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降糖,可以试试穴位操,简单易学,平时按一按,效果非常好!
位置: 降糖穴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的下三分之一处。
降糖穴从中医角度讲具有理气、益气、活血、却瘀之功效,临床多以平衡针灸为主,配合平衡火罐,平衡推拿,综合治疗糖尿病。
自按宜用拇指指肚按压,力度要均衡,以有酸麻胀痛感为得气,勿用指甲按压或揉搓皮肤以防皮肤破溃。
位置: 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有清肺热,利咽喉,解口渴的功效。主治口干烦渴、咳嗽咽痛、发热,对于缓解糖友烦渴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
按揉的时候,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或者是双手鱼际穴互相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如果感觉力量不足,也可以找个桌角处,将鱼际穴用力挤压。
位置: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10厘米)处。
关元穴属手太阳小肠经,有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效,主治尿频尿急、女子月经不调等症。尿多是糖友典型症状之一,常按此穴可缓解。
位置:肩胛骨是一个倒置的三角形,下角对应的脊柱是第七胸椎,再往下数一个椎体就是第八胸椎,胰俞穴就在第八胸椎下旁开1.5寸处。
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密切相关,胰俞穴就有调节胰腺功能的作用。平时在规律服用降糖药的同时,按摩一下此穴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按摩这个穴200~300下/次或者按压这个穴位5~10分钟/次。很多患者在操作时有胀困或隐痛的感觉。操作方法虽简单,却需要长时间坚持,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位置:然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足的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解剖上叫做舟骨粗隆,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然谷穴可治疗烦躁口干、咽喉肿痛,对糖尿病及遗尿、遗精等病也有一定的疗效。点揉然谷穴,找到穴位后,以食指点按5秒钟,然后揉10分钟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
本文参考资料:
①《健康时报》2018-10-12《糖友降糖穴位操》
②《健康时报》2016-11-08《背上有个降糖穴》
③《健康时报》2016-04-29-《慢性咽炎揉揉鱼际穴》
编辑:齐钰
1、降糖穴1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的下三分之一处。
【取穴原则】左友交替取穴。
【功能】益气安神,健脾煳胃,舒肝理气。降糖、降脂、
降压,消炎镇痛,镇静,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免疫机能。2、降糖穴2
多数糖尿病人背部(第1、2腰椎间右侧2.5寸)有一个明显压痛点。望此回答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顺利。
很多糖友,还在为整天吃药、打胰岛素而恐慌!其实,人体自带降糖穴,在家揉一揉就能控糖、预防并发症……
一、降血糖——然谷穴
【位置】然谷穴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解剖学称之为舟骨粗隆,舟骨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功效主治】然谷穴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属足少阴肾经的荥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
具有助消化,化血糖。治疗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小便不利;咯血,咽喉肿痛;消渴;小儿脐风,口噤不开;下肢痿痹,足跗痛。
二、提高胰脏功能——脾俞穴
【位置】脾俞穴位于在脊椎的两侧,系上皮带时,皮带正好在左右的腰骨上,以线连结左右腰骨最高之处。这条线,正好经过第四腰椎的骨凸。从此,往上第四个凸块即是第十二胸椎骨,往上第五个凸块则是第十一胸椎骨。脾俞穴则位于这两个凸块中央,往左右二指宽之处。
【功效主治】此穴与肾脏相通,具有疏经益气、补肾益精的功效,还可治疗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肠腑病证,以及背痛症状。
三、补肾气——气海穴
【功效主治】 气海穴偏于补肾气、精元之气,糖尿病患者的肾通常不太好,可以用气海穴来治疗。
四、缓解烦渴——鱼际穴
【功效主治】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表现为多饮,应注重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以掐鱼际。
五、控制食欲—内庭穴
【位置】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功效主治】中消跟胃阴不足、胃热有关,表现为多食,应注重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可以掐内庭。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对掐揉内庭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控制食欲,治疗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牙、胃火牙痛等。
六、缓解尿多—关元穴
【位置】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下三寸。
【功效主治】下消跟肾阴不足、肾虚有关,表现为多尿,这时应注重滋阴固肾,按摩关元。关元穴是任脉起始穴,也是至阴的穴位,将双手搓热后快速按摩此穴位,可以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七、泻热利湿——意舍穴
【位置】意舍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功效主治】脾、胃、脊背等疾患,如脘腹膜胀、饮食不下、呕吐、黄疸、肠鸣泄泻、消渴、身热、咳嗽、腰脊酸痛等。
不过,对于糖友来说,还是应该穴位按摩与西药配合使用,而不是单独使用穴位。
因为穴位降糖虽然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是有全身性的调节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状态、根本病因的调整有益,但相比西药来说,摁揉穴位降糖的速度较慢、降糖能力较弱。
而且,穴位降糖是一种配合西医治疗手段,需要长期坚持,养成一种自我治疗的生活习惯。
八、除脾湿——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属性】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五行属水。阴陵泉穴名意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每天坚持按揉阴陵泉穴10分钟,就可以除脾湿。
【功效主治】古代记述:腹中寒,腹中气胀,洞泄不化,不嗜食,肠中切痛,胁下满,水肿,腹坚,小便不利或失禁,寒热,阴痛,遗精,霍乱,足痹痛,鹤膝风,腰腿膝痛,脚气水肿,疝瘕。
九、健脾利尿——漏谷穴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属于足太阳脾经的穴位。
【功效主治】对腹胀,肠鸣,尿路感染,下肢麻痹,及腹中热,心悲气逆,小腹胀急,小便不利,失精,厥气上头癫,足踝肿痛,有治疗效果。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困扰也得一大疾病。很多患上糖尿病的患者都因为打胰岛素而使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糖尿病扼杀在摇篮当中,尽早的预防它。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多运动等等这样的方式降糖。而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另一种降糖方式。
人体有4个穴位,按摩它们可以有效的降糖。首先是人体的降糖穴,这个穴位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到肘关节的1/3处。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有效的辅助降低血糖。而且这种方法也经常在临床上使用。不过我们养成经常按摩这里的习惯,让糖尿病不轻易找上我们是最好不过的了。
此外位于脚部的然谷穴也是有效降低血糖的穴位。早在古代,我们就通过按摩然谷穴的方式,来降低血糖了。第3个穴位是内庭穴,这个穴位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的缝纹端,按摩的时候可以用食指和拇指分别放在脚面和脚底。之后上下对掐,这个穴位具有清胃火的功能。它可以控制你的食欲。从而达到辅助降糖的效果。
第4个穴位是关元穴,这个穴位在肚脐下面三寸的位置。按摩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摩擦双手,使双手发热。之后快速的揉这个穴位。因为这个穴位主管固本培元,滋补肾阴。所以它可以控制你排尿的次数。如果你做企业的话,需要经常按摩这个穴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6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