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的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治3条经上的病症,真可谓一穴多用。
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病的通治要穴。无论妇科问题发生在附件、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而且有病时按揉该穴会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三阴交穴,灸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三阴交穴还可以缓解痛经。
漏谷穴
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漏谷”是谷子漏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地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而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疗。
它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很有疗效。
地机穴
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意思。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
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
阴陵泉穴
顺着胫骨一直往上走,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血海穴
血海穴又称百虫窝,意思是有一百个虫子在那儿扎窝。它是专门治痒痒的穴。老年人身上经常瘙痒,用艾条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住。这个方法效果最好,而且很方便。
“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先,所以她们身体里的血一定要充足。血海穴可以调配人体的血液,把多余的血分配到少的地方去,把淤滞的地方给疏散开,其功效相当于足三里穴。只不过一个是补气的,一个是调血地,但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治本大穴。
推小腿脾经
如果在推小腿脾经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经上的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上去推。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记得那么详细,您就索性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那个穴敏感,哪个穴痛,您就多揉哪个穴。
实际上,揉脾经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让瘦的人长胖、胖的人减肥。总之,揉完后任何人都会感到欢喜。
按摩小腿经络穴位 健脾养胃促进消化 - 人体穴位图小腿集中了很多消化系统的穴位,腿内侧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外侧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按摩对小腿经络上的穴位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以起到健脾养胃、促进消化的作用。
第一步:坐在椅子上,两手拇指张开,大拇指贴于窝,虎口相对,分别放在小腿的两侧,自上而下,推擦两腿全踝部,然后两手收回到膝部再进行推擦,如此反复30次。推擦按摩可刺激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增强脾胃的功能。推擦时要注意,手掌要贴紧两腿,用力均匀,以产生温热感为宜。
第二步:以中指指尖按摩足三里 穴(膝盖外侧窝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左右腿每穴各按1分钟。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之功效,可使胃肠规律蠕动,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三阴交穴为脾、肝、肾三经交会之处,配合足三里可消除腹胀,治疗腹痛、腹泻。
每天捏小腿5分钟“捏”出胃健康一辈子原标题:每天捏小腿5分钟 “捏”出胃健康一辈子
从中医角度看来,小腿肚内侧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经循行之处,故按捏这一部位,对上述经络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对膝以下的远端穴位除此有局部治疗作用外,尚可治疗经络所系之脏器的病痛。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而捏按此处可能治疗胃之疾患。
每天捏一捏小腿肚 部位:小腿肚内侧1/3处的肌肉部分(腓肠肌内侧缘)。
方法:用手捏住上述部分肌肉,拇指与四指相对,稍用力按捏,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为度。自上而下按捏,再自下而上按捏。一般以各15—30次为宜。根据疼痛情况,酌情加减。每日可进行1—3次。
注意在按捏过程中,应有揉的动作——酸痛感强,止痛效果好,不可因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
此法对急性发作的胃痛效果较好。慢性胃病发作时,运用此法也同样有效。
道医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5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