜生活比较丰富,一般很晚才睡,而平时应酬也比较多,胡吃海喝一顿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变肿了。

每天早晨起床后花上3分钟按摩一下承浆穴,可以有效消除身体的水中,对于美白也是有帮助的。

承浆穴是属于身体的任脉和足阳明胃经相交的穴位,处于嘴唇唇沟下方凹陷的地方,这个地方有舒经活络的功效,同时对于连通体表、生津敛液是非常有帮助的。

2、中午午睡按摩迎香穴

很多上班族在中午吃完饭后,都是趴在桌子上进行午睡的,这时候你会发现午睡醒来后总是感觉腰酸背痛的,而且脑袋也处于晕乎乎的状态。所以午睡之后不妨按摩一下迎香穴,可以起到促进血液流动的作用。

迎香穴是位于眼睛的正下方,在鼻翼的两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是能够很好的消除脸部浮肿,对于皮肤也是很有帮助的,能够很好的保护脸部的皮肤,对于皮肤保持细腻是非常有帮助的。

“腰背委中求”,治疗腰痛要穴___委中穴

委中穴是人体里面众多穴位当中的一个,平时再感觉到背痛,坐骨神经痛,或者是经常感觉小腿疲劳,小肚子不舒服等等疾病的时候,可以在委中穴进行按摩,能够有效缓解身体所出现的这些不适。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委中穴按摩,主要针对哪些疾病效果会比较好一些。委中穴是人体穴位之一,委中穴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穴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布有腘动、静脉;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该穴的治病疗法有:按摩疗法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增强性活力的指压法等。

治疗腰痛:配肾俞、阳陵泉、腰阳关、志室、太溪;主治便血:配长强、次髎、上巨虚、承山。

治疗便血:配长强、次髎、上巨虚、承山主治便血。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

委中穴所治疗的腰背疼,作为一种常见的亚 健康 形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患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难堪。发作时按摩一下委中穴,腰背疼的症状就会缓解的。委中穴是治疗腰背疼痛的要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它位于膝关节后侧,也就是腘窝处,腿屈曲时腘窝横纹的中点。中医学认为,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其实,当经常感觉到腰部酸痛,或者是浑身无力的时候,也可以在委中穴的位置来按摩缓解,委中穴按摩能够起到很好的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并且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帮助身体清热解毒,从而对于身体处于亚 健康 状态的朋友会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哪些穴位按摩养生效果好?适合按摩养生穴位有哪些?

中医中认为人体有许多的穴位,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能够刺激不同的穴位,达到养生或者治病的效果,通过按摩一些穴位能有很好的养生作用,而且按摩不同穴位的功效会有所不同,那么哪些穴位按摩养生效果好?适合按摩养生穴位有哪些?
1、适合按摩养生的穴位
1、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委中穴位于膝内窝_窝处中点。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
2、清热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起肌肉最高处。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能马上见效,均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如果伴有发烧,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周围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排出热毒,较快退烧。
3、养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4、补肾固元穴:关元
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5、养护心脏穴:内关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6、舒筋活络穴:阳陵泉
阳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候要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位置。平时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周围的疼痛。此外,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作用。
7、“全能”穴:足三里
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如果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白领和亚健康人群,每天按压足三里10分钟,能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劳。
8、滋阴养颜穴:三阴交
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作用。从经期前三天开始,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三个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因为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所以不适合孕妇。
9、安神健体穴:涌泉
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有助睡眠。神经衰弱的人,可将时间延长为半个小时。天气转暖后,可赤脚或穿袜在鹅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涌泉穴。
2、提高按摩功效需注意
(1)身心放松
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准确
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3)用力恰当
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4)循序渐进
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3、面部按摩的手法
(1)推搓手法
单手或者是双手着力于局部,用轻柔手法做单向的移动或者是前后的移动,让皮肤和皮下组织受到推挤,有利于刺激该处并且促进新陈代谢。
(2)抚摩手法
在大片皮肤面上使用手掌,在小片皮肤面上使用手指端进行轻轻地环形而有节奏地抚摩,来回缓缓移动,不宜用力过大,常用于前额、面部、头皮的按摩。
(3)揉按手法
用手指指腹稍微用力作用于面部一定的部位,带动改处皮下组织进行小幅度的旋转和局部的按压,有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4)叩拍手法
叩拍手法包括轻敲、掌击、掌劈等手法。轻敲为手指尖向下快速连续敲击皮肤;掌击为用整个手掌拍打皮肤;掌劈为用手侧交替连贯击打皮肤。这个手法动作能够帮助舒筋脉、活气血,解除肌肉痉挛、疲劳。
(5)抓捏手法
五指分开,满把挤捏某个部位为抓;用拇指、食指、中指挤捏肌肉等软组织为捏。手法灵巧、力度适中,沿着面部轮廓走向进行能够帮助恢复肌肉弹性,调节神经,开窍提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7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