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要警惕眼部病变,白内障会导致失明!

健康生活 2023-09-20 13:50:59

好多老年人年事已高,眼睛昏花,视力减退,时间一长,眼珠上肉眼可见蒙上了一层白色的东西,慢慢视物不清了。老了以后,白内障仿fo是老人的“家常便饭”。但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也有可能患白内障!

代谢性白内障又可称并发性白内障,与晶状体的代谢有关,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只是发病率较高,发生较早,进展较快,容易成熟,此型多见。

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没有很好控制血糖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身上。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那是什么导致的呢?

诱因是糖尿病导致的血糖升高,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机制尚无最后定论。但对实验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动物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晶状体内存在糖代谢紊乱,是白内障形成的重要生化和病理基础。

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生于老年者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只是发病率较高,发生较早,进展较快,容易成熟,此型多见。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没有很好控制血糖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身上。多为双眼同时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混浊,甚至完全混浊。一开始,在前后囊下出现典型的白点状或雪片状混浊,之后迅速扩展为完全性白内障。以后囊下极部多见;常伴有屈光变化。血糖升高时,表现为近视;血糖降低时,表现为远视。

眼科疾病的诊治

我们可以做哪些检查以明确病情呢?

1.血液生化检查

明确糖尿病:需查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定量。

2.眼部特殊检查

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或特殊要求,怀疑合并其他眼病的患者,要进行相关的检查。

(1)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2)视野检查;

关闭的形象是人眼通过视力表

(3)视网膜视力检查;

(4)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

(5)视觉诱发电位检查(VEP)。

根据患者年龄,糖尿病病史,血糖、尿糖实验室检查;以及患者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晶状体混浊,雪片状混浊为其主要特点,有时混浊迅速扩散可诊断为糖尿病性白内障。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控制血糖,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预防!

1.平时多吃鱼类,能保持正常的视力;

2.饮食宜含丰富的蛋白质、钙、微量元素,多食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多吃蔬菜类;

3.控制食物:糖、甘蔗、水果、土豆、芋头、甘薯、藕、淀粉、荸荠,这些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尽量少吃;

4.并发性白内障,应当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应控制血糖;慢性葡萄膜炎应积极查找病因;

5.坚持治疗,预防复发。

治疗

1.疾病发生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晶体混浊可能会部分消退,视力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平时滴用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

2.当白内障明显影响视力时,可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施行白内障摘出术,若无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3.手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和出血。短期内不能碰水。

得了糖尿病目前视力下降,会不会导致失明

当糖尿病患者眼底出血、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视力模糊等现象时,应及时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眼病。那么,长期糖尿病眼病会失明吗?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好,都有可能导致失明。因此,糖尿病能引起失明。糖尿病眼部病变会导致失明。长期的高血糖可导致视力永久性的减退甚至失明。目前,由糖尿病引起的眼部视网膜病变占了60%以上。人们得重视眼病的检查,半年定期一次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注意饮食,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眼部疾病。
糖尿病病程在五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患眼病的机率为35%。当糖尿病患者眼底出血、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视力模糊等现象时,应及时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眼病。那么,长期糖尿病眼病会失明吗?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好,都有可能导致失明。因此,糖尿病能引起失明。糖尿病眼部病变会导致失明。长期的高血糖可导致视力永久性的减退甚至失明。目前,由糖尿病引起的眼部视网膜病变占了60%以上。人们得重视眼病的检查,半年定期一次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注意饮食,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眼部疾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7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